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yè)慢的對策如下:1.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2.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yè),有利于孩子快速有效的完成作業(yè)。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功感,不再把作業(yè)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3.把作業(yè)當成考試。
4.生活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做作業(yè)拖拉、注意力不集中基本上是所有孩子的通病,也是父母親最大的困擾,除了吼、催、就是打,有的父母親會抓狂、放棄。如何進行改善呢?肯定是有辦法的。
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做作業(yè)為什么拖拉,為什么注意力會不集中?如何進行應對?
(一)孩子沒有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所以做作業(yè)不主動,沒有動力。
家長沒有明白,學習是孩子的事,不是自己的事,而在生活當中父母親為孩子做的實在太多了。從起床、催促吃飯、到收拾文具裝書包,換衣服,父母親都親自做了。
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催促、管理、反復提醒,同時還要安排孩子學習任務,陪同孩子學習,檢查孩子作業(yè),孩子的事情父母親是全程參與。
讓孩子感覺不到他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承擔些什么,時間長了就感覺學習是父母的事,而不是他自己的事。
【 應對措施】 家長一定要明白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而不是家長的事兒。
對于孩子的學習,家長只是從旁輔助,這是關鍵。父母親不要做的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孩子能做的一切事情都讓孩子自己做,讓孩子全程參與。讓孩子自己為自己負責,做錯了自己承擔結果。如果遲到沒有完成作業(yè)遭到老師的批評和懲罰,那么讓孩子自己承擔。孩子做的好,我們要及時的給予肯定、表揚和鼓勵。讓孩子明白你為自己的事情負責,而且做的不錯。學習上少干涉、少指導、學會放手。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兒,才會對學習負責。這些都做到了孩子才會有責任,有動力去完成自己的事兒。(2)孩子不明白時間概念,不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兒,即使做事情也慢,會拖拉。
有的孩子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家長在一邊越催促他越覺得茫然。時間的長和短,早與晚孩子是不明白的。
對孩子時間概念的培養(yǎng)要及早進行。從小就樹立起時間概念。
【 應對措施 】我們要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概念。
對學習給孩子做好規(guī)劃,詢問孩子今天要做哪些作業(yè)?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現(xiàn)在做還是一會兒做?然后給孩子規(guī)范一個大概的時間。也可以利用鬧鐘,漏砂等讓孩子直觀的感覺到時間的存在。慢慢的培養(yǎng)起孩子對時間的概念。給孩子在學習上做好規(guī)劃,并且記在本子上,如果完成就說明他做對了。(3)孩子各科的作業(yè)量比較大,孩子會產生畏難情緒,就想著拖延。
孩子的科目繁多,而且各個學科的作業(yè)相對都要布置,一科科加起來就更多了。
有的孩子在課余時間去學習新東西,參加各種補習班或興趣班,有的老師也會留下練習作業(yè)。
所有的作業(yè)加在一起就不少了,而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對于大量的作業(yè),孩子就會覺得害怕,煩躁厭惡不想做。
【 應對措施 】如果確實看到孩子的作業(yè)量極大,孩子不能按時完成,父母親就要想辦法減輕孩子的負擔。
如果沒有能力去參加補習班或者興趣班,那么就減少一點。如果學校老師留的作業(yè)量比較多就把作業(yè)任務拆分一下。一科進行完之后休息,或者說放松一下,在進行另一課。通過對作業(yè)的拆分,減輕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學習效率當然就會變高。(4)孩子學習能力不強,在課堂上沒有充分的理解,做起作業(yè)來比較困難。
不是所有的孩子學習能力都超強的,有一部分孩子屬于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在課堂上沒有聽懂或者沒有聽明白,回到家做作業(yè)的時候就要翻書,那么做作業(yè)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 應對措施 】如果父母親掌握孩子的整體學習能力,遇到這種情況,父母親就要及時的給予孩子一些幫助。
多教孩子幾遍加強鞏固一下,或者向老師反映,讓老師在學校的時候注意點,多提供幫助。當孩子慢慢的有所進步時,就要及時予以獎勵和肯定,孩子在學習上就獲得了成就感,自然而然的就有動力去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包括做作業(yè)的速度也會相應地加以提升。(5)對孩子做作業(yè)的環(huán)境和書桌要保持干凈、整潔、簡單。
