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借光”這一成語也出自古代一個令人敬佩的勤學故事。《西京雜記》說:“匡橫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边@說的是西漢經學家匡衡在少年時候勤奮好學,但因家中貧困,無錢買蠟燭,見鄰居家有燭光,就在自家墻壁上鑿了一個洞,借光苦讀。書中還記述說: “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到青年時候,匡衡志愿到有許多書籍的富裕人家去做傭人,卻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奇怪,就問他原因。他說:“只要能遍讀你家的藏書就行了?!敝魅吮凰暮脤W精神所感動,就資助他讀書。后來匡衡終于成為一個大學問家,還在漢元帝任過丞相。(匡衡)
"懸梁刺股"(蘇秦) 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縱橫家蘇秦,年輕時候,欲說秦王實行連橫政策,十次上書都未被采納。這時他的衣服已經穿破,盤纏也已用光,形容枯槁,面色黎黑,只得打著裹腳,穿著草鞋,背著書籍,挑著行李,懷著慚愧的心情離開秦國?;氐郊遥拮硬幌驴棛C迎接,嫂子不為他做飯,父母不同他答話。但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責備家人而是歸罪于秦王不接受他的策略。于是當天晚上就打開數十個書籍中的大量書籍,從中找到輔佐周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姜太公所著的兵書《陰符經》,立即伏案閱讀,并選擇其中有用的部分不斷熟悉,反復揣摩。讀至深夜疲勞欲睡時,就用錐子猛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精神,致使鮮血沿大腿流到腳后跟。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仔細研究,終于掌握了書中的精髓,確立了制秦的策略。然后他再次周游列國,說服趙、魏、齊等六國合縱抗秦。他自己也同時佩六國相印,成為約縱之長。又據《漢書》說:“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后為當世大儒?!碧K秦發(fā)憤錐刺骨,孫敬志學頭懸梁,兩個故事被后世傳為佳話,‘懸梁刺股’這個成語也就成了勤學苦讀的同義詞。
成語“囊螢映雪”出自另外兩個古人勤學攻讀的故事。《晉書》說:“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熒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及長,風姿美劭,機悟敏速,甚有鄉(xiāng)曲之譽?!焙笥帧耙院夭W知名于世”。正因為車胤年輕時家庭貧困,不能經常買油點燈,但能在夏天的晚上,經常捉幾十只螢火蟲裝在細密的網兜里,當作讀書的燈光,所以,不但長大后以“機悟敏速”而享譽一方,并且在當時以出身貧寒而博學多才知名于世。又據《尚有錄》記載:“孫康,晉京兆人,性敏好學,家貧無油,于冬月映雪讀書?!边@兩個晉代人,雖然都家貧無油點燈,但一個夏月囊熒,一個冬月映雪,刻苦攻讀,所以最后都成為當時的著名學者。
孫 敬 懸 梁 孫敬是西漢人,幼年時父親死去,家里很窮,但他立志發(fā)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
孫敬讀起書來不分晝夜,十分疲勞,晚上讀書時常打瞌睡。為了預防自己睡過去,他用繩子將自己的頭發(fā)吊在梁上。
每當他低頭打瞌睡時,就會因頭發(fā)被緊緊拉住而疼醒。這樣,就不會因打瞌睡而影響學習了。
孫敬憑借艱苦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長大后成了西漢的大學問家。 古人“頭懸梁”、“錐刺骨”,勤奮讀書的故事歷來被人們頌揚和學習。
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痹谄匠5膶W習中,你做到珍惜時間了嗎? 鑿 壁 借 光 匡衡是西漢人,幼年時十分喜歡學習,常常手不離書。
可是,他家太窮,連買燈油和蠟燭的錢都沒有,晚上無法讀書。為此他十分苦惱。
匡衡的鄰居是個富戶,他家晚上燈火通明。他請求到鄰居家借光讀書,可是被拒絕了。
怎么辦呢?這天,小匡衡終于有了主意:在墻上打個洞,燈光不就可以從洞孔里照過來嗎?于是,他拿來一把鑿子,偷偷在墻壁打了一個洞。這樣,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著照射過來的光線,努力讀書學習。
匡衡借著隔壁漏過來的燈光看書,是多么的勤奮好學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們現在有這么好的條件更應該好好珍惜。只要我們發(fā)揚匡衡“鑿壁借光”的學習精神,就一定能學有所成,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聞 雞 起 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青年時代,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
倆人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不這樣想,這是在催促咱們起床練劍啊?!眲㈢廊煌?。
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為了使自己能夠早起練習武藝,就以雄雞報曉的方式提醒自己起床習武。
后人以“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比喻有志之人,能夠及時奮發(fā)自勵。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奮苦練。
勤學評點: 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 不如物 昔仲尼 師項橐 古圣賢 尚勤苦 長知識 多讀書 身雖勞 猶苦讀 頭懸梁 錐刺股 有恒心 磨鐵杵 惜光陰 聞雞舞 學無涯 不停步 經典鏈接: ●閑暇出于精勤,恬適出于只懼。無思出于能慮,大膽出于小心。
閑暇自精勤中來,恬適出于危懼,沒有煩惱自能多慮中得來,大膽自小心中得來。 --《格言聯(lián)璧》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
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天天走路不怕路途遙遠,天天做事則不怕事情繁多。
--《格言聯(lián)璧》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笔聵I(yè)或學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
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韓愈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中庸》 ●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曼曼:同“漫漫”,漫長。
修遠:長遠。求索:原指尋找天宮,意指尋求未來的道路。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 ●學不可以已。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荀子》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鍥:用刀刻。
舍:放棄。金:鐘鼎。
石:碑石。鏤:雕刻。
----《荀子?勸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弊g:天體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發(fā)奮圖強而不停息。
----《周易?乾象》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弊g: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莊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漢樂府?長歌行》 ● “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天人:自然和社會。
立志要探究自然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曉古今變化的道理,創(chuàng)立一家學說。 ----《漢書?司馬遷傳》 ●“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譯: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晉?葛洪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p>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晉?陶淵明 ●“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省世格言》 ●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金縷衣:用金線刺繡的華美服裝。
