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注射注意事項有:(1) 注射前應再次“三查七對”(三查,包括操作前查、操作后查、操作時查;七對,包括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時間、濃度、方法)。
(2) 注射前應先排盡空氣。(3) 穿刺時務必沉著掌握進針角度與方向,以免穿破靜脈而致血腫,如果不慎穿破靜脈,應立即拔出針頭,按壓局部,另選其他靜脈穿刺。
(4) 避免將藥液注射于血管外。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藥物,可先行引導注射(即先用生 理鹽水的注射器和針頭,進行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調換另一 抽有藥液的針筒進行推藥)。
如有外溢,應即停止注射,同時報告醫(yī)師,遵醫(yī)囑予以處理。(5) 注射藥液速度應按藥性分別處理。
(6) 需長期反復做靜脈注射的患者,應注意保護靜脈,有計劃地由小到大、由遠端到近端的次序選定注射部位。如有靜脈炎現象,不可再在該部位注射,應予熱敷、理療或外敷消 炎藥等治療措施。
(7) 注射完畢,合理處理用物。
臨床發(fā)現,中藥注射劑在輸液時較易發(fā)生過敏反應,對人體危害較大。
過敏的患者一般會在用藥后5~30分鐘內,表現為氣短、胸悶、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煩躁不安、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的癥狀。 中藥注射劑注意事項 導致過敏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注射液中存在的不溶性微粒。
目前研究發(fā)現,直徑在0。5~2。
0微米的微??蛇M入脾臟,直徑在0。1~0。
5微米的微??蛇M入 肝臟,直徑在0。01~0。
1微米的微??蛇M入骨髓,直徑在15~25微米的微??沙练e在肺動脈的毛細血管上。由于人體最細的毛細血管直徑一般在4~7微米之間,因此這些不溶性微粒一旦進入人體后,不容易代謝,并處于長期潛伏的狀態(tài)。
并且,較大的微粒能引起局部毛細血管阻塞或供血不足,造成組織缺氧,產生靜脈炎、水腫和肉芽腫等。 那么不溶性微粒是從哪來的呢?首先注射液本身就存在不溶性微粒,藥典中對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檢査是“限量”檢查,并不是“有和無”檢査,因為在配制過程中不能保證完全沒有微粒。
其次,在臨床準備及添加藥物等操作步驟中,也會帶入不溶性微粒。所以在看似透明的輸液中會含有許多不溶性微粒。
此外,目前各藥廠的生產技術良莠不齊,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輸液的不良反應,最好就是減少非必要的輸液。況且輸進去的藥物也會經代謝排出體外,并不能保證接下來的幾個月血管一直保持暢通。
患者可遵醫(yī)囑定時、定量服用藥物,同樣具有對維持血管暢通, 預防心腦血管 疾病發(fā)作的作用。且較輸液而言,發(fā)生不良反應的風險更小。
另外,在堅持 中醫(yī)中藥服藥的同時,患者還應注意飲食,少吃高脂、高 鹽的食物。調整生活方式,規(guī)律作息,還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
最后,還需提醒的是,雖然輸液會出現上述風險,但也不用過分擔心?;颊咧灰獓栏癜凑蔗t(yī)囑進行輸液,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上述不良反應的風險。
①醫(yī)院應嚴把質量關,購進優(yōu)質藥品,確保臨床用藥安全與療效。
②注意藥品 在庫養(yǎng)護,保證藥品質量穩(wěn)定。③臨床醫(yī)生使用中藥注射劑時應注意辨證論治。
根 據患者的病情、證候、體質,給予合適的劑量、適宜的溶劑、適宜的給藥途徑,注 意用藥療程,以及中藥注射劑的禁忌證、注意事項,合理用藥。④中藥注射劑不應 與其他藥物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多種藥物同用時建議中間加間隔液體,以免產生不 良藥物相互作用。
⑤護士在給患者用藥時注意配藥方式和給藥的方式,避免滴速過 快。⑥加強用藥監(jiān)護,臨床用藥時應注意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確保用藥安全。
1.本品是純中藥制劑,有效成份較多,保存不當,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所以使用前必須對光檢查,發(fā)現藥液出現混濁、沉淀、變色、漏氣、變質等現象時不能使用。2.對本品有過敏者或有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3.兒童、年老體弱者、心肺嚴重疾患者、肝腎功能異常者和初次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患者要加強臨床監(jiān)護。4.本品不與其他藥物在同一容器內混合使用。5.本品需滴注前新鮮配制。稀釋后及輸注前均應對光檢查,若出現渾濁或沉淀不得使用。6.臨床應用時,滴速不宜過快,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以20-40滴/分為宜,成年人以40-60滴/分為宜。靜滴初始30分鐘內應加強監(jiān)護,發(fā)現異常應立即停藥,處理遵醫(yī)囑。7.本品含有皂苷,搖動時產生泡沫是正常現象,不影響療效。
