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江村》唐·杜甫
譯文: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2、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譯文: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3、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譯文:正值豐年,樸素的農(nóng)家自釀臘酒,殺雞宰豬殷勤待客,可別笑話那酒漿渾濁,酒香中溢出的農(nóng)家熱情早已使人心馳神往。
4、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鋤豆溪東,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5、歸家
事業(yè)新燈火,桑麻舊里村。太平風俗美,不用閉柴門。
譯文:我們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達旦的暢歡,說著以前的農(nóng)事,太平的鄉(xiāng)村人們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覺也不用關門。
描寫家庭和諧的古詩詞有:
一、《田家》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話譯文:梅子已經(jīng)變成金黃色,杏子也已長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燦燦的菜花現(xiàn)在已經(jīng)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殘朵;一眼望去,卻是雪白的麥花。
正午時分,太陽高高在上,籬笆影子隨著太陽升高越來越短,沒有人經(jīng)過。四周靜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飛過。
二、《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白話譯文: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么奢求呢?
三、《歸家》元·王冕
我母本強健,今年說眼昏。
顧憐為客子,尤喜讀書孫。
事業(yè)新燈火,桑麻舊里村。
太平風俗美,不用閉柴門。
白話譯文:我的母親一直以來身體健康硬朗,今年突然寫信告訴我們說眼睛昏花了,原來是憐惜想念我這個在外的游子和想見在外求學的孫子了。
我們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達旦的暢歡,說著以前的農(nóng)事,太平的鄉(xiāng)村人們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覺也不用關門。
四、《游山西村》宋·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白話譯文: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nóng)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艷間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jīng)接近,布衣素冠,淳樸的古代風俗依舊保留。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五、《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白話譯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鋤豆溪東,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無賴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家是王維《雜詩》中“來日綺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那輪明月。
家是李白《春夜洛陽城聞笛》中“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夜半的歌聲。
家是馬致遠《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腸;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似箭歸心;
家是崔顥《黃鶴樓》中“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縷縷鄉(xiāng)愁;
家是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綿綿情思。
1、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出自《江村》,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
釋義: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2、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出自《留別妻》,作者是兩漢詩人蘇武。
釋義:和妻子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么美好的時光呀!
3、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出自《詠雪》,作者是南北朝的劉義慶。
釋義:謝太傅在一個 冬雪紛飛的日子里,把子侄們輩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們一起談論詩文。
4、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出自《進艇》,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
釋義: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我身著布衣,深情地牽引著老妻乘上小艇,在浣花溪上鼓棹游賞,不遠處,孩子們在水里無憂無慮地洗澡嬉戲。
5、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出自《夏日田園雜興·其七》,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
釋義: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1、萬事順,合家歡,愿君如意喜滿門 。
2、朱門北啟新春色;紫氣東來大吉祥。
3、衣豐食足戌年樂;國泰民安亥歲歡 。
4、富也罷,窮也罷,幸福不靠金錢架。豪華恬淡各千秋,富者輝煌,窮也清雅 。
5、豐年富足人歡笑;盛世平安犬不驚。
6、犬守家門門有喜;毫敷毛筆筆生花。
7、家和人興百福至,兒孫繞膝花滿堂。
拼音【hé mù】
一、基本解釋:相處融洽友好。
1、近義詞:融洽、和諧
2、反義詞:緊張
二、引證解釋
1、謂和好相處,不爭吵。
2、《左傳·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3、《后漢書·杜詩傳》:"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將帥和睦,士卒鳧薻。"
4、唐 陳子昂《座右銘》:"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
5、老舍 《神拳》第一幕:"只盼那你們……全家和睦。
6、《綠色蟈蟈》法布爾:" 撇開這一點不談,蟈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們之間從不爭吵,頂多面對食物有點兒敵對行為而已。"
7、宋 秦醇 《譚意歌傳》:"意治閨門,深有禮法,處親族皆有恩意,內(nèi)外和睦,家道已成。"
8、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袁氏據(jù)四州之地,帶甲數(shù)十萬,若二子和睦,共守成業(yè),天下事未可知也。
2、指與別人相處得好。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南郭秀才》:"孝順公婆,和睦妯娌。
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紅梅些子破,未開勻。
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ㄓ皦褐亻T,疏簾鋪淡月,好黃昏。
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臨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蝶戀花暖日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翦燈花弄。行香子七夕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椗?,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滿庭芳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
□□金鎖,管是客來〔口沙〕。寂寞尊前席上,惟□□、海角天涯。
能留否?酴〔酉縻〕落盡,猶賴有□□。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龍嬌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殘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原缺字)慶清朝慢禁幄低張,雕欄巧護,就中獨占殘春。客華淡佇,綽約俱見天真。
待得群花過后,一番風露曉妝新。妖嬈艷態(tài),妒風笑月,長〔歹帶〕東君。
東城邊,南陌上,正日烘池館,競走香輪。綺筵散日,誰人可繼芳塵?更好明光宮殿,幾枝先近日邊勻,金尊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
李商隱——《無題二首》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