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詩歌鑒賞結題報告范文
關于近現(xiàn)代詩歌鑒賞的調查研究 課題負責人:朱xx
課題組成員:
課題指導教師:
課題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過程
一、 課題的來源
現(xiàn)代詩也叫“白話詩”,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對而言,一般不拘一格式和韻律?,F(xiàn)代詩的發(fā)現(xiàn)可以追源到清末,當時,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一些從西方引進的詩作已開始用白話進行翻譯,但是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較鮮為人知。現(xiàn)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chuàng)立“現(xiàn)代詩社”時確立?,F(xiàn)代詩主要流派為新月派、九葉派、朦朧派。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現(xiàn)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于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xiàn),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xiàn)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xiàn)新思想。
三、課題的研究計劃
1、課題研究的方法
文獻研究法 訪談法
2、課題進程的安排
第一階段:
主要任務:查閱相關詩人及作品。
階段目標:理解相關人物。
第二階段:
主要任務:查閱書籍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階段目標:了解詩人的歷史背景;弄清詩人寫作目的和意義。
第三階段:
主要任務:訪問老師探討有關話題。
階段目標:了解詩人作品的研究價值;對現(xiàn)代社會的影響及蘊含的深刻意義;研究近現(xiàn)代詩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詩歌的內涵。
第四階段:
主要任務:同學之間對所得成果進行探論。
階段目標:探討并得出詩歌的意義內涵及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感觸。
第五階段
主要任務:整理資料
階段目標:分析結果;得出本次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結論
第六階段
主要目標:做出結題報告 階段目標:對這次的研究性學習做一個系統(tǒng)報告。
3、課題任務分工
第一小組:負責人帶領小組內成員完成開題報告,并且進行相關工作的相關調度。
第二小組:負責人帶領小組內成員訪問老師探討有關話題。
第三小組:負責人帶領小組內成員查閱書籍或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第四小組:負責人帶領小組內成員完成相關文獻工作,并整理所得資料,撰寫相關報告。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