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小學生看圖說話寫話的能力,就應該在教學中善于引導,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只要把說話寫話這一教學法目標落實到位,就能為作文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高分網(wǎng)小編為您支招,同時搜羅了7篇關于小學二年級看圖寫話的范文,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看圖說話寫話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也是語文作文教學的基礎。對于看圖寫話的訓練,淺談以下幾點教學體會: 首先,激發(fā)興趣,指導看圖,培養(yǎng)觀察能力 看圖說話寫話,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看圖感興趣,引導學生正確、細致地觀察,把圖看懂。
看懂了圖,才能理解圖意;看仔細了、才能寫地具體。那么這學期我是怎樣教學生觀察圖畫呢?現(xiàn)在總結一下: 1、從整體到部分觀察方法 先從整體看圖,知道圖上畫的是一件什么事。
以求了解畫面的基本內(nèi)容。接著具體觀察畫面上景物,明確畫面中的環(huán)境。
知道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有什么情況。然后再到部分具體觀察畫面上的人物或身份,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和表情。
例如:第一冊第四單元《怎么辦》先看圖上畫的是什么?從整體看(小明設怎樣做的),再到部分觀察:小明和王爺爺是怎么做的,表情有什么不同?這樣使學生學會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 2、觀察的順序 觀察簡單的一幅圖,先觀察畫面的背景,再觀察人物的活動。
觀察背景的順序,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遠到近或近到遠,可以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等。多幅圖的,可先觀察的一幅一幅圖,再觀察背景,然后再進一步觀察人物活動。
其次、培養(yǎng)合理想象能力 看圖說話寫話中圖上的人物和景物都是靜止不動的,要想把景物寫得有聲有色,把人寫得活靈活現(xiàn)就必須啟發(fā)學生進行展開合理的想象。如,《小白兔運南瓜》(第一冊),兩幅圖上都有小白兔和南瓜。
前一幅畫小白兔和南瓜在一片南瓜地里,后一幅畫是小白兔和南瓜在家門口,有兔媽媽。抓住兩幅畫上的景物(一片南瓜地)和(家門口,還有媽媽),小白兔是用“?”的方法把南瓜運回家。
這里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想象,小白兔可能滾的方法把南瓜運回家(或一步一步慢慢搬回家。)等方法。
(1)看“全”,就是統(tǒng)觀全畫,看圖上畫了些什么,它們有什么聯(lián)系;不要遺漏畫面的內(nèi)容。如果畫的是一件事,就要看這幅畫是不是告訴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原因、經(jīng)過、結果及事件中的人物,從而掌握圖畫的大概內(nèi)容。其中,有些是直接能從圖上看出來的,而有些可能要通過畫面進行推測、想象才能知道的。
(2)看圖畫中有什么人物、景物、事物。這些人物各自在干什么,人物的動作、表情怎樣,人物之間有什么關系等,從而進一步明確圖畫的主要內(nèi)容。
(3)看“深”,就是深入理解圖畫所表示的意思。要根據(jù)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等,設想他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把“靜”的畫面看成“動”的,把畫中的事物和人物看成“活”的,從而深刻地理解圖畫主要內(nèi)容和它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看圖寫話是小學生學習表達的最基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這個環(huán)節(jié)有一個特點,就是先看圖再表達??磮D是表達的前提,只有看懂圖,才能進行表達。
所以,這種作業(yè),都要分兩步走,一是看圖,二是表達。 看圖要做到一看二想:看,要求看清圖中都畫了什么,誰?在哪兒?在干什么?理清圖中各事物的關系,要看得認真、仔細;想,要求根據(jù)圖中人和事物的關系,弄清這幅圖表達了一個怎樣的內(nèi)容,你看了這幅圖產(chǎn)生了怎樣的聯(lián)想。
在看懂圖意后,正式寫之前,要把圖的內(nèi)容和怎樣寫想一想,圖中表達的是怎樣的內(nèi)容?如果內(nèi)容很豐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抓住主要的去寫,才能更簡練。除此以外,還要想一想題目是怎樣要求的?是要求你寫一句話還是一段話?如果是幾句話,那你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把表達的順序想清楚。
一、在寫的時候要注意:1、按題目要求去書寫;2、要注意語言規(guī)范,即寫的句子要完整,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要連貫;3、要求用詞準確,寫話還要注意不寫錯別字 小學二年級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yǎng)初入學兒童向觀察客觀事物過渡的一個橋梁和憑借,是培養(yǎng)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雖然一二年級課程表內(nèi)沒有專設作文課,但作文教學的滲透卻應從用詞造句、看圖說話著手進行。
面對單幅圖或多幅圖,能寫上一句話或一段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發(fā)源于這涓涓的細流,這可以說是作文當中的一項基本功。
就是到了中、高年級的學生也應該經(jīng)常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二、可以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 1.格式:“誰+干什么。”
舉例:小狗在玩耍。練習:①小白兔在吃青草。
②小朋友去上學。 2.格式:“時間+誰+地點+干什么?!?/p>
舉例:清晨,爺爺在廣場上練太極拳。練習:①晚上,老師在燈下批改作業(yè)。
②星期六下午,我到運動場看足球比賽。 3.格式:“什么樣的誰+地點+怎么樣地干什么”舉例:可愛的小貓在草地上翻來滾去地玩皮球。
練習:①胖乎乎的大熊貓在山坡上津津有味地吃竹筍。②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歡快地飛舞。
4.格式:“時間+誰和誰+到何處+干什么?!迸e例:下午三點多鐘,我和爸爸到海邊游泳。
練習:①天蒙蒙亮,我和王強同學就來到運動場進行訓練。②剛吃過飯,我和爸爸媽媽就到醫(yī)院看望住院的爺爺。
