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線:地熱線是用于加熱的有絕緣套但能傳熱的線,通常用在大棚里提高地溫。
地熱線的使用方法:規(guī)格有幾種。育苗采用幾字型鋪設,間距在5-10cm,上面覆上1-2cm的土,然后放上營養(yǎng)缽育苗。
如果不是苗期的話,地熱線就比較粗,鋪設的時候可以根據(jù)情況,放寬間距。注意不要交叉。
地熱線的注意事項:1、在布線和收線時,要順著電線彎度收放,不要打成死結,保護好外皮以免漏電;2、在潮濕地帶使用時,將焊接頭露在外面干燥處;3、嚴禁剪短地熱線長度,否則將燒壞地熱線;4、不用時將地熱線擦干凈放在干燥地已備來年再用防止老化。為保證安全,盡量在電工指導下安裝使用;5、最好配合溫控儀一起使用。
電熱溫床的計算公式:總功率=育苗總面積*功率密度。布線平均間距=苗床寬度/(布線條數(shù) - 1)。
布線形式:大棚的耕作區(qū)下挖到地下一部分,下挖的深度是0.7米左右,大棚建成半地下式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保溫,原來的溫室大棚耕作區(qū)是直接建設在平地上的,這樣一來,整個大棚的棚體都暴露在外面,受風的面積比較大,散失熱量的面積也大,因此就不容易保溫。
半地下式大棚的耕作區(qū)下挖以后,相當于減少了大棚棚體的受風面積,也減少了散失熱量的面積,這樣的話,保溫效果就會比原來的溫室大棚保溫效果會好一些。另外,這下挖部分的大棚棚體和周圍的大地相連,相當于這部分的棚體增厚了,更加有利于溫室大棚的保溫。根據(jù)科技人員的測定,在早晨的7、8點鐘,揭開草簾的時候,半地下溫室大棚里的溫度要比建立在平地上的溫室大棚的溫度高2℃左右。
一、選用質(zhì)量好的地錨鋼筋
在大棚建造中,地錨應該是一次埋設,多年使用。地錨鋼筋埋入土中一段,在外面暴露一段,容易生銹,因此用于制作地錨的鋼筋必須質(zhì)量要好,經(jīng)久耐用,不生銹。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農(nóng)戶的地錨還沒有埋入土中,就已經(jīng)銹跡斑斑,顯然會降低其使用壽命。因此,記者建議建棚戶,一定要選用質(zhì)量上乘的地錨鋼筋。
二、注意地錨坑的深度
地錨埋設牢不牢固,關鍵看地錨埋的有多深。顯然地錨埋設越淺,越不牢固,越容易被拔出。記者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新建大棚墻體建成后,在東西兩墻埋設地錨處的土層,多為從墻體上滾落下來的疏松土壤。不少農(nóng)戶就在原地埋設地錨,雖然深度夠了,但是因該處土層疏松,不易壓實,而導致地錨埋設不牢固。在此,記者建議,埋設地錨的深度至少應達到半米,且必須是硬實的土層,若土層疏松,可采取先埋入一部分地錨,而后澆水沉實,然后再填土夯實。
三、地錨使用前,再橫放一根廢舊立柱,加強牢固性。
大棚棚面鋼絲較多,所需地錨數(shù)量也多,為了進一步提高地錨的牢固性,建議在其埋設前,在地錨內(nèi)側(cè),橫放一根廢舊立柱,讓地錨鋼絲貼在立柱上,與棚墻面隔開。此種做法還便于使用緊線機,連接鋼絲與地錨線。
1、冬季鋪防寒草,降低凍土層厚度。冬季封凍前在蔬菜大棚內(nèi)的地表上鋪30厘米厚的防寒草,如稻毛、稻殼、樹葉、豆皮、粉碎的植物秸稈等,可使凍土層厚度由1.6米降到30厘米左右。若是冬季不扣膜,水泥、鋼鐵立柱的大棚,在早春扣膜前可將防寒草點燃,使之慢慢燃燒,既可化地,又可補充鉀肥,對防治病蟲也有一定作用。
2、巧加溫、快速化地。一些加溫的大棚,早春扣膜后,先將大棚封閉嚴密,在晴天的白天,早晨晚一點揭開大棚的覆蓋物,利用太陽直射光,再配合爐火加溫,使空氣溫度盡可能提高,以氣溫提地溫;晚上早一點蓋上保溫覆蓋物(草簾)。
3、耕層下鋪設防寒草。在大棚內(nèi)的耕層土壤化透后,可從大棚的一頭開始挖床,深度25厘米,將床底清平,床內(nèi)鋪上30厘米厚的防寒草,踏平,回填耕層土,再將第二床的耕層土挖到第一床上,將床底清平,鋪上防寒草,再將第三床耕層土挖到第二床上,再鋪防寒草,這樣依次將耕層下全部埋入防寒草。防寒草不僅能隔斷地下涼氣的上升,也可減緩耕層土壤熱量向下傳導,從而大大提高耕層土壤的溫度,而且在防寒草腐熟分解的過程中不但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還可不斷釋放出CO2氣體,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待耕層化透后,結合施肥、挖地再將防寒草鋪到耕層下。
一、選用質(zhì)量好的地錨鋼筋在大棚建造中,地錨應該是一次埋設,多年使用。
地錨鋼筋埋入土中一段,在外面暴露一段,容易生銹,因此用于制作地錨的鋼筋必須質(zhì)量要好,經(jīng)久耐用,不生銹。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農(nóng)戶的地錨還沒有埋入土中,就已經(jīng)銹跡斑斑,顯然會降低其使用壽命。
