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指在文章中,對人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面貌和內(nèi)心活動進行的描寫.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所以,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當然,心理描寫還可以細膩、生動、真實地展示人物的心路歷程,從而更好地解釋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常用的是描寫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寫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讓人物一無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聲,說出他的歡樂和悲傷、矛盾和愁郁、憂慮和希望,使讀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2常用的心理描寫方法
直接描寫
這種方法最常見。常以想、等字眼為標志,有的還使用逗號或冒號作提醒。
抒情獨白式
這是用抒情的筆法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和思想斗爭。
夢境描繪式
這是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寫法。夢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現(xiàn),它同樣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題等。夢境描繪的文字一般較多。
心理分析式
即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讀者對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這種心理描寫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說中很常見。
神態(tài)顯示式
這通過寫人物的神情來顯示人物內(nèi)心的感情。
八種,分別是:
內(nèi)心獨白:
內(nèi)心獨自是作品中人物語言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指通過人物的內(nèi)心表白來揭示人物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例如在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中,哈姆萊特那段著名的“生存還是毀滅”的內(nèi)心獨白,是他對于“生”和“死”的思考,表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困惑,極具哲理性。
從旁敘述:
從旁敘述中采用第三人稱的方式描寫人物心理。在這種寫法中,作,作者可以是“全知全能”的。因此,這種方式較少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作者可以根據(jù)自己想法的需要敘述。用第三人稱寫人物心理時,作者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所以對人物的情感傾向會表現(xiàn)得相對鮮明些,甚至可以進行即時的議論。
以《項鏈》為例,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問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這里采用了從旁敘述的方式表現(xiàn)瑪?shù)贍柕聦σ酝幕貞浥c內(nèi)心的起伏。在這段話后面便有這樣精彩的議論:“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
夢境幻覺:
作品中的人物由于現(xiàn)實中無法達到某種目標,于是會陷入空想的心態(tài),而這種心態(tài)常通過幻覺或夢境的形式來得到表現(xiàn)。
比如魯迅的《阿Q正傳》中,阿Q在土地廟中做白日夢,他夢到“來了一陣白盔白甲的革命黨”對他喊著“阿Q!同去同去”,覺得自己也在鬧革命,可以“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歡喜誰就是誰”。這就是典型的通過夢境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文段,夢境的描寫將阿Q的想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其形象更為可悲,更具諷刺意味。
動作暗示:
動作是人物的體態(tài)語言。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個動作,通過具體描寫,表現(xiàn)這個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就是動作暗示心理的手法。
神態(tài)暗示:
一個人的神態(tài)變化往往是在特殊事態(tài)的刺激下產(chǎn)生心理波動。引發(fā)臉部表情的變化,所以它始終和人物的心理狀況聯(lián)系在一起。和動作描寫一樣,成功的神態(tài)描寫也應該根據(jù)表達的目的來選擇材料,抓住最值得寫的,最能反映出人物內(nèi)心活動、性格特點的神態(tài)來寫。
