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蘇教版的.教育部核準,我們于今年年初啟動了與新課程標準配套的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的編寫工作。
其中的一年級上冊業(yè)經(jīng)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并已進入實驗區(qū)。在“標準”研制組專家的具體指導下,我們又繼續(xù)編寫了一年級下冊。
一、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編寫的指導思想是以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指針,以《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jù),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目標,建設一套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有中國特色的小學語文教材。據(jù)此,我們確定了以下編寫原則: 1、全面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和地位。
認真領會課程標準有關語文課程性質(zhì)的論述,準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切實構建小學語文教育的新體系。要在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滲透人文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在獲得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同時,熱愛、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了解、吸納人類進步文化的精華,具有廣闊的視野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成為對民族、國家、人類有責任感的現(xiàn)代公民。
2、體現(xiàn)國家課程改革精神,體現(xiàn)社會和人的發(fā)展需要,體現(xiàn)語文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材料編寫要突出四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注意研究其他版本(包括港臺地區(qū))的小學語文教材,學習各家之長。
注意從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語文教育經(jīng)驗中汲取精華,從長期以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成功經(jīng)驗中吸收營養(yǎng)。在學習和吸收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4、立足于便教利學。教材編寫力求簡化頭緒,突出重點,使教學目標集中明確,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同時注意減輕學生的過重課業(yè)負擔。 5、實行開門編書。
精心組建一支品質(zhì)優(yōu)良、結(jié)構合理、富有戰(zhàn)斗力的編寫隊伍。在此基礎上,發(fā)動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和有志于語文教材建設的各界人土參與編寫工作,爭取知名專家的指導,聽取一線教師的正確意見,走編寫人員、專家、第一線教師“三結(jié)合”編書的路子,使教材能夠凝聚集體的智慧。
二、教材的框架體例 本冊教材共分四個部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課文和單元練習。 1、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標準”中的“總目標”明確提出: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我們認為這個要求對小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在教材中設置了“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系列。
本冊“習慣篇”的要求是:認真寫鉛筆字;積極發(fā)言,專心聽講。 2、識字寫字 本冊教科書用“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方法安排了466個生字(其中只認不寫的183個,要求能識會寫的283個),較之過去同冊的識字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
全冊生字分兩個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識字,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10個;只識不寫的生字也不超過10個。
二是專門的識字課文。每課安排能識會寫的生字不超過9個,其中只識不寫的生字不超過8個。
專門的識字課文采用以下三種形式: ⑴ 詞串識字。顧名思義,詞串是將相關的詞語串連起來,用以表現(xiàn)某個場面或意境。
詞串是押韻的,可以連貫起來誦讀。詞串配有相關的情境圖,用以幫助兒童理解詞語的意思,并感受詞串描繪的意境。
如“識字廣:“春天 春風 春雨/柳樹 小草 嫩芽/布谷 燕子 蜜蜂/梨花 杏花 桃花”。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押韻上口,好像一首小詩。
“識字”1、2、5、6四課均屬此種形式,其內(nèi)容分別是“春天”、“奧運會”、“夏天”、“夏夜”。 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借助韻文形式和情境圖識字;通過誦讀進行自動化識別漢字的訓練;幫助學生認識事物,并受到美的熏陶。
