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幾周到3個月,肌肉缺少力量,但有了最初的發(fā)展,您要側(cè)重頸部運動,通過呼喚讓他轉(zhuǎn)動脖子,俯臥時用玩具或鈴鐺吸引他抬頭;還要幫助他翻身、做手腳被動操。
3-6個月齡,孩子胳膊與腿的肌肉有了力量,您可以幫助他學(xué)會側(cè)身與翻身,從仰臥到俯臥,鍛煉較長時間的抬頭;用手給腳底施壓刺激抬腳蹬腿;提供玩具,使他從握拳姿勢到使用手指,經(jīng)常做手眼運動。 6-12個月齡,是孩子從爬行到走路的階段,對周邊事物的探索欲望催促著他運動能力的快速發(fā)展,從獨立坐、爬行、站立到行走,要充分培養(yǎng)孩子對運動的熱愛。
12-24月齡,是孩子從走路到會跑的階段,世界一下子拓寬了,具有更強的探索與冒險精神,也是您培養(yǎng)孩子大運動的關(guān)鍵期:帶他攀爬、滑滑梯、奔跑、跳躍等。 24-36月齡,孩子開始喜歡群體性的運動,對運動似乎永無疲倦,您要每天讓他外出,與孩子們自由地玩耍,不怕臟和小沖突。
可以到游樂場所,參加富有想象力與冒險精神的群體活動。
一、貼鼻子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zhuǎn)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鼻子貼到動物的準確位置即獲成功。
規(guī)則: 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二、我的寶寶在哪里
準備:布帶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請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相應(yīng)的家長蒙上眼睛站在圈內(nèi),幼兒手拉手邊唱歌邊繞著家長轉(zhuǎn),唱完歌曲立定,然后請家長去尋找自己的寶寶。
要求:幼兒不能發(fā)出聲音,去找父母,父母通過觸摸找到自己的寶寶。
三、我給爸爸(媽媽)穿鞋子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家長的鞋子,然后讓家長將鞋子脫下后放入圓圈內(nèi),老師將鞋子打亂,游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nèi)找出自己爸爸(媽媽)的鞋子,并幫家長穿好,先穿好的為勝利者
四、踩氣球
準備:氣球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老師給每個家庭發(fā)一個氣球和一根細繩,請家長將氣球吹大綁在自己的腳腕,身背幼兒。聽到老師的口令游戲開始,家長就背著寶寶踩其他家庭的氣球,氣球被踩爆即被淘汰,比一比誰是冠軍。
五、小腳踩大腳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幼兒雙腳踩在家長的腳上,家長和幼兒手拉手,聽到口令后,家長帶著幼兒向前跑,幼兒雙腳不能離開家長的腳,看看誰先到終點。
六、揪尾巴
準備:尾巴若干
玩法:每個家庭由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參加,家長將孩子抱在懷里,在幼兒的屁股上掛一條尾巴,聽到口令后開始游戲,在保護好自己的尾巴的同時將別人的尾巴揪下來。
七、兩人三足
準備:繩子若干
玩法:一家長與一幼兒將相鄰的兩條腿用繩子綁在一起,聽到口令后,兩人一齊向前跑,看誰先跑到終點為勝。
八、推小車
玩法:家長抓住幼兒的兩條腿,幼兒雙手撐地,聽到口令后,幼兒雙手向前爬,看誰先到為勝。
九、可愛的袋鼠寶寶
玩法:讓幼兒抱緊家長的脖子,雙腿夾緊家長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緊緊地掛在家長的胸前,家長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向前爬,先到終點者為勝
(一)正規(guī)性體育活動 正規(guī)性體育活動相對比較注重幼兒動作與技能的訓(xùn)練,目的性、計劃性較強。
在各種游戲的活動開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鉆、爬、跳躍、投擲、攀登、走、跑等能力,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示范、指導(dǎo)、評價等途徑讓幼兒明確活動目的要求,并按老師的要求去完成某種活動,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和發(fā)展某方面的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師及時的給予指導(dǎo)和評價,幫助幼兒開展體育活動。例如:在大班體育活動《小公雞》中,老師從游戲的方式、口吻由始至終指導(dǎo),組織幼兒進行活動,活動要求非常明確:在活動中練習(xí)單腳獨立的技能,并能在活動中機智靈敏、善于躲閃。