5.格式:“每當……+我就……”舉例: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想起在北京上大學的表哥。練習:①每當看到這張照片,我就想起一個感人的故事。
②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我就懷念遠方的親人。 6.格式:“事實+想象+進一步想象。”
舉例:媽媽病了,我真想變成一個醫(yī)生,立刻就把媽媽的病治好。練習:①爸爸的自行車被偷了,我真想變成一個民警,抓住可恨的小偷。
赤城四小范小娟 【摘要】看圖寫話訓練是作文訓練的一種非常好的形式,就是指導學生把畫面的意思用文字表達出來,它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有條理的思維能力。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通過一年級聽背誦積累了一部分的好詞好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多數(shù)老師開始著手指導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看圖寫話訓練。但是,我們總覺得訓練難。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結合學生的學情,嘗試把“畫圖寫話”作為二年級作文訓練的突破口,運用了“以畫促寫,讓學生興趣盎然;先觀察后寫話,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合理想象,培養(yǎng)想象力;看圖說話,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看圖寫話,培養(yǎng)書面表達能力創(chuàng)設園地,培養(yǎng)寫作積極性”六個步驟,對學生 進行寫話訓練,收效不錯! 【關鍵詞】二年級 看圖寫話訓練難點與引領 【正文】 在進行二年級教學初,我也開始指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在學生寫話過程中,我慢慢地發(fā)現(xiàn)了訓練中的兩大難點:首先是缺乏寫話的興趣。有的圖畫內(nèi)容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無從下手,學生自然提不起寫話的興趣;有的圖畫內(nèi)容雖然是學生身邊的人和事,卻激發(fā)不出他們寫的興趣;有圖畫內(nèi)容單調,學生不愿展開合理的想象,寫話三言兩語,草草結尾等等。
其次是缺乏細致的觀察。有的圖畫學生不喜歡,觀察的時候就會缺乏主動性;有的圖畫學生喜歡,但往往只看到了自己喜歡的一部分,其它部分視而不見;有的圖畫有人物,有景物,學生在寫畫時,往往寫了人物,忽略了景物等等。
那么,如何在寫話訓練中突破這兩大難點呢? 我突然想起,畫圖畫是孩子們多么喜歡的一件事情,美術課上,他們充滿繪畫的熱情,紛紛用的畫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課間,也經(jīng)??吹剿麄?nèi)宄扇涸谝黄鸾涣髯约旱靡獾睦L畫作品,可見他們是多么地熱愛畫畫,在他們心中畫畫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何不把看圖寫話改成畫圖寫話呢?畫畫是孩子們體驗畫畫樂趣的過程,又是孩子們思考的過程,他要構思畫什么,為什么畫,怎樣畫更漂亮,這又是個觀察和分析的過程。
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投入了一定的感情,他會急于表達自己的作品,此時再讓了孩子們寫話,一定會生動又有感情。于是,我嘗試把“畫圖寫話”作為二年級作文訓練的突破口,在二年級上學期進行寫話訓練。
在訓練中,結合學習課文的內(nèi)容來進行,我欣喜地看到了孩子們的變化,有效解決了寫話訓練中的兩大難點。 一、以畫促寫,學生興趣盎然 在學習《坐井觀天》之后,老師們?yōu)榱税l(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也很廣泛,有田野、城市、農(nóng)村、草原……此時如果讓學生進行寫作,可能寫出來的景物也很籠統(tǒng)。
我讓學生先把青蛙看到的景物畫下來,孩子們可高興了,他們興沖沖地拿出自己手中的畫筆,開始在紙上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只見孩子們有的凝思苦想,有的在細細描畫,有的在欣賞自己畫的作品,有的在學習別人的作品,孩子們完全沉浸在繪畫與想象的喜悅之中。
用不了多久,一幅幅充滿稚氣和童真的繪畫作品誕生了,這些作品的內(nèi)容比剛才口頭表達的內(nèi)容更生動、更豐富了。我與孩子們一起交流著他們的作品,當我再問:你們愿意把你們畫中的內(nèi)容寫出來告訴大家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大聲喊“愿意” ,這聲音完全來自他們心靈的深處,寫話自然水到渠成,幾乎每個孩子寫的內(nèi)容都很生動,有許多孩子那種豐富的想象力、生動的語言表達力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種動力來自哪里,我知道是畫畫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寫話興趣,激起他們強烈地表達欲望。
二、先觀察后寫話,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讓學生描寫秋天美景時,我先鼓勵學生們回家搜集有關秋天的圖片,閱讀有關描寫秋天的文章,在課堂上,我們一起觀察秋天的圖片,引導它們學會觀察的順序:從上到下,從遠到近…… ,一起閱讀描寫秋天的文章,體會秋天帶給人們的快樂。之后,我?guī)ьI孩子們帶上紙和筆,一起走出校園,走進田野,此時秋天在孩子們眼里會更生動,孩子們觀察到的秋天更細致了,他們按照一定的順序,把自己看到的秋天,通過自己的畫筆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從觀察圖片到觀察田野,孩子們經(jīng)歷了兩個觀察的過程中,在觀察中逐步學會了觀察的方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高了觀察能力,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感受到了語言表達的魅力,此時再讓其畫秋天,寫秋天,可想而知自然看到了孩子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秋景。三、合理想象,培養(yǎng)想象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shù)奶釂枮橹c,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
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lián)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lián)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的想象自由馳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創(chuàng)新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