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核內容包括德、能、勤、績四方面。學校應按教師任職條件和考核辦法,有計劃地對全體教師月度(部門考核為主)、學期(部門考核為主)和年度(學??己藶橹鳎└骺己艘淮巍?/p>
2、根據(jù)學校的實際和教學教輔人員工作的特點,制訂考勤制度。一般應做到:
⑴事、病、婚、產、公假等按學校統(tǒng)一規(guī)定辦理請、銷假手續(xù),并承擔相應的經(jīng)濟責任。有課教師在請假的同時,要相應辦好調(代)課手續(xù)。
⑵教師對所擔負的教學工作任務包括全部教學環(huán)節(jié)要負全責,工作期間對其遲到、早退、缺席、曠課等必須嚴格考勤;對應參加的升旗、會議、活動、公益勞動也要考勤。
⑶完成教學工作、教輔工作及學校分配的其他任務均有記錄,由所屬教學管理部門自行制定格式,定出具體辦法。由教師按時填寫,教學管理部門審核,并指定專人統(tǒng)計。
3、考核的方法以客觀評價為主、結合個人自評。
4、授課是教師工作的主要形式,其質量是教師能力綜合運用的結果,應在考核中占較大比重。學校逐步制訂明確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使教師有所遵循。
5、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學校教學管理部門或考核小組,通過組織學生對教師課堂授課質量進行量化評估、向學生進行個別了解、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或意見,作為對教師工作考核方式之一。
6、教師自我小結。每位教師平時要作好教學和學習記錄,做到有據(jù)可查,并于學期和學年結束前,對本人思想、出勤、學習、教學、教研、教書育人等方面認真進行小結,填寫有關考核表,交教研組民主評議。也可以由教學工作部和專業(yè)建設部組織教師進行互相評分。
7、教研組、教學管理部門考核。通過日常的管理和檢查,深入課堂、深入學生、深入教師,掌握全面資料,對教師的工作實績作出綜合評價。
8、學校考核。每學期或學年結束后,按學校要求,提供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估、教研組(備課組)的民主評議或互評、教研組和教學管理部門的評價材料。
9、教輔人員參照教師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教學原則是根據(jù)一定的教學目的任務、遵循教學過程的規(guī)律而提出的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和指導原理。 這一概念表明: 1、教學原則的合目的性。教學活動永遠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進行的,教學原則要能夠促進有效教學,必須有利于目的的實現(xiàn)。 2、教學原則的合規(guī)律性。教學規(guī)律是客觀存在于教學活動中的,一般來說,正確的教學原則必然是真正反映了教學規(guī)律的,這樣才能給予教學工作正確的指導。 一般地說,教學活動越是能夠符合教學原則,教學活動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學活動脫離了教學原則的要求,教學活動就越是可能失敗。 歷史上的教育家們提出了無數(shù)的教學原則,今天在國內外各種各樣的教學實驗和教學改革中,人們又不斷地提出新的教學原則,各種各樣的教學原則,其適用范圍和有限性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教學原則是人們從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如《學記》中便總結了教學相長、啟發(fā)誘導、長善救失等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屬于教學原則范疇,只不過未加科學論證。公元前6世紀,孔子就提出教學中要經(jīng)常復習和進行啟發(fā)等要求。在西方,公元前5世紀,希臘智者派普羅塔哥拉提出練習和稟賦同樣需要,學習要有相當?shù)纳疃鹊纫?。到了近代,教育家們明確提出了教學原則的概念,制定了一系列教學原則??涿兰~斯在《大教學論》(1632)中提出37條教學原則,并試圖給予論證。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培養(yǎng)指南》(1834)中,總結了33條“教學規(guī)律”與“教學規(guī)則”。 前蘇聯(lián)教育心理學家Л.В.贊科夫從教學促進學生一般發(fā)展著眼,提出了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使全班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fā)展等教學原則。巴班斯基運用系統(tǒng)論的整體觀點提出了13條原則。美國J.S.布魯納依據(jù)認知派的結構主義心理學,提出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反饋原則,等等。
這里所要講到的教學原則是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或稱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 教學的整體協(xié)調原則,是指從教學所承擔的任務來講,要使學生在德、智、體等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不能偏廢任何一方面;從教學對象來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反對面向部分,以充分體現(xiàn)“教育機會人人平等”的義務教育宗旨和原則;從構成教學活動的基本要素來講,要充分發(fā)揮各要素在達成教學目標過程中的整體作用。 我國自古以來提倡文以載道,并有教書育人的好傳統(tǒng)。在教學中貫徹教學整體協(xié)調原則的基本點是:實現(xiàn)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即教學要求向學生傳授反映客觀實際的真理性知識和實際有用的知識技能,使教學內容具有嚴密的科學性,并結合知識技能的傳授,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學具有教育性,并將二者有機結合。一般來說,科學性是思想性的基礎,不講科學性,把錯誤的思想教給學生,就是誤人子弟,根本談不上思想性;思想性又是科學性的靈魂,沒有思想性就影響了科學性,因為只有以正確的思想觀點和方法,才能建立起科學的知識體系,形成正確的概念。
1. 科學性與教育性原則主張既要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2.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3. 直觀性教學原則要求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的掌握知識。
4. 啟發(fā)性原則強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動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地,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循序漸進的原則強調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6. 鞏固性原則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的呈現(xiàn)出來,以利于知識和技能的運用。
7. 量力性原則強調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這一原則就是為了防止發(fā)生教學難度低于或高于學生而提出的。
8. 因材施教原則強調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是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
擴展資料:
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1. 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
