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龍藏寺,離團結鎮(zhèn)有3公里遠;還有三道堰,離團結鎮(zhèn)有9公里,可感受水鄉(xiāng)文化。
郫縣的景點最熟悉的就是望叢祠在位于南大街外的望叢中路,還有像三道堰,友愛的農科村,成都川菜博物館,青杠樹村,天府玫瑰谷,蜀國鵑都,戰(zhàn)旗村,楊雄。
1、水磨古鎮(zhèn)
水磨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汶川縣南部的岷江支流壽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長壽之鄉(xiāng)”的美譽,時稱老人村,后更名為水磨。國家5A級風景區(qū)。
2010年,水磨古鎮(zhèn)被全球人居環(huán)境論壇理事會和聯合國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雜志評為“全球災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屆世界文化旅游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精品文化旅游景區(qū)”稱號。
2、泰安古鎮(zhèn)
泰安古鎮(zhèn)環(huán)抱于幽靜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之中,是青城后山的第一景點,每逢佳節(jié)便引來游人無數。有史以來,泰安古鎮(zhèn)便是扼成都平原西入大小金川的必經驛道上之重鎮(zhèn)。
古稱“花坪老澤路”,唐時為味江寨,清時始依場后的古泰安寺易名為泰安場,是成都茂汶、金川物質交流的中轉重鎮(zhèn),歷來商賈云集,市場繁榮。
3、灌縣古城
都江堰灌縣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中部,其所在的都江堰是省直轄縣級市,由省會 成都市代管,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之一,原名灌縣。市內的“ 青城山 ”為“ 武俠小說 ”中的“青城派 ”所在地。
4、唐昌古鎮(zhèn)
四川郫都區(qū)唐昌古鎮(zhèn)地處郫都區(qū)、都江堰、彭州三州通衢交匯之地,古時候叫崇寧縣,古稱川西最富裕的上五縣“溫、郫、崇、新、灌”,其中的“崇”即是崇寧縣,也就是今天的唐昌鎮(zhèn)。
5、蒲陽鎮(zhèn)
都江堰市古鎮(zhèn)之一,漢晉時稱“蒲村”。 唐宋時稱為“蒲村鎮(zhèn)”。明朝嘉慶(公元1522年——1566年)年間,名“蒲陽鎮(zhèn)”。明神宗(年號為萬歷)時,蒲陽即有鎮(zhèn)之建制(該碑在1982年編志時,已上交縣文管所)。清沿襲明制,后改鄉(xiāng)為村,更名為“蒲村場”。
01 望叢祠
望叢祠,是全國唯一的“一祠祭二主”帝王陵冢,也是古蜀文明傳承發(fā)展的重要承載地,更是全球蜀人祭祀祖先的尋根地。夏日,走進古樸肅穆的望叢祠,鱉靈湖里荷花正好,入目一片翠綠粉紅;在這里邂逅每年農歷三月三的望叢祭祀,大端陽的望叢賽歌會,紅墻之中萬人聚集,器樂鏗鏘。
02 古城遺址小雛菊花海
這幾年超火的元素就是小雛菊了,小雛菊的花期是每年2-5月份,眼看已經是今年最后一波了,再不去,又要等一年!這個地方離成都市區(qū)1h車程左右,大片大片的小雛菊,拍照勝地,最重要的是免費,連停車費都不要。
03 香草湖濕地公園
漫步濕地公園,竹林婆娑多姿,白鷺掠過香草湖,群起群立翩翩起舞。遠處白墻灰瓦的屋舍聳立水面,樸素淡雅的建筑融入濱水生態(tài)濕地公園、香草湖等景點,美不勝收繪就了一幅大美川西田園風光。香草湖過橋右手處,這里有20余畝的繡球花海,粉藍相映、色澤夢幻,拿出手機一pie,一組清新文藝的大片應景而生!
