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種植桃樹,種植后要澆透水,澆水是種植后的桃樹成活的關健,有利土壤與根系的粘連有利根系的水分吸收,減少水分過分的蒸發(fā)有利種植后的桃樹的恢復生長,如果不進行澆水根系無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從而引起桃樹失水干枯,由于穴中的土壤缺水會出現(xiàn)根系干枯,嚴重時能引起桃根的脫水干枯死去。
種植后要澆到整個穴位都能濕透,這樣有利它的根系吸收水分,根系與穴中的土壤充分粘連有利桃樹的生長,種植后除了澆透水外最好使用地膜進行遮蓋地面起著保地溫及進行主起包裹,比如稻草或棉布護干起著保溫防凍的效果,減少入冬氣溫較低引起的桃樹凍傷或凍害的作用,有利入冬種植的桃樹安全過冬。
一、科學管理
1、合理間作。充分利用幼年樹和成年樹下空地,桃樹落葉后有較好的陽光照射條件,進行合理間作,既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還可以增加收入,可選擇青菜、菠菜等不影響桃樹生長的低矮作物。但一定要在冬季深翻、施有機肥及桃園消毒前提下進行,并于明年3月上、中旬退間作。
2、科學翻土??筛纳仆寥赖睦砘誀睿雇寥朗杷?,增強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的生長,還可以減少越冬病蟲基數(shù)。幼樹可在樹冠下面及樹冠垂直部位外圍1米左右進行深翻,逐年擴大,至相接為止。深翻深度以20-30厘米為宜,大樹可結合施入基肥后進行全園深翻,應注意接近主干處要淺,遠離主干要深。
(1)施好基肥
今年入秋后氣溫一直較高,桃樹進入休眠期較晚,基肥未施完的可抓緊時間施好基肥。肥料種類為遲效性的腐熟有機肥為主,包括機制有機肥和自行堆制農(nóng)家禽畜肥等。用肥量以成年結果樹每畝施用量為例:機制有機肥1.5-2噸,堆制農(nóng)家肥1.5-2噸。施肥方式以溝施為主,在桃樹樹冠外圍的垂直地面兩側開深40cm、寬30cm,圍繞樹冠外圍開溝,將肥料施入后上面覆土。
(2)整理溝系
桃樹不耐澇,生長期淹水一天以上即會死亡。利用冬閑時間,對桃園內(nèi)溝系進行清理、維修,完善排水系統(tǒng),可保證明年雨季桃園排水暢通,達到雨停溝內(nèi)無水的狀況,降低地下水位,減少積水對桃樹生長的影響。
二、抓好病蟲害防治
1、農(nóng)業(yè)防治:結合冬季修剪,對殘留在樹體上的廢袋、病僵果、枯死的枝條進行清理,并刮除病斑,集中燒毀,減少病源基數(shù)。
2、化學防治:冬春保質(zhì)保量完成2次農(nóng)藥的噴施,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
第一次在今冬12月底之前,噴1次波美5度石硫合劑液或45%晶體石硫合劑20倍液,對蚜蟲、紅蜘蛛、實腐病、褐腐病等桃樹病蟲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第二次在明年春季3月10左右,噴施1次1:1:100(1份硫酸銅,1份生石灰,100份水)波爾多液或可殺得(75%硫酸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對桃樹穿孔病、褐腐病等多種桃樹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三、冬季修剪
1、幼年樹的修剪。幼年樹的修剪主要是擴大樹冠,爭取早結果,為以后的豐產(chǎn)打下良好的樹形基礎。修剪時要按樹形的要求,看樹修剪,因地制宜選擇、配備和培養(yǎng)好主枝、側枝,適當多留輔養(yǎng)枝和結果枝。同時對主、側枝之間的角度、長勢按要求及時調(diào)整,使之主次分明,各自占有應占的空間。
2、盛果樹的修剪。定植5-6年后,桃樹開始進入盛果期。修剪主要任務是維持各部位樹勢平衡,調(diào)節(jié)主、側枝生長勢的均衡,培養(yǎng)、更新枝組,防止早衰和內(nèi)膛空虛。