記得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態(tài)度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其前提取決于教師對工作的態(tài)度,取決于教師是否有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取決于教師對工作的激情。我認為,教師對工作的態(tài)度,最重要是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2.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做教育教學工作,它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的。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全心全意做都未必做得好,另外一個我對教師工作的理解,教師他不僅是一個職業(yè),他更是一個事業(yè),更是一種信仰。
3.要有崗位責任:
就是要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yè)特征。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我認為我們教書,不僅僅只是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考試得高分就行了。而且還應教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怎樣生活,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教學原則
教師考核是指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根據(jù)國家制定的標準和管理教師的權限,按照考核的內容、標準、程序和方法,對教師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查,以確定教師教育水平的制度和辦法。
考核是教師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它有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調動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教師人盡其才。 關于教師考核,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業(yè)務水平、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考核工作進行指導、監(jiān)督。教師考核的機構是學?;蛘咂渌逃龣C構,教師考核的內容有四個方面: 第一,政治思想。
考核教師的政治思想,是指考核教師的政治立場、思想品質、職業(yè)道德等。 第二,業(yè)務水平。
考核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是指考核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業(yè)務能力。除了廣博的知識,教師還必須有較強的業(yè)務能力,包括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管理學生的能力、實驗和科研能力等。
第三,工作態(tài)度。教師積極的工作態(tài)度,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
這方面的考核主要是看教師是否有較強的事業(yè)心,是否積極、努力地工作,是否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能否以精益求精和任勞任怨的精神、態(tài)度對待工作。 第四,工作成績。
教師的工作成績是對教師綜合考核的一個落腳點,也是對教師考核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的工作成績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所做的貢獻,如完成工作量的大小、工作質量的高低等等。
一、教師考核的目的:根據(jù)學校的性質、任務和培養(yǎng)目標,應用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對教師的素質、履行職責的態(tài)度、表現(xiàn)、成績等情況進行全面、科學、準確的評定或評審。
二、教師考核的作用:教師的考核工作是教師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合理使用和晉升教師的依據(jù),也是科學地安排和管理教師工作的基礎。考評有利于教師潛能的開發(fā),積極性的調動。
幫助教師客觀地認識和衡量自我,完善自我,總結經(jīng)驗,改進工作,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同時,考評還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與交流,推廣教學經(jīng)驗,增加教學功效。?
擴展資料:
教師的考核標準: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忠誠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刻苦鉆研教育、教學業(yè)務,關心愛護學生,既教書又育人,積極做好本職工作,思想言行堪為學生的表率。
2、高中、初中、小學教師應分別具備高等師范學校(或其他高等學校)本科、??坪椭械葞煼秾W校畢業(yè)的學歷或同等學力。
3、懂得教育規(guī)律,并掌握教育、教學基本原則和方法,基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4、能夠努力使用普通話教學。
5、身體健康,能夠堅持教育、教學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教師考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教師管理
高等學校要把教授、副教授為本科學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學年至少要為本科學生講授一門課程,連續(xù)兩年不講授本科課程的,不再聘任其擔任教授、副教授職務。要完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從事助教工作的制度。要把教師承擔教學工作的業(yè)績和成果作為聘任(晉升)教師職務、確定津貼的必要條件。要完善教師教學效果考核機制,大力表彰獎勵在教學工作第一線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同時,對教學效果不好,學生反映強烈的教師,不應繼續(xù)聘任其從事教學工作。要鼓勵和推進名師上講臺,積極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承擔講課任務或開設講座。高等學校廣大教師要積極探索教學規(guī)律,研究和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中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體系
(一)直觀性原則
(二)啟發(fā)性原則
(三)系統(tǒng)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
(四)鞏固性原則
(五)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六)思想性與科學性統(tǒng)一的原則
(七)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八)因材施教原則
/view/616455.htm
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討論法
3.直觀演示法
4.練習法
5.讀書指導法
6.任務驅動教學法
7.參觀教學法
8.現(xiàn)場教學法
9.自主學習法
/view/424858.htm#6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