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基礎教程》的開頭詳細介紹了各種作畫工具及其優(yōu)缺點,同時還配置了不同畫種的步驟圖,供孩子學習參考。作品部分根據(jù)題材分為靜物、風景、動物、人物、想象五個章節(jié),文字分為教師筆記、談創(chuàng)作、自說自畫、作品賞析四部分,分別從指導者、創(chuàng)造者、欣賞者的角度,來闡述兒童畫創(chuàng)作的常識與技法。相信對老師和家長的輔導及孩子的自學都有一定的幫助。該書作者蔣云標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在過去出版的幾本兒童畫教材如《兒童蠟筆水彩畫基礎教程》、《兒童油畫棒畫基礎教程》深受讀者喜愛,一直暢銷至今 。
《兒童簡筆畫》作者史紹倫
是“青少年課外興趣叢書”一個分冊,遼寧教育出版社和沈陽電視臺聯(lián)合舉辦的《兒童簡筆畫》電視講座把這本書作為教材。主要對象是四周歲以上的幼兒,上限可延至小學生。
由于勾畫簡單,圖形簡單,簡明易學,所以我們叫它簡筆畫。其中,有的是一筆畫,有的是兩筆畫,最多也不過五六筆,一個惹人發(fā)笑的小熊貓或一個活潑的小獅子躍然紙上。
這種畫幽默簡練,兒童容易掌握。書中分十二類,幾百個圖案,每個圖案還標上漢字,兼可看圖識字。每幅畫,第一筆畫什么,第二筆畫什么……一筆一筆,一步一步,都有圖例,并附幾句說明。
書中以圖為主。重于實踐。對簡筆畫的表現(xiàn)形式、物質體的概括與簡化,分析物體圖形的組成、物體的比較與鑒別和基本畫法做了簡明的介紹。
這本書不僅可以作為幼兒園的美術教材,也可作為幼兒教師、小學教師的教學參考資料,亦可作為家長輔導兒童和各種年齡兒童美術愛好者的通俗教材。
目錄……
一、兒童簡筆畫基礎知識
簡筆畫的表現(xiàn)形式
簡筆畫的工具及材料的使用
物體的概括與簡化
分析物體圖形的組成
對物體的比較與鑒別
二、兒童簡筆畫基礎訓練
線和平面形的種類及基本畫法
點與線的練習
平面圖形的練習
三、畫法圖例
靜物器物類
服裝類
建筑類
交通運輸類
蔬果類
花木類
水族類
昆蟲類
鳥禽類
爬行動物類
人物類
景物類
簡筆畫參考資料(課后作業(yè)練習)
兒童畫工具準備
兒童畫的工具、材料介紹
水彩筆的工具
油畫棒的工具
水粉畫的工具
其他常用工具
其他輔助工具
兒童畫的基本步驟
水彩畫的基本步驟
油畫棒畫的基本步驟
水粉畫的基本步驟
教師筆記
靜物
物體要有大小的變化
物體間要有疏密的變化
處理好物體的空間關系
作品中要既有變化又協(xié)調統(tǒng)一
風景
掌握工具的性能
畫自己熟悉的景物
學會點綴畫面
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構圖形式
用各種幾何形體組織畫面
運用漸變增強畫面的節(jié)奏感
通過對比突出主題
嘗試探索新的表現(xiàn)形式
豐富自己的繪畫語言
給畫面確定一個主色調
磨礪自己的耐心
繪畫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繪畫的進步呈螺旋式上升
談創(chuàng)作
動物
創(chuàng)作前要多思考慎下筆
緊扣題意,突出主體
恰當?shù)谋尘案芤r托主體
保持畫面的整潔
運用擬人化手法能讓作品更親切
把握大處,細化局部
利用勾線可修復缺陷
開啟創(chuàng)新思維
畫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運用兒童特有語言
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作畫
情感是作品的靈魂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兒童畫也要與時俱進
繪畫是生活的折射
畫面中景物要呼應
在練習中提高造型能力
運用肌理豐富畫面
大膽的想象是創(chuàng)作的前提
了解色彩之間的相互影響
各種工具的結合使繪畫事半功倍
增添紋飾使畫面充實
運用色彩的漸變增加畫面的豐富性
嘗試用立體的手法描繪事物
想法比技法更為重要
夸張的妙用
自說自畫
人物
《看海豚表演》《游水族館》《我們交朋友吧》
《看噴泉》《游泳》
《看花燈》《比一比》
《苦惱》《嬉戲》
《堆雪人》《我們合張影?》
《yeah,都是我喜歡的》《快樂生活》
《載歌載舞》《向前*》
《植樹》《郊游》
《教妹妹計算》《玩風車》
《逛集市》《我型我秀》
《放學》《校門口》
作品賞析
想象
《吹泡泡》《饞死你》
《蔬菜汽車》《水果汽車》
《美羊羊》《夢的飛翔》《假如我有一雙翅膀》
《花仙子》《小英》
《春姑娘》《拇指姑娘》
《和彩虹合影》《蕩秋千》
《巡游太空》《西瓜熱氣球》
《太空旅游》《大海夜游》
