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聲玉振: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
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典故:孟子對孔子有過這樣的評價:“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敖鹇暋薄ⅰ坝裾瘛北硎咀鄻返娜^程,以擊鐘(金聲)開始,以擊磐(玉振)告終。
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賢之大成,贊頌孔子對文化的巨大貢獻。因此,后人把孔廟門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為“金聲玉振”。
《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薄?/p>
出處
《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抄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百之事也。”
示例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金聲玉振,寥亮于度區(qū)寓。”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我天朝萬萬年作人之知治,所由黼國黻家([fǔ guó fú jiā]),天道無不彰之道美;金聲玉振,天理靡不暢之機?!?/p>
出處
《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p>
示例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金聲玉振,寥亮于區(qū)寓?!?/p>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歸真》:“我天朝萬萬年作人之治,所由黼國黻家([fǔ guó fú jiā]),天道無不彰之美;金聲玉振,天理靡不暢之機?!?/p>
一、金聲:
1、指鉦聲。
2、指鐘聲。
3、指金石聲。
4、對人聲音的美稱。
5、恭敬的聲音。
6、比喻美好的聲譽等等
二、玉振:
1、謂磬聲振揚。
2、謂振揚天子之德音。
3、形容帝王仁德的聲音。
4、比喻文辭聲調(diào)鏗鏘。
5、謂著述繼美前賢。
6、古琴名。
擴展資料
相關(guān)詞匯:
金聲玉振: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出處:
“金聲玉振”出自戰(zhàn)國時期孟子《孟子·萬章下》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 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 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譯文:
孟子說:‘伯夷是圣人里面最清高的;伊尹是圣人里面最負責任的;柳下惠是圣人里面最隨和的;孔子是圣人里面最識時務(wù)的. 孔子可以稱為集大成者。
集大成的意思,就好比樂隊演奏,以釙鐘聲開始起音,以玉磐聲結(jié)束收尾。釙鐘聲起音是為了有條有理地開始,玉磐聲收尾是為了有條有理地結(jié)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玉振
基本信息
折疊發(fā)音
jīn shēng yù zhèn
折疊釋義
以鐘發(fā)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折疊出處
《孟子·萬章下》:“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圣之事也?!盵1]
折疊示例
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金聲玉振,寥亮于區(qū)寓?!?/p>
折疊編輯本段金聲玉振
金聲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金聲玉振”四字為明代學者胡纘宗手跡,坊上有平面淺雕金聲玉振云龍戲珠,柱頂各設(shè)圓雕“辟邪”一只,俗稱“朝天吼”,坊后有一座單孔石橋,上設(shè)龍陛,名曰“泮水橋”,橋下泮水原上游接古泮池,下游流經(jīng)明城正南門西水門入護城河。此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
