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金州”的由來 夏代,安康屬梁州的一部分,商周時成為庸國的封地,史稱上庸。
公元前325年,秦惠王在安康設西城縣,漢中郡設在西城,從此,安康市成為陜西省國土的組成部分。西漢沿襲秦制,漢中郡下設五縣,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將漢中郡治遷移至漢中南鄭縣。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攻占漢中,分郡之東部即安康為西城郡。曹魏、西晉設魏興郡,轄七縣。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為安置巴山一帶流民,取“萬年豐樂、安寧康泰”之意,改安陽縣為安康縣,“安康”從此得名。南北朝時,安康先屬南朝,后屬北朝,先后稱直州、金州,隸屬魏興郡。
隋朝復設西城郡。唐、五代、宋設金州安康郡,轄六縣。
元朝設金州,明代前仍設金州,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漢江洪水覆沒金州城,遂于城南趙臺山下筑新城,并易名為興安州。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州府遷回老城。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改設興安府。辛亥革命后,廢府設道,在清代六縣基礎上新增四縣歸漢中道。
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廢道而直隸于??;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設為陜西省第五行政區(q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49年10月),于1949年12月改為陜西省安康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7月改稱陜西省人民政府安康專員公署,“文革”期間改稱安康地區(qū)革命委員會,“文革”結束后的第三年即1979年改為安康地區(qū)行政公署。
中共安康地委和地區(qū)行政公署駐地安康市。公元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安康地區(qū)撤地設市。
新組建的中共安康市委員會、中共安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于2000年12月正式對外辦公,撤地建市后,原縣級安康市改為漢濱區(qū)。地級安康市于2001年元月1日成立。
安康市人大常委會、安康市人民政府、政協(xié)安康市委員會、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康市人民檢察院相繼對外辦公。
安康市位于祖國版圖中部,幅員在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面積23529平方公里,占陜西省面積的11.4%。
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嶺主脊,東西寬約20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漢江由西向東橫貫,構成“兩山夾一川(江)”的自然地貌。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嶺東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縣漢江出境處),海拔高低相對差為2794.6米。
安康地緣和區(qū)位優(yōu)勢獨特,在省際之間,處于川、陜、鄂、渝四省市的結合部,即東與湖北?。ㄖ裆健⒅裣?、鄖縣、鄖西)連接,南與川渝兩省市(萬源、城口、巫溪)接壤,位處西安、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區(qū)的幾何中心,故有方志稱安康為“東接襄沔、西達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陜西省內,安康北與省會西安市(周至、戶縣、長安)和商洛市毗連,西與漢中市(佛坪、洋縣、西鄉(xiāng))為鄰。
安康市地處于祖國內陸腹地,陜西東南部,居川、陜、鄂、渝交通要沖,介于北緯31°42′—33°49′、東經108°01′—110°01′之間,東西寬約200公里,南北長約240公里。北與西安周至、戶縣、長安縣以及商洛市的柞水、鎮(zhèn)安縣毗鄰;西與漢中市的佛坪、洋縣、西鄉(xiāng)縣接壤;南與重慶市的城口、巫溪縣、四川省的萬源縣相連;東與湖北省的竹山、竹溪縣、鄖西、鄖縣相接。
安康處在川、陜、鄂、渝四省市的結合部,居西安、武漢、重慶三大經濟區(qū)的幾何中心,全市總面積23529平方公里,占陜西省土地面積11.4%,其中耕地面積199432公頃,林地1658496公頃,森林覆蓋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頃,水域面積39861公頃。 安康在大地構造位置上屬于秦嶺地槽褶皺系南部和楊子準地臺北部漢南古路的東北緣,分別由東西走向的秦嶺地槽褶皺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皺帶復合交接組成。
