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奧賽是分為好幾輪的。先是分賽區(qū)初賽(第一輪),考的比較簡單,基本上和高考的內容差不多。過了第一輪之后的幾輪,基本上考的就都是大學里的內容了。不知道LZ現在上高幾。要是是高一高二的話,可以去上上市里的奧賽培訓班。當然,在競賽之前學校一般都是會組織大學里的老師來給同學做講座的。參考書的話建議你買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這三本書是很厚的,但是一定要看。全是基礎知識!上培訓班時老師基本上就是以次為藍本的。當然了只看這些是肯定不夠的。還要自己去書店找找專門考化學競賽的書。那上面基本上就是以題目為基礎來介紹的,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金牌之路等等。最后還要去找歷年全國初賽的題目練練。
化學競賽:
第一輪:分區(qū)預賽(過了就可以拿獎了,至少是省三)
第二輪:分區(qū)復賽(選一批人去考全國初賽)
第三輪:全國初賽(決定賽區(qū)省一等獎,前5人可去全國決賽)
第四輪:全國決賽(全國共160人左右,分出全國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 40人,基本上可以報送清華北大之類名校)
最后:國際決賽(ICHO)
第一輪在市內學校考,第二三輪在省會高校,第四輪基本上在全國的名???,08年是在南京大學。ICHO當然就在外國了。。。。。。
不知道lz是哪里的。你們那里省一等獎要是能高考加分的話,我覺得搞搞化學競賽還是比較值得的。要是沒有加分的話,本人覺得就沒什么必要了。要是走高考這條路的話,還不如上課好好聽聽。高考多考幾分才是王道。競賽這種東西最好不要強求。我那一屆就有不少人搞競賽。本人也搞的,呵呵。有的人有心栽花花不開,有人卻無心插柳柳成蔭。當然了,我不是說隨便搞搞就能拿省一??隙ㄊ且鹿Ψ虻?!雖然說競賽這東西對課程的學習有幫助,但是畢竟是大學的東西,高考基本上是不會考的。也有不少人競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是高考卻發(fā)揮失常,也許這跟用競賽的思維來高考也有一定的關系吧。LZ最好好好考慮之后再做決定。也祝你成功!
國化學會“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普及化學知識,鼓勵青少年接觸化學發(fā)展的前沿、了解化學對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意義、學習化學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愛好和創(chuàng)造精神;探索早期發(fā)現和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思想、方法和途徑;促進化學教學新思想與新方法的交流,推動大學與中學的化學教學改革,提高我國化學教學水平;選拔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化學競賽的選手。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暨冬令營是全國高中學生最高水平的化學賽事,它與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接軌,是中國高中學生的化學“全運會”。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分為兩個階段: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qū)),簡稱初賽;和“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簡稱決賽。
1、初賽在每年9月中旬舉行,筆試(3小時),全國統(tǒng)一時間在各省市自治區(qū)分若干考場同時進行。 2、決賽在來年春節(jié)前舉辦冬令營進行,分理論競賽(4小時)和實驗競賽(4-5小時)兩輪。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初賽的選手為普通高中學生。年齡在來年國際競賽前小于20歲。
決賽選手名額為每個省、市、自治區(qū)5名。 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qū))獲一等獎的學生不超過總人數的1%,可獲得大學保送生資格。
中國化學會自1984年以來,連續(xù)每年組織了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活動。這些活動對提高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幫助青少年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對促進化學教學的改革,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1987年在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的基礎上,選拔成績優(yōu)異的高中學生參加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17年來,68名參賽學生全部獲獎,其中金牌44枚、銀牌21枚、銅牌3枚,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 化學競賽活動目前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重視,每年都有近10萬名高中學生報名參加“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活動。
通過競賽激勵了那些才華出眾的中學生參加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活動,為我國早期發(fā)現一批優(yōu)秀化學人才奠定了基礎,并擴大了化學教育思想、化學教材、化學教學方面的國際交流,同時激發(fā)了千百萬中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編輯本段競賽大綱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基本要求 2008年4月新大綱 說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確全國初賽和決賽試題的知識水平,作為試題命題的依據。
本基本要 求不涉及國家隊選手選拔的要求。 2. 現行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新近發(fā)布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A1-2,B1-6)及高考說明規(guī)定的內容均屬初賽要求。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公民的常識以及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包括與化學相關的我國基本國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識等)也是化學競賽的內容。初賽基本要求對某些化學原理的定量關系、物質結構、立體化學和有機化學作適當補充,一般說來,補充的內容是中學化學內容的自然生長點。
3. 決賽基本要求是在初賽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作適當補充。 4. 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的總時數是制定競賽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約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計初賽基本要求需40單元(每單元3小時)的課外活動(注:40單元是按高一、高二兩年約40周,每周一單元計算的);決賽基本要求需追加30單元課外活動(其中實驗至少10單元)(注:30單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個月約14周,每周2~3個單元計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級別競賽試題涉及符合本要求的知識自動成為下屆競賽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調整,在競賽前三個月發(fā)出通知。
