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曉》
2、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杜牧《清明》
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 志南《絕句》
4、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 杜甫《春夜喜雨》
5、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杜牧《江南春》
7、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
8、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9、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10、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11、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 虞集《風(fēng)入松·寄柯敬仲
12、"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3、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 徐俯《春游湖》
14、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 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15、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 歐陽修《田家》
16、柳絲長,春雨細(xì),花外漏聲迢遞。 —— 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17、海棠紅近綠闌干。 —— 蔣捷《虞美人·梳樓》
18、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 —— 虞集《聽雨》
19、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 —— 貫休《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20、一水鳴東西寺,春雨洗南北山。 —— 章甫《題畫》
21、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fēng)雷。 —— 蘇轍《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八棲云室》
22、幾日喜春晴,幾夜愁春雨。 —— 高觀國《卜算子·泛西湖坐間寅齋同賦》
23、春雨細(xì)如塵,樓外柳絲黃濕。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xì)如塵》
24、一犁足春雨,一絲搖晴風(fēng)。 —— 葉茵《耕釣境》
25、斜陽外,春雨足,風(fēng)吹皺一池寒玉。 —— 李致遠(yuǎn)《落梅風(fēng)·斜陽外》
26、春雨滿,秧新谷。 —— 辛棄疾《滿江紅·山居即事》
27、春思淡,暗香輕。 —— 孔榘《鷓鴣天·卻月凌風(fēng)度雪清》
古代秋雨往往是蕭瑟,寒冷降臨的表現(xiàn)。
可以用不含春的詩句代替,意思相近。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
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1、秋雨,沒有春雨般細(xì)膩溫柔,也沒有夏雨般豪爽熱烈,卻是如此地寧靜、典雅。秋雨中,我領(lǐng)略到了一種煙霧般的渺茫,一種水晶般的清爽。
那是一位靦腆的小女孩,羞澀地卻又如此靜謐地傾聽我的心事。 2、秋雨,給人們帶來的既有快樂,又有悲傷。
也許你會問,秋天,這個豐收有趣的季節(jié),怎麼會變得悲傷呢?這是因為秋天有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一個團(tuán)圓的節(jié)日,而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難道不會覺得悲傷嗎?由這些從樹上離開的黃葉我便想到了那些離開故鄉(xiāng)的游子,想到不能和家人團(tuán)圓,不能一塊兒吃圓圓的月餅,心中有多么難受,多麼悲傷!萬物在秋天的腳步慢慢的開始沉睡,滿地的落葉被這風(fēng)雨慢慢帶走。 3、漫步在雨中,獨自一人感受著雨的寂莫、孤獨。
憑寄離恨重重,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秋雨絲絲,仿佛生命已到盡頭,無比絕望。驀然間,一朵秋菊傲然于風(fēng)雨中。
惜春更選殘紅折。這又讓我看到了生命的活力。
剎那間,心中愁云煙消云散,我又顯現(xiàn)出了活力和生氣。 4、獨自散步于鄉(xiāng)間小路,也許是因為秋雨的陪伴,似乎不感到寂寞。
秋雨淋漓了我的心事,撫平了我的心緒。所有的孤單都隨秋風(fēng)而去,只剩我和秋雨互相訴說對方的心事。
仿佛它就是思夢。 5、當(dāng)我憂愁時,倚樓聽秋雨,不禁嘆道:“這此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躺在床上聽雨,雖沒“倚樓聽秋雨”的情調(diào),卻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是一種撩人心弦的天籟之音,極遠(yuǎn)的又是極近的,極縹緲的又是極現(xiàn)實的,像泉水的叮咚作響,像母親的慈愛嘮叨,像貝多芬在演奏樂曲,像朋友在傾訴心事。 6、打開窗戶,清新的芬芳隨著泥土的飄香撲面而來,那意蘊(yùn)仿佛詩歌般凝練優(yōu)雅。
我要三分易安的婉約,三份東坡的豪邁,三分陶潛的淡泊,三分李白的曠達(dá),三分納蘭的心緒,湊成何等的愜意,再來傾聽這自然的雨聲。 7、秋雨,悄然無聲的飄落著,像是無數(shù)蠶娘吐出的銀絲,密密地斜織著,凄涼幽怨早已顯露出來,她的雨簾是那樣的密,為天地間掛上了一道珠簾。
