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惡性腫瘤,乙肝,心臟病,狂犬病,艾滋病,肌行性營養(yǎng)不良。
.這些是治不好的另外,病毒性疾病基本都無法治愈,原因如下:因為人體的外源性疾病大體分為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但是只須病毒性疾病是目前還沒有有效藥物和治療方法的疾病。
為什么病毒性疾病難治?這是因為感染方式不同而引起的。感染的寄生蟲和細菌在體內合適的粘膜條件下就可以自我繁殖,而用如青霉素、先鋒霉素類抗生素等藥物改變自我繁殖的條件就能將其殺死,并且不影響健康組織把病治好。
但病毒感染后,由于病毒沒有自我繁殖的能力,它必須借助人體細胞(即靶細胞)的生長而復制。也就是說,病毒感染后必須進入人體細胞才能生存、復制。
要治好病毒性疾病就必須使藥物不可能做到,這是個世界性的難題。人體感染病毒致病后,只能依靠體內免疫系統(tǒng)產生的免疫細胞來殺滅病毒。
此時任何人體的免疫力低下,特異性免疫分子不足,病毒性疾病難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在一份國內報紙上稱,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列為“五大絕癥”的是: 1.艾滋病 2.惡性腫瘤 3.白血病 4.類風濕 5.肌萎縮側髓硬化癥 (ALS) 未知其中真實來源。
所謂“不治之癥”是與治療的療法、療效、有效時間存活率來衡量。 譬如,艾滋病,是公認的世紀絕癥, 確診后估計生存少于10年,多因免疫力下降,死于多重感染,目前科學家正在尋找抗艾滋疫苗。
“惡性腫瘤”,要是早期發(fā)現(xiàn)、沒有轉移的話,可以及時選擇性采取手術、放射療法、化療等等?;加袗盒阅[瘤的人,經過治療30年存活率也屢見不鮮! 白血病,要看是什么類型,有些惡性的,也有良性的。
惡性急性白血病即使采用骨髓移植、化療、放療也無濟于事。 至于類風濕,患者多可以用藥物長期控制病情,有至少25%病人“康復”,或短期內不再復發(fā),多半患者可以活到晚年,但總體死亡率提高了。
肌萎縮側髓硬化癥, 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在神志清醒的狀態(tài)下,被一一剝奪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繼而侵蝕全身……是一種罕見、可怕的病魔,存活率一般來說2-5年。 老人癡呆癥(Alzheimer's Disease), 也是一種不治之癥。
患者得病后腦細胞不斷萎縮,智能不斷下降,最后全身功能衰竭,藥物目前沒有確切療效,一般7-10年就奪去患者生命。 自發(fā)性間質性肺炎 (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也是不治之癥,患者可以在半年左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療方法可以是肺移植等,不過,肺移植的成功率很可憐…… 眾所周知的非典(SARS),與其說治療,不如說隔離等死。
2003年奪去數(shù)以千計的生命,目前對于治療沒有頭緒。 人的生命太脆弱了吧?及時行樂吧。
目前,普通感冒和肺炎等一些傳染病(由病毒、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并非所有的傳染病,如艾滋病和乙型肝炎,都能治愈。目前,還沒有完全治愈的方法。目前,大多數(shù)疾病都無法治愈。然而,它是不可治愈的,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無能為力。大多數(shù)疾病是可以控制的,但不能根除或治愈。
常見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這些疾病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病程相對較長。因此,整個患病人口相對較多。周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疾病,所以治愈率很高。然而,這些疾病沒有治愈的方法。只有藥物或生活方式的改變才能用來控制它們,避免并發(fā)癥,延長壽命和提高生活質量。
還有一些疾病對預期壽命影響更大,更受社會各界關注,因此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中,如各種癌癥、宮頸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結腸癌和直腸癌。雖然這些疾病的發(fā)病率不如上述慢性病高,但一般人群對這些疾病的知曉率也相對較高,因為它們對預期壽命的影響更大,人們對此更加關注。癌癥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早期可通過手術和放化療臨床治愈,而晚期或復發(fā)患者療效不佳。
此外,還有一些傳染病,如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在人口中傳播。因此,增強公眾意識和避免感染是主要手段,也是科普工作的重點。國家在早期就給予了關注,并進行了充分的宣傳,公眾的知曉率相對較高。目前,這種疾病還沒有治愈的方法,但是可以通過抗病毒藥物來控制。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治愈這種疾病是可能的,例如丙型肝炎。以前,人們認為沒有治愈的方法,但現(xiàn)在治愈已經是一件可以實現(xiàn)的事情。
即使在醫(yī)學發(fā)達的今天,縱使大部份的疾病已能找到原因,但仍有半數(shù)以上沒有方法徹底治愈。
紅斑性狼瘡(SLE,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 斑性狼瘡是一種發(fā)病機轉仍不是很清楚的自體免疫性疾病。目前只知它是因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失常。