新基本要求啟用后,原基本 要求自動失效。 初賽基本要求 1. 有效數字。
在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中正確使用有效數字。定量儀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測量數據的有效數字。
運算結果的有效數字。 2. 氣體。
理想氣體標準狀態(tài)。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氣體密度。分壓定律。
氣體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原理。氣體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濃度。
溶解度。溶液配制(按濃度的精確度選擇儀器)。
重結晶及溶質/溶劑相對量的估算。過濾與洗滌(洗滌液選擇、洗滌方式選擇)。
溶劑(包括混合溶劑)。膠體。
4. 容量分析。被測物、基準物質、標準溶液、指示劑、滴定反應等基本概念。
酸堿滴定的滴定曲線(酸堿強度、濃度、溶劑極性對滴定突躍影響的定性關系)。酸堿滴定指示劑的選擇。
高錳酸鉀、重鉻酸鉀、硫代硫酸鈉、EDTA為標準溶液的基本滴定反應。分析結果的計算。
分析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密度。 5. 原子結構。
核外電子運動狀態(tài): 用s、p、d等來表示基態(tài)構型(包括中性原子、正離子和負離子)核外電子排布。電離能、電子親合能、電負性。
6. 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系。主族與副族。
過渡元素。主、副族同族元素從上到下性質變化一般規(guī)律;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性質變化一般規(guī)律。
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s、p、d、ds、f-區(qū)元素的基本化學性質和原子的電子構型。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與核外電子結構(電子層數、價電子層與價電子數)的關系。最高氧化態(tài)與族序數的關系。
對角線規(guī)則。金屬性、非金屬性與周期表位置的關系。
金屬與非金屬在。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業(yè)務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其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知識,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材料的制備、材料成型與加工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fā)、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yè)務培養(yǎng)要求:本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的生產過程、工藝及設備的基礎理論、組成、結構、性能及生產條件間的關系,具有材料測試、生產過程設計、材料改性及研究開發(fā)新產品、新技術和設備及技術管理的能力。
主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物理化學、無機材料性能、測試及研究方法、粉體工程、材料制備原理、熱工過程與設備、無機材料工藝學(含硅酸鹽、復合材料)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專業(yè)實驗、金工實習、生產實習(含畢業(yè)實習)、課程設計、計算機應用與上機實踐、畢業(yè)設計(論文)。
主要專業(yè)實驗:材料物化性能、材料工藝性能實驗、材料晶相分析等
修業(yè)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開設院校
合肥學院化工系 遼寧大學 大連輕工業(yè)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西南工學院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 鞍山科技大學 沈陽化工學院
齊齊哈爾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上海大學 南京化工大學 江蘇大學
鹽城工學院 安徽工業(yè)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合肥工業(yè)大學
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
濟南大學 山東輕工業(yè)學院 武漢化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廣西大學 桂林工學院
沈陽建筑大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成都理工學院 西安工程學院 石家莊鐵道學院
東華理工學院 中北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天津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四川大學 沈陽工業(yè)大學 淄博學院
山東大學 河北工業(yè)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建筑科技學院 東華大學 河海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洛陽理工學院
河南城建學院 甘肅理工大學
巢湖學院
全國初賽的題目類型還是相對固定的,沒有單獨的選擇題,但是有的題有選項。整張卷子一般是12大題,最多不會超過14題。看這些年的情況每年基本上都會出無機的推斷題,有機的不一定,一般是推斷或者合成,有機命名只要掌握好R、S和Z、E構型,還有官能團的優(yōu)先順序就可以了。分析上大概就是考一些常見的滴定再加上別的一些比如分配系數一類的。電極電勢和反應的焓變要掌握好,熱力學也沒什么了。結構上常見的晶胞類型,空隙位置,坐標以及晶胞參數一定要理解好,空間的想象力也要多鍛煉一下。另外初賽要注意的就是有效數字的問題了,去年對有效數字的要求特別高,不能忽視這個問題。其他就沒有什么要說的了。
再說說競賽用書吧,大學課本是一定要有的。一般競賽都是用的吳國慶的《無機化學》第四版,《有機化學》我用的是徐壽昌主編的,但是覺得不是很好,可以看一下邢其毅主編的《基礎有機化學》第二版和第三版都可以,胡宏文編的《有機化學》也可以。分析化學一般就用武漢大學編的就可以了。物理化學初賽用到的很少,看不看都可以。周公度和段連運編的《結構化學基礎》還是差不多的,只看晶體結構、次級鍵和配位化合物就可以了,分子軌道理論一般初賽也用不到,看看也沒什么。課本基本上就這么多了,競賽專門的用書就不好說了,種類很多,找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當你的知識具備了就是做題來提高水平了,一般網上有很多模擬題,我覺得胡波的部分題還可以,另外大多的都是抄襲,并且一些超級變態(tài)。競賽用書當時我用的是兩本題典,一本是藍色封面的,一本是白色封面的,好像都是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還有浙江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模擬題,市面上很多競賽題我們當時都是做完的。另外歷年的考試題一定要做。如果這些工作都做好了得省級一等獎是很容易的。
其他的沒什么說了,如果想參加決賽要求就更高了,我也不是很了解決賽的情況。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