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南宋詞人辛棄疾于1205年所作。
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 2.典故: 想當年”三句:劉裕曾兩次領(lǐng)兵北伐,收復(fù)洛陽、長安等地。
金戈,用金屬制成的長槍。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
都是當時精良的軍事裝備。這里指代精銳的部隊。
元嘉草草:元嘉是劉裕子劉義隆年號。草草:輕率。
南朝宋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反而讓北魏主拓跋燾抓住機會,以騎兵集團南下,兵抵長江北岸而返,遭到對手的重創(chuàng)。 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西北部。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命王玄謨北伐,玄謨陳說北伐的策略,文帝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詞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興北伐”。
箕山洗耳:
上古時侯,堯帝聽周圍的人說許由是一個很有本事的高人,于是就打算讓許由來接替自己的帝位。堯派使者來到了許由隱居的箕山,請他出來,沒想到,許由卻說:“我才不會希罕帝位呢!”使者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許由覺得使者的話污染了他的耳朵,便馬上跑到山下潁水邊洗耳。他的朋友巢父正巧也在河邊,給牛飲水,見到許由便問:“你在干什么呢?”許由向他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又說:“因為聽到了不干凈的話,所以我必須把我的耳朵洗干凈!”巢父向許由撇了撇嘴,說:“都是你在外面老愛顯示自己,那么招搖!現(xiàn)在麻煩來了吧,你還洗耳朵干什么?這都怪你自己不好!你別洗了,別弄臟了我家牛的嘴!”說完,看都不看許由一眼,牽著牛就走了。
周敦頤從小天資聰穎,深得舅父的喜歡。
更重要的是,他讀書勤奮刻苦,又特別喜愛西湖勝景,對白蓮情有獨鐘。于是,鄭向在鳳凰山莊宅前西湖池畔“構(gòu)亭”(即愛蓮?fù)ぃ┲采彙?/p>
當時的西湖,地處郡城西關(guān)望湖門至安西門之間城外,因西湖塘而得名?!昂庵菸麝P(guān)有巨浸——曰西湖”,“汪洋千頃,足稱偉觀”。
湖中遍生野蓮。野蓮花白,俗稱祁陽白。
每年夏六月始花,一般盛于月中。若三五之夜,恰雨后云霽,白蓮受天地雨露滋潤,競相怒放,是時,月華如晝,花月交輝,滿湖縞素,如皚皚白雪覆地。
白蓮綠葉間點綴著一朵朵紅蓮花,有如三春夭桃,白里透紅,紅里露白,紅白相映,滿湖錦繡。熱風(fēng)徐來,株株荷花點頭起舞,縷縷清香隨風(fēng)飄灑,滿城香透,沁人心脾,令人銷魂,故有“西湖夜放白蓮花”的典故傳世,為衡州城昔日八景之一。
傳說歐陽修被貶滁州,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秀。公務(wù)之余常到山上玩賞,和黎民百姓同樂同游。孩童喜聽他講的故事,山民愛向他傾訴憂愁。和尚常邀他彈琴下棋,學(xué)子常向他請教平仄對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對弈,棋盤是一塊巨大的石頭。觀戰(zhàn)的人圍了石頭一圈,突然間都被大雨淋了個濕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語,建議在此建個亭閣。智仙籌資快速建成,可惜一時名稱沒有。這天歐公在此應(yīng)酬,自稱“醉翁”顫顫悠悠。吩咐隨從拿來“四寶”,“醉翁亭”匾一揮而就。爾后寫下《醉翁亭記》,抄貼滁城六大門樓。懇請城民幫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趕來建言:“開頭這山那山有點啰嗦”?!半m然寫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許多山頭被丟”。歐公拿來大筆一劃,開頭一段全部刪掉。添上“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大字,言簡意賅山山都有。蘇軾猶恐碑淺難以傳世,特書新碑留于滁州。歐文蘇字遂成國寶,培育了一代代文學(xué)新秀。盛世文美亭更俊俏,引來了五洲四海的朋友。醉翁亭又傳出了新的神話,像一道道彩虹掛在宇宙。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這里引用了一個典故:晉朝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fēng)起,想到家鄉(xiāng)蘇州味美的鱸魚, 便棄官回鄉(xiāng)。
