軸瓦的使用:
一:首先確保選擇的尺寸規(guī)格和所裝配的座孔軸頸相匹配;
二:裝機完成一定要確保有已經(jīng)的間隙;
三:裝機之間檢測壁厚和半徑高,因為此尺寸為關(guān)鍵項目;
四:裝機之前首先要檢測軸瓦內(nèi)圓表面是否有劃傷,此劃傷有可能成為致命的傷害;
五:確保裝機的清潔度;
六:按照要求定期進行保養(yǎng),防止機油變質(zhì)造成對軸瓦的傷害,因為機油在運行一個階段之后會形成一定的酸性物質(zhì)。
軸瓦裝配時需注意什么
(1)、薄壁軸瓦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尺寸選配
現(xiàn)代發(fā)動機曲軸主軸承和連桿軸瓦的耐磨合金涂層均很薄,加工的尺寸精度很高,粗糙度很低,一般不允許修刮,只能按相應的尺寸選配;如果沒有合適尺寸的軸承,可采用基孔制的方法磨削曲軸。對于三層合金軸瓦(由鋼背一銅鉛合金一表層構(gòu)成),電鍍在銅鉛合金上的表層合金厚度一般為0.02~0.03mm,若刮削將會破壞其配合性能,故直接裝配成品瓦。鑊瓦或直接裝配成品瓦時,主要以配合尺寸合適為主,同時檢查接觸印痕和松緊度,印痕稍小于75%也是允許的。軸瓦磨損后,不可在瓦背上加墊。軸瓦裝配后不允許松動。
(2)、削薄軸瓦工作面分界處
采用工作面分界處削薄結(jié)構(gòu)的軸瓦,因軸瓦裝配時有一定的過盈量,可能引起分界面的微量變形,破壞軸瓦的潤滑和工作條件。為此,將軸瓦工作面分界處削薄15~35μm,等于在軸瓦內(nèi)圓周面分界處開出了一道截面很小的縱向油槽,有利于潤滑和沖出雜質(zhì)。修理廠如采用自己澆注的軸瓦,須加工出上述結(jié)構(gòu),以保證發(fā)動機修理質(zhì)量。
(3)、軸瓦背面有定位唇也要預防滾瓦
軸瓦工作時不允許轉(zhuǎn)動、移動和振動,可靠定位的關(guān)鍵是過盈量適當,而不是依靠定位唇,定位唇的作用是裝配時作初始定位用。
(4)、曲軸膠帶松緊度調(diào)整適當
若膠帶過緊,不僅會造成傳動阻力增加,還會引起水泵軸、風扇軸和交流發(fā)電機軸變形,甚至加速軸承損壞。
(5)、曲軸及連桿軸瓦合金厚度多趨減薄
若軸瓦合金層比較薄,使用時內(nèi)部應力分布會比厚的要均勻得多,同時合金層間的剪應力可以減少到零,表面的疲勞狀況也就大大改善。經(jīng)過試驗,發(fā)現(xiàn)薄的合金層最耐用,粘合的情況也好。對曲軸和連桿鈾瓦的合金層厚度,推薦白合金為0.25~0.4mm,銅鉛合金為0.4~0.8mm,上述合金層厚度不包括刮削量。
(6)、軸瓦或軸承套與軸頸間要留出一定的間隙
滑動軸承的間隙有徑向間隙和軸向間隙兩種。徑向間隙又分頂間隙和側(cè)間隙,前者的數(shù)值約為后者的兩倍;軸向間隙也叫軸間竄動量,又分為推力間隙和膨脹間隙。
一、清洗、檢查與絕緣墊板要求
1、軸瓦的清洗與檢查
大型電機軸承均單獨裝箱運來,開箱后先用吊環(huán)螺絲將上瓦和下瓦分別取出作好記號并用煤油清洗,用干布擦干并檢查所有槽溝是否干凈,有無鑄造殘留砂子,鎢金層與瓦體結(jié)合不好,劃出的溝道、裂紋存在砂眼和其它摻雜物等)。若無法修復時,則要重新掛鎢金。
2、軸承座的清洗與檢查
軸承座安裝引前,也應進全面清洗檢查。將軸承座內(nèi)腔用刮刀將臟物刮去,用布蘸汽油或溶劑將臟物擦凈,觀看有無裂紋及砂眼,以防止在運行中出現(xiàn)滲油。軸承蓋與軸承座接合面,軸承座與軸承擋油圈結(jié)合面應進行研刮配合,并用塞尺檢查,其間隙不得大于0.03毫米。放置軸承座的底板表面也要清理干凈,不應有碰傷、銹蝕和毛刺。緊固軸承座的螺釘及座板螺紋均要他細檢查,并試擰螺釘檢查是否過緊或禿扣。
3、軸承絕緣結(jié)構(gòu)