比如魯迅的《祝福》中,祥林嫂捐門坎后四嬸仍然不讓她參與冬至祭祖,以至于祥林嫂“臉色同時變作灰黑”“失神的站著”“眼睛窈陷下去”。這種神態(tài)變化的簡潔描寫,已經(jīng)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祥林嫂心靈上所受的打擊,精神的全面崩潰。
語言暗示:
魯迅說:“如果刪除了不必要之點,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來,我想,就可以使別人從談話里推見每個說話的人物?!边@里所說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談話”,就是具有個性特征的語言。抓住人物個性化語言進行描寫,就能展示人物的個性特征。
感官刺激:
“心理學”中將人的感覺分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幾類。在文學作品中只要抓住了人物瞬間的感受,任何一種感覺的描寫都可以起到體現(xiàn)人物心理狀況的作用。
比如高爾基的《母親》中,“母親”看到的火車站骯臟的三等候車室里的景象是那么細致,聽到的玻璃震動的聲音是那么刺耳,聞到的煙葉和成魚的臭味是那么刺鼻。這里調(diào)動了視覺、聽覺和嗅覺等多種感官來表現(xiàn)“母親”的緊張的心情。
環(huán)境烘托:
環(huán)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環(huán)境描寫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
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的想法、感觸、聯(lián)想等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活動的描寫,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
如果說人物的肖像、言語、行動的描寫側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風貌,讓讀者透過這些描寫窺見或感受人物內(nèi)心的活動,那么,心理描寫則直接披露人物的內(nèi)在隱秘世界。它們的互相結合,就能夠使人物形象更為真實、完整、豐滿而且深刻,因而也更加富有藝術感染力。
在心理刻畫時,要注意捕捉人物內(nèi)心的變化,尤其是那些一閃即逝的心靈波動。在描述心理變化軌跡時,要做到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例文 現(xiàn)在,她孤單單地只身獨坐,弟妹們也不在身邊,她思潮起伏,默默地回顧種種戀情舊意,她想到,她已和丈夫永遠結合在一起了,他的真誠和愛情她是深信不疑的,她對他也是一片真心,他的安靜沉著和老實可靠似乎是天賜之福,一個正直的婦女應該把她一生的幸福建筑花工羔繼薏荒割維公哩在這些基礎上;她相信他會永遠關懷她和她的弟妹們的。另一方面呢,維特在她的心中占據(jù)了十分寶貴的位置,從他們相識的最初一刻起,兩人就顯得情投意合,融洽無間,經(jīng)過長時間的交往,他已經(jīng)在她的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凡是她感到興趣的事,或是她想起什么有味的事,她習慣于和他分享,他的離去會在她整個心靈上撕開一個可能永遠無法填補的裂口!哦,如果她能夠在剎那之間使他變成她的嫡親哥哥,那她會多么幸福!——她可以在她的女友中間介紹一位和他結婚,他和阿爾貝特的關系也就可以完全恢復! 她把她的女友逐個想了一遍,覺得每人都有些缺點,沒有人配得上他。 人物“孤單單地只身獨坐”這一動作給作者一個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也給讀者一個很大的想象空間,內(nèi)心的感受由作者描述出來,顯得真實可信。
心理活動的好詞好句好段 1.描寫“憤怒”的好詞佳句 絕妙好詞: 怒色 怒號 大怒 激怒 悲憤 惱怒 憤怒 討厭 憎惡 惋惜 慚愧 內(nèi)疚 痛悔 懺悔 憤慨 憎恨 發(fā)怒 激憤 憤然 痛恨 含怒 暴怒 動怒 狂怒 氣憤 氣惱 怒火中燒 怒火滿腔 勃然火起 勃然大怒 火冒三丈 悲憤填膺 無名火起 怒火沖天 惱羞成怒 怒目切齒 怒氣沖沖 怒目而視 怒形于色 刻骨之恨 恨之入骨 狂憤暴怒 怒容滿面 憤怒至極 眾怒難犯 千古之恨 怒氣填胸 怒目圓睜 憤然大怒 天怨人怒 天怒人怨 切齒痛恨 暴跳如雷 精美句子: 我沒有動,心里憤憤地說“她這副丑相配我叫阿姨,我的姨媽個個端莊秀麗,哼!” 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我真會狠狠扇她一記耳光。 他在一晝夜里積壓的怒氣如火山一樣爆發(fā)了。 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眼里閃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仇恨,像怪獸一般吞噬著我的心,使我不思飲食,坐立不安。 辛辣味嗆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發(fā)麻,手指骨節(jié)癢,想揍他一頓。 他怒不可遏地吼叫著,這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著,傳得很遠很遠。 看著這景象,憤怒的人群如同漲滿河槽的洪水,突然崩開了堤口,咆哮著,勢不可擋地涌進了大廳。 2.描寫“驚恐”的好詞佳句 絕妙好詞 驚慌 驚嚇 驚險 害怕 懼怕 畏懼 怯懦 驚愕 驚擾 吃驚 心驚 膽戰(zhàn) 膽怯 恐懼 驚惶 驚駭 提心吊膽 失魂落魄 做賊心虛 驚慌失措 膽戰(zhàn)心驚 膽小怕事 草木皆兵 魂不附體 心有余悸 驚恐萬狀 精美句子: 我膽怯地低著頭,不敢看爸爸那張陰云密布的臉。 