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國演義》詩一(頌關(guān)羽):
漢末才無敵,云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2.《三國演義》詩二(頌姜維)
天水夸英俊,涼州產(chǎn)異才。系從尚父出,術(shù)奉武侯來。
大膽應(yīng)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余哀。
3.《三國演義》詩三(頌鄧艾)
自幼能籌畫,多謀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
馬到山根斷,兵來石徑分。功成身被害,魂繞漢江云。
4.《三國演義》詩四(頌周瑜)
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曾謁三千斛,常驅(qū)十萬兵。巴丘終命處,憑吊欲傷情。
5.李白《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李白有關(guān)于文武雙全的詩句是《俠客行》。
1、《俠客行》簡介
《俠客行》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全詩抒發(fā)了李白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詩句前面描寫俠客的武功,最后一句“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則是屬于文韜。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李白的文采及對武功的理解,透析出李白屬于文武雙全。
金庸小說《俠客行》就是以此詩為題,在書中《俠客行》是一部高深的武功秘籍,男主角就是從中悟出絕世武功。
2、《俠客行》原文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3、譯文
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一樣明亮。
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
十步之內(nèi),穩(wěn)殺一人,千里關(guān)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
有時空閑,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
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
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
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誰能學(xué)楊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合上,頭發(fā)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jīng)》。
1、“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
2、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俠客行》)
3、“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贈張相鎬》)。
4、“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三十成文章,歷抵卿相?!保ā杜c韓荊州書》)
5、“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俠客行》)
《俠客行》原文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
《俠客行》唐·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v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秱b客行》是唐代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一首描寫和歌頌俠客的古體五言詩。
全詩抒發(fā)了李白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詩句前面描寫俠客的武功,最后一句“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p>
則是屬于文韜。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李白的文采及對武功的理解,透析出李白屬于文武雙全。
此詩開頭四句從俠客的裝束、兵刃、坐騎刻畫俠客的形象;第二個四句描寫俠客高超的武術(shù)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個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來進一步歌頌俠客,同時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fù);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俠客的行動沒有達到目的,但俠客的骨氣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遜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詩抒發(fā)了作者對俠客的傾慕,對拯危濟難、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情壯志。
此詩約作于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游齊州時。唐代游俠之風(fēng)頗為盛行,這是與全國經(jīng)濟繁榮、城市商業(yè)興旺、西域交通發(fā)達的盛唐時代有關(guān),特別是關(guān)隴一帶的風(fēng)習(xí)“融胡漢為一體,文武不殊途”(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論稿》)更促成了當(dāng)時少年喜劍術(shù)、尚任俠的風(fēng)氣。
李白少年時代,頗受關(guān)隴文化風(fēng)習(xí)的影響,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讀書“觀百家”外,“十五好劍術(shù)”(《與韓荊州書》)“高冠佩雄劍”(《憶襄陽舊游贈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離劍,堪稱是“文武不殊途”,兼?zhèn)溆诶畎滓簧?。李白青年時代曾“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魏顥《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然后功成身退。
這首《俠客行》就是在以任俠意識為尚的社會背景之下創(chuàng)作的?!秱b客行》譯文: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一樣明亮。
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十步之內(nèi),穩(wěn)殺一人,千里關(guān)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有時空閑,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
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誰能學(xué)楊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合上,頭發(fā)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jīng)》。參考資料詩詞名句網(wǎng):。
贊美文武雙全的句子
1, 腹有詩書氣自華,圣賢為友品自高。
【釋義】常讀書,日積月累就會使人脫離低級趣味,養(yǎng)成高雅、脫俗的氣質(zhì)。與品質(zhì)高尚的優(yōu)秀的人成為朋友,你的品質(zhì)自然就會高尚。
2,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釋義】形容一個人的才能文能定國,武能安邦,文武雙全的意思。
3, 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忠于人品。
【釋義】欣賞一個人,從他的顏值開始,因為他的才華而尊敬他,因為他的人品而衷心愛戴他。
4,
才高八斗勝子建 學(xué)富五車如東坡。
【釋義】形容人讀書多,學(xué)問大,學(xué)識,知識十分豐富。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