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答 案一.積累與運用(9題4分,其余每小題2分,共20分)1.C 2.(1)覆——履 (2)卸——御(3)是——事 (4)論——倫3.C 4.A 5. A 6.C 7.B8.(1)盡為遠(yuǎn)飛(2)調(diào)山長明(3)揚氣千語(4)大心馬功 9.D 10.(略)二.閱讀(共40分)10.(2分)(1)后半生。
(2)糟蹋,折磨。11.(2分)因為他流落到一個離人類貿(mào)易正常航線幾百海里以外的荒亂島上,與世隔絕,生還的機會幾乎沒有 。
12.(2分)悲觀、絕望的感情。13.(2分)想到了自己的遭遇比同伴們好得多。
14.(2分)同時也應(yīng)當(dāng)考慮到更壞的情況。15.(2分)寫魯濱孫及時調(diào)整悲觀、絕望的心態(tài),決定在孤島上頑強地生活下去。
16.(2分)有槍、彈藥、制造物品的工具、衣服、臥具、帳篷等充足的維持生活的東西。17.(2分)人陷入絕境后,應(yīng)從相反的方面考慮對你有利的因素,點燃你的希望之火。
18.(2分)在南極這個最不適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卻最能感到生命的美麗。19.(2分)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0.(2分)與同伴和人類和諧相處。21.(2分)捷克老教授為科學(xué)獻身的奉獻精神。
22.(2分)對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苔蘚、能和同伴與人類和諧相處的企鵝、具有奉獻精神的老教授的贊美之情。23.(2分)欲揚先抑,反襯捷克老教授為科學(xué)獻身的奉獻精神。
24.(2分)捷克老教授在考察研究中不顧身體,忘我工作。25.(2分)(1)追趕(2)跑 (3)在道路上 (4)黃河26.(2分)(1)夸父 (2)杖 (3)大澤 (4)精衛(wèi)27.(4分)(1)河和渭河的水不夠,夸父又趕到北邊的大澤去飲水。
(2)漳河在這里發(fā)源,向東流入黃河。28.(2分)勝利了。
他進入了太陽,他死后,手杖還化作桃林,造福人類。(此題具有開放性,言之成理即可給分)29.(2分)精衛(wèi)填海。
這一天,偏僻的小山村突然開進了一輛汽車。這可是件新鮮事,全村人都圍了過來。從車上走下幾個人,其中一個穿黑皮夾 克的中年男子問大家“你們想不想演電影?誰想演請站出來?!币贿B問了幾遍,村民們都不說話。這時,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站了出來,說:“我想演。”他長得并不漂亮,單眼皮兒,臉蛋紅撲撲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強和淳樸?!澳銜鑶??”中年男子問?!皶??!迸⒆哟蠓降鼗卮??!澳悄悻F(xiàn)在就唱一個?!?/p>
“行!”女孩子開口就唱,一邊唱還一邊扭,“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
村民大笑。因為她的歌唱得實在不怎么好聽,不但跑了調(diào),而且到一半時還忘了詞。沒想到,那中年男子卻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這個勇敢地向前邁了一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她幸運地被大導(dǎo)演張藝謀選中,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中出演女主角,她的名字很快傳遍了大江南北。
請以“跨出勇敢的一步”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
祝 學(xué)習(xí)進步
第5課《傷仲永》練習(xí)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邑人___ 扳___ 環(huán)謁___ 泯然___
2.解釋加點的詞
⑴.世隸耕( ) ⑵.未嘗識書具( )
⑶.借旁近與之( ) ⑷.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⑸.稍稍賓客其父( ) ⑹.余聞之也久( )
⑺.從先人在家( ) ⑻.受之天也( )
⑼.卒之為眾人( ) ⑽.今夫不受之天( )
⑾.泯然眾人矣( ) ⑿.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 ( )
⒀.稱前世之聞( ) ⒁.父異焉( )
3.解釋下列多義詞。
父利其然也( ) 賢于材人遠(yuǎn)也( )
A、然 B、于 于舅家見之 ( )
泯然眾人矣( ) 環(huán)謁于邑人 ( )
4.翻譯下列句子
A.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譯: 。
B.父利其然也。 譯: 。
C.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譯: 。
D.邑人奇之 譯: 。
E.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譯: 。
F: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譯: 。
5.填空
《傷仲永》的作者是 _代的王安五。他字 _,號_ ,是杰出的_ 家、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下列朗讀停頓不正確的是( )
A、借旁近/與之 B、金溪民/方仲永
C、父/利其然也 D、余聞之/也久
7.課內(nèi)語段閱讀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并自為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⑴.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并注音釋義。
⑵.解釋詞語。
①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______ ②指物作詩立就 ______
③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______ ④或以錢幣乞之 ______
⑶.翻譯下列句子
①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⑷.方仲永具有怎樣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⑸.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眾人矣”?
