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jīng)過多次戰(zhàn)爭后所締結(jié)的一次盟約。
【時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十二月
【地點:】宋澶州
【人物:】
宋真宗趙恒,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耶律隆緒,宋同平章事寇準
【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蕭太后與遼圣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guān)(今河北雄縣舊南關(guān))為名,親率大軍深入宋境。蕭撻凜攻破遂城,生俘宋將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虜?shù)乃纬浦萦^察使王繼忠,宋軍憑守堅城。宋廷朝野震動,真宗畏敵,欲遷都南逃,王欽若主張遷都升州(今江蘇南京),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準、畢士安堅持,無奈親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zhàn)。
【過程:】
遼軍至定州,兩軍出現(xiàn)相峙局面,王繼忠乘間勸蕭太后與宋朝講和。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初為真宗所拒。十一月,遼軍在朔州為宋軍大敗,岢嵐軍的遼軍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間)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zhàn)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則“詔督諸路兵及澶州戌卒會天雄軍”。遼軍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面包圍澶州,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
遼朝統(tǒng)軍蕭撻凜恃勇,率數(shù)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大將張環(huán)(一說周文質(zhì))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tǒng)軍使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等人聞?chuàng)閯C死,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遼史》載:“將與宋戰(zhàn),(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蛘咛靺捚鋪y,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軠柿Υ偎握孀诘巧襄ぶ荼背情T樓以示督戰(zhàn),“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shù)十里,氣勢百倍”。
【盟約訂立時間及代表:】
雙方于十二月初達成停戰(zhàn)協(xié)議,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負責與蕭太后談判。于次年初與遼訂立和約.
【盟約內(nèi)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圣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后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shè)置榷場,開展互市貿(mào)易。
盟約締結(jié)后,宋、遼之間百余年間不再有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影響與意義:】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shù)主戰(zhàn)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zhàn),最后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于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貢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萬萬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guī)模的戰(zhàn)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zhàn)之后,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guān)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后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于經(jīng)濟拮據(jù)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關(guān)于齊國的成語典故——雞鳴狗盜 戰(zhàn)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
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有一次,孟嘗君率領(lǐng)眾賓客出使秦國。
秦昭王卻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借口殺掉。秦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
妃子答應(yīng)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
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客說:“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說完就走了。原來這個門客最善于鉆狗洞偷東西。
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舍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里。他便借著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鉆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
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shè)法終于說服秦昭王放棄殺孟嘗君。孟嘗君立即率領(lǐng)手下人連夜離開。
到了函谷關(guān)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guī),函谷關(guān)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著,城關(guān)外的雄雞都打鳴了。
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只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著叫起來的。怎么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guān)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guān)門,放他們出去。
孟嘗君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擴展資料 雞鳴狗盜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
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原文出自出自于西漢·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
孟逃至函谷關(guān)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
翻譯: 齊國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昭王扣留,孟嘗君手下一門客鉆狗洞進入秦宮偷出白狐裘用來獻給秦昭王的愛妾為孟嘗君求情。孟嘗君逃到函谷關(guān)時秦昭王又下令追捕。
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學雞叫引起關(guān)內(nèi)的雞一起啼叫騙開城門,孟嘗君才能逃回齊國。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夢中并非想如莊周那樣化蝶,念念不忘的是與舊友的盟約。
“陶令”,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故名。
唐 白居易【楊柳枝】: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里百千條。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táo lìnɡ zhū
陶令株
晉 陶潛 《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五柳先生 乃 陶潛 之自況,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樹。
宋 王安石 《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詩:“滿門 陶令 株,彌岸 韓侯 蔌?!?
