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那天陽光明媚,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xué)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首都博物館。下車后,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的首都博物館高大雄偉。走近一看,首都博物館的兩側(cè)是由一塊塊玻璃圍成的。在陽光的照耀下非常耀眼。
老師帶我們走進了大廳,這里寬敞、明亮。全年級的所有同學(xué)站在里面都不覺得擁擠。大廳正前方立著一個老北京的牌樓,那個牌樓紅綠相間。上面還寫著三個溜金大字“景德街”。講解員告訴我們說:“這個牌樓明代時立在一條街上,后來因北京街道改造才移到這里的。這塊牌樓象征著老北京的風(fēng)貌。”大廳左邊是一個圓柱體的建筑,這就是首博的圓廳。圓廳外面包裹著青銅,傾斜著穿過屋頂,就像一個巨大的青銅器。右邊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筑,外邊鋪著一塊塊木板,這就是首博的方廳。
講解員先帶我們?nèi)チ斯糯鷷嬎囆g(shù)精品展廳。書畫展廳里掛著紙作的、絹作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名畫共一百六十七幅。
參觀完了書畫廳,我們又到了四層,燕地青銅精品展廳。這個展廳里陳列有兵器、樂器,還有一些雜器…,我們好象進入了青銅器的海洋。
隨著人流,我們又到了五層—古代玉器精品展廳。這里有古代皇帝用的玉璽,有古代富人家掛在脖子上的玉佩,還有玉龍豬…,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勒子。那個勒子是圓柱形的,長八、九厘米,顏色乳白,上面還有兩個小洞,這兩個小洞可以穿線把它做為裝飾掛在脖子上。講解員對我們說:“這塊勒子是用羊脂玉做的,但現(xiàn)在羊脂玉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而且這小小的勒子上刻著二百九十二個字的經(jīng)文?!薄巴邸保殷@奇地看著那塊羊脂玉。以前,我只在電視上看見過羊脂玉做的玉器。今天,我能親眼所見,真是幸運??!
最后,我們?nèi)チ朔綇d五層的老北京民俗展廳。在這個展廳里展出的是老北京以前用的東西和老北京街道上熱鬧的場景。有以前用的家具,有以前人家的衣服,還有當(dāng)時人們戴的帽子…,最吸引我的是那結(jié)婚的熱鬧場景,前面有一位老爺爺敲著鑼,后面跟著幾個小伙子在吹喇叭。我仿佛也聽見了敲鑼打鼓吹喇叭的聲音。中間便是那頂轎子。只見轎子的四個轎桿分別被四個力大的小伙子抬著。最后面是幾個扛大箱子的人,我想:箱子里面肯定裝的是不少金銀珠寶和值錢的東西吧!我真想打開看看…
到了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首都博物館。在這次參觀中,我對老北京的歷史和老北京的風(fēng)俗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受益匪淺啊!
