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方法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特點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tǒng)地觀察記錄并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chǎn)生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yōu)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于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xiàn),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chǎn)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然后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guī)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借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征和行為表現(xiàn)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xiàn)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性。
心理學主要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fā)生關聯(lián)。
心理學一方面不斷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在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和神經(jīng)科學、醫(y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會影響個體的心智。事實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和心理學有關,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環(huán)境息息相關。
心理過程是指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消失的過程,包括認識、情緒與情感、意志過程,即常說的知、情、意。
1、認知過程(知):人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活動中所表現(xiàn)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
2、情感過程(情):人認識客觀事物時產(chǎn)生的各種心理體驗過程。
3、意志過程(意):人們?yōu)閷崿F(xiàn)奮斗目標,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過程。在意志過程中產(chǎn)生的行為就是意志行為(行)。
4、知、情、意、行的關系:認知是產(chǎn)生情、意的基礎;行是在認知的基礎上和情的推動下產(chǎn)生的,它能提高認識,增強情感,磨練意志;行為控制、調節(jié)情感,提高認知。
心理過程是指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和消失的過程。它具有時間上的延續(xù)性。
1、認知過程(知):人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活動中所表現(xiàn)的各種心理現(xiàn)象。 簡要介紹概念: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
2、情感過程(情):人認識客觀事物時產(chǎn)生的各種心理體驗過程。
3、意志過程(意):人們?yōu)閷崿F(xiàn)奮斗目標,努力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過程。在意志過程中產(chǎn)生的行為就是意志行為(行)。
4、知、情、意、行的關系:認知是產(chǎn)生情、意的基礎;行是在認知的基礎上和情的推動下產(chǎn)生的,它能提高認識,增強情感,磨練意志;行為控制、調節(jié)情感,提高認知。
心理過程著重探討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認知、情緒和意志三個方面,即:常說的知、情、意。知是人腦接受外界輸入的信息,經(jīng)過頭腦的加工處理轉換成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的過程;情是人在認知輸入信息的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滿意、不滿意、喜愛、厭惡、憎恨等主觀體驗;意是指:推動人的奮斗目標并且維持這些行為的內部動力。知、情、意不是孤立的、互相關連的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它們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
意志與認識過程的關系;意志和情感過程的關系;意志對情感的作用。
認識過程是意志產(chǎn)生的前提和基礎,意志對認識過程也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情感過程推動或阻礙著意志行動的實現(xiàn),意志對情感也具有調節(jié)作用。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發(fā)展特點與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心理現(xiàn)象主要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個方面,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個體的和群體的、正常的和異常的心理特點與規(guī)律。
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覺目的性,而人們只有在認識了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去改造客觀世界時,才能確定行動目的,并選定實現(xiàn)目的的計劃和方法。
近幾十年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均日益受到重視,它的研究領域更為精細,并具有更多的跨學科和多學科性質,心理學和一些鄰近學科的交叉重疊,相互滲透,促進了彼此的發(fā)展。
良好的意志品質可以控制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我們說“理智戰(zhàn)勝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認識的基礎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
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這三個過程既互相區(qū)別又互相聯(lián)系。
一、意志與認識過程的關系
認識過程是意志產(chǎn)生的前提和基礎。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覺目的性,而人們只有在認識了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運用規(guī)律去改造客觀世界時,才能確定行動目的,并選定實現(xiàn)目的的計劃和方法。列寧說:“人的目的是客觀世界所產(chǎn)生的,是以它為前提的?!比魶]有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意志行動也無從產(chǎn)生。其次,意志行動還要隨形勢的變化不斷調整,這也需要通過認識活動把握事態(tài)發(fā)展,分析主客觀條件,以決定是加速意志行動過程,還是調整意志行動的進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動是與克服困難相聯(lián)系的,而對困難性質和大小的估計,是離不開認識過程的。如果對困難的性質認識不清,嚴重性估計不足,就可能使人盲目地采取行動,付出了很多的意志努力卻事與愿違,半途而廢。
意志對認識過程也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活動,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離不開精細的觀察、持久的注意和專注的思考,沒有意志的參與,這些都是無法做到的。另外,在認識過程中常常還會遇到各種困難,要克服這些困難,也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認識過程中,一些意志薄弱、不能做到堅持不懈的人,學習和工作也缺乏成效,不能承擔復雜而艱巨的任務。
二、意志和情感過程的關系
首先,情感過程推動或阻礙著意志行動的實現(xiàn)。積極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對人的行動起促進作用;消極的情感則會削弱人的斗志,阻礙人的意志行動的實現(xiàn)。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會含辛茹苦,幾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中;不熱愛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則會不思進取,對教育教學敷衍了事,最后可能不得不離開教育崗位。當前很多家長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學音樂或練體操,孩子以一種“不樂意”的情緒被迫去學,缺乏主動積極的意志活動的參與,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意志對情感也具有調節(jié)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質可以控制不良情緒的影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境。我們說“理智戰(zhàn)勝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認識的基礎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度龂萘x》中諸葛亮不念師友之情,揮淚斬馬謖;一個得悉親人遭遇不幸的演員強忍悲痛,按時登臺表演,都是意志對情感直接控制的例子。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敗就情緒低落,一蹶不振,或者是難以控制不良情緒,導致背離理智的沖動行為。
在心理評估中,臨床心理學家需要采用多種評估方法來系統(tǒng)搜集來訪者個人各方面的信息,這些方法包括結構性或非結構性的臨床會談、行為觀察以及心理測驗等方法。評估順序通常是通過會談獲得來訪者者信息, 并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各種心理測驗或心理癥狀量表的評定,在會談與測驗過程中評估人員還應注意觀察來訪者的行為表現(xiàn),并將觀察結果與會談、心理測驗結果共同分析,以得到準確的評估結果。
需要注意的是,來訪者的問題與年齡不同,評估者所采用的評估方法也應不同。就來訪者的年齡來講,成人評估般 是實施會談和測驗,而兒童的評估則往往涉及從密切相關的人(如父母、教師)那里獲得有關兒童行為的信息。例如,要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進行評估,既要與父母、兒童、教師進行會談,又要兒童的父母和教師完成系列的兒童行為問卷,還要對兒童進行智力測驗、注意力測驗及神經(jīng)心理功能測驗。此外,方法的選擇還會受到心理學家的理論取向以及心理障礙分類方法的影響。
(三)資料的分析與總結
搜集了來訪者的會談、觀察資料和進行測驗之后,要分析和總結資料,并與相關人員或部門進行信息交流和解釋這些信息,必要時進行追蹤性評估。
一步要弄清所需評估的是什么心理問題,問題的性質如何,屬于情感問題、思維問題還是行為問題,同時要了解問題產(chǎn)生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哪一種咨詢方法可能對咨詢效果取得最佳療效,以及來訪者有著怎樣的獨特優(yōu)勢及能力,這些優(yōu)勢及能力在咨詢中有什么幫助。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2、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量來考查它對其他變量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jù)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采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郁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擴展資料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xiàn)象的動態(tài)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xiàn)象的共同性一面。
2、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3、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tài)度的體驗。
4、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并根據(jù)目的調節(jié)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xiàn)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tǒng)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心理學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4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