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一位女士,一天早上醒來照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只剩下三根頭發(fā)。
“哦, ” 她說:“我今天要編個辮子” 于是她把頭發(fā)編起來,度過了奇妙的一天。 第二天早上醒來照鏡子, 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只有兩根頭發(fā)了。
“恩,” 她說:“我今天可以扎兩個辮子”, 于是她扎了兩個辮子,度過美好的一天。 第三天早上醒來照鏡子,她看見自己只有一根頭發(fā)了。
“好吧”, 她說:“今天我扎個馬尾” 于是她這樣做并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天。 又過了一天,她早上醒來照鏡子,發(fā)現(xiàn)頭上一根頭發(fā)也沒了。
“太好了!” 她歡呼道:“我今天不用梳頭啦!”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你可能無法控制別人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以及自己生命中的遭遇,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面對它們的態(tài)度。
錄
1、姜太公釣魚. 2
2、河伯娶婦. 3
3、堯舜讓位. 3
4、漢族中原古帝傳說之共工. 4
5、漢族中原古帝傳說之神農(nóng). 5
6、鯉魚跳龍門. 5
7、煮海治龍王. 6
8、鸚鵡洲的由來. 7
9、觀音送畫. 8
10、年獸的傳說. 8
11、牛郎織女. 9
12、精衛(wèi)填海. 10
13、北京鐘樓的傳說:“古鐘之王”與“鑄鐘娘娘”. 11
14、山西洪洞大槐樹. 11
15、白娘子的傳說. 12
16、八仙斗花龍. 19
17、龍王輸棋. 20
18、百鳥朝鳳. 22
19、熬年的傳說. 23
20、莫干劍. 23
21、嫦娥奔月. 25
22、東海龍王塌東京. 26
23、鉆木取火的傳說. 28
24、孟姜女哭長城. 29
25、三戲海龍王. 29
26、大禹治水. 31
27、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 31
28、二月二龍?zhí)ь^. 33
29、沉香救母. 34
30、杜鵑啼血. 35
31、仙女造橋. 36
、姜太公釣魚
割發(fā)代首
三國時期,曹操發(fā)兵宛城時規(guī)定:“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边@樣,騎馬的士卒都下馬,仔細地扶麥而過??墒?,曹操的馬卻因受驚而踐踏了麥田。他很嚴肅地讓執(zhí)法的官員為自己定罪。執(zhí)法官對照《春秋》上的道理,認為不能處罰擔任尊貴職務的人。曹操認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卻違反,怎么取信于軍?即使我是全軍統(tǒng)帥,也應受到一定處罰。他拿起劍割發(fā),傳示三軍:“丞相踏麥,本當斬首號令,今割發(fā)以代?!?立木取信
【原文】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國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數(shù)。于是太子犯法。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泵魅?,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衛(wèi)鞅曰:“此皆亂法之民也!”盡遷之于邊。其后民莫敢議令。
【譯文】
法令已詳細制訂但尚未公布,公孫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國都的集市南門立下一根長三丈的木桿,下令說有人能把它搬到北門去就賞給二百兩。百姓們感到此事很古怪,沒人動手去搬。公孫鞅又說:“能搬過去的賞一千兩?!庇谑怯幸粋€人半信半疑地拿著木桿到了北門,立刻獲得了一千兩的重賞。這時,公孫鞅才下令頒布變法法令。
變法令頒布了一年,秦國百姓前往國都控訴新法使民不便的數(shù)以千計。這時太子也觸犯了法律,公孫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施行,就在于上層人士帶頭違犯。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以刑罰,便將他的老師公子虔處刑,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以示懲戒。”第二天,秦國人聽說此事,都遵從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國出現(xiàn)路不拾遺、山無盜賊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為國作戰(zhàn),不敢再行私斗,鄉(xiāng)野城鎮(zhèn)都得到了治理。這時,那些當初說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來說新法好,公孫鞅說:“這些人都是亂法的刁民!”把他們?nèi)框?qū)逐到邊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議論法令的是非。
嚴有已經(jīng)八十多歲高齡啦。盧氏嫌棄老婆婆,叫丈夫嚴有法去山上砍荊條來編荊笆(一種人拉的荊條席子)。嚴有法把母親拉到山坡上拋棄,兒子金娃放學回家后不見奶奶,就聽鄰居的話去山上找奶奶,把他的奶奶從山上拉回來。他把荊笆在院子里拉,告訴嚴有法和盧氏,將來我用荊笆把你倆全拉到山上去,最后嚴有法及盧氏悔改,接回老母親。
曹操割發(fā)代首儆效尤
曹操這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馳騁疆場的軍事統(tǒng)帥,在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善于納諫,屈己守法方面,堪稱楷模。
