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用典故的詩詞句非常多,隨便舉幾個例子吧(方括號括出的部分皆為化用典故詩句):《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浚ń烎~典)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江城子 》 【北宋】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緸閳髢A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p>
(孫權(quán)射虎典)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境止?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馮唐持節(jié)典)【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p>
)1、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quán),這里為作者自喻?!度龂尽侵尽O權(quán)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quán)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
權(quán)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p>
這里以孫權(quán)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孫權(quán)一樣年少有膽識。2、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典出《史記·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qū))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yuǎn)避。
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shù)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
經(jīng)馮唐代為辨白后,認(rèn)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dān)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diào)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為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p>
《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痹~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墩龤飧琛?【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
為嚴(yán)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驗閾糍\笏,逆豎頭破裂?!?/p>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dāng)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境衾t其冠,傳車送窮北?!?/p>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yuǎn),典刑在夙昔。
風(fēng)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這首詩里的典故非常多(括號部分幾乎一句一典),分別說明如下:1、在齊太史簡:春秋時齊國的權(quán)臣崔杼弒君,齊國太史鐵筆直書記于史冊,被崔杼殺了,其弟再記,又被殺,三弟再記再被殺,四弟仍不畏死再記之,寓意不畏強權(quán)的精神。
2、在晉董狐筆:春秋時代晉靈公被權(quán)臣趙盾之子趙穿所弒,晉國太史董狐在史筆無情,直書"趙盾弒其君",雖然沒被趙盾所殺,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難的精神與齊太史無異。3、在秦張良椎:秦滅六國,韓遺臣張良以鐵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報國之勇氣。
4、在漢蘇武節(jié):漢代蘇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節(jié)上節(jié)毛盡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節(jié)不諭之氣節(jié)。5、為嚴(yán)將軍頭:三國時期,蜀將嚴(yán)顏被張飛所敗,被勸降時曰:“蜀中有斷頭將軍,無投降將軍" 寓意寧死不降的精神。
6、為嵇侍中血:晉惠帝八王之亂時,侍中嵇紹為保護皇帝而被殺,血濺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競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護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為張睢陽齒:唐玄宗天寶年安史之亂,張巡與許遠(yuǎn),咬牙死守睢陽,城陷后仍罵敵不絕,死得壯烈,寓意不屈的精神。8、為顏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安祿山,兵敗被執(zhí),仍大罵賊人,賊人割了他的舌頭,猶不屈而死。
寓意忠于國家、與反賊不共戴天。9、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東漢末年,海內(nèi)大亂,管寧不染世俗,避地遼東,以清操自勵,當(dāng)時人人學(xué)之,連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樣,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三國時期孔明之作出師表,寓意大節(jié)柄然的忠義之氣。11、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亂華,晉元帝偏安江左,大將祖逖渡江討賊,中流擊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復(fù)國之氣。
12、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唐自安史之亂后,李希烈欲謀反稱帝,找大臣段秀。
化用典故的詩詞句非常多,隨便舉幾個例子吧(方括號括出的部分皆為化用典故詩句):《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浚ń烎~典)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這兩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江城子 》 【北宋】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緸閳髢A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p>
(孫權(quán)射虎典)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境止?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p>
(馮唐持節(jié)典)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
)1、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孫郎即孫權(quán),這里為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quán)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
權(quán)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p>