(見《晉書·張翰傳》)現(xiàn)在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何況我這個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鄉(xiāng)如今還在金人統(tǒng)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鄉(xiāng),又談何容易!“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家難歸的鄉(xiāng)思,又抒發(fā)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 “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
求田問舍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見《三國志·陳登傳》)“怕應(yīng)羞見”的“怕應(yīng)”二字,是辛棄疾為許汜設(shè)想,表示懷疑:象你(指許汜)那樣的瑣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xué)為吃鱸魚膾而還鄉(xiāng)的張季鷹,也不學(xué)求田問舍的許汜。
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xiāng)之情,作者自知身為游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說,我很懷念家鄉(xiāng)但卻絕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xiāng)當是收復(fù)河山之時。作者有此志向,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層。
“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是第三層意思。流年,即時光流逝;風(fēng)雨指國家在風(fēng)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也有一個典故,據(jù)《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征,經(jīng)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 “木猶如此,人何以堪?” 樹已長得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這三句詞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時,我心中確實想念故鄉(xiāng),但我不不會像張瀚,許汜一樣貪圖安逸今日悵恨憂懼的。
我所憂懼的,只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fù)中原的宿愿不能實現(xiàn)。年歲漸增,恐再閑置便再無力為國效命疆場了。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樓。——《說文》 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經(jīng)音義經(jīng)》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釋名·釋宮釋》 為泗上亭長?!?《漢書·高祖紀》 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晉·干寶《搜神記》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畎住镀兴_蠻》 如:亭郵(驛站);亭民(驛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驛亭。寺,辦公的官署);亭舍(驛亭的客舍);亭傳(客棧);亭置(郵亭驛站);亭驛 亭子。有頂無墻,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pavilion〗 西蜀子云亭?!度龂尽ぶT葛亮傳》 常記溪亭日暮?!巍だ钋逭铡度鐗袅睢?亭東自足下皆云漫?!濉ひω尽兜翘┥接洝?亭西有岱祠。 又如:亭榭(亭閣臺榭);亭館(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亭檻(亭子的欄桿;亭子);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物 亭子
