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字的基本解釋
1.開始,初始:~始。~生。~端。~基(開始建立基礎(chǔ),打基礎(chǔ))。~造(開始建立)。 2.引發(fā):~事(a.引起事故;b.閑事)。~禍。
"肇"字的詳細(xì)解釋
"肇
肈
zhào
【動】
(形聲。從攴,肇(zhào)省聲。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本義:擊)
同本義〖strike〗
肇,擊也。——《說文》
創(chuàng)建〖create;establish;found;originate〗
肇我邦予有夏。——《書·仲虺之誥》
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稌ぞ普a》
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
矯正〖correct;ratify〗
端木肇末?!秶Z·齊語》
引起;引發(fā);招惹〖cause〗
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
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
肇
zhào
【副】
開始,最初〖atfirst;attheverybeginning〗
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張華《大會歌》
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
肇端
zhàoduān
〖beginning〗開端;起始
肇禍
zhàohuò
〖causetrouble;causeanaccident〗闖禍;制造禍端
扣留肇禍司機
肇始
zhàoshǐ
〖start;initiate〗開始;發(fā)端
肇事
zhàoshì
〖causetrouble;createadisturbance〗引起事端;鬧事
懲辦肇事暴徒
"
"肇"字的字義解釋
〈動〉
(形聲。從攴,肇(zhào)省聲。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本義:擊)
同本義
肇,擊也?!墩f文》
創(chuàng)建
肇我邦予有夏?!稌ぶ衮持a》
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稌ぞ普a》
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
矯正
端木肇末。——《國語·齊語》
引起;引發(fā);招惹
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
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
〈副〉
開始,最初
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獜埲A《大會歌》
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
"肇"字的基本解釋1.開始,初始:~始。
~生。~端。
~基(開始建立基礎(chǔ),打基礎(chǔ))。~造(開始建立)。
2.引發(fā):~事(a.引起事故;b.閑事)。~禍。
"肇"字的詳細(xì)解釋"肇肈zhào【動】(形聲。從攴,肇(zhào)省聲。
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本義:擊)同本義〖strike〗肇,擊也。
——《說文》創(chuàng)建〖create;establish;found;originate〗肇我邦予有夏?!稌ぶ衮持a》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
——《書·酒誥》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矯正〖correct;ratify〗端木肇末。——《國語·齊語》引起;引發(fā);招惹〖cause〗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
——楊塵因《民潮七日記》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肇zhào【副】開始,最初〖atfirst;attheverybeginning〗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獜埲A《大會歌》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肇端zhàoduān〖beginning〗開端;起始肇禍zhàohuò〖causetrouble;causeanaccident〗闖禍;制造禍端扣留肇禍司機肇始zhàoshǐ〖start;initiate〗開始;發(fā)端肇事zhàoshì〖causetrouble;createadisturbance〗引起事端;鬧事懲辦肇事暴徒""肇"字的字義解釋〈動〉(形聲。
從攴,肇(zhào)省聲。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
本義:擊)同本義肇,擊也?!墩f文》創(chuàng)建肇我邦予有夏。
——《書·仲虺之誥》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稌ぞ普a》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矯正端木肇末。
——《國語·齊語》引起;引發(fā);招惹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副〉開始,最初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
——張華《大會歌》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
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
矯正 [correct; ratify]
端木肇末;肇興(始興; at the very beginning]
肇建帝業(yè);引發(fā);招惹 [cause]
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
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
〈副〉
開始,最初 [at first。本義:擊)
同本義 [strike]
肇,擊也。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初起);肇稱(始稱)
以下結(jié)果由漢典提供
漢字首尾分解; found; originate]
肇我邦予有夏?!稌ぶ衮持a》
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稌ぞ普a》
又如〈動〉
(形聲?!秶Z·齊語》
引起: 戶聿
漢字部件分解。——《說文》
創(chuàng)建 [create; establish。從攴( pū),開國有晉。——張華《大會歌》
