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guān)黔婁身世的歷史記載,漢代劉向《烈女傳·賢明傳·魯黔婁妻》認(rèn)為黔婁為魯國人。而《漢書·藝文志·黔婁子四篇》及晉皇甫謐《高士傳·黔婁先生》皆認(rèn)為應(yīng)是齊國人。按齊威王(前356年—前320年)與之交往的年代,黔婁當(dāng)為戰(zhàn)國時期人。
當(dāng)年,黔婁在今千佛山開鑿此洞,修身清節(jié),不事王侯,隱居于此,著書四篇,言道家之用,名《黔婁子》(已失傳)。四篇文章究天人之際,通陰陽之變。據(jù)說《黔婁子》的最終完成,黔婁妻子施良娣起了重要作用。黔婁妻子知書達(dá)理,學(xué)識淵博,其父乃是為帝王家進行鬼神祭祀的“太?!??!肚瓓渥印穭倢懲辏蚺c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夠密切,所以并沒得到大家的認(rèn)可。施良娣嫁給黔婁后,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挾其家學(xué),將陰陽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輸給丈夫。黔婁根據(jù)妻子的意見,對所著加以充實、訂正,重新闡明了“常的無定便是變,變的有定就是?!钡牡览?。
《黔婁子》轟動了齊魯一帶,被士子們奉為圭臬;國君與卿大夫也因為它對治國安邦有所啟發(fā),對黔婁的學(xué)識修養(yǎng)非常心儀。魯恭公想任他為宰相,黔婁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絕;又賜他三千鐘粟米,希望能改善生活,他以無功不受祿堅辭。
后來,黔婁夫婦遷居齊都臨淄,設(shè)館授徒。齊威王欲聘他為國卿,也遭拒絕。雖如此,齊國一有重大事故或外敵來犯,齊威王總到黔婁住處就教,多能化險為夷。
真正令黔婁名傳不朽的是“斜余不如正欠”的故事:黔婁去世時,曾子來吊唁,只見黔婁的遺體停在窗下,身穿破舊的絲棉袍,頭枕磚塊,身下鋪著稻草。尸體上蓋的布被因人長被短,蓋頭露足。曾子說:“把白布斜著蓋不就蓋嚴(yán)了嗎?”黔婁的妻子道:“斜著蓋有余,不如正著蓋不足。先生在世的時候非常正直,死后卻讓他歪斜,這哪能是先生的本意呢?”
東晉陶潛在其《詠貧士》詩和《五柳先生傳》里,對黔婁的品德進行了由衷的贊美:“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唐詩人元稹在悼亡妻詩《遣悲懷》中自比黔婁,將妻子比作黔婁妻:“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敝幐枇思儩嵳鎿吹姆蚱拗椤?梢姡瓓鋵笫乐袊R分子人格的影響之深。
據(jù)說清嘉慶年間,千佛山黔婁洞內(nèi)尚有黔婁子的坐像,白須方巾,文士打扮,后被毀。1980年,洞穴進行了整修,洞內(nèi)迎門石壁上嵌一石碑,記載了黔婁的故事。
今淄博市臨淄區(qū)鳳凰鎮(zhèn)北金召村東南,原來有一座巍然屹立的古墓,因年久失修,封土已平,但遺址尚存,此即黔婁墓遺址。
黔婁夫人的賢德 唐代大詩人元稹以悼念他未發(fā)跡時妻子的詩最為有名,共三首,都叫“遣悲懷”,其中的一首是這樣寫的: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英,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他營奠復(fù)營齋。 詩的第一句“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是用兩個典故說同一件事,即貧賤夫妻,如涸轍之鮒,相懦以沫,詩中提到的黔婁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黔婁子”。
