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的借貸其實就是一個符號。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是會計的基本原則。
資產類,成本類,費用類科目是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負債類,收入類,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是借方表示減少,貸方表示增加。
一般來說資產科目的余額都在借方,表明公司有多少資產。負債科目的余額都在貸方,表明公司所負擔的債務。應收賬款余額一般在借方,表示企業(yè)應收的款項,如果余額在貸方,則相當于企業(yè)的負債,是應付的款項。
如果資產科目的余額在貸方,則說明該科目屬于欠帳,也就相當于負債。如果負債科目的余額在借方則說明該科目是公司的資產,需要回收。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允許一借多貸或者多借一貸的會計分錄,不允許多借多貸會計分錄,這里的借貸科目都是末級科目。一借多貸或者多借一貸,一是指在借方或者貸方,只允許出現一個末級科目(并不是指只允許出現一行分錄)是指在借方或貸方,可以出現多個末級科目。
一般而言在處理不同性質的交易事項時,錄入憑證分錄,一借一貸的金額最好保持一致,即使只有一個借方或者貸方科目,也不用合并;現金和銀行憑證的分錄也不要合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借貸記賬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會計科目對應關系
壞賬準備是應收賬款的備查帳戶.采用壞賬備抵發(fā)的企業(yè)必須設置
壞賬準備科目,反映企業(yè)壞賬準備的提取和壞賬損失的發(fā)生情況.
從性質上看,壞賬準備科目是應收賬款科目的備抵科目.
兩科目相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應收賬款的凈額.壞帳準備的提取,
是基于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壞帳損失所進行確認和計量。
1,記提時應當借記管理費用,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的原理,貸方則應當為壞帳準備了,也就是壞帳準備的貸方為“增加”。
2.壞帳準備是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在計提壞帳準備時,
隱含著確認壞帳損失的含義,也就是說應收帳款收不回來了,
需要作減記處理。但是因為應收帳款實際上并未真的發(fā)生壞帳,
這里只是一種預估而已,因此不能直接減記應收帳款的帳面余額。
于是,將這些減記的金額,計入“壞帳準備”科目,
作為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這樣看,
壞帳準備雖然是一個資產類科目,但是由于其是另一資產類科目:
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所謂的備抵就是“減去”的意思,
正是由于是“減去”,
壞帳準備科目的借貸方的增減關系與一般資產類科目正好相反,
即壞帳準備的貸方為“增加”。
①
根據
“資產+費用=所有者權益+負債+收入”
這個公式,等式左邊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等式右邊則相反。
②
損益類中既有收入,又有費用,所以要看情況記借貸。收入的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費用的則相反。
③
成本類包括生產成本、制作費用、勞務成本、研發(fā)支出這幾個科目。成本類的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
④
制造費用不同于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科目類型。后三大費用屬于期間費用,是費用類科目。
⑤
支出和費用都是屬于損益類科目。例如營業(yè)外支出、其他業(yè)務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這些等。但制作費用就不屬于損益類科目了。
壞賬準備是應收賬款的備查帳戶.采用壞賬備抵發(fā)的企業(yè)必須設置 壞賬準備科目,反映企業(yè)壞賬準備的提取和壞賬損失的發(fā)生情況. 從性質上看,壞賬準備科目是應收賬款科目的備抵科目. 兩科目相結合,能夠全面的反映應收賬款的凈額.壞帳準備的提取, 是基于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壞帳損失所進行確認和計量。
1,記提時應當借記管理費用,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的原理,貸方則應當為壞帳準備了,也就是壞帳準備的貸方為“增加”。 2.壞帳準備是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
在計提壞帳準備時, 隱含著確認壞帳損失的含義,也就是說應收帳款收不回來了, 需要作減記處理。但是因為應收帳款實際上并未真的發(fā)生壞帳, 這里只是一種預估而已,因此不能直接減記應收帳款的帳面余額。
于是,將這些減記的金額,計入“壞帳準備”科目, 作為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這樣看, 壞帳準備雖然是一個資產類科目,但是由于其是另一資產類科目: 應收帳款的備抵科目,所謂的備抵就是“減去”的意思, 正是由于是“減去”, 壞帳準備科目的借貸方的增減關系與一般資產類科目正好相反, 即壞帳準備的貸方為“增加”。
會計中的借貸方向判斷,取決于賬戶性質及經濟業(yè)務事項的增減:
(1)資產類賬戶:增加額記借方,減少額記貸方,期末如有余額在借方。
(2)權益(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增加額記貸方,減少額記借方,期末如有余額在貸方。
(3)成本費用類賬戶:增加額記借方,減少或轉銷額記貸方,費用結轉后一般無余額,如有余額在借方。
(4)收入、利潤類賬戶:增加額記貸方,減少或轉銷額記借方,收入、利潤結轉后期末應無余額。
從借貸記賬法的賬戶結構看,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但哪一方登記增加,哪一方登記減少,則要根據賬戶反映的經濟內容決定。
只要能分清楚會計科目的類別就自然知道借貸方向了資產類與費用(成本)類,它們的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權益類與收入類,它們的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資產類主要有:現金、銀行存款、其它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投資跌價準備、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物資采購、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存貨跌價準備、待攤費用、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
(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這一些是貸方表示增加,借方表示減少)權益類賬戶包括了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統(tǒng)稱權益類賬戶,主要有: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費用(成本)類主要有: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在產品收入類主要有: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yè)外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主營業(yè)務稅金附加、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賬務費用、營業(yè)外支出、所得稅。
1、借貸方向是表示經濟業(yè)務的流向及會計業(yè)務處理憑證;
2、借貸方向的總金額必須完全相符,有借必有貸,借貸額必相等;
3、借貸方必須遵循有借必有貸的賬務處理額平衡規(guī)則,通常是現有借再有貸;
4、借方發(fā)生額若在資產類賬戶表示資產增加、若發(fā)生額在債務或權益類賬戶則表示債務或權益減少
5、貸方發(fā)生額若在資產類賬戶表示資產減少、若發(fā)生額在債務或權益類賬戶則表示債務或權益增加
6、若是在資產類發(fā)生的借貸經濟業(yè)務變化,則顯示該項經濟義務有增有減;同理,若債權權益類發(fā)生的借貸經濟義務則表示有增有減;
7、借貸方賬務處理舉例:若臨時從銀行短期借款(假設無利息)而增加10000存款則:
借:銀行存款10000(資產增加) 貸:短期借款10000(債務增加)
8、到期歸還銀行借款的賬務處理的借貸方關系:
借:短期借款10000(債務減少) 貸:銀行存款10000(資產減少)
9、如資產類的借貸(提現備用5000元)借:現金 5000元 貸:銀行存款 5000元
10、負債權益的借貸、、、、、、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