的庭 園或花園);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舊時辦喜事扎的亭樓、銘旌) 古代設(shè)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fù)ぁ約entrybox〗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為閨門兩扇?!赌印?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獫h·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 又如: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fù)ず蜖I壘);亭吏(亭長);亭佐(亭長的副手);門亭(設(shè)于城門處的亭);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 像亭子的小房子〖kiosk〗。 如:書亭;郵亭;亭場(賣鹽的地方);亭子間 山梨〖mountainpear〗 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grass-roots〗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xiāng)?!?《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亭tíng【動】養(yǎng)育〖rear〗。 如:亭育(養(yǎng)育,培育);亭毒(養(yǎng)育;化育) 停止。同“停”〖stop〗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稘h書·西域傳上》 又如:亭當(完畢,妥當);亭居(水靜止的樣子) 亭tíng【形】適中,均衡〖well-balanced〗。 如:亭勻(均勻,妥貼)直。 姿勢挺立的或筆直〖erect〗。 如:亭立(直立;聳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長,容貌、體態(tài)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當當(妥當;合宜);亭亭裊裊(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和體態(tài)輕盈) 亭子
正〖right〗 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逗褪穼m贊》 又如:亭決(公平的判斷) 亭歷tínglì〖akindofgrass——wollydraba(Drabanemorosa)〗又寫作“葶藶”,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藥黃連苦杕亭?!鳌⒒墩\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亭臺樓閣tíngtái-lóugé〖pavilions,terraces,andtowers;〗?jīng)鐾?、臺榭、閣樓等精巧裝飾性園林建筑物的總稱。亦作“樓臺亭閣” 亭亭tíngtíng〖erect;upright〗∶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凈植?!巍ぶ芏仡U《愛蓮說》 亭亭獨立?!鳌だ顫O《閑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歸有光《項脊軒志》〖gracefull〗∶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亭亭玉立tíngtíng-yùlì〖slimandgraceful;tallanderect〗指身材修長美麗或花木細長挺拔。亦作“玉立亭亭” 亭午tíngwǔ〖noon;midday〗正午;中午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風(fēng)》 亭子tíngzi〖pavilion〗∶花園、公園或娛樂場所供游樂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時為裝飾性的在亭子中野餐 〖kiosk〗∶涼亭,常建在花園或花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亭子間tíngzijiān〖asmall,;garret〗[方言]∶上海一些舊式樓房中的一種狹小黑暗的小房間,位于房子后部的樓梯中間
林逋,字君復(fù),杭州錢塘人,是宋代著名的隱士。他從小失去父母,家境貧寒,有時連飯都吃不上。但他發(fā)憤讀書,好學(xué)上進。林逋性情恬淡好古,不趨榮利。初游歷于江、淮之間,而后歸居杭州,在西湖孤山結(jié)廬隱居,二十多年沒有進城。真宗皇帝聞其名,賜他粟帛,詔命地方長官須“歲時勞問”。林逋閑居無事時,嘗在茅草屋旁自筑墓穴。臨終之前,曾遺詩后人,其中有“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不封禪書”之句。自喜一生不為天命君權(quán)所苦,隱居生活飄逸自樂。
林逋討厭世人阿諛奉承、追逐名利的陋習(xí)。他能書善文,尤長于詩賦,其詞澄浹峭特,跌宕回環(huán),常不待思索,揮毫而就。但他每次寫完,略一吟詠,即隨手撕掉。有人問他:“何不抄錄下來,留給后人呢?”林逋說道:“我在山林壑谷中隱居,現(xiàn)在尚且不想以詩出名,哪還希圖名揚后世呢?”
