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泰龍的故事,感謝挫折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1946年生于美國紐約,1970年進入演藝圈。1976年自編自演《洛奇》系列電影首部。1977年憑借電影《洛奇》獲得第49屆奧斯卡和第3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獎提名
1982年自編自演《第一滴血》系列第一部,憑《洛奇》和《第一滴血》兩個動作電影系列成為80年代好萊塢動作明星的代表。1984年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1992年獲得第17屆榮譽凱撒獎
2002年被授以“千年動作明星獎” 。2003年以《第一滴血》“蘭博”當選美國國家廣播公司評出的“影視作品中的十大鐵血猛男形象”
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授予“電影人榮譽最高獎”。2010年獲得好萊塢事業(yè)成就獎 。
著名演員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醫(yī)生這樣評價他:“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嘆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讓事情發(fā)生,而是主動地令事情發(fā)生?!?/p>
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親喝醉了也拿他出氣發(fā)泄。史泰龍在拳腳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他的學業(yè)一無所成,不久就離開了學校,成了街頭混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這樣做。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親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史泰龍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么呢?他長時間思索著。找份白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
了當演員——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使人有信心,又沒
有接受過任何專業(yè)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后的成功可能。在成
功之前,決不放棄!
于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
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了。但他并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絕之后,他就把它當作是一次學習。一定要成功,癡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兩年一晃過去了,錢花光了,他便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兩年來遭受到1000多次被拒絕。
他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只能做賭徒、酒鬼嗎?當然不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要成功!他想到了換個方法試
試。他想出了一個“迂回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后,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兩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
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后,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種導演,“這個劇本怎么樣,讓我當男主角吧!”但人們認為他的劇本挺好,但要讓他當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后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xù)劇,同時,先只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作了三年多的準備,終于可以一試身手。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拼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第一集電視劇創(chuàng)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
【史泰龍的故事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zhàn)勝它,戰(zhàn)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某種意義上說,挫折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不要一經挫折就放棄努力,只要你不斷嘗試,就隨時可能成功。
如果你在挫折之后對自己的能力或“命運”發(fā)生了懷疑,產生了失敗情緒,就想放棄努力,那么你就已經徹底失敗了。
摘自百度網友,謝謝。
史泰龍母親的星相斷命是真正心有靈犀,還是別有他意,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但是這個有些癡狂的傻小子真的開始了自己的表演生涯,而且他是先用筆去開創(chuàng)一條道路,的確匪夷所思。
“最初在紐約,一切都那么艱苦?!督谈浮肥钱敃r的一部大片。而我連個群眾演員的份兒都混不上。于是我對那些試鏡、走臺都失去了興趣,一心一意地去寫。為了集中注意力,我干脆把窗戶涂成了黑色。初步的練習是從看電視開始的,我看完一出戲,去體味、吸取其中精華部分,然后寫出同類型的一幕,作為練習。漸漸地,我知道該怎樣去創(chuàng)作一個劇本。那時的我相當高興,寫了一大堆劇本,也賣出去幾部。我愛上了這種生活。人們總是在試鏡時拒絕我——因為我的眼瞼下垂,因為我的聲音太過低沉。既然我無法改變自己已有的外部形象,我總有能力去修改潤色自己創(chuàng)作的劇本吧!”