具南北銜接,東西過渡的特點。安康以漢江為界,分兩大地域,北為秦嶺地區(qū),南為大巴山地區(qū),以漢水—池河—月河—漢水為秦嶺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現(xiàn)南北高山夾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點。
全市地貌可分為亞高山、中山、低山、寬谷盆地、巖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種類型。月河是安康最大的支流,月河下游流經漢濱區(qū)恒口,五里 ,大同等地,經建民鎮(zhèn)許家臺注入漢江。
在本市土地面積中,大巴山約占60%,秦嶺約占40%,山地約占92.5%,丘陵約占5.7%,川道平壩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縣與湖北省交界的漢江右岸為最低(海拔170米),秦嶺東梁為最高(海拔2964.6米)。
秦嶺主脊橫亙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鳳凰山自西向東延伸于漢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間,形成“三山夾兩川”地勢輪廓,漢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嶺、大巴山主脊與漢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
境內的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 安康旅游圖安康古稱金州,地處陜西省南端,周邊與四川、重慶、湖北毗鄰,漢江橫貫其中,陽安、襄渝和西康三條電氣化鐵路在安康交匯,旅游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
北接西安,南連三峽,東承湖北道教圣地武當山及神龍架自然保護區(qū),西鄰漢中三國遺址,是連結國家規(guī)劃的“西安——三峽——張家界”綠色生態(tài)旅游長廊中的重要驛站,又是陜西綠色生態(tài)旅游的品牌。安康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北亞熱帶季風地區(qū)的一部分,也是陜西省水、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
這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遺跡遍布全境,有古遺跡、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遺址650 余處,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寺、上許家臺南宋古墓、廟、觀、堂集中于安康市區(qū),折射著先民的光輝。 秦巴漢水獨特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使安康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
全市現(xiàn)已查明景區(qū)32處,景點78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鬼谷嶺國家森林公園、千家坪國家森林公園 、天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壩河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多處(擂鼓臺森林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個(牛背梁自然保護區(qū)、化龍山自然保護區(qū)),省級風景名勝區(qū)2個,現(xiàn)已開發(fā)的景區(qū)景點29處。 其他名勝有:漢江、中華太極城、瀛湖、香溪洞、天柱山 、巴山秋池、子午棧道、龍王山、旬陽縣博物館、文峰塔、呂河千里荷塘等。
安康,地處“秦頭楚尾”、陜西最南端,山川秀麗,資源豐富,歷史悠久。 陜西省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南宋墓葬上許家臺古墓,近日在地處陜南的安康市建民鎮(zhèn)佘家窯村被初步發(fā)掘整理。
該墓葬是南宋抗金名將王彥為其父母所建的合葬墓。 這座古墓全長三十二點零四米,墓道長二十四點七四米,寬二點零二米,墓深五點二四米。
墓道由十九排九千三百余塊方、條形封門磚砌成,墓底有完整的排水系統(tǒng)。墓門正面寬七點零五米,高三點五五米,為仿木結構磚雕建筑。
墓室門前立二石碑,左書“宋故贈武略大夫綏德府君王公之墓”,右書“宋故太碩人綏德府君王公妻馬氏”,該形制較為少見。碑刻文字介紹了墓主人姓名、籍貫、卒年,王彥官職、食邑,以及王彥于紹興三十年(即公元一一六零年)八月十五葬其父衣衾與其母遺體于金州石泉縣來蘇。
1樓