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與打擊有關(guān)。從攴,肇( zhào)省聲
肇 肈 zhào 1.(形聲。
從攴,肇(zhào)省聲。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
本義:擊) 2.同本義 [strike] 肇,擊也。——《說文》 3.創(chuàng)建 [create; establish; found; originate] 肇我邦予有夏。
——《書·仲虺之誥》 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書·酒誥》 4.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 5.矯正 [correct; ratify] 端木肇末。
——《國語·齊語》 6.引起;引發(fā);招惹 [cause] 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 7.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
肇 拼音:zhào, , 部首:聿 筆劃:14 部首筆劃:6 漢字筆順:45133134511112 五筆字型:ynth 肇 肈 zhào 【動】 (形聲。
從攴,肇(zhào)省聲。從攴(pū),與打擊有關(guān)。
本義:擊) 同本義〖strike〗 肇,擊也?!墩f文》 創(chuàng)建〖create;establish;found;originate〗 肇我邦予有夏。
——《書·仲虺之誥》 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稌ぞ普a》 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 矯正〖correct;ratify〗 端木肇末。
——《國語·齊語》 引起;引發(fā);招惹〖cause〗 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獥顗m因《民潮七日記》 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 肇 zhào 【副】 開始,最初〖atfirst;attheverybeginning〗 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
——張華《大會歌》 顧自自國肇造,變亂紛乘?!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 肇端 zhàoduān 〖beginning〗開端;起始 肇禍 zhàohuò 〖causetrouble;causeanaccident〗闖禍;制造禍端 扣留肇禍司機 肇始 zhàoshǐ 〖start;initiate〗開始;發(fā)端 肇事 zhàoshì 〖causetrouble;createadisturbance〗引起事端;鬧事 懲辦肇事暴徒 。
“肇”字在古文中意思:zhào開始。
《史記·五帝本紀(jì)》:“肇十有二州,決川?!蔽横纭妒疂u不克終疏》:“肇開帝 業(yè)?!?/p>
一. 漢字生僻字,讀音四聲,本義為開始初始。二.漢字信息 1.讀音:zhào2.部首:聿3.部外筆畫:84.總筆畫:145.五筆86:YNTH6.五筆98:YNTG7.倉頡:HKLQ8.四角號碼:385079.Unicode:CJK10.統(tǒng)一漢字 U+8087三.漢字釋義 1. 開始,初始:~始。
~生。~端。
~基(開始建立基礎(chǔ),打基礎(chǔ))。~造(開始建立)。
2. 發(fā)生,引發(fā):~事(a.引起事故;b.閑事)。~禍。
3. (Zhào)姓氏 滿姓愛新覺羅。四.漢字詞性 動詞1. (形聲。
從攴,肇( zhào)省聲。從攴( pū),與打擊有關(guān)。
本義:擊)2. 同本義 肇,擊也?!墩f文》3. 創(chuàng)建肇我邦予有夏。
——《書·仲虺之誥》乃穆考文王,肇國在西地。——《書·酒誥》4. 又如:肇臺(始建功業(yè));肇國(創(chuàng)建國家)5. 矯正 端木肇末。
——《國語·齊語》6. 引起;引發(fā);招惹各界同鄉(xiāng)會深恐人雜肇釁。——楊塵因《民潮七日記》7. 又如:肇釁(挑起事端);肇亂(引起動亂)8.開始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離騷》副詞1. 開始,最初肇建帝業(yè),開國有晉?!獜埲A《大會歌》顧自民國肇造,變亂紛乘。
——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又如:肇判(開始分辨;[4]始有區(qū)別);肇造(初造,始建);肇創(chuàng)(初創(chuàng));肇興(始興;初起);肇稱(始稱)。
魏書游肇傳
【原文】
(游)肇,字伯始,高祖賜名焉。幼為中書學(xué)生,博通經(jīng)史及《蒼》、《雅》、《林》 說。高祖初,為內(nèi)秘書侍御中散。司州初建,為都官從事,轉(zhuǎn)通直郎、秘閣令,遷 散騎侍郎、典命中大夫。車駕南伐,肇上表諫止,高祖不納。尋遷太子中庶子。
肇謙素敦重,文雅見任。以父老,求解官扶侍。高祖欲令遂祿養(yǎng),乃出為本州 南安王禎鎮(zhèn)北府長史,帶魏郡太守。王薨,復(fù)為高陽王雍鎮(zhèn)北府長史,太守如故。 為政清簡,加以匡贊,歷佐二王,甚有聲跡。數(shù)年,以父憂解任。
景明末,征為廷尉少卿,固辭,乃授黃門侍郎。遷散騎常侍,黃門如故。兼侍 中,為畿內(nèi)大使,黜陟善惡,賞罰分明。轉(zhuǎn)太府卿,徙廷尉卿,兼御史中尉,黃門 如故。肇,儒者,動存名教,直繩所舉,莫非傷風(fēng)敗俗。持法仁平,斷獄務(wù)于矜恕。 尚書令高肇,世宗之舅,為百僚懾憚,以肇名與己同,欲令改易。肇以高祖所賜, 秉志不許,高肇甚銜之。世宗嘉其剛梗。
【譯文】
游肇,字伯始,高祖賜予的名字。游肇幼年為中書學(xué)生,博通經(jīng)史以及《蒼》、《雅》、《林》的學(xué)說。高祖初年,任內(nèi)秘書侍御中散。司州初建,任都官從事,轉(zhuǎn)任通直郎、秘閣令,遷任散騎侍郎、典命中大夫。皇帝車駕南伐,游肇上表勸阻,高祖沒有接受其意見。不久遷任太子中庶子。
游肇謙虛樸素、敦厚篤重、溫文爾雅。因為他的父親年老,請求解官服侍。高祖想讓他帶祿奉養(yǎng),于是令他出任本州南安王元楨鎮(zhèn)北府長史,帶領(lǐng)魏郡太守。南安王死后,又為高陽王元雍鎮(zhèn)北府長史,太守官職仍舊。為政清簡,加以匡贊朝廷,歷輔二王,很有政績。數(shù)年之后,因為居父喪被解除官職。
景明末年,朝廷征召他為廷尉少卿,堅決推辭,于是授他為黃門侍郎。遷任散騎常侍,黃門侍郎仍舊。兼任侍中,任畿內(nèi)大使,升善貶惡,賞罰分明。轉(zhuǎn)任太府卿,遷任尉卿,兼任御史中尉,黃門侍郎官職仍舊。游肇是位儒者,動存名教,直糾所舉,無不是傷風(fēng)敗俗的事情。他持法寬仁公平,斷察獄訟務(wù)求矜憫仁恕。尚書令高肇,魏世宗的舅舅,聲勢之大,文武百官都十分忌怕,因游肇名字與自己相同,想讓他改掉。游肇以自己的名字是高祖所賜,堅決不改,高肇耿耿于懷。魏世宗聽說,稱贊游肇的剛正耿直。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