⑵ 看圖會意識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圖來揭示字理,并附有為識字提供語言環(huán)境的相關短文。
如“識字3”便是通過有關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使兒童初步認識到絕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識字7”則通過形象化的圖形來顯示“人從眾木林森”等是怎樣以基本字逐步疊加來體現(xiàn)字義的。
⑶ 轉(zhuǎn)轉(zhuǎn)盤識字。先通過轉(zhuǎn)轉(zhuǎn)盤顯示一組同聲旁的字,再將這些字編進短文,為識字提供語言環(huán)境。
“識字”4、8均屬于這種形式。如“識字4”,課文先以轉(zhuǎn)轉(zhuǎn)盤換偏旁的方式,轉(zhuǎn)出了馳、地、他、池等一串同聲旁的形聲字,使學生初步認識到這幾個字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義。
然后讓學生讀一則有趣的字謎:有馬能行千里,有土能種莊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養(yǎng)魚蝦。以加深對形聲字造字規(guī)律的理解。
安排此類課文的意圖是:揭示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集中識一批字;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無論是隨課文出現(xiàn)的生字,還是“識字”課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寫的字都在課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現(xiàn);只識不寫的字則列在兩條綠線內(nèi)。
為了打好小學生的寫字基本功,所有要求書寫的生字,都根據(jù)國家語委規(guī)定的標準,一一展示筆順,以便小學生在描紅、仿影、書寫時有所遵循。 “標準本”十分重視寫字教學。
對于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
小學一年級是打基礎的階段。
孩子在學語文時,只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前行,過好學習語文的五道關,即拼音關、識字關、寫字關、朗誦關和寫作關,就能為學好語文打下堅實基礎了。 學好拼音是小孩子學習語文的關鍵,教孩子區(qū)分哪些是字母表,哪些是聲母表,哪些又是韻母表;還要弄懂聲調(diào)符號的變化等,平常要結(jié)合具體的字進行練習。
做到從認識,到會拼,再到能正確拼讀。小孩子的接受能力是非??斓模瑢W拼音如同學說話一般自然,只是現(xiàn)在的他們已經(jīng)會思考并且有了自己的一些小思想。
所以在愉快中學習,會使孩子更放松和更可能與你“合作”!拼音要反復地練,你不要那么死板地教,孩子在學校已經(jīng)背著手“正正經(jīng)經(jīng)”地拼了半天了,父母在家里,只要陪著孩子復習一下就足夠了,家長可以拿著那些和課本不一樣的精美的拼音卡片與孩子一起在游戲中學習,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其實,很多孩子在沒有上小學時,就已經(jīng)學會許多漢字了,不過家長也只是教他們認識這個字如何寫或如何來讀。
要知道,小學的語文課可不只是會讀會寫就是最終目的了,孩子識字學習的任務可重著呢,他們要試著區(qū)分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以免誤讀成別字。中國的漢字是很難學習的一種文字,什么形近字和同音字,還有多音字總會使初學者眼花繚亂,對那些天資不是很好的小孩子們來講,學起來會更吃力。
我有一個朋友是個研究漢字的教授,他在孩子學習漢字時,從象形字開始,就如同孩子畫畫一樣地對孩子的學習進行啟蒙。他總對孩子講有關漢字演變的過程,當然都是非常有趣易懂的故事,所以他的小孩兒,對那些“天書”般的漢字一點也不膽怯,總是可以自由快樂地學習它們。
大多數(shù)家長也許為孩子講不出那許多的故事,不過,現(xiàn)在幼兒頻道有關孩子學字、學拼音的節(jié)目辦得越來越好了,寓教于樂,益處多多呢!您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光盤的輔助,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 漢字的造型是何其美麗,我們應該和孩子一起為我們的母語――漢字歡呼不是嗎?寫好一手漂亮的漢字,是多么榮幸的一件事情啊,見字如見人,看看你的字,多少也反應了一個人的素質(zhì)與水平,盡管現(xiàn)在“無紙化辦公”廣泛普及,至少簽名總要你自己的字吧!孩子們是中國的未來,是中國文化生命的承載者,他們有責任把中國字寫好。
習慣一但形成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孩子養(yǎng)成的必須是好習慣,寫字從一開始就要做到姿勢正確,有些人寫了一輩子字,雖然會寫字,可是看看他的拿筆姿勢就可以想象出他的大作是何模樣了。練習寫字從某方面講,也正是磨練孩子耐性的時候,在此過程中,將謙虛、勤奮、細心、堅持不懈等品質(zhì)注入孩子的體內(nèi),待到陽光、雨水充足時,一定會大放異彩的。
“媽媽!我會認字、寫字了。你看那字讀‘人’;那詞念‘中國’!”當孩子自豪地讀給你聽時,你就要注意對他的朗誦能力進行培養(yǎng)了。
要知道,它可是語文的基本功??!它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對于學好語文具有重要意義。要養(yǎng)成朗誦的好習慣,使之成為孩子學好語文的一種有效方法;要合理安排時間,多朗誦多練習,有聲有色才可以顯示水平。
中國家長們在忙著為孩子找老師為其輔導作文時,還是不曾意識到為什么孩子不會寫作文。語文知識不是幾堂課就能學習和掌握的了的。