盟 méng
〈動〉
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個盤盂,中間放著牛耳。古代盟會要割牲歃( shà)血,主盟人手執(zhí)牛耳,掘穴埋牲。本義:在神前發(fā)誓結(jié)盟
割牛耳盛朱盤,取其血歃于玉敦?!墩f文》
盟,歃血誓也。——《三蒼》
掌盟載之法。凡邦國有疑會同,則掌其盟約之載,及其禮儀,北面謂明神?!吨芏Y·司盟》
掌盟詛?!吨芏Y·詛?!?。注:“盟詛,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詛?!?/p>
約信曰誓,涖牲曰盟?!抖Y記·曲禮》
再會而盟?!蹲髠鳌ふ压辍?/p>
君子屢盟?!对姟ば⊙拧で裳浴?/p>
為壇而盟。——《史記·陳涉世家》
秦伯說,與 鄭人盟?!蹲髠鳌べ夜辍?/p>
屈完及諸侯盟?!蹲髠鳌べ夜哪辍?/p>
又如:盟主(古代諸侯盟會中的領(lǐng)袖或主持者;泛指同盟首領(lǐng)或倡導者。喻主要的事物;主宰);盟壇(古代締結(jié)盟約時所設(shè)的壇場);盟會(猶會盟。古代諸侯間的集會結(jié)盟)
據(jù)《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昭襄王時(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秦國三次發(fā)兵攻趙,趙國失利而不屈服。秦為征服趙,又開始政治與外交上的斗爭。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訴趙惠文王,為使兩國和好,雙方可在澠池會盟。陪同趙王前往的是趙國上大夫藺相如。秦王與趙王會飲時,脅迫趙王鼓瑟,并令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這時,藺相如正氣凜然地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入趙史。秦國官員不服,脅令趙國割15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國割都城咸陽給趙王祝壽。如此針鋒相對,舌槍唇劍,直到宴會終了,秦王也未能撈到絲毫便宜,只得與趙王言歸于好。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zhàn)爭,雙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會盟高臺。
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杰”。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當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tǒng)治。而田開疆正屬于田氏宗族,相國晏嬰擔心“三杰”為田氏效力而危害國家,屢諫景公除掉“三杰”,然而景公愛惜勇士,沒有表態(tài)。
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shè)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zhí)禮儀,齊國由晏子執(zhí)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杰”佩劍立于堂下,態(tài)度十分傲慢。晏子心生一計,決定乘機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
當兩位君主酒至半酣時,晏子說:“園中桃子已經(jīng)熟了,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嘗嘗鮮吧?”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币粫旱墓Ψ?,晏嬰帶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6個桃子。眾人一見,只見盤子里放著的6個桃子,個個碩大新鮮,桃紅似火,香氣撲鼻,令人垂涎。齊景公問:“就結(jié)這幾個嗎?”晏嬰說:“還有幾個沒太熟,只摘了這6個?!闭f完恭恭敬敬地獻給魯昭公和齊景公一人一個桃子。魯昭公邊吃邊夸獎桃味甘美。景公說:“這桃子實在難得,叔孫大夫天下聞名,當吃一個?!笔鍖O諾謙讓道:“我哪里趕得上晏相國呢?相國內(nèi)修國政,外服諸侯,功勞最大,這個桃子應(yīng)該他吃。”齊景公見二人爭執(zhí)不下,便說道:“既然二位謙讓,那就每人飲酒一杯,食桃一個吧!”兩位大臣謝過齊景公,把桃吃了。
這時,盤中還剩有兩個桃子。晏嬰說;“請君王傳令群臣,誰的功勞大,誰就吃桃,如何?”齊景公同意,于是傳令下去。話音剛落,公孫接率先走了過來,拍著胸膛說:“有一次我隨國君打獵,突然從林中躥出一頭猛虎,是我沖上去,用盡平生之力將虎打死,救了國君。如此大功,還不應(yīng)該吃個金桃嗎?”晏嬰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惫珜O接飲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見狀,厲聲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當年我送國君過黃河時,一只大黿興風作浪,咬住了國君的馬腿,一下子把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進洶涌的河中,舍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國君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桃子?”景公說:“當時黃河波濤洶涌,要不是將軍斬黿除怪,我的命早就沒了。這是蓋世奇功,理應(yīng)吃桃?!标虌朊Π咽O碌囊粋€桃子送給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舍生入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5000余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桃子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經(jīng)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桃子熟了,再請您嘗了。先喝酒吧?!?,田開疆手按劍把,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戰(zhàn),出生人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兩位國君面前受到這樣的羞辱,我還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竟揮劍自刎了。公孫接大驚,也拔出劍來,說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大倒吃不到。我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沉不住氣了,大喊道:“我們?nèi)私Y(jié)為兄弟,誓同生死,親如骨肉,如今他倆人已死,我如何茍活,于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
魯昭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半天才站起身來,說道:“我聽說這三位將軍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為了一個桃子都死了。”齊景公長嘆了一聲,沉默不語;這時,晏嬰不慌不忙地說:“他們都是有勇無謀的匹夫。智勇雙全、足當將相之任的,我國就有數(shù)十人,這等武夫莽漢,那就更多了。少幾個這樣的人也沒什么了不起,各位不必介意,請繼續(xù)飲酒吧!”