我生怕舵輪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他兩眼發(fā)直,連連自語,又驚又怕,雙腿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 望著滿地的碎瓶膽片,我緊張得張開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兒,心里忐忑不安,萬一爸爸回來發(fā)現(xiàn)了,準會狠狠批評我的。 他惶恐不安地看著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蘆,嗚嗚啦啦半天沒說出什么來。 冉阿讓大吃一驚,門臼的響聲,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審判的號角那樣洪亮駭人。 3.心理活動的好句好段 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擔心這個年輕的戰(zhàn)士會突然跳起來,或者突然叫起來.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不忍眼巴巴地看著我的占有被活活地燒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現(xiàn)什么奇跡--火突然間熄滅.我的心像刀絞一般,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老師的關心,使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 我那顆忐忑不安的心越跳越快,我不敢往下想了XX激動的上言不搭下語~
采納哦
1、白描,也稱“粗筆描寫”、“速寫”、“寫意”,原為中國繪畫傳統(tǒng)技巧之一。
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只采用墨線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畫法。后來,這種輝煌技巧被引入到寫作中,引申為文章的表達筆法之一。
運用白描法寫人,其特點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濃重的修飾性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樸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生動、傳神的形象。使用白描手法的優(yōu)點是節(jié)儉、經(jīng)濟、節(jié)奏快,有利于情節(jié)發(fā)展,因此很符合讀者的欣賞習慣。
白描法如果運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給人留下教為深刻的印象。 魯迅對白描法的運用就很擅長。
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對主人公的白描: 他身材高大;清白臉色,皺紋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粗略幾筆,一個窮困潦倒的沒落的知識分子形象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工筆,也稱“細筆”,原是中國繪畫技法用語,與“寫意”對稱,屬于工整細致一類密體的畫法。
摘文章中則指用細致入微、工整細蜜的筆觸,對人物進行刻畫、雕琢的描寫手法。在小說中常用來寫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
常用對比、比喻、擬人、夸張等多種修辭手法。講究鋪陳和渲染,語言精細、富于色彩。
如: 一個身材不高,胸脯頗為豐滿的年輕女人,……那個女人腳上穿著麻布襪子,襪子外面套著囚犯的棉鞋,頭上扎著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讓幾綹卷曲的頭發(fā)從頭布里滑下來。那個女人整個臉上出現(xiàn)長期幽禁的人們臉上那種特別慘白顏色,使人聯(lián)想到地窖里的馬鈴薯的嫩芽。
……在那張臉上,特別是慘白無光的臉色襯托著,她的眼睛顯得很黑,很亮,稍稍有點浮腫,可是非常有生氣,其中一只眼睛略為帶點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工筆雖然需要精雕細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攬全部。
3、語言描寫法是人物描寫技巧之一,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的描繪來刻畫人物性格,分對話和獨白兩種。語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動的表現(xiàn),它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經(jīng)歷、習慣等等,使讀者聽其言,見其人,知其心。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語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由于情緒、性格的變化,其語言也有差異。如: 爸爸常說:“初在咱這位置上,咱就是人民的公仆,是鄉(xiāng)親們的辦事員?!?/p>
…… 爸爸卻笑者說:“把我的一生奉獻在這個位置上,我已滿足?!?(學生習作《“泥腿子”爸爸的“土”》) 樸實無華的話語,把一個甘愿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一生的農(nóng)村基層干部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
