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利,無償?shù)卣魇諏嵨锘蜇泿?,以獲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 從直觀來看:稅收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或者說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工具,馬克思認為稅收是國家的經濟基礎.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稅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稅收是國家的一種重要的財政收入. 從物質形態(tài)來看:稅收繳納的形式是實物或者貨幣 從本質上看:稅收是憑借國家政治權利實現(xiàn)的特殊分配關系.征稅的過程,就是國家把一部分國民收入和社會產品,以稅收的形式轉變?yōu)閲宜械姆峙溥^程.稅收是一種特殊的分配,它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它是憑借國家政治權利實現(xiàn)的分配,是通過國家制定法律來實現(xiàn)的. 從形式特征上來看:稅收具有無償性.強制性.固定性的特征. 稅收具有財政和經濟兩大職能. 從性質來看,我國社會主義稅收的性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國家稅收》題庫
第一章稅收概論
一、單項選擇題
1、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
A國債 B國有企業(yè)上交利潤 C稅收 D罰沒收入
2、稅收是國家憑借( )取得的收入。
A經濟權力 B政治權力 C財產權力 D所有權
3、稅收產生于( )。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4、稅收“三性”的核心是( )。
A強制性 B無償性 C固定性 D稅率
5、當前世界各國的稅制結構改革中,增值稅和( )在稅收體系中逐步占據(jù)主導地位。
A企業(yè)所得稅 B個人所得稅 C消費稅 D營業(yè)稅
6、下列哪個指標屬于稅收負擔中的微觀稅負( )。
A國民生產總值稅負率 B國內生產總值稅負率 C國民收入稅負率 D企業(yè)所得稅負率
二多項選擇題
1、稅收具有( )的形式特征。
A無償性 B固定性 C強制性 D特殊分配關系
2、稅收具有( )的職能。
A組織收入 B收入分配 C資源配置 D宏觀調控
3、現(xiàn)代稅收的三項最高原則是( )
A節(jié)約原則 B公平原則 C效率原則 D穩(wěn)定原則
4、決定稅收負擔的因素( )。
A經濟發(fā)展水平 B政府職能范圍 C財政收入結構 D宏觀經濟政策
三、判斷改錯題
1、國家為了實現(xiàn)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地、無償?shù)厝〉秘斦杖氲男问骄褪嵌愂铡?/p>
2、利潤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3、稅收“三性”的核心是強制性。
4、世界各國稅制結構正在進一步向建立以增值稅和消費稅為主的方向發(fā)展。
5、稅收的最首要、最基本職能是收入分配職能
稅收作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它的本質是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對剩余價值所進行的集中分配。
稅收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征: 1.稅收的強制性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征收的,是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的。對納稅人而言,稅收是法律上的強制義務,而不是道德上的自愿義務。
國家以社會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規(guī)等形式對征收捐稅加以規(guī)定,納稅人必須依照稅法規(guī)定繳稅;如有違反,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2.稅收的無償性 國家依法向納稅人征稅后,使一部分社會產品的所有權發(fā)生單向轉移,形成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無償?shù)貧w國家占有和使用。
稅款一旦繳納,就不再歸還給納稅人,也不支付任何報酬。 3.稅收的固定性 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的形式預先規(guī)定了課稅對象、課稅額度和課稅方法等,征什么稅、向誰征、征多少、什么時侯征等等,都預先通過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稅收的固定性,有利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也利于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國稅和地稅是我國1994年實行分稅制時,將原來的稅務機構一分為二,分別組建的新的稅務機構。
國稅(即國家稅務局系統(tǒng))負責中央稅(如消費稅等)以及中央和和地方共享稅(如增值稅等)的征收管理;地稅(即地方稅務局系統(tǒng))負責地方稅(如營業(yè)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個人所得稅等)的征收管理。
第一章 知往鑒今:稅收內涵話變遷
第一節(jié) 身邊的稅收現(xiàn)象
第二節(jié) 稅收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稅收的本質內涵
第四節(jié) 稅收的定義與形式特征
第五節(jié) 稅收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
本章要點提示
第二章 取之有道:稅收原則定法度
第一節(jié) 稅收原則:稅該如何收?