“金聲玉振”四字出自《孟子·萬章下》,孟子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币馑际钦f孔子集圣賢之大成,始終而一?!敖鹇暋痹馐侵肝覈糯鷺菲鳌扮姟卑l(fā)出的聲音,“玉振”原意是指我國古代樂器“磬”發(fā)出的聲音,在古代奏樂時以擊“鐘”為始,擊“磬”為終,金聲玉振的原意為一首完善的樂曲。孟子將孔子思想比喻為一首完美無缺的樂曲,在這里借用孟子語意,是說孔子思想完美無缺,集古圣賢之大成,以達到絕頂?shù)囊馑肌?/p>
折疊編輯本段石刻
金聲玉振坊石刻,4楹,石鼓夾抱,4根八角石柱頂上飾有蓮花寶座,寶座上各蹲踞一個雕刻古樸的獨角怪獸“辟天邪”,俗稱“朝天吼”。兩側(cè)坊額淺雕云龍戲珠,明間坊額填色4個大字金聲玉振“金聲玉振”,筆力雄勁,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書法家胡纘宗題寫的。坊后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面是二龍戲珠的石階,橋下清流呈半圓繞過,這就是泮水,可惜泮水被石塊封蓋,只有泮橋獨存了。橋后東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人稱“下馬碑”過去文武官員、庶民百姓從此路過,必須下馬下轎,以示尊敬,就連皇帝祭祀孔子也要下輦而進,可見孔廟的尊嚴。
折疊編輯本段音樂
北京2008年奧運會、殘奧會頒獎儀式音樂由著名作曲家譚盾、王和聲共同創(chuàng)作完成。根據(jù)奧運會頒獎程序要求和儀式音樂的慣例,頒獎儀式音樂包括標志音樂、入場音樂、頒獎音樂和退場音樂。
首先,標志音樂表明頒獎儀式已開始,在奧運會賽時將配合頒獎儀式片頭播放,長度在25秒左右。趙東鳴還特別提到,這段“金聲玉振”音樂是譚盾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的原聲和玉謦的聲音融合了交響樂的演奏形成的,形成了“金玉齊聲”的宏大效果。與北京奧運會獎牌設(shè)計的理念一致。音樂唯美、時尚、完美地結(jié)合了古今音樂和民族元素,符合頒獎儀式的整體感覺。
入場音樂則在頒獎儀式開始、獲獎運動員入場后奏響。入場音樂由王和聲創(chuàng)作,采用交響管樂配器,節(jié)奏鮮明,極具感染力,給人以歡快、激奮的感覺。
接下來,趙東明介紹了備受矚目的頒獎音樂。之前媒體盛傳的“茉莉花”曲一說也終于水落石出:據(jù)趙東鳴表示,譚盾在頒獎音樂中融合了編鐘與玉謦的激越之聲與“茉莉花”曲調(diào)。圓滿地營造了運動員接受加冕時莊嚴、隆重和神圣的氛圍,音樂氣勢恢宏、舒展大方,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點。
最后的退場音樂則是在頒獎儀式結(jié)束后、運動員退場的過程中播放。趙東鳴表示:譚盾創(chuàng)作的曲調(diào)歡快、輕松,是音樂藝術(shù)與體育元素相融合的佳作。
據(jù)悉,頒獎儀式音樂是在譚盾指揮下,由中國愛樂樂團與石頭音色樂團共同演奏錄制完成。王和聲創(chuàng)作的頒獎儀式運動員入場音樂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錄制完成。
折疊編輯本段文化秀
《金聲玉振》是山東衛(wèi)視2012榮譽出品的大型戲曲文化秀,欄目形態(tài)為周播。是一檔融經(jīng)典戲曲演唱、名家訪談、戲曲知識、人物故事等內(nèi)容,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服務(wù)群眾,具有經(jīng)典文化內(nèi)容和時尚文化品位的高端戲曲欄目。運用時尚元素,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戲曲與綜藝為一體,承繼并張揚傳統(tǒng)藝術(shù)的時尚表達。
我國從周朝開始,宮廷中非常注意禮樂制度。
它是皇帝文治武功、征服天下的象征,也是權(quán)力和身份的象征。 孔子以禮、樂治世,認為“樂者德之華也”(《樂經(jīng)》),“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孟子·萬章》)。 (意為音樂是道德修養(yǎng)的升華),唯樂不可為偽,必須合乎音樂規(guī)律,因此,金聲為樂之始,玉振為樂之終,蓋有序也。
又金聲為镈鐘、玉振為石(玉)磬。 在宮廷音樂中雅樂級別最高,雅樂中,中和韶樂和丹陛大樂等級最高,儒家認為是禮樂的集大成者。
清代宮廷中演奏這兩部樂曲就少不了編鐘、镈鐘、編磬、特磬。 每逢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大婚等,皇帝親臨太和殿,在升座和降座還宮的時候,要奏中和韶樂。
而過節(jié)或遇到其它喜事,皇帝接受群臣叩拜時,則演奏丹陛大樂。每次開始演奏時都先擊打镈鐘,所謂“以宣其聲”,而結(jié)束時則要擊打特磬,這就是古人說的“金聲必兼玉振”。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