活動開始,老師便以大公雞身份組織教學(xué),通過客觀的游戲情節(jié)牽引著每位幼兒參與這個活動,從開始的公雞找食-練本領(lǐng)(單腳獨立)-再找食-再練本領(lǐng)-至狐貍捉公雞等系列情節(jié),使幼兒不僅在活動中玩得開心,而且不自覺中練到了某項技能,使之得到鍛煉。又如:在《一球多玩》的活動中,幼兒在歡快活躍的音樂情景中自由的做著各種準備活動,把身體各部分都活動開來;他們有的手捧皮球在娃娃跳;有的拿了球在做球操;有的在繞球走、跳;有的在拍球等。
當(dāng)老師啟發(fā)式的提問:一人一球能怎樣玩?看誰的玩法最棒!此時幼兒都踴躍的投身于想一想、玩一玩、創(chuàng)一創(chuàng)的自娛自樂活動中,只見有的幼兒把球壓在身下,身體挺直,兩手試著離開地面,用一個球作為身體支撐點;又見有些幼兒夾球跳、走;還見一些幼兒在滾球、追球,玩累了,就把球當(dāng)成一張小椅子坐在身下休息。此時老師請個別玩得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示范給其他伙伴看,并及時進行鼓勵;接著,活動要求又變成了兩位幼兒玩一只球,幼兒馬上兩兩組合起來。
有的幼兒玩起了背靠背夾球走;有的幼兒則用手臂、肩膀小心翼翼的夾球走;有的幼兒玩起了互相拋接球、上下傳球、用頭頂球走等……慢慢地,幼兒想出的玩法越來越多。老師參與在活動中,時而觀察著每個幼兒的表現(xiàn)、時而開心地和幼兒玩著;時而發(fā)現(xiàn)了新玩法,及時在幼兒面前示范。
整個活動幼兒參與積極、思維活躍,做到了活而不亂;又使幼兒在不斷創(chuàng)編新玩法的同時,讓自身動作和技能得到了鍛煉。 (二)非正規(guī)性體育活動 在非正規(guī)體育活動中,教師主要采用個別輔導(dǎo)和分層指導(dǎo)和方法,隨機教育相當(dāng)突出,在非正規(guī)性體育活動中充分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可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內(nèi)容,選擇活動方法和活動伙伴。
在這種活動方式中我們較多地在幼兒的晨間體育中加以了應(yīng)用,有些幼兒愛玩一些類似成人的游戲活動,如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針對幼兒這一活動特點,我們可以把活動場地劃分出若干個活動區(qū),譬如:器械玩具區(qū)、踢足球區(qū)、打陀螺區(qū)域、跑步區(qū)、跳繩區(qū)、踢毽區(qū)等。每個區(qū)域的活動內(nèi)容不同,目標、要求也不同。
活動中幼兒可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自主選擇活動內(nèi)容,如玩圈,幼兒可以玩跳圈、滾圈、套圈、平衡走,也可以接龍開火車或做游戲(過山洞),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非常自由。在此過程中,教師基本不加干涉,因為與多孩子已具備很強的自主意識及調(diào)節(jié)自己運動量、更換游戲的能力。
此時,教師可利用這段時間,輔導(dǎo)一些能力差的幼兒,耐心教他們一些技能方法,如學(xué)習(xí)跳繩、學(xué)會拋接球等等。也可以教一些能力強的幼兒玩出一些花樣來,如在學(xué)會拋接球和運球的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玩投籃、躲閃球等技能,使他們玩得更精彩,興趣更高,這樣,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非正規(guī)體育活動的優(yōu)異之處,可以有目的的進行個別輔導(dǎo)和分層輔導(dǎo),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都或多或少的得以鍛煉,從而身體、心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二、家庭體育活動有針對性、堅持性 家是我們永遠的避風(fēng)港,外界事物不停地轉(zhuǎn)變,唯獨家依然不變。在家中,幼兒的體育活動更容易得到父母長輩有針對性的練習(xí)、指導(dǎo)。