因此,記者建議建棚戶,一定要選用質(zhì)量上乘的地錨鋼筋。二、注意地錨坑的深度地錨埋設牢不牢固,關鍵看地錨埋的有多深。
顯然地錨埋設越淺,越不牢固,越容易被拔出。記者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新建大棚墻體建成后,在東西兩墻埋設地錨處的土層,多為從墻體上滾落下來的疏松土壤。
不少農(nóng)戶就在原地埋設地錨,雖然深度夠了,但是因該處土層疏松,不易壓實,而導致地錨埋設不牢固。在此,記者建議,埋設地錨的深度至少應達到半米,且必須是硬實的土層,若土層疏松,可采取先埋入一部分地錨,而后澆水沉實,然后再填土夯實。
三、地錨使用前,再橫放一根廢舊立柱,加強牢固性。大棚棚面鋼絲較多,所需地錨數(shù)量也多,為了進一步提高地錨的牢固性,建議在其埋設前,在地錨內(nèi)側(cè),橫放一根廢舊立柱,讓地錨鋼絲貼在立柱上,與棚墻面隔開。
此種做法還便于使用緊線機,連接鋼絲與地錨線。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農(nóng)業(yè)大國,大力推廣節(jié)水型農(nóng)業(yè)是我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節(jié)水灌溉是節(jié)水農(nóng)業(yè)的核心,它是通過采用先進的灌溉方法和技術將水源盡可能均勻、適度的分配到作物根區(qū)土壤中,使土壤經(jīng)常保持適宜于作物生長的水分、通氣和營養(yǎng)狀況;從而達到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產(chǎn)出效率的目的。
一. 噴灌 噴灌是將灌溉水通過噴灌系統(tǒng)(或噴灌機具),形成具有一定壓力的水,由噴頭噴射到空中,形成水滴狀態(tài),灑落在土壤表面,為作物生長提供必要的水分。噴灌比地面灌可提高產(chǎn)量15%一25%;灌水均勻度一般可達到80%一85%,水的有效利用率為80%以上,用水量比地面灌溉節(jié)省36%—50%;噴灌可用于各種類型的土壤和作物,受地形條件的限制??;可以提高工效20一30倍;可提高耕地利用率7%一15%。
但噴灌受風的影響大,3一4級以上風力時應停止噴灌。噴灌的蒸發(fā)損失相對較大。
噴灌系統(tǒng)組成: 水源工程、首部裝置、輸配水管道系統(tǒng)和噴頭等噴灌系統(tǒng)形式:管道式噴灌系統(tǒng)和機組式噴灌系統(tǒng) a:管道式噴灌系統(tǒng):以輸配水管網(wǎng)為主體,在我國使用比較廣泛。 b:機組式噴灌系統(tǒng):結構緊湊,使用靈活,機械利用率高,單位噴灌面積的投資較低,在農(nóng)業(yè)節(jié)水灌溉中具有廣泛的使用前景。
二.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設備組裝成微灌系統(tǒng),將有壓水輸送分配到田問,通過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濕潤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局部灌水技術。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將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經(jīng)常維持較低的水應力滿足作物生長需要。
微灌省水、省工、節(jié)能,灌水器的工作壓力一般為50一150kpa;灌水均勻度高,可達80一90以上;增產(chǎn)、對土壤和地形的適應性強。但微灌系統(tǒng)投資一般要遠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敵對過濾系統(tǒng)要求高。
微灌系統(tǒng)組成:水源、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wǎng)、灌水器以及流量、壓力控制部件和量測儀表等。 微灌系統(tǒng)形式:滴灌、微噴灌、小管出流灌和滲灌。
a. 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滴頭,或與毛管制成一體的滴灌帶將壓力水以水滴狀濕潤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為2~12L/h。 b. 微噴灌 微噴灌是利用直接安裝在毛管上,或與毛管連接的微噴頭將壓力水以噴灑狀濕潤土壤。
微噴頭有固定式和旋轉(zhuǎn)式兩種。前者噴射范圍小,水滴??;后者噴射范圍較大,水滴也大些,故安裝的間距也大。