下一篇:我的
參觀首都博物館
10月13日,我們來到了首都博物館。一下車,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xiàn)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墻而出,斜倚在幕墻上。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墻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p>
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參觀“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這里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 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jiān)李連英珍藏的,而且也是皇家才能擁有的。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里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為這小小的墨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背著硯臺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到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這樣就發(fā)明了中國第一個墨盒。
參觀完圓廳最后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老北京民俗展”。進入一間間不同的展室,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老北京過年,結(jié)婚,祭天……的風(fēng)俗,那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冰箱”仿佛把我們帶到遙遠的過去。
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首都博物館。在車上我想:首博真是一個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xiàn)在。
參觀首都博物館10月13日,我們來到了首都博物館。
一下車,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xiàn)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墻而出,斜倚在幕墻上。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
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墻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
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參觀“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
這里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jiān)李連英珍藏的,而且也是皇家才能擁有的。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里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
因為這小小的墨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背著硯臺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到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
這樣就發(fā)明了中國第一個墨盒。參觀完圓廳最后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老北京民俗展”。
進入一間間不同的展室,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老北京過年,結(jié)婚,祭天……的風(fēng)俗,那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冰箱”仿佛把我們帶到遙遠的過去。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首都博物館。
在車上我想:首博真是一個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xiàn)在。
這個月是我們學(xué)校的博物館月,今天老師帶著大家去了首都博物館,我非常興奮。期待著下午的到來。
上午的最后一節(jié)課是寫字課,老師提前五分鐘下課,因為十二點三十五分時要再門口集合。十點三十五分時我們已經(jīng)來到門口了,不一會兒便出發(fā)了,走了十分鐘左右就到了。
來到首博,走進大廳,有一個講解員阿姨為我們講解。我們參觀的主題是北京的歷史,首先是石器時代,一件件石器擺在我面前。下一個是青銅時代,整齊擺放的青銅器是我眼花繚亂。令我難忘的是一件百子服,那是太后過生日時穿的衣服,上面有一百個小孩,可是我數(shù)了一下只有九十八個小孩,也許是我數(shù)錯了吧。還有一個鉆戒,非常漂亮,正中間嵌著一顆大鉆石。在展柜里我發(fā)現(xiàn)了幾枚銅錢,中間有一個圓的洞,周圍有一些精美的花紋和文字。
還有許多珍貴、美麗的展品,我就不一一說明了。
我家的書柜上都擺滿了我喜歡的書。有空的時候我就從書架上挑幾本書看。因為書里有許多的知識,可以讓我們能增長智慧、變聰明。書里有書中之寶,有金子你多看書,知識就在你的腦子里,老師總是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你會找到很多樂趣,但是你不能掃一遍就沒有事了,你要用眼手腦,認真的閱讀,慢慢體會書中的道理和含義。最后能把好的詞語和句子標(biāo)記下來,反復(fù)體會,媽媽說“要不斷的擴大閱讀范圍,把閱讀當(dāng)每天的一日三餐!”所以,在我讀書的時候我會準備一個鉛筆,隨時用來畫出我喜歡的文字和句子。也同時多讀書。
最近我看了一本《放慢腳步去成長》,我非常的喜歡看它,我陶醉在這個故事里。它講的是一個名叫楊等等,特別可愛的小女孩在學(xué)校里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讀著讀著感覺和我生活特別貼近,說的都是我們小學(xué)生發(fā)生的故事,教會我怎樣處理一些學(xué)校事情和生活上、學(xué)習(xí)上的事情,所以讀起來津津有味!我喜歡!
學(xué)校組織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一路上我都興奮不已。
終于看到高大雄偉的首都博物館了,它共有6層,位于復(fù)興路上,從天安門一直往西就能到。進館的時候,安檢真嚴格。我準備用來剪開香腸的剪刀也被“沒收”了。
我們先來到三層,參觀老北京民俗展廳。那里有老北京泥人,栩栩如生地表現(xiàn)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館內(nèi)還有古代佛像展,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繪畫技術(shù)精品展.