中藥注射劑系指在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采用現代科技與方法, 從中藥、天然藥物的單方或復方中提取有效物質制成的可供注入體 內的滅菌制劑以及供臨床前配制溶液的無菌粉末或濃縮液。
中藥注 射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點,能較好地發(fā)揮中藥治療 急病重癥的作用。 然而,隨著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因 中藥注射劑使用不合理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的病例也時見報道,中藥 注射劑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關注。
中藥注射劑在 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1)辨證用藥每一種中藥注射劑都有其適應證,應從辨證論 治的角度進行診斷,合理應用中藥注射劑。 (2)使用劑量嚴格控制用藥劑量,防止超劑量用藥造成不良事件發(fā)生。
(3)過敏史仔細詢問患者過敏史,對過敏性體質的患者應慎 用或禁用,使用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用藥反應,以便早期發(fā)現,及時 處理,避免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4)配伍問題中藥注射劑應單獨靜脈滴注,不應與其他藥物 配伍使用,以免藥物相互作用而降低療效或產生毒副作用。
(5)輸液配制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為了保持中藥注射劑的 穩(wěn)定性和療效,應現用現配;配液時應注意藥液的配制順序、加藥 方法,尤其是粉針劑應注意先將藥物充分溶解后,再加人輸液中; 不要隨意加大單位體積溶劑中藥物濃度,因稀釋后藥液中的微粒數 隨藥物的濃度增加而增加,應選用藥品說明書中推薦的溶劑,依據 藥品說明書推薦的濃度進行配制,因輸液的性質及pH值可影響中 藥注射劑在輸液中的穩(wěn)定性,其微粒數也可因輸液不同而存在 差異。 (6)輸注速度滴注過快會導致藥物局部濃度過高,可使不溶 性顆粒在毛細管內聚積、堵塞而導致頭暈、疼痛、刺激性皮炎等, 因此,應嚴格控制滴注速度。
(7)間隔液到目前為止,已確認清開靈注射液不能與硫酸慶 大霉素、青霉素G鉀、腎上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紅霉素、多巴 胺、山根菜堿、硫酸美芬丁胺等藥物配伍使用,雙黃連注射劑與氨 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酯類配伍使用容易產生渾濁和沉淀。 如需要靜脈 滴注多組液體的患者,應注意多組輸液的給藥順序。
靜脈輸注中藥 注射液后,應用少量溶劑沖洗輸液器,或在輸液組與組間使用中性 液體間隔后續(xù)滴,避免配伍禁忌的發(fā)生。
1、慎重用藥(對下述患者應慎重用藥)(1)對其他藥物有過敏癥既往史患者。(2)肝功能障礙或有其既往史患者。[有肝功能障礙既往史的患者,AST(GOT)ALT(GPT)的數值有出現異常的現象。](3)給藥部位有皮膚病或感染的患者。[因為本品為關節(jié)腔內注射]2、一般注意(1)變形性膝關節(jié)病,當關節(jié)有較嚴重的炎癥時,注入本品有時會加重局部炎癥反應。故以消除炎癥后再用本品為宜。(2)注入本品,有時會引起局部疼痛,故給藥后應使局部處于安靜狀態(tài)。(3)藥液漏于關節(jié)腔外會引起疼痛,故必須準確注入關節(jié)腔內。(4)使用本品期間,如出現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應,請咨詢醫(yī)生。(5)同時使用其他藥品,請告知醫(yī)生。(6)請放置于兒童不能夠觸及的地方。3、用藥須知(1)注意事項1)本品為膝關節(jié)或肩關節(jié)內注射劑,須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2)癥狀未見改善時,注射次數應以5次為限。3)關節(jié)積液時,酌情穿刺排液。(2)使用須知1)本品為密封包裝,請在即刻使用前開封。2)如發(fā)現密封包裝已開封或已有破損時,請不要使用。(3)其他1)不得注入血管內。2)不得用于眼科。3)本品因粘稠之故,宜使用22~23G注射針注入為宜。4)本品為一次性使用藥劑,啟封后請速使用,用后廢棄。