微噴頭的流量通常為20~250L/h。 c. 小管出流 小管出流灌溉是利用4mm的小塑料管與毛管連接作為灌水器,以細流(射流)狀局部濕潤作物附近土壤。
對于高大果樹通常圍繞樹干修一滲水小溝,以分散水流,均勻濕潤果樹周圍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為80~250L/h。 d.滲灌 滲灌是利用一種特別的滲水毛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cm,壓力水通過滲水毛管管壁的毛細孔以滲流的形式濕潤其周圍土壤。
由于它減小土壤表面蒸發(fā),是用水量最省的一種微灌技術。滲灌毛管的流量為2~3L/h.m。
三. 行走式節(jié)水灌溉技術 1.采用農(nóng)村普遍使用的小拖拉機作動力,不需專配動力機械,因此,減少灌溉機的造價,并使拖拉機充分利用。 2.適應性強,只要有水源,田間不需任何工程就可灌溉,流動服務,便灌溉便于實現(xiàn)產(chǎn)業(yè)化。
3.先進的局部灌溉技術,水只濕潤作物處的土地。同時抓住作物種苗期和最關鍵的需水期灌溉一、兩次,節(jié)水效果明顯,一般播種時每畝只需4—8立方米水,幼苗期每畝8一10m3水,其它關鍵生育期每畝1O-20立方米水。
4.可以實現(xiàn)一機多形式灌水技術如噴灌、淋灑灌、條灌、溝灌,小畦灌等。 5.與我國氣象特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土壤墑情。
6.和我國的節(jié)水農(nóng)藝密切結合,按耕種方式壟作溝播和平作配套機具,采用種苗期覆地膜保墑等。 配套機具有兩類型五品種: 播種地下灌水機:穴播穴灌(覆膜)機,耕整地條播條灌機,硬茬地(免耕)條播條灌機。
行走式灌溉:種苗噴淋灌溉機,懸掛卷管式灌溉機。 四. 卷管行走式節(jié)水灌溉機 1、功能 用于小麥、玉米、棉花、豆類、蔬菜等作物干旱季節(jié)的播種催苗、保全幼苗及作物苗期、生長期及灌漿期等的灌水。
洪澇期間還可用于排澇。 2、結構特點: 小四輪拖拉機前方帶水泵、后方帶纏繞改性PE管的卷盤,使用時拖拉機懸掛卷盤運輸?shù)叫韫嗨剡?,放下卷盤拉機PE管至地頭,管的人口端的卷盤上,與拖拉機前方的水泵出口聯(lián)接,管的出口端與灌水小車聯(lián)接。
灌水小車裝在懸架,其中有橫置水管,管上裝灌水器,其特點是: 1.拖拉機停在地邊而不進地里,灌水小車在卷盤的牽引下,一邊灌溉,一邊往卷盤方向牽引回收。 2.卷盤旋轉(zhuǎn)動力由拖拉機的液壓系統(tǒng)和液壓泵齒輪箱等提供,不用單配驅(qū)動機。
3.水泵動力用拖拉機的柴油機,皮帶輪帶動抽水。 4.灌水小車可上下、左右伸縮,以適合作物的高度和行距避免壓苗。
5. 更換灌水小車的灌水器(噴淋器、穴灌器、噴頭、施水管袋等)可以進行條灌,穴灌,噴灌、溝灌、畦灌等。 6.灌水小車行走速度可調(diào),以適應不同需水要求。
7.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機動性好;適應性強,價格較低。 3、主要技術參數(shù): 配套動力:8.8一11KW (小四輪機) 卷管長度: 120m 卷盤直徑:1.38。
1、通風是塑料大棚最基本的除濕方法。一天之內(nèi),通風排濕效果最好的時間是中午,因為這一時段棚內(nèi)外濕度差別大,濕氣比較容易排出。其它時段也要在保證溫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延長通風時間。
2、如果棚內(nèi)濕度過大,可在行間撒一些稻草、麥秸、草木灰或細干土,也可在棚內(nèi)空閑處堆放生石灰等吸濕性材料吸濕。
3、打成水泥地面。
4、在混凝土地面下的基層上鋪設防水層。
防潮除濕還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動員家中一切有除濕作用的電器來降低室內(nèi)的空氣濕度。如今,一般家庭使用的空調(diào)都有除濕的功能。不過,用空調(diào)來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空氣濕度的方式見效較慢,一般需要兩三個鐘頭,而且會使室內(nèi)的人感到寒冷。若不滿意空調(diào)的除濕效果,不妨到商場購買專用的除濕機,見效較快但耗電也相對較大。此外,冬天人們用于取暖的暖風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室內(nèi)濕潤的狀況,只是暖風機的有效輻射范圍小,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除濕效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4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