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yī)學的醫(yī)療手段,第一個是物理治療,它是借助于電光聲磁熱力等物理因子來提高人體健康和治療疾病,恢復和改善軀體功能的一種專門學科。
物理治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功能訓練和手法治療為主要手段,又稱為運動療法,是物理治療的主要部分,另一類是利用各種物理因子,如電光聲磁冷熱水來治療疾病,促進患者康復的療法,常常被稱為理療。
運動療法和理療同屬于物理療法,但各有不同的側重面,國際上在通常的物理治療康復工作中,運動療法占較大的比重,運動療法多為主動的康復治療。
第二個作業(yè)療法,重點訓練上肢活動能力,包括關節(jié)的活動度、激勵協(xié)調性、手的精細動作,作業(yè)治療是有針對性的,如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職業(yè)能力、休閑活動能力等。
第三個言語治療,言語治療主要是言語治療師通過患者發(fā)音的口型的變化來進行矯正他的發(fā)音。
第四傳統(tǒng)的康復治療,主要指的是中醫(yī)藥針灸及推拿。
第五是康復工程,主要是矯形器,矯形器的目的主要在于補償患者功能障礙的缺失。
您好,我就是學康復的,康復治療主要分為幾大部分,其中在臨床常用的是運動療法、作業(yè)療法和言語療法。運動療法指的是利用一些研究家比如BOBATH的理論進行肢體功能訓練,幫助病人活動肢體;作業(yè)療法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療法,有康復治療師進行動作設計指導患者進行有目的的多元訓練,期間會用到多種工具譬如小木釘、磨砂板、平衡板……言語治療顧名思義就是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因為現在做康復的主要都是腦中風的病人,所以都會伴隨著語言不利。
推拿只是康復治療中的輔助技能,做康復確實挺累的,尤其是趕上比較胖的病人,還有不配合的病人,但做康復師是個很有成就感的事兒。
常用的康復訓練方法有以下幾種:
1、移動障礙的康復訓練
移動包括床上移動(翻身,坐起)、輪椅移動及轉移。移動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或下肢關節(jié)活動受限、四肢肌力低下、上肢或下肢協(xié)調性障礙、一側肢體偏癱等。
2、修飾障礙的康復訓練
修飾活動包括洗手和臉、擰毛巾、刷牙、梳頭和做發(fā)型、化妝、刮胡子、修剪指甲等。修飾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和頸部關節(jié)活動受限;上肢和頸部肌群肌力低下;上肢和頸部肌群協(xié)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和知覺障礙。
3、進食障礙的康復訓練
進食包括吞咽;拿起并把握住餐具(碗、筷子、勺等)、食品及各種飲料杯、罐;將食物送到口中。進食障礙的原因包括:上肢或口腔頜面部關節(jié)活動受限;上肢或口周圍肌群肌力低下;上肢、頸部及口周圍肌群協(xié)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知覺障礙及感覺障礙。
4、穿上衣障礙的訓練
穿上衣動作包括:將上肢放進袖口中,脫、穿套頭衫;用手將衣服的后背部向下拉;解開或系上鈕扣、開關拉鏈和按鈕;分清上衣的上、下、前、后及左、右以及它們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
穿上衣障礙的原因有:上肢和軀干關節(jié)活動受限;上肢和軀干部肌群肌力低下;上肢肌群協(xié)調性障礙;上肢偏癱;認知、知覺及感覺障礙。
5、穿褲子、鞋、襪障礙的訓練
主要動作包括站著提褲子;抓住褲腰并系皮帶;解開或系上扣子、開關拉鏈,系鞋帶;分清褲子的上、下、前、后及左、右以及它們與身體各部位的關系。穿褲子、鞋、襪障礙的原因有:上肢、下肢和軀干關節(jié)活動受限;上肢、下肢和軀干肌群肌力低下;上肢偏癱;移動障礙(無上肢損傷);認知、知覺及感覺障礙。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康復訓練
您好!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是一門促進傷患者和殘疾人身心功能康復的新的治療學科,也是一門新的技術專業(yè)。它的目的是使人們能夠盡可能地恢復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以及社會生活的能力,融入社會,改善生活質量。在20世紀下半葉及21世紀初,康復治療技術這門新興的技術專業(yè)和康復治療師這種新的職業(yè)顯示了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和成長的活力,反映了醫(yī)療和康復市場對這門新的專業(yè)及人力資源的迫切需要??祻椭委熂夹g專業(yè)的開設,正是順應社會民眾健康、審美的需要,滿足人們對意外傷害、疾病所致的殘疾、手術后的恢復等在治療疾病、延年益壽等多方面的需求,有著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市場廣闊。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一、提倡早診早治:
嬰幼兒的腦組織處于生長發(fā)育旺盛時期,腦機能的代償性強,可塑性大,如果能在這個時期從外界給予功能訓練和刺激性治療,就可能使損傷的腦組織在不斷的發(fā)育過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代償,年齡越小,運動機能恢復的可能性越大。早期治療,因異常姿勢尚未固定,而容易調節(jié)和糾正,可防止患兒肢體攣縮、畸形等繼發(fā)性損傷。因此,當前世界各國都提倡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二、康復治療與日常生活密切結合