(1)對主、側枝的修剪。可根據(jù)其生長勢的強弱,選擇背下發(fā)育枝或角度較為理想的枝組進行代替,注重主枝彎曲延伸。側枝與主枝保持一定的從屬關系,對與主枝有重疊、交叉、平行的側枝,應加以調(diào)整,過多的可疏除,有空間的可利用回縮變向等培養(yǎng)成大型結果枝組。
(2)注意結果枝組的培養(yǎng)、更新復壯。通過疏剪、回縮,使枝組由密變稀,由弱轉(zhuǎn)強,更新輪換。平衡枝組上結果枝的長勢,對有些強旺枝可去強留弱,對無結果能力的小、弱枝剪除或暫時保留,待來年再剪除。在增加結果的同時,要注意結果枝與更新枝的比例,更新枝的比例以結果枝總量的25-30%為宜。
(3)防止上強下弱、內(nèi)膛空虛。對樹冠上部外圍的枝條要注意控制,強枝和直立枝應及時控制或疏除,改進內(nèi)膛光照條件,對下部及內(nèi)部的枝組采用疏、縮結合,去弱留強,抬高角度,注意復壯,延長結果時期。
提示:注意堆肥,保持土壤肥沃。
核桃最佳種植時期看氣候情況而定,華南地區(qū)一般在冬季種就是12月到2月,因為南方地區(qū)冬季溫度不太低,一般都在零下4度以上,不會被霜凍,而華北地區(qū)一般在春季種,春季氣溫轉(zhuǎn)曖,再加果樹發(fā)芽較南方地區(qū)晚些.華中地區(qū)則看氣候情況,最掛種植時期=核桃樹休眠期+果樹發(fā)芽前一個月內(nèi)+能防霜凍+有足夠的水份供給. 核桃樹防寒的好方法 由于核桃樹枝條髓心大、含水量高、抗寒能力差,在北方比較寒冷、干旱的地區(qū)容易遭受凍害,造成枝條干枯。
因此,為保證幼樹的正常生長,防止凍害,應加強冬季防寒工作,減輕危害。下面介紹幾種防寒措施供果農(nóng)參考: 核桃樹落葉后(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即可進行防寒措施。
1、埋土防寒對露地不能安全越冬的1~2年生幼樹,將整個樹體向一側彎曲,覆土,此法是防治抽條最有效、最可靠的措施。 2、培土防寒在苗木基部30厘米的范圍內(nèi)培一土堆,以防凍傷根頸及嫁接口。
在來年春季氣溫回升且穩(wěn)定后去掉,整平樹盤。 3、涂白防寒幼樹涂白可緩解樹干陰陽面的溫差,防寒效果較好,可在土壤封凍前涂抹。
涂白劑的配方是:食鹽0.5公斤,生石灰6公斤,清水15公斤,再加入適量的黏著劑和石硫合劑的殘渣涂遍幼樹枝干。 4、聚乙烯醇涂干用熬制好的聚乙烯醇將苗木主干均勻涂刷。
聚乙烯醇的熬制方法為:一般采用“聚乙烯醇:水=1:15-20”的比例進行熬制。先將水燒至50℃左右,然后加入聚乙烯醇(不能等水燒開后再加入,否則聚乙烯醇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不均勻),隨加隨攪拌,直至沸騰,然后用文火熬制20-30分鐘后即可。
待溫度降到不燙手后使用。 核桃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高,荒山荒坡都適合種植核桃,可以說核桃是當前退耕還林的理想經(jīng)濟林木。
為了早結豐產(chǎn),提高單位面積的經(jīng)濟效益,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一般按3*2米或4*3米定植,嫁接苗第4-5年即可進入豐產(chǎn)期,畝產(chǎn)可達4500—7500千克。 一、種植核桃的意義 核桃是一種果材兼用的經(jīng)濟林木,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核桃仁營養(yǎng)豐富,其油脂中含脂肪酸達80%以上,其蛋白質(zhì)中含有18種氨基酸,有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鋅、銅、碘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藥用和保健功能。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核桃仁“能補氣益血、潤燥化痰、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嗽”?!堕_寶本草》記述:核桃仁“食之令人強健、可潤肌、黑發(fā)”。
