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這一結合,是通過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橋梁作用實現(xiàn)的。五四時期,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在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黨過程中的這種橋梁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為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找到了謀求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即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思想基礎。
自從1840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后,許多先進的知識分子和志士仁人,為尋找中國的出路而前赴后繼,流血犧牲。但是,在近80年中,“中國人沒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國主義。
舊的頑固的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打了敗仗了,抵擋不住,宣告破產了。不得已,中國人被迫從帝國主義的老家即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武器庫中學來了進化淪、天賦人權論和資產階級共和國等項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組織過政黨,舉行過革命,以為可以外御列強,內建民國。
但是這些東西也和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一樣,軟弱得很,又是抵擋不住,敗下陣來,宣告破產了”。一切都試驗過了,一切都失敗了。
中國到哪里去?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這個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只有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工農才能當家作主;只有打倒帝國主義,被壓迫人民才能得到解放;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指導無產階級革命和被壓迫民族解放斗爭的思想武器。
這時,處在彷徨、苦悶,然而又孕育著新的突破的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從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看到了自己民族的解放道路。中國的社會狀況,同革命前的俄國很相似,中國革命也一定會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取得勝利。
因此,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熱烈擁護俄國十月革命,他們由學習西方轉向了學習俄國,開始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轉向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覺悟的知識分子。李大釗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
他第一個把十月革命的真相和馬克思主義的真義告訴給了中國人民。1918年,他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中,熱情謳歌俄國的十月革命。
1919年,他撰寫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tǒng)地闡明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階級斗爭理論和剩余價值學說。陳獨秀是繼李大釗之后逐漸認識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義以及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作用,并開始接受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
他在1920年初發(fā)表的《社會改造的方法與信仰》的演說,提到“打破階級的制度,實行平民社會主義……應歸為社會的共產”,表明他也由民主主義者轉變?yōu)轳R克思主義者。與此同時,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如毛澤東、周恩來、瞿秋白、鄧中夏、蔡和森等,也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為具有初步共產主義覺悟的知識分子。
他們勤奮鉆研,孜孜不倦,或創(chuàng)辦報刊,或組織團體,或留學國外,努力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最突出的成果。
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觀察世界、拯救國家、改造社會、推動革命的思想武器,是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中國政治和文化史上的偉大轉折。從此,中國革命走出低谷,迎來高潮,民族和國家有了希望,中國社會從“山窮水盡疑無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值得指出的是,當時中國社會流傳的學說之多,可謂五花八門。有剛敗下陣來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還有新流傳起來的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工讀主義、泛勞動主義、人道主義、實用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等等。
誰信仰那一種學說,完全自由選擇。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并不是隨意的,也不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更不是趕時髦。
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科學的、革命的世界觀、方法論。它能夠正確地分析中國的國情,闡明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特點;闡明國際帝國主義的侵略、腐朽的本性及其矛盾,它可以指出中國社會肌體上的種種病癥,對癥下藥;同時,馬克思主義也是行動的指南,它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強調主觀對客觀世界的能動改造。
它并非經院式的學理探討,亦非虛無飄渺的浪漫玄想,而主張腳踏實地,通過革命途徑,以消滅人間的剝削和不平等。正像馬克思自己所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了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程度?!?/p>
正因為馬克思主義的正確并適合中國的需要,它在中國迅速傳播,戰(zhàn)勝和排除了流行一時的其他學說和“主義”,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并在后來的中國革命中發(fā)揮了驚天動地的威力。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前提條件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選擇和接受馬克思主義,并使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后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就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從這時起,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有了自己謀求解放的思想武器。
二、領導五四運動,與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作斗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毛澤東指出,“五四運動時期雖然還沒有中國共產黨,但是已經有了大批的贊成俄國革命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p>
五四運動的發(fā)生、發(fā)展都同先進知識分子的宣傳和指導分不開。他們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導作用,是代表中國革。
你好,1)斗爭實踐——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是近代以來先進中國人向西方探索救國救民真理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農民階級、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資產階級的維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敗。 (2)思想啟蒙——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想啟蒙的結果;三次大論戰(zhàn),最終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中的指導思想地位。
(3)階級基礎——五四前后工人階級的壯大及其斗爭為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提供了階級基礎和實踐需求。 (4)外來影響——“一戰(zhàn)”的影響:“一戰(zhàn)”充分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中國人對資本主義方案產生了懷疑。
俄國十月革命的推動:十月革命給陷于彷徨、苦悶的中國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標和建國方案,這就是走俄國人的路,搞社會主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