在拿到第一筆稿酬之前,史泰龍生活的來源是一個又一個的零工:在動物園清洗獅子籠,送比薩餅,幫助別人釣魚,在書店幫人照看書攤以及在電影院當領座員。
寫作的同時,史泰龍也開始在百老匯外圍劇院里找到了一些臨時性的小角色,并曾出現在伍迪·艾倫的《香蕉》—片中。可是這些斷斷續(xù)續(xù)的表演經歷并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機會,沒有一位影迷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就在這時,西爾維斯特遇上了薩莎·扎克,兩人共生情緣。1974年,史泰龍與這位年輕的劇院領座員結婚。這時,他已經下定決心到加利福尼亞去尋找未來?!堵迤妗肪褪窃谶@樣一個背景下誕生的。
“我來到好萊塢,住在一間破敗的汽車旅館里。有天晚上,我意外地看了一場電視直播的拳賽,由穆罕默德·阿里對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拳擊手查克·威普勒。這個威普勒在阿里的鐵拳下居然支撐了15個回合,拳賽一結束,我就找到了創(chuàng)作新劇本的靈感。然后我只用了三天時間便寫就了這個劇本:一個叫洛奇的業(yè)余選手,由于偶然的機會、與世界拳王對抗而一戰(zhàn)成名。一個地道的美國式夢想。”
一些精明的制片人自然看好這個劇本,但史泰龍堅持自己當主角,這一來令制片商們猶疑不定。幾經輾轉,史泰龍終于找到了一個支持者,片子以很低的成本在一個月以內就柏完了。誰也沒想到,《洛奇》成了好萊塢電影史上一匹最大的黑馬:在1976年,這部影片票房突破2.25億美元,并奪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并獲得最佳男主角與最佳編劇的提名。在頒獎儀式上,著名導演兼制片人弗蘭克·科波拉由衷地贊嘆道:“我真希望這部電影是我拍的。”
《洛奇》的橫空出世絕非偶然,事實上是史泰龍創(chuàng)造了洛奇。他寫活了這個人物,并且寧可拒絕米高梅公司的高薪酬金,也要自己主演此片,充分展示了他內心深處的“英雄情結”。史泰龍的生活經歷與洛奇十分接近,在創(chuàng)造出洛奇的同時,他也成為了好萊塢的洛奇。
“洛奇是我攀登的第一座高峰。奧斯卡獎在我的事業(yè)中來得這么早,真是出乎意料?!倍靶疫\女神”的來臨,與他母親的星相卜測完全吻合。難道冥冥中真有一種力量在主宰著一切嗎? 銀幕上的洛奇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銀幕下的西爾維斯特也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1982年的夏天,他舒適地坐在比弗利山上的大別墅里,享受看生活。此時的史泰龍,已經是一位成功而富有的大明星了。他才35歲,而《洛奇》第四集正在全球公映,場面極為火爆,這一次他打敗了蘇聯人——當然是來自蘇聯的拳手。洛奇已經是國際性的知名人物,一位西方世界的冷戰(zhàn)英雄。他有理由,也有條件來享受物質生活。但是,史泰龍的不幸又一次開始了:他3歲的次子塞爾臺奧得了憂郁癥恢中睦砩系牟屑病?
“我聽到醫(yī)生的診斷時,只覺得極其憤怒。我不知道這個世界為什么如此地虐待我和我的兒子?我被欺騙了!如果上帝要懲罰我,那么就拿去我的一只手,甚至我的生命,為什么要降罪在無辜的孩子身上?難道是因為我說錯了什么,做錯了什么?”