04 春天花樂園
此處各類盆花、喬木、灌木、觀葉植物、多肉、球根、園藝、種植工具、種子、花肥等各類產品應有盡有。
園區(qū)面積2000余畝,園內分盆花資材、觀葉植物區(qū)、戶外園藝區(qū)及切花館交易區(qū),有多個大花棚, 各種草本、木本花卉、琳瑯滿目,是賞花購花理想去處。
這個問題的參考答案:
戰(zhàn)旗村景區(q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唐昌鎮(zhèn)戰(zhàn)旗村,規(guī)劃面積2.6平方公里。戰(zhàn)旗村是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省、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擁有媽媽農莊、戰(zhàn)旗社區(qū)、五季·香境、鄉(xiāng)村十八坊、郫縣豆瓣博物館、金星濕地、川西林盤、炫彩熱氣球等多個景點。
大地藝術節(jié)、豐收節(jié)、七夕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會成為戰(zhàn)旗村經典文旅項目,經過近幾年的規(guī)劃建設,已形成豐富的游覽觀光體系,具有很高的觀賞游憩價值。
地址:成都市郫都區(qū)唐昌鎮(zhèn)戰(zhàn)旗村
門票:詳情咨詢景區(qū)
開放時間:全天
交通參考路線:從成都汽車總站進入迎暉路輔路--迎暉路--成渝立交--北三環(huán)路四段--成彭立交橋--新繁高架橋,從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到蜀源大道--蜀源大道--彭溫路--沙西線--唐寶路--振興路,到達唐昌鎮(zhèn)戰(zhàn)旗村。
在郫縣耍首選三道堰。三道堰:這是一座具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西蜀古鎮(zhèn),古鎮(zhèn)位于成都市的近郊地帶,古鎮(zhèn)當中的建筑都充滿了歷史氣息,個個都很具有觀賞性,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在這里吟詩作賦,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座古鎮(zhèn)是拍照的好選擇。
望叢祠,農科村,杜鵑城遺址,三道堰,府河第一漂等。
①望叢寺:望叢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縣縣城西南部,距成都市區(qū)23公里,是紀念古蜀國兩位著名君主望帝和叢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主要景點為祠內園林(按望帝教民務農、叢帝率民治水之意,安排樓臺亭閣、池榭拱橋)、望帝陵和叢帝陵(望帝陵,周長200多米,高10多米,是目前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帝王陵墓,叢帝陵:周長100米,高10米)。
②農科村:主要景點第五季·媽媽農莊(500畝熏衣草田和其他花田組成的花海世界)、天府玫瑰谷(景區(qū)內根據不同的產業(yè)或主題布局了近20個游樂項目:濕地公園、寵物樂園、童趣園、玫瑰會所、玫瑰小鎮(zhèn)(現有會所區(qū)域)、玫瑰廣場、玫瑰花語大道、玫瑰觀光園、玫瑰品茶園、玫瑰秋千園、玫瑰野營園、玫瑰SPA理療、溫泉度假、開心農場、香草種植園、千層金種植園、民俗風情小吃街、鄉(xiāng)村度假酒店等)、成都川菜博物館(分為:典藏館、川菜原料展示區(qū)、灶王祠、老川菜館一條街、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qū)、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閑館七個主題區(qū)域)。
③杜鵑城遺址:今郫縣杜鵑城遺址位于郫縣縣城以北一里許,為傳說及有關文獻所附會的郫邑。據文獻記載,杜鵑城為古蜀國望帝、叢帝兩代蜀王的都城。望帝定都于郫,死后魂化杜鵑,所以稱為杜鵑城。經考古調查與試掘結果表明,該城的始建時代不早于西漢,可能為西漢郫縣治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部分城墻還依稀可見。
④三道堰分為兩個主要景點: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和永定橋
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占地面積27畝,2012年建成開放,為三道堰城鎮(zhèn)北門標志性景觀。公園內溪流蜿蜒、植被繁多,形成荷塘、溪流水域面積共10000平方米,種植蘆菖蒲、睡蓮、小蒲葵、蘆葦、水芙蓉等水生植物共20余種,是三道堰人的休閑養(yǎng)生家園。
永定橋:起初永定橋為石墩臺、木梁房蓋橋,建于1921年,橫跨河上。橋下,船筏來來往往,雖無百舸爭流的壯觀,卻也頗有水鄉(xiāng)碼頭的風采;橋上,大板車、雞公車、行人,熙熙攘攘,往來不絕。在1933年的毗河之站中,被鄧錫侯的28軍燒壞。后由地方募捐培修。1976年改建為3孔混凝土橋。該橋以前屬于通彭縣的交通要道。后郫彭路下移至場外,該橋僅作場鎮(zhèn)居民往來之用。2001年12月,結合水鄉(xiāng)建設,重建永定橋,在橋頭修建了兩座牌樓。以特有的景觀與黛瓦粉墻的民居相映成趣。為三道堰一景。