由于腦癱兒的大腦尚處于發(fā)育過程中,許多功能尚未像成人一樣健全,因此,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還有一個“致能”或“再致能”的問題。在對腦癱患兒進行功能訓練的同時,要結合相關的日常生活動作進行,比如移動能力的訓練,力求運動姿勢的正常并獲得移動手段,即使借助支具、輪椅等輔助具,使患兒掌握穿衣、脫衣、洗漱、入廁、進食、入浴、學習、游戲等日常生活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使用功能,為將來參與社會做好準備。
三、腦癱治療必須有針對性
小兒腦癱治療方式多種多樣,康復治療主要包括:理療、針灸、按摩、肢體鍛煉、器械訓練等。手術治療的方法及術式也有多種,如:周圍神經手術、矯形外科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functionality seI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FSPR)、中樞性核團選擇性毀損術、脊神經后根毀損術和脊椎鏡手術等。但不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有針對性的進行。以發(fā)病率最高的痙攣型腦癱治療為例,適宜選用FSPR術:該術式通過對脊髓神經后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tài)。腦癱患者的肌肉痙攣并非局限于單個肌肉,往往表現為多個肌肉或肌群痙攣,而該手術就可以達到全面調整肌張力的作用,且可以長期、穩(wěn)定、徹底地解決患者肌肉痙攣的痛苦,為其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FSPR手術就是密切結合患者肢體痙攣程度,經過儀器測定,尋找出這類“禍根”,然后有選擇地將其切斷,徹底解除肢體的痙攣狀態(tài),降低過高的肌張力。這種治療模式與現在國外最先進的模式一致,保證了手術效果,降低了手術風險,提高了手術療效,也避免痙攣復發(fā),改善運動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實現了腦癱患兒回歸社會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其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另外要記得一點,而目前醫(yī)術界公認的較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法是“康復—手術—再康復”,就是說手術治療與康復治療必須相互結合方能保證最佳人治療效果。
四、綜合性康復:
即從腦癱患兒身心兩方面著手,既改善其功能障礙和能力障礙,也要改善其不利條件,調整社會家庭環(huán)境,促使其全面康復。
我們仍舊以痙攣型腦癱患兒為例,介紹一下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1、剪刀步態(tài)的康復訓練:應讓患兒取仰臥位,采用牽拉手法被動屈曲腦癱患兒雙腿,做髖關節(jié)屈伸動作:采用搖髖法、分髖法對內收肌群進行牽伸,降低張力,保持片刻,反復操作。
2、下肢屈膝的康復訓練:患兒采用仰臥、俯臥位壓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牽拉攣縮的肌腱,緩解痙攣的肌肉。
3、膝反張的康復訓練:將患兒的患手膝跪位支撐在床墊上,患側膝關節(jié)做屈伸訓練,為配合協(xié)調運動,兩膝交替屈伸進行訓練,隨著癥狀的好轉,變?yōu)檠雠P位或站立位進行,嚴重者下肢矯正或手術矯正。
4、尖足,足內、外翻的康復訓練:讓患兒面對墻壁站立,然后緩慢前趴,直到跟腱處感覺牽拉為止,還可把雙腳尖轉向外側做相同的動作。
是指綜合地、協(xié)調地應用醫(yī)學的、教育的、社會的、職業(yè)的各種方法,使病、傷、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經喪失的功能盡快地、能盡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復和重建;
使他們在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和經濟上的能力得到盡可能的恢復,使他們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會(WHO)??祻筒粌H針對疾病而且著眼于整個人、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上及經濟能力進行全面康復。
擴展資料:
康復治療的目的:
提高殘疾人生活素質,恢復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使殘疾人能在家庭和社會過有意義的生活。為達到全面康復,不僅涉及醫(yī)學科學技術,而且涉及社會學、心理學、工程學等方面的技術和方法。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后的恢復進程,預防和減輕其后遺功能障礙程度,盡最大可能使病傷殘者參與重返社會。
在只進行個體治療而無法解決出院后所面臨的回歸社會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情況下,就需要采取康復治療??祻椭委煹膶ο蟀ㄔS多種疾病,大體可分為身體性殘障和精神性殘障。
產生身體性殘障的疾病主要包括出現單側麻痹或吞咽障礙的腦血管障礙(腦卒中)、頭部外傷、腦腫瘤等;出現雙側麻痹或四肢麻痹的脊髓外傷、腫瘤等;骨關節(jié)障礙中的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變形性脊椎病、變形性關節(jié)病、骨折、肩周炎、腰痛癥等;
外傷或血管障礙導致四肢切斷;神經系統(tǒng)難治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脊髓小腦變性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等、格林-巴利綜合征等各種發(fā)多性神經炎;兒童的疾病包括腦癱、脊椎裂、肌營養(yǎng)不良癥、唐氏綜合征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