除了為兒子竭盡全力以外,事業(yè)成功的史泰龍感覺到了一種空前的,無法言喻的悲憤與失敗。這種復雜的心理直接影響到他與薩莎的感情,1985年,兩人婚姻到了盡頭。
1臥薪嘗膽:是指中國春秋時期的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后演變成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
兩年后闔閭的兒子夫差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吳王三年后,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并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并等待時機反擊吳國。
艱苦能鍛煉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
他晚上睡覺不用褥,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里掛了一只苦膽,他不時會嘗嘗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后并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2正確對待失敗,才能走向成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失敗的確很令人沮喪,但有人從此以后卻喪失了信心,迷失了方向,陷入了更大的失敗中。亦有人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堅持不懈地努力追求,最后步入了成功的殿堂。
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時,為了尋找合適作燈絲的材料,他和助手反復試驗了一千多種材料,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他的助手十分灰心喪氣,想放棄這個項目了,便對愛迪生說:“先生,我們已經失敗了一千多次了。
看來沒希望了?!笨蓯鄣仙鷧s笑了:“不,我認為這不是失敗,相反,我們已經成功找到了一千多種不適宜作燈絲的材料。
即使我們沒有發(fā)明電燈,后人也可以從我們的探索中受到啟發(fā),少走以千次彎路,而最終發(fā)明電燈?!焙髞?,經過愛迪生和助手們的一年努力,他們終于發(fā)明了電燈。
這個故事對我們應當很有啟發(fā)。愛迪生認識到了自己所做的工作的價值,不計較一時的名利,而立足造福大眾,敢為人梯。
這就為愛迪生一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他不但積極面對失敗,還向助手解釋了失敗和成功的辯證關系,即失敗中孕育著成功,這是一個有量到質的過程。
著樣就鼓舞了自己和助手們的信心,以加倍努力投入工作,最后走向成功??梢娬_對待、分析每一次失敗是很重要的。
很多時候,可怕的倒不是失敗本身,而是我們沒有正確對待失敗,最終喪失信心,以至于導致更大的失敗,如此惡性循環(huán),也許就會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一生。那么如何去正確對待失敗呢?首先,失敗的產生有時不一定是主觀不努力造成的,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甚至有些是我們事先不曾料到的。
《三國演義》里有一回,說道諸葛亮設計了火燒澗谷來殲滅司馬懿父子,可是機關算盡,卻天公不作美,一場突來的大雨澆滅了大火,使司馬懿父子脫險。以后,司馬懿更加狡猾慎重,終使諸葛亮含恨五丈原。
這個失敗雖不能抹殺諸葛亮的智慧,但畢竟發(fā)生了,使成功與諸葛亮失之交臂。為了避免這類客觀因素造成的失敗,我們就必須在處事前,做到盡可能細致的調查,匯集事物的方方面面的因素,通盤考慮。
有時侯,一個人的思路是有限的,那就不妨集思廣益,發(fā)揚**,為避免失敗,走向成功奠定基礎。其次,失敗本身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偏離坐標,使成功離我們更遙遠。
韓愈年輕時考功名,寫了一篇很好的論文呈上,卻未被主考認可而落榜。但韓愈不被失敗打倒,認為自己的論文是一篇佳作,論述清晰,說理透澈,自己的努力方向是對的,不應放棄。
第二年,面對相同的主考,相同的題目,韓愈以相同的論文遞上,這次卻高中了。主考夸獎:“要得就是這種堅持。”
是啊,只要堅信真理,并相信腳下的路是對的,那失敗必定是一時的,而成功已開始露出了曙光。由此看來,只有正確對待失敗,并注意不斷總結、分析,那成功是一定會來到的。
如果把失敗比作風雨,那成功就是彩虹。正如歌中所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讓我們勇敢地對待失敗,那燦爛的彩虹定會在風雨交加后橫空出世的。3。
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英 文 名:SYLIVESTER STALLONE 原 名:西爾維斯特·恩奇奧·史泰龍 職 業(yè):演員、作家、導演、制片人 出生日期:1946年7月6日 出 生 地: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教育程度:曾就讀于邁阿密大學 親 屬:妻子--杰莉弗·弗拉文 第一任妻子--薩莎·扎克(劇場領座員) 第二任妻子--布莉吉特·尼爾森(模特兒) 兒子--塞吉·穆恩布拉德 塞爾吉奧 女兒--索非亞·羅絲 席維斯史泰龍出生于美國紐約,小時候的史泰龍在同學眼中可一點都沒把他和動作片巨星連在一起,同學還覺得他是「最有可能在電椅上結束生命的人」,想想史泰龍日后的成就也算是揚眉吐氣了,當然,初入電影圈的史泰龍,免不了僅能接觸一些跑龍?zhí)椎男〗巧?,終于在演出自己編寫的劇本【洛基】后,小媳婦出頭天,而后的【反暴特勤組】及【Victory】雖然票房不如預期,但【第一滴血】藍波一角將史泰龍再往上推一層,觀眾愛死了這個話不多、堅毅不屈、怎么折磨都不死的John Rambo。