《我們的家園》《火星科考》
《和月亮游戲》《給地球清潔》
《飛碟》《中國空間站》
首先你要了解兒童畫,只有了解了才可以去教,下面是兒童畫的4個特點。
題材 兒童善于表現(xiàn)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結合,兒童畫有很強的想象成份。他們畫自己,而畫面上的自己經常出現(xiàn)在想象的特殊環(huán)境之中,如與外星人、機器人、擬人化了的小動物們在一起。
他們沒有去過海底和太空,卻愛畫海底的世界,喜歡描繪天外的世界,在這類畫面上,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兒童畫是現(xiàn)實和理想的結合,如有個兒童畫的“水果豐收”竟在一棵樹上,掛滿了碩大的西瓜、蘋果、葡萄、梨子、山楂果等,盡管與生活相悖近乎荒唐離奇,然而充滿了想象力,還帶有探索未來的神秘氣息。
兒童畫題材的另一特點是對現(xiàn)實生活作稚氣的描繪。兒童們畫周圍的世界:爸爸、媽媽、踢球、放風箏等,帶有很強的主觀表現(xiàn)成份。
我們在兒童所熱衷表現(xiàn)的繪畫題材里可以看出,在孩子們的心中,世界是美好的,多彩的。感情色彩 兒童畫在表現(xiàn)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構圖等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兒童畫好的造型,由于是在自己直觀感受的支配下進行的。因此,兒童筆下的形象往往與現(xiàn)實的對象有很大的差距,有時夸張,有時削弱,有時濃烈,有時淡雅。
他們不從物體的外貌上追求形體的透視、比例,盡情夸張,卻收到意外的效果。兒童畫在造型時,還有一些獨特的創(chuàng)造。
比如人頭的仰視是不好畫的,這在成人畫家處理起來也是感到棘手的,兒童竟以其特殊的方式加以處理。有個5歲的小朋友畫看星星的娃娃,把正面的人頭反著畫,動態(tài)感一下就畫出來了。
兒童的觀察力是簡單的,他只緊緊地抓住那“動”的特征就行了,別的不去管。抓特征,屬于一種整體的觀察方法,只有大量去掉非特征性的枝節(jié),才可能從大體上保持住特征,這種從整體觀察事物的方法,正是兒童觀察事物的突出特點。
神似形似 兒童畫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兒童由于生理特征關系和知識局限,他們做不到面面俱到,無法分析物體之間的比例關系。兒童畫人,頭的比例常常很大,而頭上的眼睛也很大。
因為兒童看人首先吸引他的是人的頭部,在頭部上又總是人的眼睛。一個嬰兒,當媽媽俯身去抱他的時候,他總是緊緊地盯著媽媽的眼睛,而當他能拿起筆來作畫的時候,這種觀察方法就從畫面上反映出來了。
兒童處于發(fā)育生長階段,他們幼小的手缺少強健的肌肉,沒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繪對象。然而他們又力圖控制自己,使筆下的線條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揚頓挫的偶然效果及獨特的稚趣,講神似不求形似,使人看后嘆為觀止。
色彩特征 兒童對色彩的認識是單純的,他們很少注意生活中豐富的多層次的灰色調。在他們的眼里,紅的就是紅的,綠的就是綠的,藍的就是藍的,不會將紅色從色性分為冷紅和暖紅色,這些他們不去考慮的。
在表現(xiàn)上,他們還大大夸張其色彩的程度,如藍色的海水,他們可以用純湖藍色去表現(xiàn);而太陽,用大紅或朱紅去表現(xiàn),他們對色彩的認識十分執(zhí)著,沒有哪一個孩子肯把大公雞的冠子畫成綠色的。于是,兒童在色彩未經調合的情況下,大膽地使用對比色,用純度較高的原色取得畫面響亮的效果,形成粗獷、明快、樸實、熱烈的色彩風格。
這種天真稚拙的、跳躍的、富有節(jié)奏感的色彩,與它的造型特點有機地統(tǒng)一了起來。然后就是怎么教了:常有人認為兒童畫是繪畫的初級階段,對兒童畫橫加指責,這不象那也不象,要他們服從嚴格的基礎訓練。
有的家長讓孩子老畫一種東西,弄得孩子沒法畫下去。有的采取“拔苗助長”,效果卻適得其反。
還有的不讓孩子畫畫,抹殺其創(chuàng)造力,這些都不對。針對兒童繪畫的特點,我們指導兒童畫畫。
(這是要注意的!) 教法1、鼓勵 因勢利導地讓兒童進行這一創(chuàng)造,要引導他們仔細地觀察事物的特征,啟發(fā)和保護兒童的想象力。畫畫是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某種階段,對于開發(fā)兒童的智力很有益處,不要以為兒童長大后不見得就能成為畫家,小時候畫畫便是多此一舉。