核桃樹屬闊葉高大喬木,根深葉茂,具有良好的涵養(yǎng)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山坡地上種植,能起到保水固土,美化環(huán)境,增加收入的良好效果。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核桃為原料生產(chǎn)的食品、營養(yǎng)保健品種類不斷增多。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已達到200多種,核桃已被列為世界四大干果之首;我國具有核桃出口的悠久歷史,中國的核桃在世界消費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市場空間廣闊;就其價格來看,長期以來,核桃的市場行情起伏不大,銷售價格都是穩(wěn)中有升,目前每公斤干果市場價在15—20元,成年高產(chǎn)單株產(chǎn)值一般在1000元左右,最高可達4000元。核桃經(jīng)濟價值高,發(fā)展核桃產(chǎn)業(yè)對增加農(nóng)民收入,幫助山區(qū)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美化居住環(huán)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核桃的生長與種植條件 (一)核桃生長適宜的海拔范圍較寬,600—3800米都有核桃樹的生長,以1500—2400米為最適宜區(qū)。 (二)核桃屬于喜溫樹種,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溫度9 —16℃,全年無霜期210天以上,生長發(fā)育較好,合理密植,整形修剪解決光照問題。
核桃樹需水量大,抗干旱能力強,但對土壤水分要求較敏感,山地種植,在冬春干旱季節(jié)要做好補水保水工作;在平地上種植,雨季要解決排水問題。 (三)核桃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肥沃與瘠薄都能生長,土壤肥沃,根系發(fā)達,生長健壯,產(chǎn)量高;土壤瘠薄,根系吸收養(yǎng)分少,長勢差,產(chǎn)量低;核桃喜鈣,喜中性至微酸土壤,PH值適應范圍為5.5—8。
(四)核桃喜歡生長在山地緩坡、土層深厚、向陽背風的地帶,坡頂和積水地帶的核桃均生長不良。 三、核桃的品種與繁殖技術 核桃良種性狀表現(xiàn)為單果重、殼皮厚、出仁率高等。
目前主要推廣的核桃品種有: 優(yōu)質(zhì)漾濞泡核桃、三臺核桃、漾江1號、漾江2號、細香核桃、娘青核桃與大泡核桃的雜交種。目前主要采用嫁接方法進行繁殖,用本地鐵核桃做砧木,選擇上述品種中樹齡青壯(30—40年生),產(chǎn)量高,無病蟲害的一年生枝條做接穗。
四、核桃樹的定植技術 (一)打塘:進入冬季應提前進行園地準備,水肥條件好,土壤肥沃的平地或緩坡地按長方形種植,株行距8米*9米,每畝約10株,在坡度較大、土層薄、土壤貧瘠的地方按三角形種植,株行距7米*8米,每畝12—13株??犹烈?guī)格不低于80*80*80cm,底面要平,活土、生土分開堆放,每塘施腐熟農(nóng)家肥30—40公斤,普鈣0.5公斤或鈣鎂磷1公斤,回填部分活土與肥料拌均勻,即可進行定植。
(二)種植節(jié)令:核桃為落葉喬木,以休眠期移植最好,一般在立春前的冬末栽植,“落葉樹,莫春曉”。在旱情嚴重的地方,若離苗圃較近,也可在雨季的6—7月栽植,但當年的長勢會受影響。
(三)選苗:要求品。
桃樹采果后到落葉前這段時間是桃樹營養(yǎng)積累和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桃樹的越冬防寒能力及第二年的生長結果。因此,果農(nóng)們應重視桃樹采果后的管理工作。