使用本劑時,為防出現耐藥菌,原則上應確認敏感性且用藥應限于治療疾病必要的最短期間。腎損害患者應減量或延長給藥間隔使用(參照【注意事項】的1.慎重用藥及【藥代動力學】項)。1.慎重用藥 (1)腎損害患者[持續(xù)血中高濃度,有可能惡化腎損害,也有可能增強第8對腦神經損害等不良反應](參照【藥代動力學】項)。 (2)肝損害患者[有可能惡化肝損害]i (3)重癥肌無力癥患者[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 (4)老年患者(參照【老年用藥】項)。 (5)經口攝食不足患者或非經口維持營養(yǎng)患者、全身狀態(tài)不良患者[有時出現維生素K缺乏癥狀,故應注意觀察]。2.重要且基本注意 (1)有時出現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等第8對腦神經損害,故應慎重給藥。尤其腎功能損害患者、老年患者、長期用藥患者及大量用藥患者等的血中濃度易升高,進一步增加聽力障礙的危險性,故實施聽力檢查為宜。氨基糖苷類抗生索的聽力障礙,始自高頻音并波及低頻音,因此用最高頻率8kHz檢查聽力,則有助于早期發(fā)現聽力障礙。 (2)有時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腎損害,故應慎重給藥。3.用藥須知 (1)操作方法:切割安瓿時為防止混入異物,用酒精棉等擦拭安瓿頸部后切割。 (2)調制方法:. 1)靜脈滴注時,本劑通常用『日局J生理鹽水、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此外,目前已確認無配伍變化的補液有【日局】林格氏液、果糖注、強力復方氨基酸S、木糖醇注5%、Potacol-R、Hicaliq液1號及2號、Lactec注及G注等,均可用以稀釋。 2)與氨芐西林、頭孢替安、頭孢呋辛混合,則兩劑反應形成酰胺,而降低本劑活性,故應分不同途徑給藥。 3)與抗環(huán)血酸注射液混合,有時會降低本劑活性,故應分不同途徑給藥。 (3)靜脈滴注:靜脈滴注時不得急速給藥。 (4)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時為避免損傷組織及神經等,應注意下述內容。 1)盡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另外,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乳兒、幼兒和小兒尤應注意。 2)注意避開神經走行部位。另外,刺入注射針時,若有疑觸及神經的劇痛,應立即拔針并換位注射。 3)輕拉注射器內筒,確認無血液逆流后注射。 4)有時會引起硬結,故注射即刻后應充分按摩局部。4.其他注意 大量輸入經枸櫞酸抗凝處理血液的患者,若給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則與給藥途徑無關,、有時會出現神經肌肉阻滯癥狀及呼吸麻痹。
1、在注射肉毒素時,要選擇一家正規(guī)的醫(yī)院,和一名有經驗的醫(yī)師。
這樣不僅能夠確保你的注射效果。更加能確保你的安全性; 2、對于孕婦、哺乳期婦女、重癥肌無力患者、過敏體質者、上瞼下垂者和心、肝、腎等內臟疾病患者等不能使用肉毒素; 3、在注射肉毒素之前,要對身體做一個全面的檢查,雖然,肉毒素只是注射類的藥物,但是,還是有部分人是不能注射肉毒素的; 4、注射肉毒素前10~14天內不能服用可能導致流血凝血問題的藥物; 5、注射肉毒素后還要避免服用慶大霉素和青霉素等藥物,否則會增強毒性,使人體產生一系列中毒癥狀; 6、保持注射部位周圍3cm范圍的自然擴散,不能按摩,避免過度擴散; 7、注射肉毒素后4~6小時內,病人也最好不躺下,以免肉毒素流散。
6小時內,不能洗臉,不能化妝,不能觸摸注射部位,更不宜運動。
脂肪乳注射液注射 【注意事項】 1、本品慎用于脂肪代謝功能減退的患者,如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中毒、胰腺炎、甲狀腺機能低下(伴有高脂血癥)以及敗血癥患者慎用。
這些患者輸注本品時,應密切觀察血清甘油三酯濃度,連續(xù)使用一周以上的患者,應檢查患者的脂肪廓清能力。 2、對大豆蛋白過敏者慎用本品,使用前必須做過敏試驗。
3、新生兒和未成熟兒伴有高膽紅素血癥或可疑肺動脈高壓者應謹慎使用本品。 4、新生兒,特別是未成熟兒,長期使用本品必須監(jiān)測血小板數目、肝功能試驗和血清甘油三酯濃度。
5、采血時,如本品還沒有從血流中完全清除,則將干擾其它實驗室檢測項目(如膽紅素、乳酸脫氫酶、氧飽和度、血紅蛋白等)。絕大多數病人在本品輸注后5~6小時,即可被完全清除。
6、孕婦:已有報道表明妊娠婦女使用10%和20%脂肪乳注射液是安全和成功的。理論上30%與10%和20%脂肪乳注射液一樣,也能用于妊娠婦女,但尚缺乏動物生殖研究的證據。
7、嬰兒與兒童:因缺乏30%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嬰兒和兒童的經驗,所以暫不推薦給嬰兒和兒童使用。 8、使用本品一周以上必須做脂肪廓清試驗。
具體操作如下:輸注前采血樣,離心,如果血漿呈乳狀,則原定的輸注計劃應延期實施(此法不適用于高脂血癥的患者);當發(fā)現病人脂肪廓清能力降低時,最好再查血清甘油三酯。對于嬰兒和兒童,監(jiān)測脂肪廓請能力的最可靠的辦法是定期測定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5.4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