當兒童畫畫的時候,他的大腦和手無疑都受到了鍛煉,繪畫對他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及閱讀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許多學校的老師都反映,愛繪畫的學生,一般都思想活躍、思路開闊,邏輯性強,他們不光畫畫好,其他功課也好,尤其語文表達能力比其他學生好。
同時,通過繪畫學習與創(chuàng)作的艱苦過程,鍛煉了兒童的意志,增強了兒童克服困難的毅力。2、年齡階段 當兒童由幼年時期進入少年時期,有的兒童不再畫畫,而有的兒童不再滿足于幼年期的創(chuàng)造,把目光轉向了高一層的技法學習,這樣的兒童成年后有可能成為畫家,我們不能耽誤了人才,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傾向,給他們以正確的指導,使之成材。
通過兒童的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能夠發(fā)展兒童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兒童對美的創(chuàng)造,不要小看了兒童畫。3、孩子可不要去強求,喜歡就畫,不喜歡就不畫,不然會適得其反的,要耐心的引導,讓他們愛上畫畫。
沒有美術基礎的人,首先可以先從線條練起,接著就是幾何石膏體了,結束之后是花瓶或者杯子、罐子、碗一類的靜物,有時可以穿插一些水果或者背景布之類的到畫中。然后是人體五官,先是塊面的,再是圓面的。接著是頭像,也先是塊面的,可以先從貝多芬畫起,這是最簡單的頭像,然后再到圓面。這些都是脖子以上的頭像,后面還有胸像,坐像等。
建議先買一些石膏體的素描書,先從石膏體入手。沒有美術基礎的人學素描,一定要先掌握美術基礎,而這些石膏體(比如圓柱體、圓錐體、正方體、長方體……)正是學美術的人必須經歷過的基礎課程,多臨摹就會有提高。好一點的石膏體素描書在前幾頁都有講透視之類的知識,要把這些知識參透就少走好多的彎路;每一幅成功的素描作品都要有分步的步驟圖,有步驟圖的書對沒有美術基礎的人來說很簡單易懂。
幫你總結一下:1、要是石膏體素描書;2、書的前幾頁有講透視之類的知識;3、書內前幾幅作品都要有步驟圖。
你可以到這個網站去挑一挑
/browse/typeid/04-01-04-03/ordertypeid/1
我們雙語實驗學校剛剛建校的時候,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我校領導最早也更深的意識到藝術教育對開發(fā)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發(fā)孩子的自信、鍛煉孩子的意志所起的重要作用。
也清楚地認識到藝術對一個人生理和心理的調節(jié),受益于終身的好處。從而提出了藝術特色班的各項計劃與安排.我所帶的兒童畫特色班,既從那時候開始了。
通過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來達到教育孩子、發(fā)展孩子,使之健康活潑、文明合群、好學探究、樂觀自主、大膽創(chuàng)新。今天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將個人在美術特色班教學的計劃與實施,向各位老師做一個簡單的匯報,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仁在以后實施中多多提供意見與幫助。
學畫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好像大家都認可這個說法。那么什么是智力,至今全世界的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此都沒有一個公認的、統(tǒng)一的定義。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智力代表個人的綜合能力。它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適應能力等。
我認為,學習兒童畫是為了培養(yǎng)兒童具有獨立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及想象力的人,而不單單是會畫幾幅畫,拿幾個獎,畫畫它應是提高智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當今社會,隨著物質和精神生活上的豐富,每天都會有大量信息充斥在人們身邊。