我最喜歡的就是“秋郊大獵圖卷”它畫的是秋天人們在山林了打獵的情景。繪畫工藝精致,一絲不茍,人物,山,水,尤其是樹枝,幾乎沒有重疊。山脈也畫的特別細致,逼真的就像在你面前一樣,真是百看不厭。我太佩服作者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鎮(zhèn)館之寶-------水月觀音。觀音的身后有一輪圓月,因此得名。水月觀音是元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的。這件瓷塑像高67厘米。1955年出土于西城區(qū)定阜大街西口。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觀音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zhì)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tài)優(yōu)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都裝飾有連珠瓔珞,全身裝飾十分繁縟。筒體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zhì)潔白細膩,不愧為鎮(zhèn)館之寶。
這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參觀首都博物館 10月13日,我們來到了首都博物館。
一下車,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xiàn)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墻而出,斜倚在幕墻上。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
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墻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
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參觀“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
這里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 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jiān)李連英珍藏的,而且也是皇家才能擁有的。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里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
因為這小小的墨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背著硯臺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到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
這樣就發(fā)明了中國第一個墨盒。 參觀完圓廳最后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老北京民俗展”。
進入一間間不同的展室,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老北京過年,結(jié)婚,祭天……的風(fēng)俗,那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冰箱”仿佛把我們帶到遙遠的過去。 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首都博物館。
在車上我想:首博真是一個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xiàn)在。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基地分會組織我們參觀了首都博物館。
首博新館于200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chǎn)和當(dāng)代建筑成就于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nèi)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北京國寶薈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shù)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向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
3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shù)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集中展示。我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
從戰(zhàn)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
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dāng)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dāng)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四層是藝術(shù)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里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五層的民俗文化展最貼近百姓生活,當(dāng)我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里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
老北京的結(jié)婚習(xí)俗、過年習(xí)俗、包括生子的習(xí)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70后的人感到新鮮。結(jié)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親儀仗隊、抬婚轎、抬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復(fù)又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
過年是中國的大節(jié)日,過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節(jié)了,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財神、買年畫、貼對聯(lián)、祭灶神,充滿了年味,大人孩子各個精神飽滿,迎接春節(jié)。老北京的街頭滿是熱鬧的景象,街頭賣藝人踩高蹺、舞扇、雜耍,一片太平盛世,體現(xiàn)了老百姓對平安生活的向往。
非常感謝工會組織的這次活動,令我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展館共有五層自下而上,我們一行是從五層自上而下參觀了老北京風(fēng)情文化展、青銅器展、玉器展、書法展、國畫展,這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歷史與文化藝術(shù)的殿堂,它保存著和陳列著北京五十萬年的人居史及三千年的城市史,還有眾多中華民族的瑰寶,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風(fēng)采!今天,我去了首都博物館,發(fā)現(xiàn)里面的類容真是太精彩了 可惜的是,今天只看了一半,因為時間不夠 但我還是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文物。我第一眼看到首都博物館,就覺得真是太宏偉壯觀了。
