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算法:n個人圍成一圈,每人有一個各不相同的編號,選擇一 個人作為起點,然后順時針從1到k數(shù)數(shù),每數(shù)到k的人退出圈子,圈 子縮小,然后從下一個人繼續(xù)從1到k數(shù)數(shù),重復上面過程。
求最后推 出圈子的那個人原來的編號。約瑟夫算法可以用循環(huán)鏈表和數(shù)組來解(這兩個我會),下面2個程序 都是用來解決該算法的,其中第(2)直接給出答案,每個程序都有 證明和講解,程序1(遞歸法):#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n; int m; int i = 0; int p; scanf("%d%d", &n, &m); while (++i n) { p = p - n + (p-n-1) / (m-1); } printf("%d\n", p); } return 0; } 程序2(遞推法):#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int s = 0; int n; int m; scanf("%d%d", &n, &m); for (i = 2; i <= n; i++) { s = (s + m) % i; } printf("最后的獲勝者是: %d\n", s + 1); return 0; } 程序1證明:假設數(shù)到第p個數(shù)時遇到的數(shù),和數(shù)到第x個數(shù)到遇到的數(shù)一樣,且p - n < x < p,而且x % m != 0, 否則會被跳過和第個p數(shù)遇到的數(shù)肯定 不一樣,那么說明數(shù)了x個數(shù)之后再數(shù)一圈就數(shù)到了第p個數(shù),而數(shù)一圈 數(shù)過的數(shù)應該是n減去要跳過的數(shù),因為已經(jīng)數(shù)過了x個數(shù),所以要跳過 [x / m]個數(shù)( []表示取整數(shù)部分 ),所以x + n - [x / m] = p 問題轉(zhuǎn)化為: p - n = x - [x / m]。
(1),且 x % m != 0, p - n < x
x / m - 1 < [x / m]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1 = x - [x / m]( 代入(1)式 )=> p - n - 1 = [x - x / m] = [x * ( m - 1 ) / m] 。 (2) 因為x % m !=0 且 ( m - 1 ) % m != 0 => ( x * ( m - 1 ) ) % m != 0 由(2)式 => 0 < x * ( m - 1 ) - m * ( p - n - 1 ) m * ( p - n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 1 <= x 。
(3) 由右邊: => x * ( m - 1 ) - ( m - 1 ) ( x - 1 ) * ( m - 1 ) x - 1 x - 1 x x = [m * ( p - n - 1 ) / ( m - 1 )] + 1 = [ p - n - 1 + ( p - n - 1 ) / ( m - 1 )] + 1 = p - n - 1 + [( p - n - 1 ) / ( m - 1 )] + 1 = p - n + [( p - n - 1 ) / ( m - 1 )] 由于計算機算整數(shù)除法直接就取整了,所以遞歸時就寫成 p = p - n + ( p - n - 1 ) / ( m - 1 ) 程序2證明:Josephus(約瑟夫)問題的數(shù)學方法(轉(zhuǎn))約瑟夫 (轉(zhuǎn)) 無論是用鏈表實現(xiàn)還是用數(shù)組實現(xiàn)都有一個共同點:要模擬整個 游戲過程,不僅程序?qū)懫饋肀容^煩,而且時間復雜度高達O(nm),當n ,m非常大(例如上百萬,上千萬)的時候,幾乎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 內(nèi)出結(jié)果的。
我們注意到原問題僅僅是要求出最后的勝利者的序號,而不是要讀者模擬整個過程。因此如果要追求效率,就要打破常規(guī),實施一點數(shù)學策略。
為了討論方便,先把問題稍微改變一下,并不影響原意:問題描述:n個人(編號0~(n-1)),從0開始報數(shù),報到(m-1)的退出 ,剩下的人繼續(xù)從0開始報數(shù)。求勝利者的編號。
我們知道第一個人(編號一定是m%n-1) 出列之后,剩下的n-1個人組 成了一個新的約瑟夫環(huán)(以編號為k=m%n的人開始): k k+1 k+2 。 n-2, n-1, 0, 1, 2, 。
k-2 并且從k開始報0。現(xiàn)在我們把他們的編號做一下轉(zhuǎn)換:k --> 0 k+1 --> 1 k+2 --> 2。
k-2 --> n-2 k-1 --> n-1 變換后就完完全全成為了(n-1)個人報數(shù)的子問題,假如我們知道這 個子問題的解:例如x是最終的勝利者,那么根據(jù)上面這個表把這個x 變回去不剛好就是n個人情況的解嗎???!變回去的公式很簡單,相 信大家都可以推出來:x'=(x+k)%n 如何知道(n-1)個人報數(shù)的問題的解?對,只要知道(n-2)個人的解就 行了。
(n-2)個人的解呢?當然是先求(n-3)的情況 ---- 這顯然就是 一個倒推問題!好了,思路出來了,下面寫遞推公式:令f[i]表示i個人玩游戲報m退出最后勝利者的編號,最后的結(jié)果自然 是f[n] 遞推公式 f[1]=0; f[i]=(f[i-1]+m)%i; (i>1)。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稱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定律主要內(nèi)容是: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fā)生。比如你衣袋里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xiàn)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fā)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
“墨菲法則”、“派金森定理”和“彼得原理”并稱為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發(fā)現(xiàn)。知道是誰發(fā)現(xiàn)了這個定律嗎?你能相信它不是由哲學家、牧師、文學家或是科學家創(chuàng)造,而是一名工程師的即興發(fā)揮嗎?