公元199年,曹操準備和袁紹在官渡(今河南中牟縣東北)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戰(zhàn)前,曹操精辟地分析了雙方形勢后,認為:“我雖不及袁紹兵多地廣,但我軍號令嚴明,故能以少擊眾?!眾Z取決戰(zhàn)的勝利,必須進一步整肅軍紀,于是命令“全軍將士,上至統(tǒng)帥,下至馬佚,行軍訓練,不準踐踏莊稼,不準打罵百姓,不準調(diào)戲女子,不準倒犯民利,違令者斬首?!睆拇?,部隊行軍訓練十分謹慎,遇有麥場,騎兵下馬,扶麥而行。百姓見狀,交口稱贊。
說來也巧,曹操一次出巡,偏偏他乘坐的戰(zhàn)馬在途中受驚,躍人麥田,踐踏一片麥苗。曹操忙從馬上滾下,立即下跪,請求掌管軍法的主簿按軍令斬首示眾。
主簿覺得統(tǒng)帥乘騎踩了麥苗,是因為馬突然受驚不是故意踐踏莊稼,不能以斬首論處,便對曹操說:“按照《春秋》大義,法不加尊。您身為全軍統(tǒng)帥,雖犯軍令,亦不能斬首。”曹操聽后氣憤地說:“什么《春秋》大義?我身為統(tǒng)帥,自己制定法令,自己違法而不受懲罰,那怎能統(tǒng)馭部眾?”
主簿又解釋道:“統(tǒng)帥違令,非同小人,可以免刑?!辈懿僖娭鞑静桓臆姺◤氖?,便自拔佩劍,意欲當眾自刎。眾將驚慌不已,還是主簿手疾眼快,一把奪下曹操手中的寶劍。諸將紛紛跪下求道:“曹公,您身為全軍之首,宏圖未展,壯志未酬,怎能輕生?若將你斬首,全軍將士何人統(tǒng)帥?當今天下何人統(tǒng)一?”
曹操聽了眾將勸慰,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懇切地說:“我雖不能斬首,但一定要加刑?!闭f著,又奪回利劍,唰地一聲將自己的頭發(fā)割下一大把,擲在地上,以代斬首,接著又下令傳諭三軍:統(tǒng)帥戰(zhàn)馬踐踏麥苗,本當斬首,眾將不允,遂割發(fā)代首,務望全軍將士嚴守軍法。
全軍將士得知此事,十分佩服曹操嚴于律己的精神,自覺遵守紀律。不久,曹操統(tǒng)率這支嚴格訓練,嚴明軍紀的二萬精兵,一舉擊敗袁紹十萬眾兵,取得官渡決戰(zhàn)的勝利。
【人物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他出身低微,為宦官養(yǎng)子。二十歲舉孝廉,以“能明古學”任議郎。曾任洛陽北部尉,頓丘縣令。東漢末,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遷為濟南相。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據(jù)兗州,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東),興辦屯田,整訓部隊。后用其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官渡之戰(zhàn)大破世族軍閥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quán)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封魏王。四年后,病死于洛陽。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他在北方查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nóng)業(yè)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quán)。所統(tǒng)治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他精通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按要》等。善詩歌,今存二十余首,較完整的散文四十余篇,皆為后世傳誦。
1、頭懸梁的故事 孫敬是漢朝信都(今冀州市)人。
他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而且嗜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里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
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
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梁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發(fā)拴在一起。
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發(fā),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后,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fā)奮苦讀。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2、錐刺股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決心要發(fā)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
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 3、頭懸梁,錐刺股出自于《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p>
《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贬屃x:形容刻苦學習。
股:大腿。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