語言描寫不要有言必錄,只需對人物的語言進行加工提煉,使其個性化、典型化、生活化,達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為主題服務的目的即可。 4、細節(jié)描寫即對人物形象特征、動作、語言、心理及處所的環(huán)境和場面等那些細微而極富表現(xiàn)力的環(huán)節(jié)所作的特寫式描寫。
它可以顯示人物、環(huán)境、場面中的細小特征和變化,對刻畫人物、顯示背景組織情節(jié)、深化主題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 他伸出兩手,將一大叢麥子向自己的胸前擁過來,那姿勢就想一個男人在擁就要永遠離開的心愛的女人。
擁也就擁了,父親還彎腰將臉埋在麥子之中,用鼻子嗅了嗅麥穗。我看得出,父親的本意不是想嗅麥穗,而是想親吻一下麥穗,因為父親的鼻尖只是輕輕地靠在細細的麥芒上,而父親的唇卻緊緊地貼在麥穗上。
做完這一切動作之后父親猛地站起,一抬腿又上了田埂,他把目光灑向整個麥地,兩行渾濁的淚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 (邵志鴻《父親和他最后一茬埋葬》) 這一細節(jié)描寫將父親在即將離開自己心愛的土地時的留戀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細節(jié)描寫必須具有概括意義,能為刻畫人物的性格、揭示文章主題服務。 5、對人物心理活動或思想變化,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是常用的人物描寫之一。
它可以直接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nèi)在依據(jù)。心理描寫可以直接由作者進行描繪,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傾吐,還可以通過描寫人物外在形態(tài),間接地顯示,通過環(huán)境、景物、氛圍等來進行折射。
如: 今天,這條路上人怎么這么少呢?按說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學,一所小學,一所電腦學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廠,無數(shù)零售攤點。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零星兒的幾個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難道他們心中都有鬼?細看路邊兩棵大樹,正被太陽曬得發(fā)狂,在那里張牙舞爪。
樹下的垃圾、石塊和雜草疊在一處,越堆越高,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亂墳崗”的情景,大白天從這里經(jīng)過,都感到有一股陰森之氣。 (學生習作《今天怪怪的》) 這段心理描寫,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這一道理。
寫作難點:人物未突出,文章缺詳寫,是因為不會心理活動描寫
為什么人物寫出來不生動,沒有給讀者留下印象?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這些是外部的描寫,如果都寫了,還不夠生動,那可能缺少了內(nèi)部的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描寫要結合人物特點進行,展現(xiàn)人物內(nèi)在的情感世界,刻畫人物真實的個性。人物具有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性格,有時候人物內(nèi)外統(tǒng)一,有時候故意寫得內(nèi)外不一致。內(nèi)部和外部結合寫人物,效果更好。
心理活動描寫從來不是孤立的,要和外貌描寫、景物描寫、動作描寫、對話描寫等有機結合。
例1:蘋果樹下,站著一位仰著頭的老太婆,頭發(fā)像一堆灰白的亂草,用一塊彩色格子的花布包扎著,鼻子像啄木鳥的嘴巴一樣尖……
米粒想:或許,我遇見巫婆了?就像傳說中講的那樣,巫婆在森林里住了幾百年?或許更加長一些時間,幾千年?
真沒想到這個沒有狼的森林里居然有女巫。
女巫手里拿著的不是掃把,而是一個超級棒棒糖。
一段外貌描寫過后,心理活動描寫出場了,寫了米粒心里的疑問,是一連串的問號。這些心理活動是有針對性的,不是隨意的,讀者從米粒的心理活動斷定米粒遇見的是女巫,接著才開始對巫婆進一步描寫,糖巫婆的身份才揭開。內(nèi)外結合地描寫人物,針對女巫身份進行心理活動描寫,在亮出身份之前就已經(jīng)給了讀者比較完整和清晰的女巫印象。
這段心理描寫如果改成女孩米粒和男孩小眼鏡的對話描寫也是可以的。但這段故事中只有米粒獨自面對女巫,所以,不可能進行對話描寫,此處就成了自言自語式的心理描寫。
例2:糖巫婆有了想要得到“滴答”的想法,“滴答”到底是怎樣的貓頭鷹?一只長著棕色羽毛的貓頭鷹嗎?哦,她不會嫌他長得有些扁的。
她越來越想得到這樣一只住在城里并且有名字的貓頭鷹了。
哦,她一刻也不能等了,她決定在天黑以前去城里一次??辞樾?,糖巫婆是非要在今天得到貓頭鷹“滴答”了。
寫文章總是要一步一步交代情節(jié)的,米粒為了擺脫糖巫婆,解救自己,想出一個辦法支走糖巫婆。這段描寫就用了兩個角色的心理活動完成了。
先讓糖巫婆想:“滴答”是什么?“滴答”是貓頭鷹形狀的鐘,糖巫婆見都沒見過,但在糖巫婆的心里似乎已經(jīng)得到了。把糖巫婆想要得到“滴答”的內(nèi)心世界暴露得一覽無余。寫出了糖巫婆兇巴巴的外表下性格的另一面,她沖動,心思簡單,也有天真的一面。