⑹.開頭介紹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⑺.仲永的天賦才華從哪些事情可以說明,請舉兩例。
⑻.仲永的父親“不使學(xué)”的原因是什么?其具體做法怎樣?
⑼.聯(lián)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基礎(chǔ)鞏固
2.⑴.屬于 ⑵.曾經(jīng) ⑶.給 ⑷.完成 ⑸.名詞用作動詞,意思以賓客之禮相待 ⑹.語氣助詞,表停頓 ⑺.跟隨 ⑻.承受 ⑼.最后 ⑽.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 ⑾完全 ⑿牽、引;拜訪 ⒀相當(dāng) ⒁對……感到詫異
3.A 這 ……的樣子 B 比 在 到
4.略
5.北宋;介甫;半山;政治;文學(xué)
6.D
7.⑴.“扳”通“攀”,pān,牽,引 ⑵.①觀看,觀賞。②完成。③文采和道理④有人 ⑶.略。 ⑷.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并自為其名。”“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⑸.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⑹.表明其家庭絕無詩禮的熏陶。 ⑺.如①忽啼求之 ②即書詩四句 ③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⑻.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⑼.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變,后天的教育和學(xué)習(xí)在一個人的成長中是十分重要的。
七年級語文上第五單元復(fù)習(xí)試卷
一、基礎(chǔ)知識及運用(24分)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5分)
笑柄( ) 繁衍( ) 內(nèi)疚( ) 樹杈( ) 犄( )角
內(nèi)jiū( )分qí( )花bàn( )蕩yàng( )寬shù( )
1、根據(jù)釋義,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5分)
(1)為了正義說公道話。 ( )
(2)受到不應(yīng)有的指責(zé)或待遇,心里難過。 ( )
(3)形容病危,或借喻事情不可挽回。 ( )
(4)忘記別人對自己的恩情,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 ( )
(5)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 )
3、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錯字,在( )寫出正確的字。(2分)
(1)他那時大慨十歲內(nèi)外罷。 ( )
(2)早的山桃也多吐雷。 ( )
(3)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極雜物的小屋去。 ( )
(4)灰黑色的凸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 )
4、按要求寫成語或俗語。(至少寫2個)(2分)
(1)表達(dá)愉快心情的:
(2)成語中帶“苦”字的,如:苦心孤詣、
5、填入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連貫的一項是( )(2分)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
然不算重; ,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xì),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A、兒子畢竟幼小,雖然很胖 B、兒子畢竟很胖,即使幼小
C、兒子盡管很胖,畢竟幼小 D、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
6、改寫劃線的句子,使全句連貫、簡潔。(2分)
腳下是深綠的草地,蔚藍(lán)的天空在高高的頭頂,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邊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叢林,翩翩起舞的蝴蝶,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p>
(2)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8、借鑒仿寫一句,不可重復(fù)相同的內(nèi)容。(2分)
例句:父親一棵樹,一棵偉岸的樹,為我遮蔽風(fēng)雨。
二、閱讀理解。(46分)
(一)閱讀下列文言語段,完成9—12題。(10分)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②還,顧反為女殺彘③。”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④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彼炫脲橐?。