現(xiàn)在的小孩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家里的孩子又少,不知不覺的就會買很多的玩具,文具,各種各樣玩的東西,動畫書啊,積木啊,模型啊等等。
當書桌或房間內的東西太多太雜,孩子就忍不住這里摸摸那里看一看,自然做作業(yè)的時候就變得拖拖拉拉。
【 應對措施 】及時清理、整理、收納、歸攏孩子的多余的東西,同時跟孩子交流玩這些東西,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在做作業(yè)的時候肯定是不能玩的。
給孩子一個簡單的學習環(huán)境是改善孩子拖拉最有效的辦法,孩子的書桌上也盡可能的,要保持干凈整齊,文具不要花里胡哨的,帶香味兒的和特殊造型的,品種也不要過多。桌子上不要擺放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只擺放必要的學習用品,并且擺放整齊,避免因孩子找紙和筆及其他的東西而分神。(6)孩子做作業(yè)時不要過多的、反復打擾孩子,不需要過多的關懷。
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有的家長忍不住反反復復的進來,出去問孩子要不要吃藥,不要喝。
然后會看看孩子做了哪些作業(yè),做了多少?有沒有需要指導的、交代的、督促的。
這樣的情況讓孩子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 應對措施 】提前做好對孩子的關心關懷,問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需要?
孩子放學回家就可以詢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在學習上遇到哪些困難或問題,其他方面有沒有干擾自己的地方,看看孩子的情緒是否保持平穩(wěn)。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有沒有完全明白,如果不明白,那么回到家要對孩子進行一些復習。渴了餓了,以及有其他方面的需要在做作業(yè)之前就處理好。這樣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就可以安心了。(7)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注意力的保持是不一樣的。
注意力是指在某對待某一事物時的專注程度及專注時間的長短。
上了學的孩子,7~8歲時注意力基本可以保持在20分鐘左右,9~10歲的學生可以保持25分鐘左右,11~12歲的孩子注意力相對較長,可以保持30分鐘。
在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不可能長時間的保持專注。時間長了孩子的注意力就分散了。
【 應對措施 】不要用一個標準去關注孩子的注意力,也不要要求孩子自始至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保持時間的長短,除了自身的因素影響以外,還受外界條件的影響。孩子注意力時間長短沒有一個標準,不要用別人的標準或心里想象的標準要求孩子。我們學習過作業(yè)拆分法,可以讓孩子中間適度的休息。這也有利于孩子某一階段注意力的保持。在孩子做作業(yè)的時候,家庭要保持安靜,不要發(fā)出過多的聲音,不要反復的打擾孩子??偨Y:以上7點是我對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而進行的分析,同時也給出了應對改善措施。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不能用某一種標準模式來要求孩子。要充分的考慮到自己家孩子的綜合狀況,對孩子進行判斷。
不要用傳統(tǒng)的打、罵、吼、催、指責、輕視、放棄等手段和方式方法,對待孩子做作業(yè)拖拉,注意力不集中這種狀態(tài)。
作為父母親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的客觀情況,生理及心理發(fā)育特點,同時用科學的方法去接納、理解、輔助、關注、肯定。
在家庭生活中面對孩子的學習,我們還要給孩子做好榜樣,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和家庭氛圍。
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親去看電視,玩手機,打電話,大聲喧嘩等等。
當我們了解了這些,那么我們可能就會做得更好。我是@梅媽媽育兒有方 ,專注嬰幼兒早期教育,關注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梢躁P注我,了解更多育兒知識和常識。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孩子寫作業(yè)拖拉的原因。
請大家回想一下平日里的自己,是不是也有犯拖延癥的時候?而且通常是在事情很多的情況下!我們拖延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不自覺地把這件事和恐懼、焦慮、壓力聯(lián)系到了一起。畢竟處理繁多的事務,沒點能力和耐心,更本難以處理。
所以這時候,我們便會產生“逃避”心理,從而發(fā)生拖延行為。
大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小朋友了。之前我家娃就這樣,說喜歡畫畫,吵著讓我給他報班,可過了一學期,他就連畫筆都懶得摸。我問他原因,他說自己不是因為不喜歡畫畫了,而是因為每次練畫畫結束后還要面對繁多的作業(yè),即便今天完成了學習任務,到了明后天,依舊還是這樣。他說:這樣的生活,他一點自由玩耍時間都沒有!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造成孩子拖延的最大原因,其實就是繁多的學習任務帶來的恐懼、逃避心理!