然后,糖巫婆就要開始行動了。故事中森林篇章的敘述就要順利地轉入城市篇章了。這段心理活動描寫就是敘事轉換的鋪墊。可見,心理活動描寫是敘述故事的一種基本方法。
例3:米粒想起了媽媽,擁抱著她的時候,是多么的溫柔。
也想起她的班主任夏老師,想起夏老師拉著她的手和她說話的感覺。
她甚至還想起了高校長,他高高的鼻子尖常常在冬天里凍得像紅蘿卜,她很想去摸一摸,但是始終因為他是校長而放棄了這個念頭。
洛卡想起了他的爸爸老黑熊擁抱他的時候那么用力,抱得他疼,想起來都讓他快活。
心理活動也可以是一種回憶,是一種特殊的倒敘,寫作過程中適當穿插過去的事情,放慢往前敘事的節(jié)奏,讓讀者回味。
同時,心理活動描寫更是角色情感的描寫,寫出了女孩米粒對媽媽、夏老師、高校長的溫馨感覺和美好情感,寫出了洛卡熊對爸爸的愛。
妙招總結:
1.心理活動是一種自言自語,是沒有說出的對話,是內(nèi)心獨白。充分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與外部描寫結合,展現(xiàn)人物更為豐富和獨特的個性。
2.心理活動描寫也是抒情的一種方式,寫出了人物的情感。
3.心理活動描寫也是敘事的一種基本方法,可以讓文章敘述順利過渡或者放慢節(jié)奏等,寫得更為細致。
4.心理活動描寫不是孤立的,要和景物描寫、動作描寫、對話描寫等相結合。
跟著作家學,試一試
環(huán)境描寫能烘托人物心理活動,觀察圖中景物,嘗試著將景物描寫和心理活動描寫相結合寫一段話。
習作精彩片段摘錄
面對森林
徐天越
我驚訝地看著這棵大樹,這棵大樹我兩只胳膊還抱不過來,它應該活了至少50年了吧?風風雨雨這么多年,想必它經(jīng)歷過很多驚心動魄的事情,可如今它卻被一棵不起眼的藤給纏住了。
它在慢慢死去,盡管它很高大。
它在慢慢死去,盡管它很挺拔。
我沉浸在悲傷中,強大與弱小……這兩個詞仿佛巨大的鐵錘,一下一下敲打我的心。沒有永遠的強大,也沒有永遠的弱小,就如那棵明媚陽光下被藤纏住的樹。
走出森林,誰也不知道,我的內(nèi)心又長大一歲。
1、白描,也稱“粗筆描寫”、“速寫”、“寫意”,原為中國繪畫傳統(tǒng)技巧之一。
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只采用墨線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畫法。后來,這種輝煌技巧被引入到寫作中,引申為文章的表達筆法之一。
運用白描法寫人,其特點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濃重的修飾性形容詞,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辭手法,只是用簡潔樸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數(shù)語勾勒出生動、傳神的形象。使用白描手法的優(yōu)點是節(jié)儉、經(jīng)濟、節(jié)奏快,有利于情節(jié)發(fā)展,因此很符合讀者的欣賞習慣。
白描法如果運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給人留下教為深刻的印象。 魯迅對白描法的運用就很擅長。
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對主人公的白描: 他身材高大;清白臉色,皺紋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粗略幾筆,一個窮困潦倒的沒落的知識分子形象鮮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工筆,也稱“細筆”,原是中國繪畫技法用語,與“寫意”對稱,屬于工整細致一類密體的畫法。
摘文章中則指用細致入微、工整細蜜的筆觸,對人物進行刻畫、雕琢的描寫手法。在小說中常用來寫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
常用對比、比喻、擬人、夸張等多種修辭手法。講究鋪陳和渲染,語言精細、富于色彩。
如: 一個身材不高,胸脯頗為豐滿的年輕女人,……那個女人腳上穿著麻布襪子,襪子外面套著囚犯的棉鞋,頭上扎著一快白布,分明故意讓幾綹卷曲的頭發(fā)從頭布里滑下來。那個女人整個臉上出現(xiàn)長期幽禁的人們臉上那種特別慘白顏色,使人聯(lián)想到地窖里的馬鈴薯的嫩芽。
……在那張臉上,特別是慘白無光的臉色襯托著,她的眼睛顯得很黑,很亮,稍稍有點浮腫,可是非常有生氣,其中一只眼睛略為帶點斜睨的眼神。 (列夫·托爾斯泰《復活》) 工筆雖然需要精雕細刻,但也要抓住人物或事物的主要特征,切不可面面俱到,兜攬全部。
3、語言描寫法是人物描寫技巧之一,通過對人物的語言的描繪來刻畫人物性格,分對話和獨白兩種。語言是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動的表現(xiàn),它必須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經(jīng)歷、習慣等等,使讀者聽其言,見其人,知其心。
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語言,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huán)境中,由于情緒、性格的變化,其語言也有差異。如: 爸爸常說:“初在咱這位置上,咱就是人民的公仆,是鄉(xiāng)親們的辦事員?!?/p>
…… 爸爸卻笑者說:“把我的一生奉獻在這個位置上,我已滿足?!?(學生習作《“泥腿子”爸爸的“土”》) 樸實無華的話語,把一個甘愿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一生的農(nóng)村基層干部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