這里以孫權(quán)喻太守, 希望自己像孫權(quán)一樣年少有膽識。2、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典出《史記·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qū))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yuǎn)避。
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shù)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
經(jīng)馮唐代為辨白后,認(rèn)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dān)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diào)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3、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為星名,一稱犬星,舊說主侵掠,這里引指西夏?!冻o·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p>
《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用天狼星比喻敵人(即遼國與西夏),表達了作者愛國,想要為國殺敵,報答國家的胸懷?!墩龤飧琛?【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jié)乃見,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jié)。
為嚴(yán)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驗槌鰩煴?,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dāng)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系命,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境衾t其冠,傳車送窮北?!?/p>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閉天黑。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嗟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在,仰視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yuǎn),典刑在夙昔。
風(fēng)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這首詩里的典故非常多(括號部分幾乎一句一典),分別說明如下:1、在齊太史簡:春秋時齊國的權(quán)臣崔杼弒君,齊國太史鐵筆直書記于史冊,被崔杼殺了,其弟再記,又被殺,三弟再記再被殺,四弟仍不畏死再記之,寓意不畏強權(quán)的精神。
2、在晉董狐筆:春秋時代晉靈公被權(quán)臣趙盾之子趙穿所弒,晉國太史董狐在史筆無情,直書"趙盾弒其君",雖然沒被趙盾所殺,但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難的精神與齊太史無異。3、在秦張良椎:秦滅六國,韓遺臣張良以鐵椎行刺始皇,寓意匹夫報國之勇氣。
4、在漢蘇武節(jié):漢代蘇武出使匈奴被困十九年,所持使者之節(jié)上節(jié)毛盡落而不屈,寓意使臣守節(jié)不諭之氣節(jié)。5、為嚴(yán)將軍頭:三國時期,蜀將嚴(yán)顏被張飛所敗,被勸降時曰:“蜀中有斷頭將軍,無投降將軍" 寓意寧死不降的精神。
6、為嵇侍中血:晉惠帝八王之亂時,侍中嵇紹為保護皇帝而被殺,血濺帝衣,皇帝感念他的忠心,競舍不得洗那件血衣。寓意護主之危,以身相殉之精神。
7、為張睢陽齒:唐玄宗天寶年安史之亂,張巡與許遠(yuǎn),咬牙死守睢陽,城陷后仍罵敵不絕,死得壯烈,寓意不屈的精神。8、為顏常山舌:唐代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討伐安祿山,兵敗被執(zhí),仍大罵賊人,賊人割了他的舌頭,猶不屈而死。
寓意忠于國家、與反賊不共戴天。9、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東漢末年,海內(nèi)大亂,管寧不染世俗,避地遼東,以清操自勵,當(dāng)時人人學(xué)之,連穿衣戴帽也跟他一樣,寓意出污泥而不染之情操。
10、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三國時期孔明之作出師表,寓意大節(jié)柄然的忠義之氣。11、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五胡亂華,晉元帝偏安江左,大將祖逖渡江討賊,中流擊楫而誓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寓意激昂慷慨復(fù)國之氣。
12、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唐自安史之亂后,李希烈欲謀反稱帝,找大臣段。
無題
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xì)細(xì)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fēng)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頷聯(lián)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币馑际钦f,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xiàn)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lián)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qū)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別是它雖然寫得非常概括,卻并不抽象,因為這兩個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話傳說本身就能引起讀者的豐富想象與聯(lián)想。兩句中的“原”字、“本”字,頗見用意。前者暗示她在愛情上不僅有過追求,而且也曾有過短暫的遇合,但終究成了一場幻夢,所以說“原是夢”;后者則似乎暗示:盡管迄今仍然獨居無郎,無所依托,但人們則對她頗有議論,所以說“本無郎”,其中似含有某種自我辯解的意味。不過,上面所說的這兩層意思,都寫得隱約不露,不細(xì)心揣摩體味是不容易發(fā)現(xiàn)的。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fù)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兩鬢斑白的詩人
把大江東去唱成了慢半拍的鄉(xiāng)愁
而西出陽關(guān)之后
他隱隱追尋歷史中的回聲
——洛夫《無題四句》
余光中,復(fù)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fēng)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以新古典主義詩學(xué)理論奠定了在現(xiàn)代詩歌史上的地位。
新古典主義的藝術(shù)家刻意從風(fēng)格與題材模仿古代藝術(shù),并且知曉所模仿的內(nèi)容為何。所以他的詩歌里面充斥著大量的典故和化用。(主要是化用)
余光中曾在《蓮的聯(lián)想詩集·后記》云:“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族的記憶,等于是在對鏡自鑒,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xiàn)代詩人重認(rèn)傳統(tǒng)的途徑之一?!?/p>
………………………………………………………………………………………………………………
以下介紹一些化用明顯的詩歌目錄:
《大江東去》
《尋李白》
《飛將軍》
《天狼星變奏曲》
《天狼星舊稿》
《出蜀》
《五陵少年》
《戲李白》
《秦俑》