[注釋]①之:動詞,到,去。 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豬。
④、嬰兒:孩子。 ⑤、知:智慧。
9、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2分)
A、女還(回來) B、顧反為女殺彘(返回)
C、特與嬰兒戲而(開玩笑) D、遂烹彘也 (烹調(diào))
10、下列加點的“之”,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 (2分)
11、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隨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親)
③、曾子欲捕彘而殺之 (它,指豬) ④、妻止之曰 (他,指曾子)
⑤、聽父母之教(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12、請用簡潔的話概括這則故事的寓意。(2分)
偉大的悲劇么一:設(shè)計意圖有兩點,①是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練習(xí)口語表達(dá)②是抓住課文精華,反復(fù)咀嚼,品味其中的含義。
二:①在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dá)了角逐失敗后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但事實上作者本人并不這么認(rèn)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dá)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dá)者什么也不是"的觀點。
②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達(dá)的是斯科特和伙伴們的心情。此時,在痛苦萬分的斯科特眼中,風(fēng)中飄揚的挪威國就是他的對手,勝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揚威、洋洋得意。
這真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③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fēng)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
在這種文化傳統(tǒng)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yè)績作證的任務(wù)。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④聯(lián)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往事和他對遙遠(yuǎn)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這與現(xiàn)實的嚴(yán)酷性成了鮮明的對比。 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
⑤這兩句話表達(dá)了作者對斯科特崇尚的贊譽,意思是雖然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jīng)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dāng)然是偉大的悲劇。
這句話在全文中可做為主旨句,起點題作用。 剩下的那題就不打了,因為打得累死了,望采納啊~。
一1B 2D 3(1)心理描寫 (2)動作描寫 (3)語言描寫 (4)景物描寫 4 (1)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 又在新葉上跳舞(2)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日中不至 對子罵夫 5一回回送行,一天天守望,母親的牽掛歲月般綿長。 6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就是為城市建設(shè)打開新的一頁,開辟一條道路。7 發(fā)現(xiàn) 了解 揭開 8 七歲那年,她帶我去單位,別人問我是誰,她紅著臉解釋,這是別人的孩子!9 喜歡丁當(dāng),因為她小小年紀(jì)竟然是那樣的成熟,對父親是那樣的孝順和熱愛。10 略 11喻指因錯誤認(rèn)識而走的人生彎路。12 作為過來人,母親擁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想以此來勸告女兒,避免重蹈覆轍。13 倔強,有好奇心,執(zhí)著頑強。14 對孩子既關(guān)愛又尊重,是一種明智之舉。15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執(zhí)著于一個目標(biāo),頑強地奮斗努力,未來就是美好的。16 (1)?。?)你(3)拋棄 17(1)你是什么人,竟敢一個人留下來?(2)我們這些不講道義的人,卻侵入這個有道義的地方18 遂班軍而還19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20 本文表現(xiàn)了荀巨伯道義至上,舍生取義的高貴品質(zhì),這個品質(zhì)很值得贊揚。