泛指華貴的物品。 ----唐?無名氏《雜詩》 ● “一寸光陰一寸金?!?/p>
譯:比喻光陰的珍貴無比。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譯:少年很快就會變成老年,而學業(yè)要取得成功很困難,所以對一分一秒的時間都必須珍惜。
懸梁刺股:股∶大腿.因怕困倦影響學習,而把頭發(fā)束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勤學苦讀.【典故】: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鑿壁借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故事】:西漢時期,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瓉韽谋诳p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囊螢映雪:原是車胤(chēyìn) 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典 故】 :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fā)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聞雞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典故 】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
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 、程門立雪
舉個鑿壁偷光的例子
西漢時有一個大學問家名叫匡衡。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里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他常為此事發(fā)愁。這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fā)現自家的墻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來是墻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锖饪春螅⒖滔氤隽艘粋€辦法。他找來一把鑿子,將墻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著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著墻壁,借著鄰居的燭光讀書。由于他從小勤奮好學,后來匡衡成了一名知識淵博的經學家。
1、中國孔子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p>
2、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y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y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yī)。
3、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
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4、徐悲鴻改鴨子
據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xiāng)下老農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里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尾巴哪有那么長的?"原來徐悲鴻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麻鴨的尾羽長且卷曲如環(huán)。老農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艷,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鴻接受了批評,并向老農表示深深的謝意。
5、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zhí)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
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崩先酥赋觯骸伴愊ф蠘呛拖聵堑呐_步,按梨園規(guī)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后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鑿壁偷光的故事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锖饩驮谵r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锖夂苤?,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里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1、中國孔子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鬃佑X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么?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葉天士拜師謙學葉天士自恃醫(y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
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
于是他尋訪天下名醫(yī),虛心求教,終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yī)。3、美國總統(tǒng)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被稱為美國之父。
在談起成功之道時,他說這一切源于一次拜訪。在他年輕的時候,一位老前輩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見面。
富蘭克林來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進門,“砰”的一聲,額頭重重地撞在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你知道嗎?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獲。
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練達人情,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4、徐悲鴻改鴨子據說有一次徐悲鴻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xiāng)下老農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里的鴨子畫錯了。您畫的是麻鴨,雌麻鴨尾巴哪有那么長的?"原來徐悲鴻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畫中麻鴨的尾羽長且卷曲如環(huán)。
老農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艷,有的尾巴卷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是很短的。徐悲鴻接受了批評,并向老農表示深深的謝意。
5、梅蘭芳拜師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而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為師,虛心求教,總是執(zhí)弟子之禮,經常為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為 自己是外名演員而自傲。
梅蘭芳不僅拜畫家為師,他也拜普通人為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眾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眾說“不好”。
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老師。
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崩先酥赋觯骸伴愊ф蠘呛拖聵堑呐_步,按梨園規(guī)定,應是上七下八,博士為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
以后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老師”。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