可能有家長要說了,現(xiàn)在教育競爭這么嚴重,真不是我們不想給孩子解壓,確實是因為學校布置的作業(yè)多,沒辦法。
嗯,現(xiàn)代孩子的學習壓力確實很大,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拖延行為,我們還真得學會給孩子解壓,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1)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時間表
每天放學回家,可以先問問孩子,你估計今天的作業(yè)多長時間能寫完?如果孩子說1小時,你可以“豪氣”地說:給你1個半小時,如果能提前做完,剩下的時間你都可以自由支配——先把時間放寬裕些,讓孩子實實在在地體驗到“抓緊時間”的甜頭。
如果他孩子真的可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提前完成,父母一定要克制想要繼續(xù)“加碼”的沖動,說到做到讓孩子自主安排,自由放空,這樣的“刺激”對孩子來說是相當巨大的。
2)制定獎勵方案,并遵守
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后,還要制定一定的獎勵方案。比如孩子一周內都按照約定完成了練習,就可以給孩子一定獎勵,這個獎勵方案也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
獎勵可以是虛擬的,也可以是實物:比如周末一起看電影;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去游樂場;……
當然了,父母一定要遵守約定,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否則,孩子一定會比你更會鉆空子。
3)使用番茄鐘,提升效率
番茄鐘,堪稱是提升效率的神器。它分為25分鐘專注時間與5分鐘休息時間,每個周期為半小時,特別適合稍大一點的孩子(也適合成人)。
可以和孩子約定,在專注時間內必須要完成任務,手機、游戲、小動作都要杜絕。休息時間里,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以先從2個周期練習,等孩子養(yǎng)成習慣后,增加周期。很多關于番茄鐘的APP小工具,在此我就不贅述了。
4)坦然看待孩子的白日夢和走神
我小時候最喜歡干的事是趴在窗口數(shù)紅綠燈的變化次數(shù)??涩F(xiàn)在,有不少家長根本見不得孩子什么都不干:“發(fā)什么呆啊,看會兒書!”“做白日夢能讓你數(shù)學提高10分嗎?快做套卷子!”
仿佛做白日夢或發(fā)呆,就是在浪費時間,毀滅人生。可今天,十足的科學證據(jù)證明了,無聊時間不僅是人生的必需品,更是創(chuàng)造力的催化劑。
我們企圖把孩子的時間填滿,其實也是出于對未來的焦慮和恐懼,正因唯恐他會在日后的競爭中敗下陣,所以才恨不得他現(xiàn)在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可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統(tǒng)計美國將有47%的職位會被AI取代。而在中國這個比例甚至可能高達60%以上。大量工作被取代的同時,一些行業(yè)也逐漸被顛覆。面對勢不可擋的自動化浪潮,我們最該擔憂的也許并非是“工作被搶走”,而是把“我們還能做什么”的關切放在首位。
AI的好處是可以使我們能夠從無意義重復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在注重高效和創(chuàng)造力的未來,人的舞臺應該是思想、創(chuàng)新與美的表達,如此活出人本來的樣子。
人生不是被編輯好的程序,人生本來就充滿著意外的收獲。一個時間被塞得滿滿的孩子,怎會有精力去深入思考和專注于一件事,如何去發(fā)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