當前的教育理念已從過去灌輸知識、應試教育等方式逐漸轉變,未來的社會需要大量具有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靈活變通的多維性思考習慣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我們的教育方向無疑要隨著時代需要而調整。
現(xiàn)在確實有好多文學、藝術作品,外國的比中國的好。外國的兒童畫重個性、重創(chuàng)造,而中國的兒童畫作品中相當一部分缺少兒童的本真。
特別是我們北方多是采用傳統(tǒng)的重方法,重技巧教學方法,對新思想的接受、新材料、新技法的運用上也落后于南方。 我們都知道,畫好一幅畫需要雙手與眼睛及頭腦之間的協(xié)調與配合,需要有使用繪畫工具的能力,認識色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樂的心情和對美的體驗,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像李志雄老師提出發(fā)散思維這樣一套美術的教學理論來完整地架構兒童學習繪畫的終身計劃。
雖不能在所有學繪畫的兒童身上完全實現(xiàn),但起始階段非常重要。每一堂課的設計能否將兒童的內在潛力全部調動出來;能否將兒童引上藝術之路是我教學探索的重點。
教兒童畫畫與教成人有明顯的區(qū)別。成人注重理性,兒童更重感覺;成人講究明暗體積、立體感,兒童注重隨意地快樂涂鴉,玩得高興就行。
如果用教成人的所謂“正規(guī)教育”即點、線、面、構圖、色彩等一套方法來教孩子,雖然嚴謹系統(tǒng),但弊大于利,甚至會傷害了兒童的天性。在繪畫的方法上,兒童有著更大的自由空間。
一、愛護童心,游戲繪畫 兒童的心是單純的,兒童的畫是樸素的、是靠直覺的。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想象力豐富,作畫自由,無所顧忌,隨意夸張,對世界充滿新鮮感,什么都想知道。
當他們把自己的心理世界用繪畫這一方式酣暢淋漓的表達出來時,就會充滿喜悅和自信。充分尊重孩子們獨立創(chuàng)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他們在愉快的美術活動中樹立自信心,從而大膽進行表現(xiàn),這樣他們畫出來的畫就有生動活潑的情趣了。
將兒童的本真表現(xiàn)出來,這是兒童畫教學的第一目標。因此,教師首先要有一顆“童心”,在游戲的狀態(tài)下,用兒童的眼睛來看事物,以他們的心理來表現(xiàn)和反映世界。
在教學中,順應童心,去除教與學的概念,傾聽他們的見解和判斷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種自由、愉快、和諧的游戲氛圍,將教師的角色轉化為服務者,最大限度的擴大他們的想象力,夸大他們的異想天開,順其自然、潛移默化的引導,以增強他們對造型和色彩的理解。教學中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可能會由于缺少繪畫的方法與經驗,雖然創(chuàng)意很好,想象很豐富,但幾筆下去破壞了整個畫面,不能體現(xiàn)出孩子想法,而自我喪失繼續(xù)畫下去的信心,不斷換紙重畫,搞得一團糟,這時教師如果能鼓勵學生勇敢畫下去,可能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
兒童畫重在內容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重在畫畫的過程,結果并不是重要的。因此,只有鼓勵他們將心中所想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自我理解表達出來,將繪畫過程當作游戲來完成,孩子們才會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
有了興趣作動力,孩子們的繪畫潛能才會被充分挖掘出來,才能為持久的學習繪畫奠定基礎。二、啟發(fā)想象,創(chuàng)作繪畫想象是一種思維的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觀事物和已有知識經驗在頭腦中形成和創(chuàng)造形象的心理過程。