乾隆四至十三年(1739~1748) 乾隆四年(1739)興修萬工堰,分衡河水西流入渠,每歲派款雇修,歷九年未成。乾隆十三年(1748),知州劉士夫到任勘察,捐養(yǎng)廉金三百,籌集資金,另派督工,授以規(guī)劃,漸引漸墾,經三年成渠1260丈,灌田2000余畝。 乾隆二十年(1755) 重修萬春堤(古石堤),長210丈。15年后又增高5尺。 乾隆三十五年(1770) 五、六月洪水入城,匯積東關,不能泄。次日巳刻(9~11時)決惠壑堤。 乾隆四十八年(1783) 興安州升為興安府,領六縣二廳,以本州地并漢陰地,在府城設安康縣。 乾隆五十二年(1787) 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年,四川、湖北流民絡繹徙流安康,棲谷依巖,開墾度日。湖南、河南、江西、甘肅等地貧民,攜家室來川道兩山墾荒。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興安府各縣查報戶口共380125人,安康縣129575人。 嘉慶元年(1796) 三月十日,襄陽白蓮教王聰兒起義。十月,達州白蓮教入安康境內。馮得仕、林開泰聚眾響應,從者3000余人,駐扎安嶺、將軍山。清軍合兵圍剿,激戰(zhàn)數(shù)日,起義軍失敗。 嘉慶二年(1797) 三月,王聰兒、姚之富率白蓮教起義軍,突破清軍封鎖,進入白河、旬陽,轉至安康。九月,與川北入陜李全起義軍在興安府漢江南會合,活動于安康、平利、紫陽、嵐皋一帶。十二月,起義軍一部攻興安,渡漢江北上。 嘉慶十三年至十六年(1808~1811) 嘉慶十三年(1808)重修老城,經四年竣工。 此年,知府葉世倬為《蠶桑須知》作序,推行植桑、飼蠶、烘繭、繅絲之法,勸諭紳民興桑養(yǎng)蠶,優(yōu)獎廣植桑樹,勤于飼養(yǎng)者。 此年,全縣人口203579人,其中客籍49243人,僧道452人。 嘉慶二十年(1815) 鄭謙、王森文纂修《安康縣志》20卷。 道光二年(1822) 劃縣境南區(qū)設磚坪廳(今嵐皋縣)。 道光十二年(1832年) 八月八日至十二日,大雨如注,漢水上漲,加上南山洪水暴發(fā),十四日水高數(shù)丈,淹城塌房,溺死多人。 道光十三年(1833) 徐登元等勸捐建成衡口嶺南書院。 道光十七年(1837) 新城舉人張鵬飛主關南書院講席,開辦“來鹿堂”,刊刻經史子集200余種。同年秋,運書數(shù)車赴京,以自用書拒交厘金,被緝拿。張鵬飛秘折《治平二十四策》上奏,道光皇帝赦“越職言事罪”,放還鄉(xiāng)里。十九年(1839)詔免書籍筆墨厘稅。 道光十九年(1839) 陳僅調任安康知縣,從紫陽引進紅薯新品種。 道光二十年(1840) 恢復已失學田,興建學舍。 咸豐二年(1852) 八月三十一日,漢水溢,決小南門入城,廬舍坍塌無算,兵民溺死3000多人。十月,賑濟興安災民口糧一月。 咸豐六年(1856) 大旱,大饑。 太平軍遣人自湖北入境,偵察軍情。 咸豐八年(1858)
安康古稱金州,地處重要的南北過渡地帶,北靠秦嶺,南依巴山,北接西安,南連三峽、張家界著名國家旅游區(qū),東接湖北道教圣地武當山以及神農架自然保護區(qū),西鄰漢中三國遺址,漢江由西向東橫貫,境內千山競秀、奇峰挺拔、碧水蜿蜒、森林茂盛,山光水色既有北方的雄渾,又有南方的秀美。
高峽平湖、林海瀑布、高山草甸、溶洞奇觀、人文古跡、火山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集南北風光之精華,匯秦楚文化于一體。形成了瀛湖、南宮山、香溪洞、千家坪、三道門、平河梁、神田、擂鼓臺等一批具有秦巴、漢水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為特色的景區(qū)、景點。
無論是登嶺、爬山、尋幽探險,嵐河漂流還是泛舟瀛湖,都會感到處處是景,美景醉人。 安康的人文史上可溯到新石器時代,戰(zhàn)國時期已成為“秦頭楚尾,一大都會”。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歷史遺跡遍布全境,有古遺跡、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遺址650余處無不折射出先民的智慧之光,道教、佛教、伊期蘭教、天主教等寺、廟、觀、堂集中于安康市區(qū)。安康一個中心、三條線路、六區(qū)六園、十大景點的開發(fā)將使安康成為兼?zhèn)淝匕惋L光、漢水風情的休閑旅游度假勝地。
扁鵲[圖] 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yī)。據(jù)人考證,約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為什么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因為醫(y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為那里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里,就給那里帶來喜訊。因此,古人習慣把那些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稱為扁鵲。秦越人在長期醫(yī)療實踐中,刻苦鉆研,努力總結前人的經驗,大膽創(chuàng)新,成為一個學識淵博,醫(yī)術高明的醫(yī)生。他走南闖北,真心實意地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獲得人?..
苗晉卿苗晉卿, 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際,有一位三朝為官、身高位顯的宰輔之臣,他為人謙柔寬厚,處事恭謹練達,在他的宦海生涯中,雖無恢宏大舉,卻也有譽于時。人們把他比作東漢未年丞相胡廣——一位庸庸而又碌碌的宰輔之臣。他就是苗晉卿。 苗晉卿,字元輔,唐潞州壺關(今山西壺關縣)人,出生于女皇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祖上以儒學著稱于世,父親當過縣丞一般的小官吏。幼年時苗晉卿勤奮好學,文章尤佳,因而在科舉取士的時候,得以高中進士,步入了他漫長的仕途生涯。他先后活躍于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三朝的政治舞臺上。 起初,?..
