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調查會轉的物品,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將旋轉物品根據動力不同進行簡單分類,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又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3、感受轉動對身體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做社會調查:什么東……
活動目標:
1、調查會轉的物品,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將旋轉物品根據動力不同進行簡單分類,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又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3、感受轉動對身體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做社會調查:什么東西會旋轉?做好統(tǒng)計。
2、會轉的玩具若干(風車、飛盤、竹蜻蜓、小汽車、鐘表、風扇等)、旋轉物品圖片。
3、自制錄像片《生活中會轉的東西》。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交流分享自己的社會調查結果統(tǒng)計表:什么東西會旋轉?為什么能旋轉?是怎樣旋轉的?示范個大家看。
2、組織幼兒觀看生活錄像,發(fā)現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能夠旋轉,拓展思路。
3、引導幼兒將旋轉的物品根據動力不同進行分類,討論旋轉物品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捷,激發(fā)創(chuàng)作愿望。借助電力旋轉的:電風扇、洗衣機、錄音機、果汁機、電吹風、打蛋機、旋轉木馬、VCD機等。借助風力旋轉的:風車、風力發(fā)電機、風力滾輪等。借助人力旋轉的:呼啦圈、飛盤、陀螺、竹蜻蜓等。還有借助水旋轉的物品:如水車、磨面機等。
4、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1)請幼兒試一試,看看自己的身體有哪些部位能轉的起來,玩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弄傷自己和小朋友。(2)交流:你讓身體的那個部位轉動起來了?請你來試一試。(3)引導幼兒討論身體部位轉動的重要性,知道保護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填寫的調查表放在區(qū)域內,繼續(xù)互相交流。
活動目標:
1、知道陀螺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并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fā)現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齒輪炮彈自制一個陀螺、齒輪炮彈玩具若干。記錄紙、筆人手一份。多媒體、投影儀 。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同伴之間相互觀察并玩一玩,啟發(fā)幼兒說出陀螺有三部分組成:發(fā)射器、發(fā)條、陀螺。
二、幼兒結伴玩陀螺,在講講、玩玩、比比中探索影響陀螺旋轉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說一說自己的陀螺是什么形狀、什么樣?
(2)玩一玩,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想一想為什么陀螺會轉?
2、幼兒結伴游戲,記錄游戲結果。
3、交流記錄情況,談談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因素。
提問:為什么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轉的時間短?怎樣使你的陀螺轉的快而時間長?
(使用長的發(fā)條、拉發(fā)條時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
小結:就象小朋友自己說得一樣,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可使用長的發(fā)條且在抽拉時要用力和速度快,這樣陀螺在旋轉時會快而時間長。
4、探索發(fā)現:一樣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設計疑問討論、個別幼兒比賽、驗證。
小結:陀螺應有中心支撐點,旋轉應有力度,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用力的大小、方法有關系。
三、嘗試改變原有陀螺,比較改變前后轉動的結果。
1、提問: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轉面邊緣的一端多拼插或減少一個齒輪炮彈,結果會怎樣?
2、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想,嘗試驗證后再將結果記錄。
小結:陀螺旋轉面應以支撐點為中心對稱。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旋轉面是否對稱有關。
四、開展"陀螺高手"比賽活動,在愉悅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不同接觸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繼續(xù)探索發(fā)現并記錄交流。
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點O旋轉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點O叫做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如果圖形上的點P經過旋轉變?yōu)辄cPˊ,那么這兩個點叫做這個旋轉的對應點。
性質 ①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②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于旋轉角。
③旋轉前、后的圖形全相等。 三要素 ①旋轉中心; ②旋轉方向; ③旋轉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變一個,圖形就會不一樣。 旋轉旋轉變換是由一個圖形改變?yōu)榱硪粋€圖形,在改變過程中,原圖上所有的點都繞一個固定的點換同一方向,轉動同一個角度。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