語言描寫不要有言必錄,只需對人物的語言進行加工提煉,使其個性化、典型化、生活化,達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為主題服務的目的即可。 4、細節(jié)描寫即對人物形象特征、動作、語言、心理及處所的環(huán)境和場面等那些細微而極富表現(xiàn)力的環(huán)節(jié)所作的特寫式描寫。
它可以顯示人物、環(huán)境、場面中的細小特征和變化,對刻畫人物、顯示背景組織情節(jié)、深化主題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如: 他伸出兩手,將一大叢麥子向自己的胸前擁過來,那姿勢就想一個男人在擁就要永遠離開的心愛的女人。
擁也就擁了,父親還彎腰將臉埋在麥子之中,用鼻子嗅了嗅麥穗。我看得出,父親的本意不是想嗅麥穗,而是想親吻一下麥穗,因為父親的鼻尖只是輕輕地靠在細細的麥芒上,而父親的唇卻緊緊地貼在麥穗上。
做完這一切動作之后父親猛地站起,一抬腿又上了田埂,他把目光灑向整個麥地,兩行渾濁的淚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來。 (邵志鴻《父親和他最后一茬埋葬》) 這一細節(jié)描寫將父親在即將離開自己心愛的土地時的留戀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細節(jié)描寫必須具有概括意義,能為刻畫人物的性格、揭示文章主題服務。 5、對人物心理活動或思想變化,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是常用的人物描寫之一。
它可以直接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礎,行動的內(nèi)在依據(jù)。心理描寫可以直接由作者進行描繪,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傾吐,還可以通過描寫人物外在形態(tài),間接地顯示,通過環(huán)境、景物、氛圍等來進行折射。
如: 今天,這條路上人怎么這么少呢?按說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學,一所小學,一所電腦學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廠,無數(shù)零售攤點??山裉煸趺绰飞现挥辛阈莾旱膸讉€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難道他們心中都有鬼?細看路邊兩棵大樹,正被太陽曬得發(fā)狂,在那里張牙舞爪。
樹下的垃圾、石塊和雜草疊在一處,越堆越高,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亂墳崗”的情景,大白天從這里經(jīng)過,都感到有一股陰森之氣。 (學生習作《今天怪怪的》) 這段心理描寫,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這一道理。
一、直接描寫式。這是最為常見的運用最廣泛的一種人物心理描寫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關鍵的字眼作為明顯的標志?!跋搿弊只虺霈F(xiàn)在心理活動之前,或出現(xiàn)在心理活動之后?!跋搿弊趾笥械挠谩岸禾枴?,有的用“冒號”等做標示。
二、抒情獨白式。這種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筆法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矛盾和思想斗爭。
三、夢境描繪式。這是一些學生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寫法。夢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現(xiàn),它同樣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主題等。夢境描繪的文字一般較多,下面選一較短的進行說明。
四、心理分析式。這種心理描寫的方法在西方的一些小說中很常見。即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來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讓讀者對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了。
五、神態(tài)顯示式。這種描寫法是通過寫人物的神情來顯示人物內(nèi)心的感情。
七、環(huán)境襯托式。在小說、戲劇、散文和記敘文中,環(huán)境描寫是不可缺少的。恰當?shù)沫h(huán)境描寫既對刻畫人物、反映主題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同時,還能襯托出人物的心理。
八、幻覺展現(xiàn)式。這種人物心理的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幻覺的展示,來刻畫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題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17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