林逋脾氣很怪,既不娶妻,更不要子,但卻酷愛梅花、仙鶴。他常常四處尋訪,但遇佳奇品種,便用重金購來,置于住所四周。閑暇之際,一人賞梅玩鶴。相傳林逋在孤山隱居時,繞屋種梅三百株?!笆栌皺M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他的詠梅名句。他有只仙鶴,取名“鳴皋”。每逢客人來訪,林逋不在,童子便開籠放“鳴皋”翔云報信。詩人見鶴,即回家會客。因此,人們說他“梅妻鶴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看來這并非夸大。后來,他的這個名聲傳播出去,成為傳世趣聞。他死后,真宗皇帝還賜號“和靖先生”。
至今,在孤山北麓,仍立一小亭,人稱“放鶴亭”。這是元朝人為紀念林逋而修造的。亭內(nèi)置有清朝康熙皇帝臨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寫的《舞鶴賦》。冬末春初,登亭遠眺:各色梅花爭奇斗艷,競相怒放,蔚然可觀。鑒賞家們認為,孤山放鶴亭一帶,是西湖賞梅勝地,梅花盛世歷千年而不衰,也許是托福于林逋對待“梅妻”的深厚情意吧。
六紅的故事
“六紅的故事”說的是王獻臣兒子一夜豪賭,一把骰子將拙政園輸給了徐氏。古代筆記,記錄了這件事情。據(jù)說,當時徐少泉拿一千兩銀子與王獻臣的兒子賭博,約定撒出去骰子上六點的顏色是紅色的人獲勝。賭了許久,等到他輸?shù)貌畈欢嗔耍觳蝗驼泻艏伺M酒,而且器樂合奏。等到他開始疲倦的時候,徐少泉就要他以拙政園來賭,并暗暗地拿出六面都是六點紅色的骰子一擲,只見骰子的六點都是紅色,在座所有的人都驚奇得大叫,因為一般是絕不可能的事。王獻臣兒子不知是作弊,惘然若失,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于是拙政園就輸給了徐少泉。后來王獻臣的兒子一蹶不振,家道敗落,到了孫子一輩窮得以吊喪為業(yè)。
歸田園居掌故
王心一死后,子孫繼承此園,康熙三十五年(1696),其曾孫遴如命畫工柳遇作《妝雪堂圖》,沈德潛為之作記。
據(jù)《聞見偶錄》、《紅蘭逸乘》載,康熙五十二年(1713)冬,有虎自太湖來,竄至園中,傷了二十余人。官兵至園中捕虎,園內(nèi)仿峨嵋棧道之山石,在打虎時被槍炮攻毀。后把虎驅(qū)趕至了園帝一間茅屋中,才將虎擊死。園中亂石塞途,游人莫入。
至嘉慶年間,王氏子孫中落,園也漸漸荒廢。嘉慶二十二年(1817),園中包山石為吳縣潘奕雋所得。石古樸可愛,移置擷芳亭外,題曰“米友”,潘奕雋作八分書,請湯警齋鐫于其上,并作詩記之。
詩仆商山子
乾隆初年,拙政園中部歸太守蔣棨所有,名“復(fù)園”。商山子就是蔣氏家中的奴仆。他本姓薛,從小出生很苦,年滿十二歲時,就賣身為奴,伐木、沽酒,樣樣學(xué)著做。后來當了小主人的伴讀書童,一邊侍候筆硯,一邊跟著學(xué)習(xí)。過了十余年,經(jīng)他不斷努力,解吟詩、好書畫,學(xué)問超過了主人,自號“商山子”。袁枚曾作《商山子歌》贊美他的學(xué)問和品德。
乾隆三年(1738),蔣棨會親友于園中,請洞庭葉震初繪《復(fù)園嘉會圖》,圖中二十九人,商山子為其中之一。
七十余歲時,他自繪小象,袁枚、蔣立崖刺史皆有題詠,潘奕雋也曾作詩以贈。
忠王李秀成在見山樓
據(jù)范煙橋老先生于1960年向錢正講述,忠王李秀成住在見山樓的一些故事。
清咸豐十年(1860)農(nóng)歷四月十二日(公歷6月2日),太平軍進蘇州,以拙政園作為忠王府,忠王李秀成就入住在“見山樓”上。
這座見山樓,獨立在水池中,三面環(huán)水,只有西邊通連陸地,當年東北邊的那座曲橋還沒有建造,因此十分安全。如有刺客潛入樓下,找不到上樓的樓梯和通道,這是見山樓與眾不同之處。真正的上樓通道,卻在意想不到的外邊爬山廊上,只要這里站上崗哨,就可以保證忠王的安全。
忠王入住以后,每天早上總是在樓上梳洗。無意中,被北面圍墻外的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那時圍墻外有高高的荒墩,聽到消看書,一早都有一些農(nóng)民站在高墩上,看那個穿著黃色袍服的太平軍將領(lǐng)梳洗。日子一長,忠王和農(nóng)民搭起話來,農(nóng)民也把一些情況說給忠王聽。
一天,有個農(nóng)民告訴忠王,說在山塘街上,有個虎丘農(nóng)民,挑了一擔青菜到山塘街上去賣,碰到一個太平軍,強買去這擔菜,只給了很少的錢。忠王聽了,大為震怒,立刻下令追查。結(jié)果查明,這個太平軍不是從廣西打出來的老兵,而是不久前在南京清軍南大營中投順過來的清兵,舊習(xí)氣沒有改掉,確實用低價強買了農(nóng)民的一擔青菜。忠王下令,在山塘街斬首示眾,嚴令部下,一律公賣公買,違令者斬。
為了保護百姓利益,忠王將山塘街劃為“貿(mào)易區(qū)”,不論軍民人等,一律公平買賣,從此生意興隆。忠王還下令,在山塘河上的“白姆橋”、“新橋”等通向山塘街的每座橋上,裝上柵欄門,不準太平軍隨便進入山塘街,以保證貿(mào)易街上正常的經(jīng)營。老百姓對忠王十分感激,自動發(fā)起,建造了一座牌坊,上面軍上“民不能忘”四個大字,以表示對忠王的愛戴。可惜這座牌坊在清兵攻下蘇州時被毀掉了。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