因為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卻有四位大人包圍,因此,家庭體育活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感,它可以: (一)提高孩子體育運動的興趣 孩子是好動的,家長應(yīng)把這種天性積極轉(zhuǎn)化為體育興趣,如給孩子講名人鍛煉的軼聞,與孩子一起觀看體育比賽,與孩子一起跑步、打球、做操等都是促進孩子產(chǎn)生體育興趣的有效途徑,有時還可把鍛煉與游戲娛樂結(jié)合起來。如郊游時,和孩子比賽看誰最先到達目的地,教孩子一邊念兒歌,一邊跳皮筋。
這種鍛煉方式會使孩子滿心喜悅,充滿激情,整個身心都得到發(fā)展,同時,家長要為孩子的體育活動創(chuàng)造物質(zhì)條件,給孩子買繩、球、小足球等運動器材,使孩子更經(jīng)常地鍛煉身體。 (二)幫助孩子了解體育運動知識 體育鍛煉強調(diào)通過具體活動增強體能,但僅把體育作為一種體力活動是不行的,應(yīng)學(xué)習(xí)有關(guān)知識和技能,才能增強孩子鍛煉的積極性并提高成效,家長可以給孩子講講各種體育活動的特點和意義。
如田徑類運動靠力量和速度;球類運動對靈敏性和彈跳力要求較高。還可以教孩子一些常見運動項目的技術(shù),如打籃球的傳接球、帶球突破、投籃、防守等等,并告訴孩子基本的比賽規(guī)則,如打球不可以故意撞人,打籃球不可以帶球跑等。
(三)督促孩。
放手走
方法
媽媽扶幼兒站好,爸爸在三、四步遠的地方拿玩具逗引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走過去。
目的
鍛煉行走。
滾圓筒
方法
取一只圓鐵筒,放進一些紐扣、木珠、玻璃球、積塑片、小積木等,蓋好放倒。你一邊用手撥動鐵筒,使其滾來滾去發(fā)出聲響,一邊對幼兒說:“咦,是什么聲音?”“哪來的聲音?”“里面是什么?”當(dāng)幼兒想看時,你就打開圓筒,把東西一樣樣倒出來,倒出一樣講一樣,“噢!是球!”“是積木”、“是紐扣”等,讓幼兒分別辨認。
目的
學(xué)習(xí)辨認和命名常見物體。
推車走
方法
幼兒雙手扶著適合他身高的小車,你在前面拿著玩具吸引幼兒推車往前走,當(dāng)推到你面前時,將玩具放在小車里,繼續(xù)推車向前,邊走邊放玩具。
目的
鍛煉走的能力。
爬階梯
方法
選擇不太高的樓梯、攀登架,讓幼兒爬上去、爬下來。
目的
鍛煉四肢,促進手腳和全身的動作協(xié)調(diào)。
拉磨推磨
方法
媽媽和幼兒面對面地坐著。媽媽拉著幼兒的雙手,一進一退和著兒歌節(jié)奏做拉磨推磨動作。
拉磨,
推磨,
磨粑粑,
請外婆,
磨豆腐,
請祖母。
玩拖拉玩具
方法
你在前面牽引能發(fā)出響聲的拖拉小鴨或火車,邊走邊說:“寶寶追上小鴨了!”讓幼兒在后面慢慢追著玩具走。你可故意停下腳步,讓幼兒捉到玩具,并給予鼓勵,還可以讓幼兒和你互換位置,讓幼兒拉著玩具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追:“小鴨、小鴨,等等我?!?/p>
目的
鍛煉行走能力。
裝小球
方法
準備一只盒子(可以是廢藥盒),在盒蓋上挖一洞,洞的大小視球而定,能裝入球即可。另備一只小盒裝小球用。教寶寶用手捏起小球,從洞口處放入盒內(nèi)。小球也可用紙團代替。
目的
鍛煉手的靈活性。
玩大積木
方法
用20~50厘米見方的大小不同的紙箱,做成空心或?qū)嵭拇蠓e木,讓幼兒把積木疊起來,或搬運或用來攀登,使全身得到鍛煉。
目的
發(fā)展全身動作。
拋球
方法
選一個適合幼兒玩的球,教幼兒不扶東西、舉手過肩用力將球拋出,可兩人玩。
目的
練習(xí)向前投擲動作。
運東西
教幼兒把放在外面的玩具撿到小拖車里,然后一車一車地拉到玩具柜去放好。然后把玩具柜里的玩具拿出來放到小拖車里,又一車一車地拉到指定地點。
鉆山洞
爸爸媽媽兩手相接,做成一個拱形狀,讓幼兒鉆過來鉆過去。然后兩手分開上下相接,做成一個圈形,讓幼兒鉆,看他能否在鉆圈時抬腳邁過手臂。
抓小汽車
開動一個電動小汽車(或上發(fā)條的小汽車)或其他能移動的玩具,讓幼兒跟著追并抓住它。
爬行游戲
方法
你和幼兒相對而坐,你對幼兒說:“我是大象,你是小象,咱們一起去外面玩玩吧”。讓幼兒跟在你后面爬行,爬了一會兒,你說:“咱們就在這兒做游戲吧”。這時你用手觸地,身子變成拱形,讓幼兒鉆或爬過去,最后還可讓幼兒騎在你的背上再爬幾圈。
目的