王度 王度,隋唐之際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生卒年不詳。其祖籍太原祁縣,屬太原王家。祖父王一為安康獻公,受田于龍門,遂定居龍門。 王度六世祖玄則,仕宋,歷太仆、國子博士。五世祖煥、四世祖虬、三世祖彥也都仕至州刺史。所以唐初呂才說王氏祖上“歷宋、魏,迄于周、隋,六世冠冕”王度父王隆隋開皇初為國子博士,曾教授門生多人。王度的幾個弟弟中,以文中子王通和東皋子王績最為出名。王度便出身于這樣的官宦書香之家。 現(xiàn)可見有關王度的資料很少,汪辟疆先生甚至疑王績的哥哥中,王度與王凝應是一人。 現(xiàn)可考知者,王度因做過。 陳友諒陳友諒,湖北監(jiān)利人。元末大漢政權的建立者。家世業(yè)漁。年輕時曾為縣吏。元末農民戰(zhàn)爭爆發(fā)后,參加徐壽輝、鄒普勝、倪文俊等人領導的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后以功升元帥。元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謀害徐壽輝未成,逃奔黃州,陳友諒乘機襲殺倪文俊,并其部眾,自稱宣慰使,隨后改稱平章,掌握天完實權。此后兩年繼續(xù)進行反元戰(zhàn)爭,攻取安慶、池州、龍興(今江西南昌)、瑞州(今江西高安)、邵武、吉安、撫州、贛州、信州(今江西上饒)、襄陽等地。 陳友諒在反元戰(zhàn)爭中竭力爭取漢族地主階級合作,收羅了不少地主階級知識分。
柳慶柳慶,字更興,生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年),卒于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北魏解(今山西永濟)人。天性抗直,無所回避,為當時少有的直臣。 柳慶自幼聰慧。13歲時,父親看他酷愛讀書,想試試他的記憶力,便從雜賦集中挑選約千余字的賦一篇要他讀。柳慶當即讀了三遍,便一字不漏地背誦下來。 當時柳慶之父為郡守的潁川(今河南許昌),距京城洛陽較近,豪富人家頗多。在選聘鄉(xiāng)官時,這些豪富人家倚仗貴勢,競相說請應聘,使柳慶父很為難。柳父對自己的兒子們說:“權貴請托,吾并而不用。其使欲還,皆須有答。汝等各以意為吾..
. 王雄王雄,字胡布頭,生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506年),卒于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北魏、北周大將。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敕勒酋長胡琛和部將萬俟丑奴在關隴地區(qū)舉行起義,北魏派蕭寶夤、崔玄伯率兵入關鎮(zhèn)壓無成,起義軍聲勢愈來愈大。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控制了北魏朝政,遂派爾朱天光和賀拔岳入關鎮(zhèn)壓起義,王雄隨之入關,被署為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這是史籍所見王雄生平活的的最早記載,王雄人關后,就留在了關中,史載他:“儀貌魁梧,少有謀略”,留居關中期間,官職日升。 太昌元年(532年。
神仙街
在原來安康還是個縣的時候,在安康縣的五里鎮(zhèn)下面,有一條石板鋪的街道,名叫神仙街。說起神仙街可有一段歷史。
在原來安康還是個縣的時候,在安康縣的五里鎮(zhèn)下面,有一條石板鋪的街道,名叫神仙街。說起神仙街可有一段歷史。