人的思維分為重復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兩種,重復性思維只是將已有的資訊在頭腦中重復的過程,而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將已有的資訊經過加工、篩選,重新進行組合,產生新的資訊的過程。因此,兒童畫教學中不只求其“形準”,而把教學重點放在鼓勵兒童觀察、發(fā)現(xiàn)、想象、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新過程上, “重其意而不揚其形,重其趣而不求其法”,力求使學生能畫出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象及自己的色彩。
1、通過觀察,開發(fā)思維 把瞬息萬變、美麗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藝術作品中去,觀察尤為重要。通過觀察,學生能直接認識和理解,再描繪形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覺形象。
我們應盡量提供機會,讓學生觀察周圍。
繪畫中的純技巧與藝術效果往往存在一種互悖性,將直線畫直,將大塊顏色涂勻,這些都是功夫,但在兒童繪畫中,往往不需要把每一條直線畫直,也不必將每一塊顏色涂勻,“不直”、“不勻”往往就是繪畫的藝術性。成人在繪畫中須憑借自身功力處理“不直”、“不勻”的分寸,實屬不易。兒童則會憑借其“無意識”的本性,在繪畫中很自然地表現(xiàn)出“不直”、“不勻”的效果,且不時恰到好處。兒童繪畫中的偶然性,是兒童畫的亮點,是另一種味道的甜美,也是最值得欣賞的。
我的多年學美術的親身體驗是,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細心觀察和認真臨摹,選擇的書籍要謹慎,新聞現(xiàn)在的美術基礎書籍魚龍混雜,買一本好書是很重要的。學畫畫要有的是細心的觀察力與概括,再以美術的視角把它表現(xiàn)出來,開始時不要直接就開始畫,先整體的觀察幾分鐘,然后作到心中有數(shù)時在開始動筆。
畫水粉的時候要整體的觀察整幅畫面的主色調,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的,這是水粉中首要的,然后要構圖,選擇角度,可適當?shù)脑诋嬅嬷幸苿觽€別物品以調整整個畫面的結構美感,上色時要先整體,再深入,不管是色彩還是素描初學者一般都是從最簡單的事物慢慢的增加難度,例如先是一個蘋果,然后畫幾個蘋果,最后再加幾個罐子等等。學習畫畫打好基礎是很重要的,素描是從幾何形體開始,然后到靜物,再到頭像等等,中間的過程是很緩慢的,頭像和幾何形體靜物等都是有所聯(lián)系的,例如人的頭部是一個球體,脖子是圓柱體等等,在素描中,例如從頭像給你講吧,首先構圖,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或者偏離,如果是側臉要臉部朝向的一邊空間稍微的比頭部后的空間大一些,然后輕輕的勾勒出頭部的大概形狀與結構,臉部結構與人體頭部的骨骼是有所聯(lián)系的,每個人的骨骼構造都是相同的,所以熟練后畫人像都是大同小異的,大體結構確定后,慢慢的勾勒出五官,頭發(fā),顴骨等等。最后慢慢的深入去畫。速寫考察的是學生的觀察力,首先要整體出發(fā),同樣是構圖,再確定人體的比例,對于初學者這是很難的,要靠慢慢的積累才能越來越準確,畫好速寫的唯一途徑就是大量的練習,休息的時候或者沒事的時候就拿個速寫板什么的勾勒兩筆,勤能生巧。
最后就是,不管學什么都要從基礎開始,你要學會享受那個過程,如果你真的喜歡畫畫的話會覺得那是很有意思很輕松的,畫畫不要心急,慢慢的來吧。
哦了(累。。..)
6歲以下,以涂鴉為主,可以學兒童簡筆畫 7---12歲,最好學學兒童線描,中國畫,書法 1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據(jù)他的興趣愛好學習素描和色彩,中國畫,書法了以上只是一般的劃分,有些孩子天賦很高,不必拘泥于年齡,帶孩子多見識一些特長,天賦高的孩子就很容易被家長發(fā)現(xiàn)了。
其實每個孩子一定在某一方面有天賦,只是平時見識的少或者是家長粗心,所以才沒被發(fā)現(xiàn),很可惜。不必用理性控制或調動孩子的熱情,熱情源自內心,如果她真的喜歡繪畫,她就會將自己的精力和智力投入其中,她就有可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一般來說,人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十二、三歲左右才能有很好的空間感覺,才能在平面上體會到空間透視,也就是說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比較適合進行較為基礎的專業(yè)訓練。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