提高方向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一、嬰兒的體育活動特點:在歡樂中進行運動; 1.2、3個月的嬰兒,父母要在孩子不著涼的情況下,給他以充分的“自由”。也不要怕累,累了的時候,他自然會停止。 2.5、6個月的嬰兒,看見東西便會抓,所以不要在孩子周圍放危險品。 3.再稍大些,孩子四肢總要推推拉拉,不停地運動。這些動作都是肌肉群和內(nèi)臟器官發(fā)育的需要,這時切忌不要限制其活動。 4.孩子到了會走的時候,運動項目就會復(fù)雜起來:忽而立,忽而坐,只要不睡著就沒有安靜的時候。這時做父母的要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同時有意識地幫他做些簡單的體操如握住他的前臂,分別做上舉、下放、側(cè)手舉、肩繞等發(fā)展肩胛肌和胸部肌肉的運動。也可以雙手握住孩子的兩腳,做舉腿、屈腿及伸腿的運動,以增強下肢和腹部的肌肉。 5.孩子2歲以后,可以以床上的被褥做障礙,練習(xí)爬行;結(jié)合各種游戲和運動鍛煉孩子的肌肉,如引導(dǎo)孩子用彩色筆畫簡單的線條、用手翻書頁等。
二、幼兒的體育活動特點:提高嬰兒時期的運動技能,做進一步的鞏固。 如走,對于3、4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按指定的方向或目標走;跑,可以訓(xùn)練孩子定向跑;跳,可以讓孩子每天跳一個新高,并且會很有競爭性;讓孩子在兩條平行桿中間走或跑,練習(xí)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它如投擲、鉆、爬等運動可以引導(dǎo)孩子進行,但切記安全為主。
適合小孩子的戶外游戲可以參考下面幾種: 瘋狂接力棒活動來到戶外,讓孩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天性,盡情的瘋跑是一項幾乎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會排斥的活動。
家長朋友們可以帶一根孩子握著長短粗細合適的接力棒,和孩子一起確定跑步的起點和終點,然后就可以開始和孩子盡情奔跑了,同時,還可以邀請其他的小朋友加入,其樂融融。踢球活動在戶外進行踢球活動,也是一項不錯的親子活動。
家長朋友們可以帶一個大小軟硬適度的小球,和孩子相距三五米站立,先由爸爸或者媽媽踢球給孩子,然后讓孩子再用同樣的方式進行傳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因為用力不夠或者過猛,而將球踢錯位置,那么,這個時候,武漢京翰教育小編建議家長朋友們讓孩子自己去撿球,讓孩子多進行一些運動。家長朋友們也可以故意將球踢偏,鍛煉孩子的快速反應(yīng)能力。
收集樹葉活動收集樹葉活動,可以讓孩子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植物,增加生物知識。家長朋友們可以選擇帶孩子去公園,也可以選擇孩子去野外,然后帶領(lǐng)孩子去收集不同的樹葉,并且有意識地讓孩子去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特征,同時告訴孩子不同植物的名字、特點等,讓孩子在接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增加了課外知識。
孩子在戶外活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8歲以下孩子不宜玩滑板車,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腿部肌肉和身高的發(fā)育;10歲以下孩子不宜玩碰碰車,孩子未發(fā)育成熟的肌肉、韌帶等會因為受到強烈震動造成扭傷和碰傷;幼兒不宜進行拔河比賽,容易使孩子的手掌皮膚被繩索磨破或者引發(fā)脫臼、軟組織受傷等;戶外活動時更好備好處理突發(fā)事件的物品,比如說創(chuàng)可貼等;選擇安全度高的戶外場地,避免意外事件的發(fā)生;讓孩子穿運動鞋參加戶外互動;準備好水、水果、孩子的食物、衣物等必要準備;合理安排孩子戶外時間。
1. 推“鉛球”比賽 用幾個棉花球作為“鉛球”,直徑2厘米。
畫一條投擲線,看“運動員”們誰能想辦法投遠些。每人投二三次,以最遠一次作為成績。
2. “百米”賽跑 用廢紙摶幾個球,直徑三四厘米,放在桌子的一端,另一端為終點,每個“運動員”把自己的紙球吹往終點,先到者為勝。 3. “接力”賽跑 取5個小搪瓷碗,擺成一排,碗與碗的距離20至30厘米,并在第一個碗里時放一些豆子。
讓孩子用小勺(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可用筷子)從第一個碗里舀起(或夾起)一顆豆子放到第二個碗里,直到從第四個碗里舀起的豆子放到第五個碗里為止,以在一定時間內(nèi)第五個碗內(nèi)豆子的多少決定勝負。 4. “標槍”擲遠 先讓兒童自己用15厘米見方的廢紙折成紙鏢,然后看誰投得遠,也可以看誰的紙鏢在空中飛翔的時間長。
用火柴當(dāng)標槍也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