第二節(jié) 稅收的財政原則
第三節(jié) 稅收的公平原則
第四節(jié) 稅收的效率原則
第五節(jié) 稅收的法治原則
本章要點提示
第三章 統(tǒng)籌兼顧:宏觀調控謀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市場失靈與稅收調控
第二節(jié) 稅收與經濟效率
第三節(jié) 稅收與社會公平
第四節(jié) 稅收與經濟穩(wěn)定
第五節(jié) 科學發(fā)展觀與稅收政策目標選擇
本章要點提示
第四章 規(guī)重矩疊:依法治稅成方圓
第一節(jié) 依法治稅方略
第二節(jié) 稅收法律關系
第三節(jié) 稅法構成要素
本章要點提示
第五章 枝葉扶疏:各類稅種細分辨(上)
第一節(jié) 貨物與勞務稅概述
第二節(jié) 增值稅原理與政策
第三節(jié) 消費稅原理與政策
第四節(jié) 營業(yè)稅原理與政策
第五節(jié) 車輛購置稅
本章要點提示
第六章 枝葉扶疏:各類稅種細分辨(中)
第一節(jié) 所得稅概述
第二節(jié) 企業(yè)所得稅原理與政策
第三節(jié) 個人所得稅原理與政策
本章要點提示
第七章 枝葉扶疏:各類稅種細分辨(下)
第一節(jié) 財產行為稅概述
第二節(jié) 房產稅原理與政策
第三節(jié) 車船稅和煙葉稅
第四節(jié) 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和土地增值稅
第五節(jié) 資源稅和印花稅
第六節(jié) 城市維護建設稅
第七節(jié) 耕地占用稅和契稅
本章要點提示
第八章 運籌帷幄:稅收征管科學化
第一節(jié) 稅收征管的內涵與意義
第二節(jié) 納稅服務:稅收征管的基礎
第三節(jié) 強化管理:準確計量納稅義務
第四節(jié) 集中征收:正確履行納稅義務
第五節(jié) 稅收法律責任
本章要點提示
第九章 明察秋毫:稅務稽查規(guī)范化
第一節(jié) 稅務稽查的基本職能
第二節(jié) 稅務稽查的工作規(guī)程
第三節(jié) 稅務稽查的一般方法
本章要點提示
第十章 合縱連橫:國際稅收新對策
第一節(jié) 經濟全球化與稅收新問題
第二節(jié) 稅收管轄權及其協(xié)調
第三節(jié) 國際重復征稅及其避免
第四節(jié) 國際避稅與反避稅
第五節(jié) 國際稅收競爭
本章要點提示
第十一章 域外來風:外國稅收萬花筒
第一節(jié) 西方發(fā)達國家稅制結構的發(fā)展與演變
第二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稅制結構的發(fā)展與演變
第三節(jié) 世界稅收征管改革趨勢
本章要點提示
什么是稅收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定的標準,向居民和經濟組織強制地、無償?shù)卣魇沼靡韵蛏鐣峁┕伯a品的財政收入。
●稅收的特征 稅收與其他形式的財政收入相比,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項基本特征??荚嚧笳搲?稅收的強制性,是指稅收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是依據(jù)國家的政治權力,具體表現(xiàn)在稅收是以國家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的,稅法作為國家法律的組成部分,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遵守。
稅收的無償性,是指在具體征稅過程中,國家征稅后稅款即為國家所有,不再直接歸還給納稅人。稅收的無償性是相對的,從財政活動的整體來看,稅收最終通過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等方式用之于納稅人,體現(xiàn)了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質。
就某一具體的納稅人來說,其所繳納的稅款與其消費的公共產品中的價格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稅收的固定性,是指稅收是國家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向納稅人征收的,具有事前規(guī)定的特征,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能隨意改變。
●稅收的用途 國家運用稅收籌集財政收入,按照國家預算的安排,有計劃地用于國家的財政支出,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發(fā)展科學、技術、教育、文化、衛(wèi)生、環(huán)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事業(yè),改善人民生活,加強國防和公共安全,為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和人民生活提供強大的物質保障。 我國稅收的用途,體現(xiàn)了我國稅收的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稅與費的區(qū)別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依據(jù)其社會職能,按照法律規(guī)定,強制地、無償?shù)貐⑴c社會產品分配的一種形式。費是指國家機關向有關當事人提供某種特定勞務或服務,按規(guī)定收取的一種費用。