黔婁是魯國人,他生活的時代是戰(zhàn)國時期,這時,周王愈行衰微,分封等級制度也漸趨崩潰,學(xué)術(shù)思想蓬勃發(fā)展,形成“百家爭鳴”的鼎盛局面,各國諸候紛紛將才智之士網(wǎng)羅在自己的身邊,平民開始攀登政治舞臺,動輒形成“布衣卿相”的局面。 黔婁也是一位大有學(xué)問的人,他曾著書四篇,闡明道家的主旨,盡管家徒四壁,然而卻勵志苦節(jié),安貧樂道,視榮華富貴如過眼煙云,不參予那種爭名逐利的行列,從而獲得極高的評價。
黔婁出身于貧寒的平民家庭,黔婁夫人卻是貴族出身,黔婁夫人叫施良娣,知書達(dá)禮,明媚靈巧,稱得上秀外慧中。他的父親官居“太?!保^“太?!?,就是為帝王家掌握鬼神祭祀的官職,與“太宗”、“卜正”、“太史”同列,“太?!贝碇骷勒呦蚬砩裰罗o,“太宗”管理詞廟及安排祭祀的事務(wù),“卜正”專司占卜吉兇,“太史”記錄時事,觀察天象,保護文書,在商周時期,迷信鬼神的時代,這是四種非常重要的官職。
這四種掌管鬼神祭祀的官職,世代承襲,由于子孫眾多,食田俸祿不足以糊口、于是紛紛挾其專業(yè)才智,從周王室出走,逐漸分赴各諸候國謀求發(fā)展,施家就這樣來到魯國,施良梯的父親也就成了魯國的“太?!?。 祭祀鬼神是一種清貴而受人尊敬的職業(yè),何況施良梯才貌雙佳,要找一位金龜婿易如反掌,然而她卻偏偏拒絕了王孫公子的追求,而看中了芒鞋布衣的黔婁子。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女子在娘家毫無宗法地位,更沒有任何繼承權(quán)。所以女子的娘家聲勢地位不論如何顯赫,你一旦出嫁就毫無相干,只看你夫家的情況,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p>
娘家只是你的暫住地,夫家才是永久的歸宿,女子出嫁以后都要隨丈夫姓,自己根本沒有獨立人格,所以一生的貴賤苦樂從此決定。因此對于施良娣要嫁黔婁子,她的家人全體反對,多次勸解、告誡。
無奈施良娣心志已堅,百折不回。 施良娣豪氣如云地從貴族家庭的嬌女,變成平民廬中的黔婁夫人,從此脫下綺羅換上布衣,洗盡鉛華插上荊釵,躬操井臼,并下田與丈夫一同耕作,晨興理荒廢,帶月荷鋤歸。
穿的是自己紡織并縫紉的衣服,吃的是自己種植的五谷及菜蔬。夫唱婦隨,情好無間,看花開花落,聽鳥語聲喧,風(fēng)過林梢,月上蕉窗,過著與世無爭的幸福生活。
《黔婁子》四篇旨在闡揚道家法理,由伏羲氏憑天降河圖神龜顯示八卦之?dāng)?shù),而研究天地生成的道理,重在從天地運行的氣教,來求得宇宙變化的理教。其內(nèi)涵分為兩大部分:一為“數(shù)學(xué)”部分,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再化為六十四卦再成三百八十四爻,從而更衍生一千五百二十策數(shù),作為包羅宇宙一切的事物的“常數(shù)”;另一為“化學(xué)”部分,如五行、陰陽、奇偶、順逆、本末,始終,為構(gòu)成宇宙一切的“變理”。
黔婁子認(rèn)為:‘?dāng)?shù)學(xué)”,總攝萬物之?dāng)?shù),是萬物的“性”,“化學(xué)”以成萬物之形,是萬物的“質(zhì)”,先天而生其性,后天而成其質(zhì),從無形而生有形,為一切事物生成演化的步驟。 開始《黔婁子》一書,由于調(diào)子談得太高,似乎還未能與眼前事物產(chǎn)生密切的關(guān)連,因而也未得到大家的推崇。
自從施良娣成為黔婁夫人后,挾其家學(xué),于枕畔私語或桑蔭閑話中,不斷把陰陽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輸給丈夫,認(rèn)為天地之間先有陰陽,有陰陽則再有感應(yīng),有感應(yīng)則有變化,有變化再有感應(yīng),如此循環(huán)激蕩,變化無窮,放吉、兇、得、失、悔、吝、憂、虞之象明了!便涵蓋了古今萬事萬物,究察了宇宙天人之際。黔婁根據(jù)夫人的意見,對以前所寫的四篇論著,加以充實、訂正,加上了解人類自然的天性,洞悉其生克輔消之道,闡明了“常的無定便是變,變的有定就是常”的道理,既可驗證人的“變態(tài)心理”,更可驗證人的“常態(tài)行為”。