這些自體抗體會破壞患者全身的各種組織器官,形成臨床表現(xiàn)千變萬化,侵犯全身各器官系統(tǒng)的慢性發(fā)炎性疾病。 腦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由一種 病毒感染所造成中腦及丘腦的腦炎,而產生長期沈睡及巴金森氏癥候群的病 阿爾滋海默型癡呆癥(Alzheimer's disease) 阿茲海默癥就是一種老年疾病,為老年失智癥的首要原因。
多發(fā)性硬化癥(Multiple sclerosis)最常見的多發(fā)性硬化癥發(fā)病型式是,病人出現(xiàn)多發(fā)性硬化癥的癥狀,之后癥狀減輕,但是一段時間之后癥狀會全部或部分再度出現(xiàn)。 愛滋病又稱「后天免疫缺乏癥候群」,是由愛滋病毒所引發(fā)的疾病。
這種疾病會破壞人類的免疫系統(tǒng),引發(fā)各種疾病及發(fā)生惡性腫瘤,最后終致百病俱發(fā)而喪失寶貴之生命 罕見不能徹底治愈疾病病名 : 序號 疾病名稱 中文翻譯 01 Urea cycle disorders 尿素循環(huán)代謝障礙 02 Citrullinemia 瓜胺酸血癥 03 Aminoacidopathies 胺基酸代謝疾病 04 Homocystinuria 高胱胺酸尿癥 05 Hypermethioninemia 高甲硫胺酸血癥 270.4 07 Cystinosis 胱胺酸癥 270.0 08 Nonketotic hyperglycinemia 非酮性高甘胺酸血癥 270.7 09 Phenylketonuria 苯酮尿癥 270.1 10 Tetrahydrobiopterin deficiency 四氫基喋呤缺乏癥 270.1 11 Hereditary tyrosinemia 遺傳性高酪胺酸血癥 270.2 12 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 楓糖尿癥 270.3 13 Hereditary coproporphyria 遺傳性紫質癥 277.1 14 Multiple sclerosis 多發(fā)性硬化癥 340 15 Gaucher's disease 高雪氏癥 272.7 06 Wilson's disease 威爾森氏癥 275.1 17 Nesidioblastosis 胰島母細胞瘤 211.7 18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 0119 Organic acidemias 有機酸血癥 270.9 02 Isovaleric acidemia 異戊酸血癥 270.3 21 Glutaric aciduria type I, II 戊二酸血癥,第一、二型 03 Pr22 opionic acidemia 丙酸血癥 23 Methylmalonic acidemia 甲基丙二酸血癥 24 -Hydroxy-3-methyl-glutaric acidemia 甲基戊二酸血癥 25 Galactosemia 半乳糖血癥 26 Fatty acid oxidation defect 脂肪酸氧化作用缺陷 27 Carnitine deficiency syndrome, primary 原發(fā)性肉堿缺乏癥 128 Mitochondrial defect 粒線體缺陷 29 Kearns-Sayre syndrome Kearns-Sayre氏癥候群. 30 Leigh disease Leigh氏童年期腦脊髓病變 31 MELAS MELAS癥候群 32 Aarskog-Scott syndrome Aarskog-Scott氏癥候群 33 Achondroplasia 軟骨發(fā)育不全癥 小小人兒 34 Angelman syndrome Angelman氏癥候群 35 Ataxia telangiectasia 共濟失調微血管擴張癥候群 36 Cockayne syndrome Cockayne 氏癥候群 37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裘馨氏肌肉失養(yǎng)癥 38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肝醣儲積癥 39 GM1/GM2 gangliosidosis GM1/GM2神經節(jié)脂儲積癥 40 Hereditary epidermolysis bullosa 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癥 41 Huntington's chorea 亨汀頓氏舞蹈癥 42 Hutchinson 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早老癥 43 Ichthyosis, lamellar recessive 層狀魚鱗癬 44 Kenny-Caffey syndrome Kenny-Caffey氏癥候群 45 Lesch-Nyhan syndrome Lesch-Nyhan氏癥候群 46 Lowe syndrome Lowe氏癥候群 47 Mucopolysaccharidoses 黏多醣癥 黏寶寶 48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成骨不全癥 玻璃娃娃 49 假性副甲狀腺低能癥 50 Rett syndrome 瑞特氏癥候群 51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脊髓性肌肉萎縮癥 52 Spinocerebellar ataxia 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 53 Sulfite oxidase deficiency 亞硫酸鹽氧化酉每缺乏 54 Thalassemia major 重型海洋性貧血 55 Tuberous sclerosis 結節(jié)性硬化癥 等共計108種。
1 實際上目前只有一部分疾病能夠治愈或者有治愈的希望,譬如骨折、脾破裂、闌尾炎、淺表部位的良性腫瘤等外科疾??;肺炎、缺鐵性貧血、消化性潰瘍、腦膜炎等內科疾病。
