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斷機文言文翻譯及啟示
1、文言文
孟母姓仉(zhǎ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泵献討?,旦夕勤學,遂成亞圣。
2、翻譯
孟母姓仉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后,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到孟子年齡大一點,孟子經常逃學,一天,他很早就回來了,孟母正在織布,孟母看見他,便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么?”孟子說:“為了自己?!泵夏阜浅鈶崳眉舻都魯嗫棽紮C上的布,說:“你荒廢學業(yè),就像我剪斷這織布機上的布?!泵献痈械胶ε?,每天勤學苦讀,后來成為僅次于孔子的圣人。
3、啟示
自古以來,如何教育好孩子一直是家庭教育中最為重要也是最為棘手的問題。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然而,良好的`主觀愿望并不一定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這其中就有一個 教育方法的問題。孟母斷機的故事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并為人們所稱頌,筆者以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孟母的循循善誘。
面對孟子的逃學,孟母既沒有罵,也沒有打,而是用“斷機”一事使孟子明白不學習很可惜,從而勤學不止。這種善于借助事物的道理來教育孩子的方法確實令今人為之擊節(jié)贊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空洞的說教,只能讓孩子似懂非懂,左耳進右耳出;嚴厲的“懲罰”,更讓孩子逆而反之,甚至鋌而走險。何故?有專家認為,孩子尚小,其抽象思維能力極為薄弱,還無法與成人的思維同步。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當向孟母學習,少一些大而空的說教,多通過具體而微的事例對孩子進行啟發(fā)引導。這種以事說理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子真正而深刻理解事物的內在道理和父母的良苦用心。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