史泰龍在螢幕上的表現為他獲得不少掌聲,曾被選為全球100大電影明星及列名于最頂尖的20名動作巨星之內的史泰龍并不以此為滿足,他【極速競賽】中就跳脫動作影片的制式框架,從題材的選擇到角色的詮釋,都可以看出史泰龍的用心,尤其是在片中談到關于「人生的第二個機會」這個概念,就某種程度而言就如同在形容史泰龍的演藝之路一樣,心理歷程的轉折相當清晰。相信很多人都是從【洛基】開始認識席維斯史泰龍,也因為【洛基】這部影片滌訕史泰龍在好萊塢武打動作巨星的地位;雖然史泰龍以在好萊塢片酬排行榜中算是頂尖級的男演員,不過史泰龍更想突破的是爭取更寬廣的表演空間,尤其是他積極的想爭取喜劇及劇情類影片的演出,但觀眾及片商仍看好他矯健的身手,如【極速競賽】史泰龍仍有精采及高難度的動作表現。
演員作品 特工小子3 Spy Kids 3-D: Game Over (2003) 的士速遞3 Taxi 3 (2003) 攤牌 Shade (2003) 絕地狂龍 Avenging Angelo (2002) 生死極速 Driven (2001) 大開殺戒 Get Carter (2000) 狙擊殺手 D-Tox (2000) 警察帝國 Cop Land (1997) 龍出生天 Daylight (1996) 最后刺客 Assassins (1995) 超時空戰(zhàn)警 Judge Dredd (1995) 炸彈專家 The Specialist (1994) 絕嶺雄風 Cliffhanger (1993) 超級戰(zhàn)警 Demolition Man (1993) 母子威龍 Stop! Or My Mom Will Shoot (1992) 彈指威龍 Oscar (1991) 洛基5:龍吟虎嘯 Rocky V (1990) 鎖住 Lock Up (1989) 探戈與加什 Tango & Cash (1989) 第一滴血3 Rambo III (1988) 超越顛峰 Over the Top (1987) 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 Rocky IV (1985) 第一滴血2 Ramb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勝利大逃亡 Victory (1981)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風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奪命狂奔 Death Race 2000 (1975)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導演作品 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 Rocky IV (1985) 龍飛鳳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風云 Paradise Alley (1978) 編劇作品 二人游戲 Two Can Play That Game (2001) 生死極速 Driven (2001) 絕嶺雄風 Cliffhanger (1993) 洛基5:龍吟虎嘯 Rocky V (1990) 第一滴血3 Rambo III (1988) 洛基第四集:天下無敵 Rocky IV (1985) 第一滴血2 Ramb First Blood Part II (1985) 龍飛鳳舞 Staying Alive (1983) 洛奇Ⅲ Rocky III (1982) 第一滴血 First Blood (1982) 洛奇Ⅱ Rocky II (1979) 陋巷風云 Paradise Alley (1978) 洛奇Ⅰ Rocky (1976) 狂野少年 Lord's of Flatbush, The (1974)。
Barney Ross——西爾維斯特·史泰龍
Lee Christmas——杰森·斯坦森(圣誕)
Yin Yang——李連杰(廚房)
Gunnar Jensen——杜夫·朗格(科學怪人、瘋子)
Hale Caesar——泰瑞·克魯斯(強壯)
Toll Road——蘭迪·庫卓(收費站)
Tool——米基·洛克()
Mr. Church——布魯斯·威利斯(教堂)
Trench——阿諾·施瓦辛格(戰(zhàn)壕)
史泰龍求職故事是真的。
史泰龍——1850次求職被拒
1946年7月6日,西爾威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生于美國紐約的貧民區(qū)。他從小就仿佛具有一種先天的反叛、獨立思想,為人桀驁不馴。小時父母離異,使他成為孤兒,后被白人夫婦收養(yǎng)。上學后他并不愛學習,喜歡惹事生非,成為問題學生,直到他對電影和文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才感到學習其樂無窮。
當時的史泰龍非常的窮困潦倒,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墒且恢闭也坏竭@樣子的工作,所以史泰龍每一天都沒有什么飯吃。
那個時候史泰龍養(yǎng)了一只小狗,他的小狗也沒有飯吃。
史泰龍自己可以不吃飯,小狗如何每一天不吃飯跟著他?