軸承和底板之間必須墊以絕緣墊板或金屬墊片,金屬墊片用來調(diào)整座水平位置。以調(diào)整該電機和相聯(lián)結(jié)的另一臺電機或機械的相對位置。金屬墊片是由0.08~3毫米的金屬薄板制成。絕緣墊板是由布質(zhì)層壓板或玻璃絲層壓板制成。放置絕緣墊板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軸電流的危害。絕緣墊板應比軸承座每邊寬出5~10毫米,厚度為3~10毫米。除在軸承和底板之間放置絕緣墊板之外,同時將螺釘和穩(wěn)釘也應加以絕緣。絕緣墊圈用厚度2~5毫米玻璃絲布板制成,其外徑比鐵墊圈外徑大4~5毫米。與軸承座相接的油管接盤絕緣墊可用厚度為1~2毫米橡膠板制成。絕緣的軸承座安裝后應檢查對地絕緣電阻,用500伏兆歐表測量,其阻值應不小于1兆歐。
二、安裝
無論是單個的電機軸承和機組的多軸承,都應當安裝在被聯(lián)接的機械主縱軸線上或者機組的縱軸線上。測量軸承中心是用掛鋼絲和線錘的方法檢查。(軸承圓弧內(nèi)卡一木條,在木條中心釘一薄鐵條,標志中心位置)。
調(diào)整軸在座的位置,是從最邊上的軸承座開始,用水平尺放在軸承座面上來檢查這些平面的水平度。用經(jīng)緯儀或水平儀檢查幾個軸座的平面是否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及用線錘等方法找正各軸承中心是否在同一軸線上。
按上述方法進行軸承座的調(diào)整工作,消除偏差的過程中,應用于千斤頂式的工具來移動軸承座,切勿采有撞擊、錘打的方法。用此法調(diào)整軸承座的精度誤差約在0.5~1.0毫米之內(nèi)。應當指出:此次軸承座的安裝調(diào)整僅僅是預調(diào),在定心時還要調(diào)整以達到軸心線一致的要求。軸承座預調(diào)好后,只是將螺釘均勻地擰緊(按對角循環(huán)擰緊),而絕緣套管和穩(wěn)釘可暫時不放,等定心工作最后完成或試車前再放。
高溫軸承
由于高溫軸承座既要符合高精度沖壓軸承座的要求,又要符合高溫沖壓軸承座的要求,因此在考慮高溫軸承座的配合和游隙時,需要顧及下面兩點:
1、從常溫升至高溫時的尺寸變化和硬度變化;
2、高速下離心力所引起的力系變化和形狀變化。
高溫軸承座要求軸與座孔安裝沖壓軸承座的部位應具有高于一般要求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特別是同軸度和擋肩對座孔或軸頸的垂直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慮這些問題時,必須注意到高溫軸承座運轉(zhuǎn)時的高速因素和高溫因素。
要求高溫軸承座在工作狀態(tài)下,即在工作溫度下有最佳的游隙,而這種游隙是在內(nèi)、外圈球溝中心精確對位的狀態(tài)下形成的。同時,由于高溫軸承座力求降低相對滑動和內(nèi)部摩擦,所以最好不要采用將內(nèi)、外圈沿軸向相對錯位的方法來調(diào)整高溫軸承座的游隙。
軸瓦脫落后,換新軸瓦時應注意: ①檢查脫落軸瓦的軸頸磨損是否超限,如果超限過多,可用專用磨床進行磨削加工。
②用目視或手感檢查軸頸還有修復價值時,可用細沙布進行光磨。將與軸頸寬度相同在細沙布纏繞在軸頸上,其外部再用白布帶繞纏,以進行往復轉(zhuǎn)拉,隨拉隨變換方位進行光磨。
此方法最適合軸瓦脫落、輕度擦傷、輕度燒蝕等軸頸。光磨時,只有磨得光滑才能保障使用壽命。
③檢查軸頸潤滑油道孔是否被脫落的金屬屑堵塞。若發(fā)現(xiàn)堵塞,則將堵塞的金屬屑清除。
④清洗機油粗、細過濾器中的浮落金屬屑。待發(fā)動機裝復運轉(zhuǎn)一段時間后,再需清洗機油粗,細濾清器器,以及將油底殼內(nèi)的機油放出,沉淀后再重新加人。
⑤注意重換新瓦后的機油壓力是否正常。如若偏低過多,找出原因給予排除。
1.設(shè)備冷卻