我第一次看到外形這么好看的博物館,讓人迫不及待想看里面的類容 我和媽媽進了博物館內(nèi),就覺得這個博物館內(nèi)外都非常好看 我和媽媽進了左邊的一個大的圓柱形的樓,知道了第一層是多媒體的影院 但我看到的不單單是影院,看到的是一大排電腦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關(guān)文物的游戲 我也試著玩了玩,發(fā)現(xiàn)里面的游戲還不錯,但我旁邊的阿姨且睡著了 我們進了影院,發(fā)現(xiàn)電影要過半個小時才開始演,我和媽媽都覺得沒必要在這了耗費光陰,于是就上了樓 第二樓是講的書法 我看到了好多進士寫的書法,覺得寫得真是好呀 ,真是眼花繚亂啊~!~!~!我們上了第三樓看到的也是書法,但多了一些國畫作品。這次雖然也有書法作品但是寫的人就不一樣了,盡是一些明,清代朝廷命官和大書法家寫的,雖然我看不懂但至少我第一眼的直覺就覺得作者非同一般,我覺得讓我這個不懂書法的來看都覺得很好的話,這個寫書法的一定是到了很高程度的人 還有第三層的畫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說幾乎嘴巴就沒停過,都在說:好呀好呀。
第四層和第五層展覽的是一些玉器,我覺得這些玉器真是雕得好精致呀就不由得問了媽媽一句:古時候怎么有這么多的玉器呀?媽媽說:古時候的人少玉器多,所以幾乎每人都有玉器 我總算知道了~!這一層唯一遺憾的就是有一些非常精致的玉器,博物館拿到外國去展覽了,沒讓我好好的大飽眼福 我們和媽媽到了6層也就是這棟樓的最高層我剛剛一上去就啊的一聲,我叫媽媽趕快來看,我眼前的就是一個古時候有錢人用的書房,可惜的是這個書房的門被攔著了 我還以為就只有這些了呢,可是我沒想到的是這一層的里面還有呢~!我進了里面看見了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指的是那些我就不多說了)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毛筆,我看到了我從生下來都沒有看到過最細的毛筆和最粗的毛筆,這些毛筆的筆桿都是用的玉做的,真奢侈~!還有,我看到到了一大塊黑色的東西上面刻得有非常精致的圖案,我想這應(yīng)該是壓紙的吧!可是,我一看簡介就蒙了,這居然是磨墨用來磨的東西,我又不由得說了一句:真奢侈呀!我總算看完了5層,就差1層的了,于是我和媽媽就下了電梯,來看電影了。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xué),到現(xiàn)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xué)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
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cè),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dǎo)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
這次系統(tǒng)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shù)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shù)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shù)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chǎn)資源之博,藝術(shù)內(nèi)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yǎng)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
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shù)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quán)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zhàn)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jīng)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fēng)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
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fēng)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fēng)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fēng)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xiàn)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xiàn)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xiàn)代建筑之美,自然風(fēng)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
活靈活現(xiàn)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tǒng)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shù)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shè)計,到展區(qū)展品的設(shè)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wù),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xué)習(xí)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脨巯Wo她。
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yīng)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
因此,倡議各中小學(xué)校組織學(xué)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xué)習(xí)。
就要過年了!
什么是“年”?為什么過年?怎么過年?這個牛年要怎么過?你知道我是怎么過得嗎?我來說一說!
為了讓我了解更多的有關(guān)“年”的事情,爸爸媽媽決定除夕時帶我去首都博物館參觀,體驗一次“博物館里過大年”。我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非常高興,一路上興奮不已,問這問那……
剛到博物館門口,我就感受到了牛年將至的氣息:巨大的彩圖懸掛在空中,兩排身穿彩衣、手捧金元寶的小牛笑容可掬地迎接著人們。
在博物館五層的一個展室中,我知道了有關(guān)“年”的傳說,以及人們?yōu)槭裁催^年時要放爆竹,原來是為了驅(qū)逐“年”這個怪獸。我還了解到了很多有關(guān)過年的風(fēng)俗:從熬臘八粥開始,到糖瓜祭灶、掃房土,從置辦年貨到準備年夜飯,一直到守歲熬夜和初一大拜年,以及正月十五鬧元宵,那講究可多了去了。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再是完全按照以前的做法做了,但是我們會記著這些風(fēng)俗的。
在一樓的展室中,我還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民間手工作品。如:精致的小風(fēng)箏、惟妙惟肖的毛猴、面人、做工精巧的鬃人、讓人看了就眼饞的葡萄常、以假亂真的絹人……看得我眼花繚亂。尤其是那兩朵盛開的黃菊花,如果不說的話,還真難看出是布做的,多有意思?。∥姨宸@些能工巧匠了!
時間過得真快,因為要趕著回家去吃年夜飯,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首都博物館。
牛年的除夕過得與往年都不一樣,我是真正體驗了一次“博物館里過大年”,感覺還真不同,以后你們也來試試怎么樣?
一程山水,一個路人,一段故事,轉(zhuǎn)身之時,誰也不必給誰交代。如果有一天注定要離開,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三生石上種因果,一花一葉總關(guān)禪。我們不求水月在手,不求花香滿衣,只愿光陰簡約美好,平淡素凈。有朝一日,佛緣到了,便是終點。
一份坦蕩的情懷,飽含著對生命的感知,如一場花開,迷離了眼眸,也醉了心境。忽然,河之畔,一陣風(fēng)吹醒了凌亂的思緒,輕叩心窗之楣,捧一把明媚,感受其柔美;跨過深秋的欄桿,植一株情愫于心,將冬韻盡收眼底,用溫馨調(diào)制一杯佳釀,潑灑眸光的脈脈心語,醉了心,也醉了夢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