可是史泰龍下定一個決心,他告訴自己說:“假如我沒有找到一份有關演藝的工作,我拒絕去打任何一份臨時的工作來養(yǎng)活我自己。我拒絕!”
這就是他強烈的企圖心!
史泰龍到最后必須把他的狗賣掉,因為他沒有能力去養(yǎng)他的狗。連狗都養(yǎng)不起的話,你知道他可能天天喝西北風。
1976年,史泰龍根據生活的現實寫了一個劇本,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面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后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第350家電影公這時,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幾天后,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 這部僅用了2個月的低成本影片一經上映卻引起了空前的轟動,創(chuàng)造了奇跡般的票房。史泰龍所飾演的那個出身社會低層但不甘失敗,為自己的尊嚴勇斗強者,雖敗猶榮的形象得到了人們的同情和認同。史泰龍因此而一炮走紅。此后他又接著自編自演自導了《洛奇》第二、第三集,講述了一個普通平凡的美國人經過自身奮斗而成功的故事。而他自己的經歷也向人們證明了成功和前途只有靠自己去創(chuàng)造。
此后他又自編自演了《第一滴血》(《First Blood》1982)。后一部影片講述了一人越戰(zhàn)英雄回到祖國反而受到現代社會的嘲笑和排擠,甚至無故被打,而不得不進行反抗的驚險故事。這部影片再次轟動美國,成為當年十大巨片。史泰龍名利雙收,并以洛奇和蘭博兩個形象而奠定了他銀幕鐵漢英雄的形象。而這兩個影片中的人物風糜美國,成為強者的代名詞,千百萬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
1946年,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出生在美國紐約市貧民區(qū),原名邁克爾·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史泰龍在一所慈善醫(yī)院出生,由于難產,醫(yī)生誤用助產鉗助產,造成史泰龍左臉頰部分肌肉癱瘓,左眼瞼與左邊嘴唇下垂,并口齒不清[4] 。
早年的史泰龍(7張)
1957年,史泰龍的父母離婚,在與父親生活了4年后,15歲的史泰龍跟隨母親搬到了費城郊區(qū),并就讀圣母院的私立天主教學校,后十多次轉學。十年級輟學后,史泰龍進入專為情緒困擾的青年人開辦的德弗魯·馬諾高中(Devereux Manor)[4] 。在德弗魯·馬諾高中,史泰龍開始踢球,擲鐵餅,并開始舉重。畢業(yè)時,史泰龍獲得了American College of Switzerland 提供的體育獎學金。在瑞士,他成了一名女子體育教練,并利用業(yè)余時間主演了阿瑟·米勒的名劇《推銷員之死》,這段經歷激勵他回到美國后立志成為一名演員[4] 。
1969年,史泰龍回到美國并進入邁阿密大學學習戲劇。但隨后,史泰龍以差三分從邁阿密大學退學,來到紐約。在星相家母親的建議下史泰龍開始創(chuàng)作劇本。在拿到第一筆稿酬之前,史泰龍生活的來源是一個又一個的零工:在動物園清洗獅子籠,送比薩餅,幫助別人釣魚,在書店幫人照看書攤以及在電影院當領座員。寫作的同時,史泰龍也開始嘗試在百老匯外圍劇院里找到了一些臨時性的小角色[4] 。
是真的。
1:史泰龍——1850次求職被拒1946年7月6日,西爾威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生于美國紐約的貧民區(qū)。1976年,史泰龍根據生活的現實寫了一個劇本。
2:好萊塢是真事存在的。好萊塢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郊區(qū),美國著名的電影生產基地。1886年,房地產商哈維·維爾克特斯在洛杉磯郊區(qū)買下了一塊地,他的夫人將蘇格蘭運來的大批冬青樹栽在這里,就有了好萊塢這個名字(在英語中,Hollywood是冬青樹林的意思)。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8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