8、秋雨,它是豐收的前兆,秋雨會給成熟的莊稼最后一次澆灌,使農(nóng)民們得到了豐收。同時每場雨都會給每個孩子帶來快樂。
他們在秋雨中嬉戲,即使是雨水把它們的頭發(fā)、衣服打濕了也不覺得冷。這就是秋雨的快樂之處! 9、夜雨瀟瀟,金風(fēng)細(xì)細(xì),葉葉梧桐墜。
躺在床上,聆聽窗外的雨聲,如歌般美妙,如詩般愜意,好似行云流水,又宛似一位嬌滴滴的姑娘在竊竊私語。這是秋雨嗎?是,它是。
但它不再是那令人憂愁的秋雨,而是充滿希望的。就像生命一樣,有傷心也有快樂。
這條路上也許風(fēng)景凄清,但也許下個轉(zhuǎn)折口,將會看到一個全新的景色:微雨朦朦,煙云籠罩,小徑紅稀,芳野綠遍,翠葉藏鶯,朱簾隔燕…… 10、也許因為是秋雨吧,所以雨滴總是帶著一絲淡淡的哀愁。忽然感到無比的思念,思念去年那一場秋雨,思念那雨中蕭瑟的背影,思念那令人心寒的笑容。
11、我喜歡在秋雨中扔掉傘,大膽地淋雨。秋天的雨涼絲絲的,像喝過薄荷茶,喉口的感覺,在秋雨中,一任淋洗,一種淡淡的凄涼,淡淡的憂愁像薄紗般蒙住心靈。
時常在我憂愁時,淋到秋雨,會感覺它也如此憂愁,有個伴,心里也好受些。淋雨,讓我全身解脫,零距離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它為我的思想增添美感,腦海中總會跳出一些詩文來點綴她;它為我的感情渲染色彩,心里常會躍出一些感受來修飾它。于是它便成為了我心中獨一無二的。
12、我喜愛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絲絲清涼。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對人們的“洗禮”,對世界萬物的“洗禮”。
伸出雙手,雨水落入你手中就像牛奶一樣光滑;用嘴去品味雨水,帶有一絲絲的甘甜;用鼻子去細(xì)聞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用眼睛去欣賞秋雨,那秋雨就如同一個個精靈跳躍著歡樂的舞蹈,從天空中歡快的落入人間。 13、秋雨冰涼,因為它從那么高那么高的九重天上掉落,太高了太高了。
“高處不勝寒”,所以怎會不冷呢?秋雨苦澀,從那么高那么高的天空掉落又滲入那么深那么冷的地下,怎會不苦、怎會不澀呢?秋雨是淚,是天空的淚水,冰冷徹骨,所以挨到秋雨的東西,才會都準(zhǔn)備冬眠吧?只有松柏不會,因為松柏的根扎得那么緊那么深,深到秋雨都無法到達(dá),深到讓松柏有一顆古代斯巴達(dá)戰(zhàn)士般的心,早已容不下柔情,早已感受不到秋雨的冷、秋雨的苦、秋雨的痛……14、我喜愛秋雨,更喜愛在秋雨中漫步。秋雨瑟瑟,在雨中感受秋天的詩情畫意,卻有別樣的情趣。
秋雨不像春雨那樣的溫和,不像夏雨那樣的急驟,秋雨的雨點很細(xì),牛毛細(xì)雨灑在身上如玉般涼爽宜人。 15、俗話說得好“一場秋雨一場寒”,當(dāng)你躲在房檐下躲雨的時候,當(dāng)你躲在空曠地方的時候,當(dāng)你躲在沒人地方的時候,你似乎就會聽到了秋雨“沙沙沙”的聲音,我打開窗戶,伸出我的小手,“嗒”一滴秋雨落在了我的手里,我看了看雨滴,秋雨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這秋雨不光代表著凄涼和傷感,還代表著一種非同尋常的氣息,對啦!我明白了,這里面還含。
1、《秋雨嘆三首》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
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shù)黃金錢。
譯文:由于連綿的秋雨,作物植物都爛掉了,可是房屋臺階下的決明子卻生長的很好,顏色鮮艷。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xì)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dāng)?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3、《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譯文: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fēng),悄悄進(jìn)入夜幕。細(xì)細(xì)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4、《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代: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yuǎn),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桿處,正恁凝愁!
譯文: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jīng)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凄涼的霜風(fēng)一陣緊似一陣,關(guān)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yuǎn)方,眺望渺茫遙遠(yuǎn)的故鄉(xiāng),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么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xiāng)?想起美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yuǎn)處駛來的船當(dāng)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桿,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5、《雨過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譯文: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