1、施肥。早、中熟品種采果后早施肥,特別是結果過多的樹體更應早施,遲熟品種采果前施。施肥種類以優(yōu)質(zhì)有機肥混合適量的氮、磷、鉀復合肥及微肥為主。如遇秋旱應及時灌水。此外,尚可以結合噴藥進行根外追肥,補充營養(yǎng)。施肥時注意以下原則:①秋施基肥時間要早:桃樹秋施基肥一般在9月上中旬為宜,這一時期土溫較高,根系再生能力強,斷根恢復快。同時肥料轉(zhuǎn)化快,有利于樹體吸收,可增加樹體的貯藏養(yǎng)分。②施肥深度宜淺:桃樹根系主要分布在20~40厘米土層,施肥溝或施肥穴深度以30~40厘米為宜。③施肥面宜廣:桃樹根系需氧性較蘋果等果樹強,應適當增大施肥面積,擴大根系的吸收面積,改善根系的生長環(huán)境,提高根系的吸收功能。生產(chǎn)中施基肥應與改土相結合。具體方法為:沿樹冠外圍挖施肥溝,溝寬40~60厘米、深30~40厘米,并注意施肥位置要逐年輪換,一般3~4年完成一遍土壤改良。④基肥養(yǎng)分要全:桃樹基肥應以廄肥、餅肥為主,并根據(jù)樹體營養(yǎng)狀況,配施一定的微肥。⑤基肥要足:桃樹坐果率較高,對土壤養(yǎng)分要求也較高,充足的基肥是桃樹樹體健壯、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基礎。據(jù)我們調(diào)查,結果初期樹施肥量為: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2000~3000公斤,混施復合肥20~30公斤。盛果期樹施肥量為: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000~5000公斤,混施復合肥40~50公斤。
2、噴藥。為保護葉片,使其具有較強的光合作用,有利于養(yǎng)分的積累,在采果后,應重點防治桃樹葉穿孔病、桃蚜、紅蜘蛛及潛葉蛾等病蟲害。防治:可用的藥劑有50%多菌靈800倍液,加40%樂果乳油1500倍液。
3、修剪。對樹冠內(nèi)的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細弱枝等給以疏除。常采用短截枝梢的方法,一般是對生長中等的長果枝適當短截,讓其結果,并選靠近骨干枝的新梢進行重短截,使其抽生新的結果枝。同時對枝組回縮,促使下部單芽抽生強枝。
4、中耕。采果后及時中耕松土、除草,深度10~15厘米。落葉后清園,經(jīng)過噴藥防病蟲之后把雜草及落葉深埋樹下。在平地、低洼地及土壤黏重或雜草多的桃園,更要注意雨季前整治排水系統(tǒng),降低地下水位,清除雜草,盡量避免積水。
5、清園消毒。剪枯枝、刮翹皮、鏟雜草、掃落葉、收僵果,集中燒毀。果樹病蟲害在冬季均以不同的形態(tài)隱藏在樹葉、枯枝及土壤中越冬,清園時應徹底將枯枝、落葉及病蟲為害的枝條、病葉、病果集中進行燒毀,以減少病蟲害越冬基數(shù)。
噴藥消毒12月至翌年1月底,逐株細致地噴一次波美5度的石硫合劑,進行消毒。蚧殼蟲多的果園,可先噴一次5%的柴油乳劑或18~20倍松脂合脂,1月時再噴石硫合劑,則效果更好。
桃樹的一生要經(jīng)過幾個年齡時期,即幼樹期、盛果期和衰老期。不同樹齡的桃樹,生長結果習性不同,對環(huán)境條件和栽培技術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冬季桃樹管理必須根據(jù)不同樹齡,應用不同的方法。
自然開心型幼年期桃樹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疏間和短截一些不需要的枝條,如病蟲枝、枯枝、密生枝以及無法利用的徒長枝等,以培養(yǎng)一定形狀的樹冠,使樹冠各級骨干枝的生長勢保持平衡,培養(yǎng)枝組,促進形成結果枝,調(diào)節(jié)生長和結果的關系。冬季修剪是整形的主要時期,方法有短截、疏枝、回縮等。其中,幼樹期(1~4年生)桃樹生長旺盛,常萌發(fā)大量的發(fā)育枝、徒長性結果枝、長果枝及大量的副梢,花芽少并且著生的節(jié)位高,座果率低。在整形修剪上,應以整形為主,著重調(diào)節(jié)骨干枝的生長,盡快擴大樹冠,降低副梢著生部位,以提高其利用價值,迅速培養(yǎng)各類結果枝組,促使早結果和豐產(chǎn)。