2 大部分疾病只能控制,如高血壓、糖尿病、帕金森病、慢性腎炎、肺氣腫、肝豆狀核變性等可以較長時間控制;癌癥、癡呆、白血病、尿毒癥、肝硬化等雖有治療辦法,但效果不好,比較悲觀。
3 還有相當一部分疾病沒有有效治療,譬如棘狀紅細胞增多癥、白癜風、朊蛋白病、腦癱、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運動神經元病等。
4 當然,也有一些疾病有不治自愈的可能。
5 至于死亡率100%的疾病,還不好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治還是不治,必死無疑,這太絕對了,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沒有絕對的事物,比方說尿毒癥,對于沒有條件進行血濾或者腎移植,那就堅持不了多久,如果成功進行腎移植,那就可以活很多年;絕大部分癌癥治療效果不理想,花了大量的費用,似乎也不能治好,目前的醫(yī)療條件明顯改善,讓病人多活3年5年,那也是一個不錯的結局;大部分植物人預后很差,但也有奇跡發(fā)生;即便是大面積腦梗死昏迷不醒,瞳仁散了,呼吸也不行了,眼看就要去了,通過插管、呼吸機支持、輸營養(yǎng)液也能維持較長時間。
6 見到話題,有些感慨,胡亂說了一些,不知所云,錯誤觀念不少,不要在意。
你好!首先祝你身體健康!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于目前人類無法治愈的“神秘疾病”的問題。
據俄羅斯《真理報》報道,當今,多數(shù)的疾病醫(yī)生們似乎只要動動筆開個藥方,都有辦法解決。但是實際上仍然有一些疾病仍然困擾著人類,同時人類對這些疾病的了解少得可憐。
科學家對這些人類感到最為神秘的疾病做了排隊,以下是前十名:
1. 莫吉隆斯癥
這是一種令人恐怖的疾病?;颊吒械胶孟裼欣ハx或寄生蟲一類的東西在自己皮膚下面蠕動爬行。皮膚會出現(xiàn)一些很難愈合的傷口,從傷口里還會滲出一些藍色和白色的纖維物質。
如果患者試圖把這些纖維物質從傷口里抽出來,就會引發(fā)以傷口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的劇烈疼痛。
2. 慢性疲勞綜合癥
這種病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名稱,通常帶來各種疼痛,精神恍惚、記憶力衰退、視力障礙、睡眠失調及其他癥狀等。如今已知道慢性疲勞癥候群患者對無數(shù)的其他病菌都會產生大量抗體,且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3. 庫賈氏病
也稱為牛海綿狀腦病,俗稱瘋牛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致死性的傳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引起大腦功能退化,精神狀態(tài)失常。其病原至今仍未確定。
4.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多發(fā)病于青壯年,常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xié)調。精神分裂癥狀是最常見、最難描述、最難做出完整定義的重性精神病,其治療也無特效方法。
5. 自身免疫失調
患有這一疾病的患者將承受各種各樣疾病的困擾折磨,其中包括狼瘡。自身免疫失調使身體本身對待自己的身體器官和正常的功能如同“敵人入侵”。
由于這種疾病通常是慢性的,會使人慢慢虛弱,而醫(yī)生除了減輕某些癥狀外能做的就很少了。
6. 異食癖
患有此癥的人持續(xù)性地咬食一些非營養(yǎng)的物質,如泥土、紙片、污物等。過去人們一直以為,異食癖主要是因體內缺乏鋅、鐵等微量元素引起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們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但是對于其真正成因和治療方法卻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7.禽流感
禽流感這種神秘疾病的危害不用多說了,它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也能感染人類,感染后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shù)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8. 普通感冒
它能排上位的確讓人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它的確是人類無法徹底治愈的痛。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醫(y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它的主要特征是病原體復雜多樣,多種病毒、支原體和少數(shù)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僅主要病原鼻病毒就有100多種。
9. 阿爾采默病
更為通俗的稱呼是老年癡呆癥,指的是一種持續(xù)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tài)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而它的成因仍然是謎,有效治療方法也不存在。
10. 艾滋病