在進行軸瓦的拆卸前,需要注意對設(shè)備在溫度上的測量,做好防護上的準備,因為在使用位置上的不同,軸瓦在溫度上都是不同的,在使用上存在燒瓦情況的軸瓦就更需要注意防護上的拆卸,避免高溫灼傷。
2.設(shè)備清理
一般軸瓦無法使用時,其內(nèi)部存在灰塵以及油污的可能性非常大,在拆卸的過程中,為了減少對軸承的磨損,需要注意對設(shè)備進行清理,注意在潤滑油的排放,保證軸瓦在拆卸上的安全穩(wěn)定。
3.拆卸工具
軸瓦在安裝位置上的不同,在安裝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安裝前需要做好拆卸工具上的準備,保證軸瓦得到正確的拆卸,這樣可以避免損壞軸瓦,雖然這時候的軸瓦往往已經(jīng)無法使用了。
可以看出,對于軸瓦的拆卸過程,需要注意這些方面上的準備,對于軸瓦在拆卸上的順利以及穩(wěn)定都非常必要。
發(fā)布時間:2012.09.11 新聞來源:軸瓦-推力瓦-球磨機軸瓦-巴氏合金軸瓦-宜興市環(huán)宇軸瓦制造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shù): 設(shè)備軸瓦應細心真檢測它的破損情況,假設(shè)軸瓦的合金有熔化、墜落、刮壞或過重受損(合金厚度小于零點三毫米),或軸瓦鋼背與座孔的貼合面小于百分之75 ,應更換新瓦。
軸瓦裝入座孔后,要仔細檢測軸瓦的遭損情況,假設(shè)軸瓦的合金有消融、脫落、刮傷或過度磨損(合金厚度小于零點三毫米),或軸瓦鋼背與座孔的貼合面小于百分之75 ,應換個新瓦。裝進座孔后,軸瓦端面要高于座孔平面必定高度H,以保證證軸瓦與座孔的合作具有恰當?shù)倪^盈量,普通H為零點零五到零點一毫米。
若H值偏小,軸瓦接合的當?shù)赜锌p,軸瓦很易松動,貼合不良,座孔遭損加重,惹起軸瓦疲憊墜落和燒熔;如H值偏大,軸瓦簡單發(fā)生變樣,軸瓦與軸頸的正常合作遭到損壞,甚至致使燒瓦。所以,安裝時有必要注重它的高度。
高度過大時可銼進行軸瓦修復或用砂紙打磨;高度過小時應從頭配瓦或修復座孔。
軸瓦的瓦襯一般都需要進行研刮。
(嘉興固潤軸承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自潤滑軸瓦尺寸直接加工到位,安裝前后無需刮研)軸瓦研刮的目的是為了是瓦襯形成圓的幾何形狀,使軸瓦與軸勁間存在鍥形縫隙,以保證軸經(jīng)旋轉(zhuǎn)時,摩擦面間能形成鍥形油膜,使軸徑上升離開瓦襯,在油膜的浮力作用下運轉(zhuǎn),以減輕與瓦襯的摩擦,降低其磨損與動力的消耗,軸瓦的檢查與研刮可采用著色法或干研法,大型電機長用干研法. 用著色法的檢查與刮研可采用著色法或干研法,大型電機長用干研法. 用著色法檢查時,先清掃軸瓦,檢查軸瓦應無脫殼,裂紋,硬點以及密集的砂眼等缺陷. 在軸頸上涂一層薄而勻的紅丹或鉛粉之類的顯示劑。注意不要涂的太濃,否則會影響檢查工作的準確性。
因為太濃時將使一些不需要研刮的地方"染色"。軸頸涂紅丹后。
再放到軸瓦的表面上并轉(zhuǎn)動兩、三圈。這樣軸瓦上的凸出處將由涂料顯示出來。
然后提起轉(zhuǎn)軸,取出軸瓦,檢查軸瓦表面上染色點的分布情況。要求在軸瓦中心60-70度夾角內(nèi),每平方厘米有2-3點為合適,不宜過多或過少。
若不符合要求時,須再進行刮瓦,用三角刮刀先將大點刮碎,密點刮稀。然后沿著一個方向順次普刮一邊,必要時可刮兩邊。
每遍之間刀痕方向應相交形成網(wǎng)絡(luò)狀、魚鱗狀。刮完后用白布沾酒精或甲苯清洗瓦面等,重復上述步驟,直到符合要求。
1。壓鉛絲檢測過盈量;2。
調(diào)節(jié)好過盈量后再壓鉛絲檢測瓦量,或用塞尺檢測;3,根據(jù)檢測量刮研上下瓦,刮研量各半,刮研過程嚴格控制刮削量,瓦口處適當放大,刮研要均勻;4。刮好后統(tǒng)一刮油花;注:如果刮削水平欠佳,每刮研一次必須上軸研磨,剔除高點,保證75度的接觸量。