因此,幼樹修剪量宜輕不宜重,以利緩和樹勢,早果豐產(chǎn)。對骨干枝輕剪長放,加大開張角度,以緩和樹勢。剪截長度應按枝條生長勢強弱來定,生長勢弱的品種可適當多截,生長勢旺盛的品種可輕截長放。剪留長度的適宜標準是促使骨架堅固,提高承載果實的能力,但以不刺激枝條徒長為限。對側枝的培養(yǎng),最好選留剪口下第三、第四芽枝作側枝,因為這種分枝角度大,生長勢合適。側枝剪留長度應比主枝短,約為主枝長度的2/3~3/4。調(diào)節(jié)好主、側枝的方位角和開張角。側枝的著生部位盡可能與主枝延長枝有3~4個節(jié)間的距離,角度以保持60度左右為宜,以免與主枝競爭,形成“把門側”,擾亂樹形。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結果枝組,在各側枝的間距內(nèi),一般應培養(yǎng)1個枝組。此期樹體生長旺盛,徒長性結果枝、徒長枝多,通過夏季修剪如扭枝、摘心等,促使中下部發(fā)枝,培養(yǎng)成大型結果枝組。在幼樹的初果期有計劃地培養(yǎng)大中型枝組,是防止盛果期內(nèi)膛光禿,保證豐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留作結果用的長枝,可輕剪,剪去全枝長的1/4,以緩和生長勢,提高著果率。對不影響骨干枝生長的裙枝可疏除細弱副梢,長放暫時利用結果,待樹勢緩和時逐步疏除。
幼年期桃樹的定植
栽植前應進行品種核對、登記、掛牌,還應進行苗木質(zhì)量檢查與分級。合格的苗木應該根系完好、健壯、芽飽滿、無檢疫病蟲害等,對不合格、質(zhì)量差的弱苗、病苗應嚴格剔除,并剪除根蘗,死枝和枯枝等。經(jīng)過長途運輸?shù)拿缒?,因失水較多、應立即解包澆水,充分吸水后再進行栽植。從落葉后到春季發(fā)芽前都可進行,但秋栽比春栽好。
桃樹栽植密度,應視當?shù)貤l件不同而變化。山坡地土層薄,株行距一般為4米*4米。平地土層厚,株行距一般為(4. 5~4.5)米*(4.5~5)米。定植前應先挖好定植穴或定植溝,要在栽前一個月挖好。按行距劃畦開溝,再在畦面中心線挖定植穴和定植溝,定植穴和定植溝的直徑不小于1米,深60~80厘米,在底層填入稻草、秸桿類型的粗大有機質(zhì),粗大有機質(zhì)需和土混合填入,以利排水和主根深扎。然后用廄肥、土雜肥等有機肥與挖起的土混合回填,一般每穴用25-50公斤有機肥另加過磷酸鈣2公斤。肥土回填時邊填邊踏實,堆成高于畦面30~40厘米饅頭形的定植墩。有條件的可以先澆水沉穴,然后栽植。如果定植一年后移栽的二年生苗,一般株行距為1米*1米,在定植點上挖好定植穴,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公斤、餅肥0.5公斤、復合肥0.5公斤,并與土充分拌和。穴中蓋一層細土,然后將苗木垂直放入穴中,根系不直接和肥料接觸,將根系自然施展,用細土填入,邊填邊踏實,澆透定根水,封土保墑。苗木根頸在土丘內(nèi)沉實后略高出地面,不能埋入土中。
苗木定植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天晴干旱,應及時澆水灌溉,并在根際覆草或薄膜,發(fā)現(xiàn)死苗應立即補種。幼樹緩苗期過后,薄肥勤施,促進小樹健壯生長。
一、冬季整枝修剪。
①短截修剪。對象是以長果枝結果的品種。
長果枝頂端一般不結果,中部花芽多而結果,故要剪去其頂端的不結果部分。大約剪去枝長的1/3。
其中,長勢較弱的長果枝要重短截;而長勢旺盛,花芽著生部位偏上的長果枝要輕短截。長果枝一般應保留斜生或水平狀態(tài)的,應疏除的是直立枝或下垂枝;老年樹適當留用部分直立枝,中短枝除密生的疏剪外,一般不短截。
為了培養(yǎng)更新枝,對生長粗壯直立、光照條件好、著生在側枝先端的枝,可保留12 15厘米進行短截,作更新枝培養(yǎng)。對結果多年已趨衰老的長枝,短截回縮更新,使其重新抽發(fā)生長枝。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