這種疾病和危害人們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治療卻無特效。其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是一種世界性、致死性傳染性疾病。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采納為答案。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疾病難題相繼被攻克,但仍有一些痼疾難以治愈。最近,俄羅斯《真理報》列出了10種現(xiàn)代醫(yī)學依然難以治愈的疾病,令人驚訝的是,感冒竟然也名列其中,并排在所有難治疾病之首。
1.普通感冒
它能排在所有難治疾病首位的確讓人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它的確是人類無法徹底治愈的痛。普通感冒俗稱傷風,醫(yī)學上稱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引發(fā)眼部感染和中耳炎。它的主要特征是病原體復雜多樣,僅主要鼻病毒就有100多種。對治愈感冒,至今尚無特效療法,目前只能對癥處理,讓其逐漸自愈。 2.癌癥
癌癥是指一組100多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其特點是變異細胞在體內不受控制地生長,身體的任何部位均可能受到侵襲。它是全世界引發(fā)各種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降伏這一絕癥,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xiàn)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癥的辦法。
3.哮喘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被世界醫(yī)學界公認為四大頑癥之一,被列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哮喘可對多種刺激做出反應,包括動物毛屑、花粉、吸煙、藥物甚至鍛煉等因素。哮喘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但大多數(shù)案例發(fā)生在10歲以下,且男孩比女孩更易受到影響。 4.艾滋病
艾滋病是人體感染了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導致的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攻擊和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使人體對威脅生命的各種病原體喪失了抵抗能力,從而發(fā)生多種感染或腫瘤,最后導致死亡。全球每年大約有500萬人受到感染,300萬人致死。盡管這種疾病和危害人們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治療卻無特效。
5.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于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fā)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6. 古茲菲德-雅各氏病
古茲菲德-雅各氏病是一種罕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化的致命疾病。這種疾病通常在年齡介于40歲至70歲的成年人身上出現(xiàn),男性合女性發(fā)病的幾率幾乎相等。其特點是精神模糊或行為怪異,進而引起人類腦神經退化而成癡呆。
7.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急性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可分作甲,乙,丙三個大類。流感的顯著特點為:突然爆發(fā),迅速蔓延,波及面廣,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一般流行3—4周后會自然停止,但每次流感流行后在人群中總要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額死亡。
8.紅斑狼瘡
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在人體各個部位發(fā)病。紅斑狼瘡的發(fā)病原因包括感染、內分泌和環(huán)境影響在內的多種綜合因素,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精神因素也是誘發(fā)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狼瘡一詞在拉丁語的含義是狼咬的潰瘍,亦有頑固難治的意思。 9.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癥,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中樞神經系統(tǒng)傳染病。有超過一半的小兒麻痹癥病例發(fā)生在5歲以下兒童身上,其中90%以上感染者沒有任何發(fā)病跡象。引發(fā)此癥的因素包括受涼、勞累、局部刺激、損傷、手術以及免疫力低下等。 10. 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感染病毒的人出現(xiàn)高燒、肌肉劇烈疼痛等癥狀,有可能在24小時內死亡。埃博拉病毒是人類迄今發(fā)現(xiàn)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病毒,感染者死亡率為50%至90%。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3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