1、酈生是酈食其,劉邦手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說客。酈食其以其三寸之舌游說列國,游說了齊國歸順,為劉邦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做了重大貢獻。
2、被齊王烹殺的原因是因為韓信的嫉妒,韓信在酈食其游說齊國成功后,還突然襲擊齊國,齊王以為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一怒之下烹了酈食其。
擴展資料:
酈食其之死: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劉邦以韓信為大將,乘機暗度陳倉,揭開了楚漢戰(zhàn)爭的序幕。當時,魯中地區(qū)對楚漢兩方來說都是勢在必爭,誰占有了山東誰就得到了戰(zhàn)略后方,故而劉邦對齊王采取了軍事與外交手段并用、雙管齊下的方針。
一面命韓信攻齊,另一面又派酈食其為使節(jié)到齊國游說。酈以智謀說服齊王田廣、相田橫歸漢。韓信這時進抵平原,聽到酈食其已說下齊國,本想罷兵,謀士蒯通對韓信說:“酈食其沒費吹灰之力,坐在車上跑了一趟,憑三寸不爛之舌便取得了齊國七十余座城池,功勞全歸他了?!?/p>
韓信在其煽動下,遂令三軍前行,直抵齊境。齊王田廣雖在歷下(濟南)重兵駐守,但已解除了戒備。因而韓信得以乘其不備,長驅(qū)直入,襲破齊之歷下軍,并攻占臨淄。田廣、田橫認為上了酈食其的當,一怒之下烹了酈食其。一位著名的謀略就因為蒯通一言被處以極刑,客死他鄉(xiāng),不能不慘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酈食其
城下之盟 絞國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小國,在今湖北鄖縣西北。
當時強大的楚國就是它的近鄰。據(jù)《左傳·桓公十二年》載,有一次,楚國侵略絞國,集中兵力攻打絞國國都的南門。
絞國人堅決保衛(wèi),嚴守不出。楚軍一時倒也攻它不下。
“莫敖”(楚國官名)屈瑕說:“絞國人輕率,缺乏計謀,我們可以采取誘騙的辦法引誘他們出城。讓我們的伙夫去打柴,故意不派士兵保護,他們見了一定會出來抓的。”
帶兵的將領(lǐng),依計而行。絞國人果然出來,一下就抓去了30個楚國人。
第二天,絞國人更加大膽,爭著從北門紛紛出城,追到山里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楚軍預先在山里設(shè)下埋伏,這時就一面堵住北門,一面伏兵齊起,把絞國打得大敗。
于是強迫絞國訂立了“城下之盟”?!俺窍轮恕保笐?zhàn)敗國在敵人兵臨城下(或大軍壓境)的嚴重威脅下被迫訂立的屈辱性條約。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楚國攻打宋國(在今河南商丘縣)的故事中,也有“城下之盟”這樣的話。那時,宋國國都被楚軍重重包圍。
城里的宋國人,既沒有吃的糧,也沒有燒的柴了,很是恐慌。于是派華元趁黑夜悄悄潛入楚軍主將子反的營帳,用非常強硬的口氣,對子反說:“我們的國君叫我明白告訴你:我們已經(jīng)到了糧空柴盡的地步了。
但是,你們?nèi)绻詾槌么丝梢员破任覀冇喠ⅰ窍轮恕?,把我們置于死地,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子反見華元這么厲害,當即答應(yīng)撤軍,平等談判,友好結(jié)盟。
“因人成事”,是毛遂譏諷不頂用的同伴的話。
平原君一行到楚國后,平原君馬上求見楚王,要求楚王迅速派出援軍,和趙國聯(lián)合抗秦。可是楚王懼怕秦國,不肯答允。兩個人從清早談判到中午,也沒談出結(jié)果。毛遂等三十人,在殿前階下,等得焦急起來。那十九人就對毛遂開玩笑說:“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錐尖吧!”毛遂二話不說,提劍登階,從容上殿,對平原君說:“趙楚聯(lián)合抗秦的利害關(guān)系,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為什么說了這么半天還決定不下來呢?”楚王問平原君:“這是什么人?”平原君說:“是我的家臣,也是我的隨員?!背醣戕D(zhuǎn)向毛遂呵斥道:“還不快給我下去!我正在同你們君主談話,你算個什么?”毛遂按劍而前,對楚王說:“你仗著楚國是個大國,就這樣隨意呵斥人?你要知道,眼前在這十步之內(nèi),大國也沒有,你的性命全在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聲了。毛遂接著說:“我聽說商湯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臣服了諸侯,難道他兵多嗎?只不過能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振奮他的威力罷了?,F(xiàn)在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雄兵百萬,這是稱霸天下的本錢。象楚國這樣盛強,天下各國都不能對抗。白起,小娃娃罷了,帶了幾萬兵來和楚國打仗,一戰(zhàn)就奪去了你們的鄢、郢等地;再戰(zhàn)就燒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戰(zhàn)干脆俘虜了大王你的先人,這是百輩的仇恨啊,連趙國都感到羞恥,而大王卻不知道好歹!軍事聯(lián)盟是為了楚國,不是為趙國。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慚愧,連連稱是,滿口應(yīng)承說,“確實象先生說的,愿意把全國的兵力參加同盟。”毛遂又逼問:“聯(lián)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忙說:“定了?!泵炀驼泻舫醯淖笥艺f:“快拿雞、狗、馬的血來!”血來了,毛遂捧著銅盤跪獻給楚王說:“請大王先用手指蘸血涂在唇邊,這是定盟的儀式;接著是我的主人,最后是我?!蓖客暄熳笫帜弥P子,用右手招喚殿外的十九個人說:“喂!你們接著在堂下涂血吧。你們這些老爺碌碌無能,就象所說的依靠別人成事的!”
這件外交大事,就這樣靠著毛遂的口才而終于取得了成功。平原君因此很稱贊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
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鄲,感慨地說:“我不敢再鑒別人才了!毛先生到了楚國一次,就使趙國的聲望提高了百倍。毛先生的三寸長的舌頭,比百萬雄兵還強??!”后把毛遂奉為上等門客。
以后,人們就把自己沒本事,而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的叫作“因人成事”。用“三寸之舌”來形容人的能說會道、善于辯論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