⑤府河第一漂: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zhàn),享受著傣族潑水節(jié)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源頭漂流,位于郫縣團結鎮(zhèn)石堤堰,距成都市中心僅20余公里,漂流全長5公里。 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 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zhàn),享受著傣族潑水節(jié)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除了刺激的漂流外,還有碧波蕩漾的游泳池,可以在池水中沖刺,或者泡在水中懶懶的曬太陽,享受繁忙工作后的輕松閑適。度假村中綠樹蒼蒼,濃蔭蔽天,坐在樹下喝喝茶,打打麻將,蕩蕩秋千,如此休閑放松。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是成都近郊一處不錯的休閑度假綜合勝地,接待能力每天可以達300-400人,是公司集體活動的好去處。
4.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在郫縣周邊區(qū)縣玩耍,比如溫江區(qū)(國家4A級景區(qū)國色天鄉(xiāng)樂園、泰迪熊博物館、陳家桅桿、溫江綠道等);都江堰-青城山、二王廟;彭州市(彭州白鹿鎮(zhèn)&恐龍園、回龍溝生態(tài)旅游區(qū)、彭州園、丹景山、陽平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
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qū),風景不錯。
星期六和星期天(5月3、4號,10點和16點開始)可以去龍湖時代天街聽李白清的散打評書(免費的)
郫縣夜市(是一個地名哈)哪里的小吃不錯。
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郫縣郫筒鎮(zhèn)有“望從祠”,其名為紀念古蜀國的望帝和叢帝。望帝即望帝杜宇,叢帝即開明,又稱鱉靈。李商隱詩句“望帝春心托杜鵑”所說的就是他們的故事。
郫都區(qū)可供游玩的景點有:望叢祠、杜鵑城遺址、古城遺址、揚雄墓、子云亭等,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管理局主編的《中國名勝辭典》。此外還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嚴君平墓、梅花御井、藍家坡山漢墓等。郫縣郫筒鎮(zhèn)有"望從祠"。
歷史遺址有古城遺址、杜鵑城遺址、德源商周遺址、望叢祠、唐昌文廟、安靖鄧家雙斗桅桿、揚雄墓、嚴君平墓和何武墓等歷史遺跡,是國家的重要文物保護區(qū)域。
縣境內遺存大量詩、詞、楹聯、賦、文、碑記等文化遺存,其代表有:唐.李白的詩《宣城還見杜鵑花》,唐.溫庭筠的詞《河瀆神》,宋.張俞的詩《蠶婦》,唐.杜甫和宋.范成大有關吟誦郫筒酒和安德櫻桃村的詩等。賦、文、碑記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唐.李德裕的《畫桐花鳳扇賦》,宋.張俞的《蜀望叢帝新宿碑記》,宋.侯溥的《漢大司何公廟堂記》、清.張成行的《司馬溫公祠堂記》等。郫都區(qū)民間文學藝術資源蘊藏量豐富,民間傳說中有代表性的篇目為《望帝化鵑》、《杜鵑城與合歡樹》、《郫筒酒的傳說》、《神仙豆腐》、《問字亭》、《御井梅花》、《陽臺柳》、《司馬光在郫降世》等;民間音樂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號子》等;民間舞蹈主要是各種燈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園、友愛的百米長龍,唐昌的"二仙燈"等;在民間工藝美術方面,一級美術師鄧歟的"川西挑花圖案"、原清河鎮(zhèn)教師張躍清的"筍殼雕",安靖鎮(zhèn)方橋村張?zhí)焯┑奈⒌袼囆g品,都是郫都區(qū)較有特色的資源。
郫都區(qū),原名郫縣,處在成都市西北部、川西平原腹心地帶,東靠金牛區(qū),南鄰青羊區(qū)、溫江區(qū),西連都江堰市,北接新都區(qū)、彭州市,作為通往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溝、黃龍必經之路。
郫都區(qū)幅員面積437.5平方公里,管理2個街道、13個鎮(zhèn),40個社區(qū)、156個行政村,共有52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不含合作街道)756047人,常住人口比重(不含合作街道)5.38%,常住人口密度(不含合作街道)1730人/k㎡。由于"杜宇化鵑"美麗傳說,郫都區(qū)別名"鵑城",郫都區(qū)區(qū)花杜鵑花,區(qū)鳥杜鵑鳥。
郫都區(qū)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整優(yōu)化經濟結構為主線,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為核心,壯大財政綜合實力為目標,縣域經濟持續(xù)快速高效發(fā)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國鄉(xiāng)村城市化試點縣、國家軟件產業(yè)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qū)、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yè)園、國家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qū)、中國盆景之鄉(xiāng)等。 2016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郫縣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chuàng)“區(qū)域示范基地”。