于是重訂的《黔婁子》四篇,立即轟動了齊魯一帶,士子們悉心研究,因它學(xué)究天人,于是奉它為圭桌;國君與卿大夫也因為它有益治國安邦之道,對于黔婁的淵博和修養(yǎng)非常心儀。魯共公想立他為宰相,黔婁以立志清守,不意仕途而拒絕;魯共公又賜他三千鐘粟米,希望能改善他的生活,也以無功不受祿而拒絕。
所以,一般人對黔婁先生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更加欽敬。 這種人生觀和生活取向在今天這種紙醉金迷,趨炎附勢的社會里是很難理解的,然而黔婁夫婦卻確實是這樣做的。
當(dāng)時連年荒旱,又逢巨風(fēng)肆虐,黔婁和夫人衣食為艱,達(dá)官顯貴紛紛饋贈,也被婉言謝絕,迫于生計,他們遷居齊都臨淄,設(shè)館授徒,自食其力。齊威王聽說高士黔婁來到齊國,就想聘他為國卿,也遭拒絕。
黔婁雖未在齊國擔(dān)任官職,但齊威王對他十分尊敬,齊國一有重大事故或外敵來犯,齊威王總到黔婁住處就教,多能化險為。
黔婁是春秋時齊國的高士, 齊、魯兩國國君都請他做官,但他 堅持不去。
齊威王曾親自請他,還 遠(yuǎn)遠(yuǎn)下馬脫靴,以示尊重。 黔婁出身貧寒,他的妻子施良 娣卻是貴族出身。
嫁給黔婁后,她 從一個貴族千金,變成平民廬中的 黔婁夫人,從此脫下綺羅,換上布 衣,洗盡鉛華,插上荊釵,親自操 持家務(wù),并常常與丈夫一同下田耕 作。 穿的是自己紡織縫紉的布衣,吃的是自己種植的五谷蔬菜,安貧樂道。
黔婁死后,因家貧如洗,蓋體的被子太短不能蓋滿全身,有人建議把被 子斜蓋以蓋住全身,黔婁的妻子說:“斜之有余,不如正之不足,先生生前不 斜,死后斜者,不是先生之意?!睎|晉詩人陶淵明曾作有一首《詠貧士》, 贊譽黔婁的高貴品格:“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好爵吾不榮,弊服仍不 周……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后世常用“黔婁”來喻指操守髙潔的貧士。
王維《過沈居士山居哭 之》:“善卷明時隱,黔婁在日貧?!币郧瓓溆髦干蚓邮?,稱頌他生前安貧自 守的品行。
孟郊《新卜清羅幽居奉獻陸大夫》詩云:“黔婁住何處,仁邑?zé)o 餒寒。 ”詩人以黔婁自比,并對當(dāng)?shù)氐牡胤介L官有所稱頌。
元稹《遣悲懷三 首》:“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弊髡咭郧瓓渥员?,追述韋叢嫁 給自己后,和自己一起過著貧困生活。
白居易《贈內(nèi)》:“黔婁故窮士,妻賢 忘與貧?!苯璐伺c妻子共勉。
皮日休《七愛詩?元魯山》:“既臥黔婁衾,空 立陳寛碑。 ”借用黔婁死后衣不蔽體之事,稱許元魯山操守高潔,死于貧困。
唐代大詩人元稹以悼念他未發(fā)跡時妻子的詩最為有名,共三首,都叫“遣悲懷”,
其中的一首是這樣寫的: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英,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他營奠復(fù)營齋。
詩的第一句“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是用兩個典故說同一件事,即貧賤夫妻,如涸轍之鮒,相濡以沫,詩中提到的黔婁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黔婁子”。
這是關(guān)于魯國黔婁先生老婆的故事。
黔先生去世的時候,曾子和他的弟子前去追悼。黔夫人出門迎客,曾子上前慰問。進屋后,看見黔先生遺體陳放在窗戶下,墊著草席,枕著磚頭。衣服破舊,身上蓋著布單子,還不能蔽體。蓋著頭,則露腳,蓋著腳,則露頭。