稅與費的區(qū)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凑魇罩黧w是誰。
稅通常由稅務機關、海關和財政機關收取;費通常由其他機關和事業(yè)單位收取。 2。
看是否具有無償性。國家收費遵循有償原則,而國家收稅遵循無償原則。
有償收取的是費,無償課征的是稅。這是兩者在性質上的根本區(qū)別。
3??词欠駥?顚S?。
稅款一般是由國家通過預算統(tǒng)一支出,用于社會公共需要,除極少數(shù)情況外,一般不實行??顚S?;而收費多用于滿足收費單位本身業(yè)務支出的需要,??顚S?。因此,把某些稅稱為費或把某些費看作稅,都是不科學的。
第二章 稅收制度概述
一、單項選擇題
1、稅收制度的基礎性要素是( )。
A納稅人 B征稅對象 C征稅人 D稅率
2、稅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
A征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率 D納稅人
3、劃分不同稅種的主要標志是( )。
A征稅人 B課稅對象 C稅率 D納稅人
4、( )適用于從量計征的稅種。
A比例稅率 B累進稅率 C預提稅率 D定額稅率
5、為了嚴肅稅收紀律,1994年的稅制改革特別強調將減免稅權限集中于( )。
A國務院 B財政部 C國家稅務總局 D省級人民政府
6、假設計稅依據(jù)為100元,稅率為10%,按規(guī)定要加征3成,則應征稅款為( )。
A10元 B13元 C30元 D40元
7、在流轉稅中與增值稅交叉征收的稅種是( )。
A消費稅 B營業(yè)稅 C關稅 D所得稅
8、以( )為分類標志,可以將稅收劃分為從價稅和從量稅。
A價格同稅收的關系 B稅收管理權限和支配權限 C稅負能否轉嫁 D計稅依據(jù)
9、下列哪種稅收屬于地方稅種( )。
A關稅 B消費稅 C營業(yè)稅 D增值稅
10、目前我國實行的增值稅屬于( )。
A生產型增值稅 B收入型增值稅 C消費型增值稅 D流通型增值稅
11、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在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一般都在( )以上。
A20% B30% C50% D60%
二、多項選擇題
1、稅收的基本要素是( )。
A征稅人 B納稅人 C課稅對象 D稅率
2、我國現(xiàn)行的稅率有( )。
A比例稅率 B定額稅率 C超額累進稅率 D超率累進稅率
3、下列哪些規(guī)定可以起到減輕稅負的作用( )。
A起征點 B免征額 C加成征收 D稅收附加
4、下列屬于流轉稅的稅種有( )。
A增值稅 B消費稅 C營業(yè)稅 D企業(yè)所得稅
5、下列屬于中央稅的稅種有( )。
A消費稅 B關稅 C增值稅 D營業(yè)稅
6、以計稅價格同稅收的關系為分類標志,可以將稅收分為( )。
A直接稅 B間接稅 C價內稅 D價外稅
7、1994年完善增值稅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有( )。
A逐步實現(xiàn)增值稅類型的轉變 B適當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 C適當縮小增值稅征收范圍 D適當擴大營業(yè)稅征收范圍
8、下列哪些屬于資源類稅( )。
A資源稅 B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C耕地占用稅 D印花稅
9、下列哪些屬于行為類稅( )。
A印花稅 B契稅 C城市維護建設稅 D房產稅
三、判斷改錯題
1、納稅人是指實際或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2、負稅人是稅制中規(guī)定的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
3、稅率是稅收制度中的基礎性要素。
4、計稅依據(jù)就是稅制中規(guī)定的征稅的目的物。
5、減稅就是對應征稅款全部減除。
6、起征點是根據(jù)稅制規(guī)定在課稅對象中預先確定的免于征稅的數(shù)額。
7、加成征收是指按稅制的規(guī)定對計稅依據(jù)征收一定成數(shù)的稅額。
8、一般來說流轉稅采用“按年計征,分期預繳”形式,而所得稅采用“按期納稅”形式。
9、按計稅依據(jù)為標志對稅制進行分類是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分類方式。
10、消費稅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將一些與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的消費品納入征稅范圍。
還有發(fā)不出去啊
為滿足全國稅務系統(tǒng)公務員學習培訓的需要,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公務員培訓X+Y+Z系列教材建設規(guī)劃,編者們編寫了這本《稅收基礎知識 》教材。結構新穎,適應稅務系統(tǒng)舉辦各類基礎知識培訓與初任培訓。 本書既是稅務系統(tǒng)開展基礎知識培訓的輔導用書,也是全國稅務系統(tǒng)公務員初任培訓和執(zhí)法資格考試指定教材。
限于篇幅,給你列幾層框架,看看對你能否有用: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guī)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墓残枰洕疤崾怯歇毩⒌慕洕嬷黧w,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xiàn)的。