1、李商隱《錦瑟》中用兩個名人典故的詩句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名人分別是莊周和望帝杜宇。
2、原文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3、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鵑。
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lán)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
此時此景為什么要現(xiàn)在才追憶,只因為當(dāng)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4、簡析
《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zhuǎn)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chuàng)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1、李商隱《錦瑟》中用兩個名人典故的詩句是“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名人分別是莊周和望帝杜宇。 2、原文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3、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春年華。
莊周翩翩起舞睡夢中化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鵑。 明月滄海鮫人流下了滴滴眼淚,藍(lán)田日暖玉石才能夠化作青煙。
此時此景為什么要現(xiàn)在才追憶,只因為當(dāng)時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4、簡析 《錦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
詩題“錦瑟”,但并非詠物,不過是按古詩的慣例以篇首二字為題,實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索解的作品之一,詩家素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慨嘆。
作者在詩中追憶了自己的青春年華,傷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憤懣的心情,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zhuǎn)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chuàng)造朦朧的境界,從而借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全詩詞藻華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長,感人至深。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處:晉王愷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駁”
含義: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聲
出處: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義:泛指各種樂器
典故三:馬作的盧飛快
出處:三國時劉備騎的戰(zhàn)馬
含義:指良馬
《江城子? 密州出獵》(蘇軾)
典故一:親射虎,看孫郎
出處:三國孫權(quán)“騎馬射虎”
含義:作者以孫權(quán)自喻
典故二: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出處: 云中太守魏尚獲罪被赦
含義: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處:天狼星
含義:借指自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萊文章
出處:指漢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處:建安七子剛健爽朗的詩風(fēng)
典故三: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出處:謝脁清新秀麗的詩風(fēng)
三個典故的共同含義:作者用漢文、魏詩和小謝的成就來比并、稱許李云和自己
《行路難》(李白)
典故一:閑來垂釣碧溪上
出處: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出處:指伊尹受成湯重用一事
兩個典故的含義:表達自己不甘消沉,繼續(xù)追求的信心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典故一:懷舊空吟聞笛賦
出處:西晉向秀作的《思舊賦》
含義:表達詩人對受害的戰(zhàn)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出處:指晉人王質(zhì)
含義:抒發(fā)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
《梅嶺三章》(陳毅)
典故一:此頭須向國門懸
出處:指春秋吳將伍子胥眼懸國門一事
含義:大業(yè)未成,詩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義成仁今日事
出處:《論語》“殺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義”
含義:指為了真理,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勇于犧牲
《漢江臨眺》(王維)
典故:留醉與山翁
出處:指晉人山簡
含義:作者以山簡自喻
《漁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處: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
含義:表現(xiàn)邊關(guān)將士的報國激情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出處:《淮南子》:“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jié)網(wǎng)”
含義:希望得到對方的引薦
《別云間》(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處:楚人鐘儀被晉國關(guān)押始終戴著南冠
含義: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猶唱《后庭花》
出處:南北朝時陳后主作的舞曲
含義:這里指亡國之音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李商隱《錦瑟》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李賀《雁門太守行》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江東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牧《題烏江亭》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無題》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陸游《書憤》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杜牧《赤壁》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回塘. —— 溫廷筠《商山早行》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駱賓王《易水送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崔灝《黃鶴樓》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絕句》。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