2016年12月7日,撤銷郫縣設立成都市郫都區(qū)。
三道堰鎮(zhèn)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北部,成都市西北部,距成都市22公里。因用竹簍截水,做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而得名。
三道堰鎮(zhèn)面積19.86平方公里,轄6個村2個社區(qū),常住人口3.2萬人。郫彭路和成彭快鐵縱貫南北,沙西線橫跨全鎮(zhèn)。
2014年4月29日,西部最美水鄉(xiāng)--三道堰,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qū)等15個縣(市、區(qū))部分鄉(xiāng)鎮(zhèn)行政區(qū)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古城鎮(zhèn),將其所屬行政區(qū)域劃歸三道堰鎮(zhèn)管轄,三道堰鎮(zhèn)人民政府駐汀沙街69號。
望叢祠,農科村,杜鵑城遺址,三道堰,府河第一漂等。
①望叢寺:望叢祠位于成都市西北郫縣縣城西南部,距成都市區(qū)23公里,是紀念古蜀國兩位著名君主望帝和叢帝合葬的墓地和祠宇,主要景點為祠內園林(按望帝教民務農、叢帝率民治水之意,安排樓臺亭閣、池榭拱橋)、望帝陵和叢帝陵(望帝陵,周長200多米,高10多米,是目前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帝王陵墓,叢帝陵:周長100米,高10米)。
②農科村:主要景點第五季·媽媽農莊(500畝熏衣草田和其他花田組成的花海世界)、天府玫瑰谷(景區(qū)內根據不同的產業(yè)或主題布局了近20個游樂項目:濕地公園、寵物樂園、童趣園、玫瑰會所、玫瑰小鎮(zhèn)(現有會所區(qū)域)、玫瑰廣場、玫瑰花語大道、玫瑰觀光園、玫瑰品茶園、玫瑰秋千園、玫瑰野營園、玫瑰SPA理療、溫泉度假、開心農場、香草種植園、千層金種植園、民俗風情小吃街、鄉(xiāng)村度假酒店等)、成都川菜博物館(分為:典藏館、川菜原料展示區(qū)、灶王祠、老川菜館一條街、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qū)、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閑館七個主題區(qū)域)。
③杜鵑城遺址:今郫縣杜鵑城遺址位于郫縣縣城以北一里許,為傳說及有關文獻所附會的郫邑。據文獻記載,杜鵑城為古蜀國望帝、叢帝兩代蜀王的都城。望帝定都于郫,死后魂化杜鵑,所以稱為杜鵑城。經考古調查與試掘結果表明,該城的始建時代不早于西漢,可能為西漢郫縣治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部分城墻還依稀可見。
④三道堰分為兩個主要景點: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和永定橋
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城北生態(tài)濕地公園占地面積27畝,2012年建成開放,為三道堰城鎮(zhèn)北門標志性景觀。公園內溪流蜿蜒、植被繁多,形成荷塘、溪流水域面積共10000平方米,種植蘆菖蒲、睡蓮、小蒲葵、蘆葦、水芙蓉等水生植物共20余種,是三道堰人的休閑養(yǎng)生家園。
永定橋:起初永定橋為石墩臺、木梁房蓋橋,建于1921年,橫跨河上。橋下,船筏來來往往,雖無百舸爭流的壯觀,卻也頗有水鄉(xiāng)碼頭的風采;橋上,大板車、雞公車、行人,熙熙攘攘,往來不絕。在1933年的毗河之站中,被鄧錫侯的28軍燒壞。后由地方募捐培修。1976年改建為3孔混凝土橋。該橋以前屬于通彭縣的交通要道。后郫彭路下移至場外,該橋僅作場鎮(zhèn)居民往來之用。2001年12月,結合水鄉(xiāng)建設,重建永定橋,在橋頭修建了兩座牌樓。以特有的景觀與黛瓦粉墻的民居相映成趣。為三道堰一景。
⑤府河第一漂: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zhàn),享受著傣族潑水節(jié)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源頭漂流,位于郫縣團結鎮(zhèn)石堤堰,距成都市中心僅20余公里,漂流全長5公里。 從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下水,坐在漂流艇上,在湍急的府河水沖擊中,順河而下,沿岸垂柳輕拂,綠翠蔥蔥,成都平原的青青稻田菜地沿河鋪開,美不勝收。 漂流艇在清涼的府河水中上下顛簸,打在艇上的河水化成美麗的浪花,伴著絲絲水霧濺在身上,清爽而愜意。艇和艇之間相互潑水,打著水戰(zhàn),享受著傣族潑水節(jié)般的暢快。漂流全程有三處1米左右的落差,讓你充分感受到在浪花中跌落的刺激。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除了刺激的漂流外,還有碧波蕩漾的游泳池,可以在池水中沖刺,或者泡在水中懶懶的曬太陽,享受繁忙工作后的輕松閑適。度假村中綠樹蒼蒼,濃蔭蔽天,坐在樹下喝喝茶,打打麻將,蕩蕩秋千,如此休閑放松。 府河半島漂流渡假村是成都近郊一處不錯的休閑度假綜合勝地,接待能力每天可以達300-400人,是公司集體活動的好去處。
4.除此之外,你還可以選擇在郫縣周邊區(qū)縣玩耍,比如溫江區(qū)(國家4A級景區(qū)國色天鄉(xiāng)樂園、泰迪熊博物館、陳家桅桿、溫江綠道等);都江堰-青城山、二王廟;彭州市(彭州白鹿鎮(zhèn)&恐龍園、回龍溝生態(tài)旅游區(qū)、彭州園、丹景山、陽平觀、白水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