曾子靈機一動說:把單子斜著蓋,就能斂葬了。錢夫人說:斜著蓋上,不如正著蓋不上。我家老黔就是不肯搞歪門邪道,才落得如今窮困而死?;钪臅r候一生正直,死了還要來斜的,不是老黔的風(fēng)格啊!
曾子聽后情不自已,放聲大哭說:唉,塵歸塵,土歸土,先生掛了,可有什么謚號?黔夫人說:謚號是康。
曾子說:老黔活著的時候,吃也吃不飽,穿也穿不暖。死了也沒辦法好好斂葬,也沒有酒肉祭祀?;畹帽锴赖酶C囊,怎么還這么高調(diào),謚號叫康呢?
黔夫人說:我家老黔可不是一般人,當(dāng)年魯國國君請他出山當(dāng)宰相,這個倔驢不去,也算是有地位。后來賜給他三十鐘小米(大約7500斤,),這個挨千刀的又沒要,也算是有財富。這個老頑固啊,甘于平淡,安于卑微,不因為貧賤而難過,也不追求榮華富貴。這輩子追求仁、義,也算是追求到了。所以把他的謚號叫做康,不是挺合適嗎?
曾子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壬赂咄?,黔夫人也令人敬佩啊!
通俗一點的翻譯在這里:/view/33145.htm
里面“曾參吊黔婁”部分。
故事簡介
故事簡介
南齊庚黔婁,為孱[音chan]陵令。 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 時父疾始二日,醫(yī)曰:“欲知瘥[音chai]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 至夕,稽顙[音sang]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縣未旬日,椿[音chun]庭遺疾深。 愿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解析: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yù)感家中有事,當(dāng)即辭官返鄉(xiāng)?;氐郊抑?,知父親已病重兩日。
醫(y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兇,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于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fā)現(xiàn)味甜,內(nèi)心十分憂慮,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后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并守制三年。
這一孝子庾黔婁的故事,其合理內(nèi)核,有三點可說:一,孝子和親人是心連心的,無時無刻不牽掛著老人,尤其在遠(yuǎn)離親人時候,更是會牽心掛肚,而當(dāng)父母有病痛或生命垂危時,更讓孝子們的神經(jīng)繃得緊緊的。這可能是古今孝子都相通的地方。二,孝子之至孝,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官位,當(dāng)然還有舍棄其他的東西而在所不惜。順便想起元本高明在《琵琶記·伯喈五娘相會》中的一句很有趣味的話: 書,我只為你其中自有黃金屋,卻教我撇卻椿庭萱草堂。還思想,休休,畢竟是文章誤我,我誤爹娘。 現(xiàn)代讀書人讀來,不知另有一番滋味否?三,孝子之至孝,甚至把親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以至于可以用己身來換他身。今天有許多報道,孝順的子女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給父母,不就是這回事嗎?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