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五、稅收制度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guī)定負有納稅義務關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guī)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xiàn)的。
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jié)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五、稅收制度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guī)定負有納稅義務關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稅法規(guī)定對什么征稅。
3、稅率,這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了征稅的程度。稅率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稅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稅環(huán)節(jié),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guī)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是稅法規(guī)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一般的按次與按期征收兩種。
6、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地方。一般是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guī)定在營業(yè)發(fā)生地。
7、稅收優(yōu)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的規(guī)定。從目的上講有照顧性與鼓勵性兩種。
六、現(xiàn)在的稅收分類及稅種。按現(xiàn)在大的分類,主要是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行為稅和其他:
1、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關稅、車輛購置稅等;
2、所得稅:企業(yè)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
3、資源稅:資源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等;
4、財產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等;
5、行為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6、其他稅:農林特產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等。
If you are patient in one moment of anger,you will escape a hundred days of sorrow——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語出【增廣賢文】原文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雨過天晴" 忍受了一時,可以擺脫糾紛 各讓一步,便可是雙方都得到舒暢。
孔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這句話在生活中其實非常貼切的,確實,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沒忍住一時,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計的。要想圖大謀就必須要忍。
辦事要忍耐、包容,不能因為一點小事而不能容忍,脾氣一來,那就壞了大事。 就象前幾天看到的新聞,某市一青年把女友接到家里住的要求被父母拒絕后,因爭吵而一氣之下砍了父母,美好的人生、風華正茂的生命就毀在這忍不住氣的心態(tài)上。
女友進家住是時間與程序間問題,與成家立業(yè)的人生比較,與雙親的生命比較則是日常生活的小事,用毀掉父母的生命作為報復,何止是因小失大、簡直是愚蠢透頂。 現(xiàn)在青少年學生中因小不忍而釀成的大禍屢見不鮮,也成為校園斗毆鬧事的主要原因。
可見,學會忍讓是一個道德修養(yǎng)的問題。忍,是堅強的意志力、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品修養(yǎng),而不是懦弱的表現(xiàn)。
逞一時之強,圖一瞬之快是人格缺失的懦夫行為。 忍與不忍,結果是不一樣的!多少人仰天長嘆,多少人悔恨終身……除了客觀原因,主觀原因之一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8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