有人帶著嘲笑的口氣說:“喂,張二桿,你有本事,和魯班比試比試?!?/p>
張二桿昂頭挺胸的說:“比就比,誰還害怕咧,輸了,我請你們喝酒。”
好!”一伙人來到魯班的住處,說明了比試的緣由。魯班聽了,捻著胡須,微笑著,點點頭,說:“年輕人的勇氣我佩服,就比一比吧?!?/p>
兩人當著眾人面定下了比賽條件,是這樣的:一人用石板鋪一條街道,要平整合縫,誰在雞叫之前鋪好,就算誰贏了。
按計劃,比賽開始了,工地上燈火通明,如同白晝。這邊,張二桿力大如牛,動作迅速;那邊,魯班沉著穩(wěn)健,準確麻利。雙方進展都很快。用石板鋪街道并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眼光準了,挑的石板鋪下去不大不小,剛好接上;眼光差了,石板鋪下去不合適的另換。張二桿是干過石匠活得,所以鋪的又快又好,鋪到一半的時候,他停下來喘了口氣,心想這回自己肯定勝利了。但有覺得心中還是不踏實,于是就跑到魯班這里來看他的進度如何。
他站在遠處一看,嗬,差一截子,魯班把街道就鋪到頭了,他慌了神,知道自己這次是輸定了。但他又想:雞叫前鋪不完就不算贏。于是他一捏鼻子:“咯咯咯”學了幾聲雞叫。
魯班聽見雞叫了,停了下來,嘆了口氣:“噯,生平功夫如神,這次卻計算錯了?!?/p>
話音未落,只見張二桿跑來,“通”一聲跪下,磕了一個頭,請求說:“魯班大師,請收下我這個淺薄的徒弟吧?!?/p>
此后,人們便把魯班鋪的那條街叫“神仙街”。
鯉魚山傳說
從前越河邊上住著一個小伙子,不知道姓啥叫啥,只知他靠砍柴為生,人們就叫他樵娃。
樵娃從小單身獨口,進門一把火,出門一把鎖,想說個媳婦也沒誰給他。
二月十九這天,樵娃賣柴回來,正過越河哩,突然一條尺來長的銀色鯉魚,箭一樣地從上河游下來,一頭扎進樵娃的胯下藏著。接著,一條白花蛇風快的飆下來,看樣子是在追鯉魚哩!樵娃一看,心里一忽閃,忙使起老勁,搶起扦擔就向水里面打去,驚的白花蛇一頭扎進水里逃走了。這時鯉魚已嚇的白瞪著眼睛,扇著鰓幫直喘氣,緩醒了一會,才饒著樵娃游了許多轉轉,最后才搖著尾巴游走了。
樵娃見鯉魚游走了,才蔫不呆呆的抗著扦擔回家,打這兒起,他不管做啥,心里老印著鯉魚。
有一天,樵娃到集上賣柴,突然看見一個老媽媽,手里捧著個瓦缽子,里面盛著一條尺來長的銀色鯉魚。樵娃心里猛一動,忙攔住老媽媽問道:“老嬸子,這魚是賣的?”老媽媽搖頭說:“不,不,是要送一個人的!”樵娃問:“送誰的?”老媽媽說:“有四言八句誰聯(lián)上就送誰?!遍酝抻X得很奇怪,忙說:“你說吧?!崩蠇寢尣换挪幻δ畹溃骸岸率旁胶舆叄裁礀|西把魚趕,是誰救了鯉魚命,死里逃生才脫險?”樵娃聽了一想,也不慌不忙念道:“二月十九越河邊,白花毒蛇把魚趕,我樵娃救了鯉魚命,至今心里把魚念!”
老媽媽聽了,把樵娃渾身上下一打量,便笑盈盈的說:“你說對啰,就送給你吧!”樵娃剛要用手來接,老媽媽又叮嚀說:“這魚只許養(yǎng),不許吃,你要吃它,謹防后悔不及!”樵娃還用說,自然是滿口答應,接過瓦缽,剛要道謝,老媽媽不見了。
樵娃回到家里,忙把鯉魚放到水缸里養(yǎng)著。鯉魚在水缸里搖頭擺尾游來游去,樵娃看了,心里樂滋滋的。打從這起,他遲早回來,只要看一陣他的鯉魚,滿身疲勞都散了!
有一天夜里,樵娃正想睡覺哩,忽然聽見一個脆溜溜的聲音喊著:“樵哥,樵哥!”他聽了,前盯后望不見影。樵娃一看楞住啦!半天才問:“你是人是鬼,為啥來這兒?”姑娘笑著說:“我一不是神,二不是鬼,我是鯉魚姑娘,來跟你結夫妻呀!”樵娃說:“那好呀,我正想你哩!”他扶出鯉魚姑娘,三言兩語,當夜就結了親啦!打這以后,樵娃有了個家,遲遲早早回來熱湯熱飯,鯉魚姑娘都給準備的非??梢猓煽谌兆右菜阈腋V?!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