先對軸瓦進行粗刮,將紅丹油均勻的涂在軸瓦上,將軸瓦在軸上沿圓周轉(zhuǎn)動數(shù)次,轉(zhuǎn)動角度大于300,由于軸瓦制造誤差接觸點很少,此時可以對軸瓦的全長進行粗刮,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刮研效率,每刮一次用金相砂紙沾上機油或煤油輕輕摩擦瓦面(注意:不可用其他粒度大的砂紙或砂布,也不能用力摩擦瓦面,因為瓦面很軟,砂粒容易嵌入瓦面。),利用刀口尺和手電筒檢查軸瓦較大面積的不平處,如此反復待接觸面積達到30%左右,粗刮完成。
然后開始精刮。 精刮是刮研的最主要的工序,主要工具是刮刀,程序與粗刮相同,刮刀頭部要在砂輪上磨出一定的弧度,避免刀尖劃傷瓦面,在刮鉛基合金或別的較軟的合金時,刀鋒不要過于鋒利,用力要均勻,切勿將刀鋒栽入瓦面。
每次將軸瓦放在軸上時,用木錘用力敲打,增加軸瓦與軸的貼合,每刮3次以后用研磨膏涂一層在軸瓦上在軸上研磨數(shù)十下,當接觸面達到75%左右時,停止使用研磨膏,刮瓦后只用軸瓦在軸上研磨,研磨的次數(shù)逐漸增加,直到達到要求,將軸瓦裝在軸上,用塞尺測量側(cè)隙,如兩邊側(cè)隙不對稱時,用]游標卡尺修刮側(cè)隙,直到一致。用不銹鋼棒磨出油槽斷面形狀刮出油槽,整個油槽深度逐漸過渡,上深下淺。
去除毛刺,最后將軸瓦四周倒角,倒角尺寸不小于5*30°。將軸瓦清洗干凈,在瓦面上涂上潤滑油用塑料簿膜蓋上,軸瓦刮研工作結(jié)束。
支持軸承的軸瓦鎢金,在轉(zhuǎn)子放入后,其與軸頸沿下瓦全長的接觸面應達75%以上并均勻分布無偏斜,對于個別硬接觸點可進行不影響型線的局部修刮,對于接觸不良或軸瓦間隙不符合圖紙規(guī)定需大量修刮者,應通知制造廠研究處理。修刮后與軸頸的接觸角,對橢圓及圓筒瓦一般為30°~45° 一般情況,若需人工修刮,應先刮出油楔,油楔應自瓦口向下逐漸過渡,最終平滑截止于接觸角邊緣,接觸角由軸承型式及設(shè)計要求決定。
在處理接觸角時,應注意有頂軸油的軸承,頂軸油坑邊緣應該明顯,深度應不小于設(shè)計下限。最后根據(jù)側(cè)楔的設(shè)計大小,手工修刮調(diào)整。
更需要經(jīng)驗的實踐操作. 手工修刮調(diào)整。更需要經(jīng)驗的實踐操作.軸承的軸瓦鎢金,在轉(zhuǎn)子放入后旋轉(zhuǎn),看其與軸頸沿下瓦全長的接觸面應達70%以上并均勻分布,一般情況,人工修刮,應先刮出油楔,油楔應自瓦口向下逐漸過渡,對于個別硬接觸點要反復挑掉,這樣做可以使接觸點均勻分布,以便油膜的產(chǎn)生.軸瓦的兩側(cè)一般要留出間隙.防止軸膨脹.重壓后抱死。
刮瓦經(jīng)驗1.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把刀磨好不能發(fā)虛否則刮出的將不是一道而是很多道三角刮刀要反復的在油石上磨有一定的弧度。 2.要把瓦固定好不能亂動 3.先放個油楔的樣板在瓦上畫出來在刮油楔這樣有很多地方就不用刮了在軸頸上用塞尺檢查油楔間隙 4.接觸角度圓通瓦60度兩側(cè)為頂隙的一般,橢圓瓦30-60度兩側(cè)為千分之1.5-2軸頸直徑 5.刮完后在有潤滑油的干凈麻布上一擦你將看見一塊無比完美的瓦 。
現(xiàn)在加工技術(shù)的進步,很多軸瓦出廠時都是加工好的,一般就是檢查頂間隙,根據(jù)轉(zhuǎn)速不同,1.0~1.8/1000 用刮刀開側(cè)間隙,鍥形縫隙更利于油膜形成,在軸瓦實用一段時間后,有個別點用刮刀處理,不易量太大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