這是我們基礎(chǔ)訓(xùn)練的答案,不知道是不是,后面的略。
希望采納
從一定程度上說,探險是“人類中心主義”觀念支配下的產(chǎn)物。這種觀念認(rèn)為,面對自然世界及其生物世界,人類無處不可以涉足,只要人類力所能及,便可以“占山為王”“插旗為疆”,據(jù)為己有。但是,如果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框架,我們可以質(zhì)疑:人類的步履就沒有限度或限界嗎?只要人類足跡所至,那里就必然屬于人類嗎?就理應(yīng)由人類來主宰嗎?事實上,人類探險的足跡所到之時,也就是那里的災(zāi)難發(fā)生之日。不是嗎?人類飛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環(huán)繞地球;人類登上“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今天的長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類出入原始森林,那里的“土著”動物、生靈即受到驚擾和侵害,甚至難逃劫難……如同哥倫布探出“新大陸”帶來了殖民主義的擴張,當(dāng)今人類無所自律無所限制的“探險”,也反映了人類中心主義的擴張??茖W(xué)是一把雙刃劍,探險也是如此。人類探險在哪里留下腳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塵。
阿蒙森的創(chuàng)舉不僅在于在南極點取得顯赫成功,還在于開辟了北極的空中航道。從此,阿蒙森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兩極英雄。
意大利人彼勒不滿足于這一探險,決定自己也大干一番。1928年5月24日,他駕著“意大利”號飛艇前往北極點。當(dāng)艇上人員了望到了斯瓦爾巴德群島,就要登陸歡慶勝利的時候,飛艇突然漏氣并墜落在冰面上……
“意大利”號飛艇失事的消息很快傳開,身在挪威的阿蒙森坐不住了。出于對諾彼勒的友情,也出于一位探險者的勇敢和無私,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從挪威的卑爾根乘坐“拉姆”號飛機,飛赴斯瓦爾巴德群島北部冰區(qū),搜尋“意大利”號。然而,他于6月20日發(fā)出最后一封電報后,便失蹤了。“壯志未酬身先死”,生為探險而生,死為探險而死的兩極探險英雄阿蒙森就這樣謝幕人生。不錯,他的死是個永遠(yuǎn)解不開的謎,但他一再展示人類開拓精神的英雄壯舉,已經(jīng)并將繼續(xù)永存于世。
①一個六人組成的考察隊在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突遇暴風(fēng)雨,迷失了方向.天漸漸黑下來,老隊長神色凝重地告訴大家,如此惡劣的天氣,營救工作根本無法進行,我們必須設(shè)法熬過今晚才有營救的可能。大家的心一下子跌到了無底深淵。誰都明白,這里夜間溫度將降到零下37℃,要想在野外熬過一夜幾乎是不可能的。
②最后,他們發(fā)現(xiàn)一塊上部凸出、下部凹入約一米的巨巖,大家一起擠進去。六個人背靠背,蜷縮著,彼此用身體取暖。
③這時,隊員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棲身巨巖下竟纏繞著許許多多干枯的樹枝。大家激動不已,把目光齊刷刷地頭向全隊唯一的煙民——老隊長。老隊長心領(lǐng)神會,從懷里掏出一盒火柴。遺憾的是,火柴盒里的火柴僅剩下區(qū)區(qū)幾根了。
④這里海拔數(shù)千米,氧氣稀薄,肆虐的寒風(fēng)無孔不入。大家用身體擋著風(fēng),一根、兩根、三根,火柴“哧”地一亮便熄滅了,騰起一縷青煙。僅剩最后一根火柴時,老隊長不敢再劃了。他清醒地知道,如果這根火柴再不能把柴禾點燃的話,他們將魂斷高原。
⑤氣氛驟然緊張起來,老隊長拿火柴的手開始顫抖??耧L(fēng)裹挾著雪粒打在臉上,六條生命,一根火柴,上演著與死神對峙的悲壯一幕!
⑥深思熟慮了許久,老隊長命令大家把yōng zhǒng 的外衣脫下,,擁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體圍成一圈,將老隊長劃火柴的手圍得密不透風(fēng)。在火柴擦向磷紙的剎那,每個人都竭力屏住了呼吸?!斑辍钡匾宦?,火柴zhàn kāi 一朵絢麗的火花,將濃重的夜幕撕開一角,老隊長忙將自己的帽子點燃,放在樹枝下?;鹈鐨g快地跳躍著,映紅了六張激動的臉龐,溫暖了六顆冰冷的心。在那漫長的一夜,在那生死之間,大家都感到了自身的渺小,同時對那根救命的火柴產(chǎn)生了近乎崇拜的敬意。天亮了,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人們的眼里shǎn shuò 著淚花。
⑦誰也不會想到,創(chuàng)造奇跡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