作文更是如此,只有日積月累才可關鍵時刻“盡顯本色”。多閱讀;讓孩子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要引導孩子,千萬不要讓“寫日記”成為他的一個心理障礙,要讓他寫自己的日記,不是應付差事!要“日記日記天天記,可以里面藏秘密”才行!我從小就有剪報的習慣,我的作文也因為它而從沒發(fā)愁過沒有素材可用。
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玩“剪報游戲”。知識的搜集與整理,是充實大腦的一個捷徑。
外國的小學生,在上小學時就自己完成“長篇論文”,教育者也就是讓孩子們在收集的過程中學習與成長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獨立思考與活動的能力自然要比咱們的那些總把“老師說”掛在嘴邊的孩子強的多。 讓小孩子從圖畫書開始,從讀書、讀報中學習我們的文化和歷史,學習我們先人的寶貴精神,將其漸漸融進我們的血液中;語文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只是去了解和傳承它,語文真的不應該嚇壞那么多家長和孩子,從小學開始,一刻不放松地一直讀下去吧,從中國讀向世界! 本頁內(nèi)容:《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視頻教程在線觀看》《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視頻教程下載》 /edu/105/2207/。
一、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
小學語文課本所選課文內(nèi)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尋求救國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獻身民族的解放、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跡,還有許多艱苦樸素、勤學苦練、誠實勇敢、助人為樂等德育內(nèi)容,如果教師缺少這方面的瀏覽,在講課過程不能感染學生,達不到動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為語文教師要對政治、社會事事關心,關注國際國內(nèi)風云變換的世態(tài),敢于揭批社會上的丑惡現(xiàn)象,見義勇為,見不義敢說敢斗,身教言傳,以自己的行動感動學生。
教師在講有關政治思想性強的課文時,摸其聲,擬其狀,關鍵處聲淚齊下,痛罵喜興,表于言狀,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語文教師要有相當?shù)奈氖分R和文學修養(yǎng)。
教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小學語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詩歌、散文、小說、議論、童話等各種體裁都有,如果教師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識,就很難把課講好。
語文教學的目的大致是兩個方面: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二是語文表達和寫作能力。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取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過長期的接觸,潛移默化的教師身上受到影響,有時不知不覺中從教師身上受到的影響效果強烈而持久,可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許多大作家都提到過他們的啟蒙 老師。
當一個教師的宿舍里有幾櫥書,他常常在讀書寫作,他的文章常見諸報端,可想而知,學生對這個教師有幾分敬意,無形中學生自覺模仿教師的行動。
小學語文教師要博覽群書,要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喜歡寫作,不斷地有新作從報刊電臺發(fā)表出來,如果教師寫不出東西,怎能教學生寫出好文章呢?這方面山區(qū)優(yōu)秀教師劉讓賢給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的文章經(jīng)常登報,并編纂出書,由他指導學生寫出的作文在省內(nèi)外報刊中登載。激發(fā)了山區(qū)學生的作文興趣。
三、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
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文字知識,還要有比較豐厚的自然科學知識。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甚至還必須了解一點高新科學技術,因為所有這些都會在教學中用到。例如:《黃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學知識,〈凡卡〉要有舊俄時代的歷史知識,〈冬眠〉有動物知識等,還有生理衛(wèi)生、天文地理、民族風俗等方面的知識。所有這些僅靠語文知識是講不透的。
四、小學語文教師要有多方面的藝術修養(yǎng)。
吹拉彈唱,能書能畫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喜歡。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法,老師的“三筆”字寫得好,學生的自然就好,教師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學名著、文房“四寶”、名家書畫、名詞名言貼滿墻壁,都會顯出小學語文教師的獨特風格。
語文教學可說是集德、智、體、美、勞、五育于一爐,這就要求執(zhí)教者有一專多能的過硬本領,對于一個僅有語文知識的教師來說,是不能勝任的,這就要求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多才多能,一專多長,具備多方面的涵養(yǎng),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