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自然的啟示教案
《大自然的啟示》是七年級下冊第十課,下面百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最新的《大自然的啟示》教案范文,僅供參考!
一、教材分析:
本文由兩篇科普小短文組成,是略讀課文。短文語言通俗,表達方式獨特,《“打掃”森林》發(fā)人深?。毫謩展?ldquo;新官上任三把火”,命令護林工人“清掃”森林里的灌木、雜草、枯枝爛葉,結果,此舉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毀了森林,好心辦了極大的壞事。
《人類的老師》短小有趣:通過生動的'事例,介紹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
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是:研究大自然的特點和規(guī)律,研究生物的特性,能讓人們從中受到啟發(fā),人類只有科學認識大自然的規(guī)律,才能科學地合理地開發(fā)利用大自然。人類只要科學地認識地球上生物一些運行規(guī)律,就能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3、幫助學生認識大自然能給人類警示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導入:
請同學們回憶《蝙蝠與雷達》一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人們從蝙蝠夜間飛行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雷達)《在自然的啟示》中的兩個故事中蘊含了什么道理,讀后我們將受到哪些啟發(fā)呢?
(二)按問題自學討論,整體認識課文(問題用PPT顯示)
1、按學習小組分組,自讀并討論;
①《“打掃”森林》的故事內容。林務官“好心”辦成了壞事,為什么這樣說?
②《人類的老師》的故事內容,科學家從蜻蜓、鯨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示?
2、全班交流,每組派一名代表說。
(三)重點探討,認識一些自然規(guī)律(問題用PPT顯示)
1、朗讀課文,并以讀書回答。
2、探討:
①林務官“異想天開”給森林帶來哪些災難?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災難?
②為什么說生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請舉例說明。
③我們國家提出“和諧社會”建設,其中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3、相互補充、修正,以形成正確認識。
(四)整合課文,深化認識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2、指名一至二生朗讀本文。
3、讀人與物的形象,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①“林務官”的例子從反面講……
“蜻蜓、鯨”的例子從正面講……
綜合看是:認識自然規(guī)律,懂得生態(tài)利用……
②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仿生學”“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的故事”(三至五生簡單說)
(五)把自己聽到或從書中看到認識和利用自然的例子寫下來(課后完成)。
大自然的啟示的教案
大自然在生活中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那么關于大自然的啟示應該如何進行教學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大自然的啟示的教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fā),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3.激發(fā)閱讀仿生學書籍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把握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教學準備:生字卡,搜集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這是一篇閱讀課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來學習呢?(圍繞閱讀提示討論學習,可結合搜集的資料學習,甚至互讀、互問均可。)
二、自主學習
1. 同桌互相抽認生字詞和課文,要求讀熟課文。
2. 小組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
3. 小組代表交流學習情況
三、重點學習,交流感受
1. 出示三個重點句,請生按自己的學習方法理解這三個句子,談感受。
(1)原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這樣,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
(2)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種優(yōu)良性能的飛機。
(3)科學家從蜻蜓、鯨等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
2.小組合作學習,結合搜集的.資料和課文內容理解。
3.交流從這三句話受到的啟發(fā)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
1.請生交流搜集到的人類從動植物身上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2.進行綜合性課外學習“大自然的啟示”。
五、總結
附板書:大自然的啟示
大自然的景獲得的啟示
小白花小鳥和諧一致
投石水池付出獲得
去中變化坦誠謙虛
【教學后記】認識到大自然能給人以警示和啟發(fā),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認識自然界。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