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是一名工程師,他曾參加美國空軍于 1949年進行的MX981實驗。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定人類對加速度的承受極限。其中有一個實驗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當時有兩種方法可以將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人有條不紊地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錯誤的位置。于是墨菲作出了這一著名的論斷,并被那個受試者在幾天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引用。
幾個月后這一“墨菲定律”被廣泛引用在與航天機械相關(guān)的領(lǐng)域。經(jīng)過多年,這一“定律”逐漸進入習語范疇,其內(nèi)涵被賦予無窮的創(chuàng)意,出現(xiàn)了眾多的變體,其中最著名的一條也被稱為 Finagle's Law(菲納格定律),具體內(nèi)容為: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這一定律被認為是對"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闡述。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緣于美國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霉蛋,不經(jīng)意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p>
這句話迅速流傳。經(jīng)過多年,這一“定律”逐漸進入習語范疇,其內(nèi)涵被賦予無窮的創(chuàng)意,出現(xiàn)了眾多的變體,“如果壞事有可能發(fā)生,不管這種可能性多么小,它總會發(fā)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薄皷|西越好,越不中用”、“別試圖教豬唱歌,這樣不但不會有結(jié)果,還會惹豬不高興!”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這樣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誕生于20世紀中葉,這正是一個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科技不斷進步,人類真正成為世界主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處處彌漫著樂觀主義的精神:人類取得了對自然、對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勝利,并將不斷擴大優(yōu)勢;我們不但飛上了天空,而且飛向太空……我們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這一切似乎昭示著: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無論是怎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我們總能找到一種辦法或模式戰(zhàn)而勝之。
約瑟夫算法:n個人圍成一圈,每人有一個各不相同的編號,選擇一個人作為起點,然后順時針從1到k數(shù)數(shù),每數(shù)到k的人退出圈子,圈子縮小,然后從下一個人繼續(xù)從1到k數(shù)數(shù),重復上面過程。
求最后推出圈子的那個人原來的編號。約瑟夫算法可以用循環(huán)鏈表和數(shù)組來解(這兩個我會),下面2個程序都是用來解決該算法的,其中第(2)直接給出答案,每個程序都有證明和講解,程序1(遞歸法):#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int n;int m;int i = 0;int p; scanf("%d%d", &n, &m); while (++i n){ p = p - n + (p-n-1) / (m-1);} printf("%d\n", p); } return 0;}程序2(遞推法):#include int main(void){int i;int s = 0;int n;int m;scanf("%d%d", &n, &m);for (i = 2; i <= n; i++){s = (s + m) % i;}printf("最后的獲勝者是: %d\n", s + 1);return 0;}程序1證明:假設數(shù)到第p個數(shù)時遇到的數(shù),和數(shù)到第x個數(shù)到遇到的數(shù)一樣,且p - n < x < p,而且x % m != 0, 否則會被跳過和第個p數(shù)遇到的數(shù)肯定不一樣,那么說明數(shù)了x個數(shù)之后再數(shù)一圈就數(shù)到了第p個數(shù),而數(shù)一圈數(shù)過的數(shù)應該是n減去要跳過的數(shù),因為已經(jīng)數(shù)過了x個數(shù),所以要跳過[x / m]個數(shù)( []表示取整數(shù)部分 ),所以x + n - [x / m] = p問題轉(zhuǎn)化為: p - n = x - [x / m]。
(1),且 x % m != 0, p - n < x
x / m - 1 < [x / m]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x - x / m] + 1 => [x - x / m] + 1 = x - [x / m]( 代入(1)式 )=> p - n - 1 = [x - x / m] = [x * ( m - 1 ) / m] 。 (2)因為x % m !=0 且 ( m - 1 ) % m != 0 => ( x * ( m - 1 ) ) % m != 0由(2)式 => 0 < x * ( m - 1 ) - m * ( p - n - 1 ) m * ( p - n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m * ( p - n - 1 ) / ( m - 1 )] + 1 <= x 。
(3)由右邊: => x * ( m - 1 ) - ( m - 1 ) ( x - 1 ) * ( m - 1 ) x - 1 x - 1 x x = [m * ( p - n - 1 ) / ( m - 1 )] + 1 = [ p - n - 1 + ( p - n - 1 ) / ( m - 1 )] + 1 = p - n - 1 + [( p - n - 1 ) / ( m - 1 )] + 1 = p - n + [( p - n - 1 ) / ( m - 1 )]由于計算機算整數(shù)除法直接就取整了,所以遞歸時就寫成 p = p - n + ( p - n - 1 ) / ( m - 1 )程序2證明:Josephus(約瑟夫)問題的數(shù)學方法(轉(zhuǎn))約瑟夫 (轉(zhuǎn))無論是用鏈表實現(xiàn)還是用數(shù)組實現(xiàn)都有一個共同點:要模擬整個游戲過程,不僅程序?qū)懫饋肀容^煩,而且時間復雜度高達O(nm),當n,m非常大(例如上百萬,上千萬)的時候,幾乎是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nèi)出結(jié)果的。
我們注意到原問題僅僅是要求出最后的勝利者的序號,而不是要讀者模擬整個過程。因此如果要追求效率,就要打破常規(guī),實施一點數(shù)學策略。
為了討論方便,先把問題稍微改變一下,并不影響原意:問題描述:n個人(編號0~(n-1)),從0開始報數(shù),報到(m-1)的退出,剩下的人繼續(xù)從0開始報數(shù)。求勝利者的編號。
我們知道第一個人(編號一定是m%n-1) 出列之后,剩下的n-1個人組成了一個新的約瑟夫環(huán)(以編號為k=m%n的人開始): k k+1 k+2 。 n-2, n-1, 0, 1, 2, 。
k-2并且從k開始報0。現(xiàn)在我們把他們的編號做一下轉(zhuǎn)換:k --> 0k+1 --> 1k+2 --> 2。
k-2 --> n-2k-1 --> n-1變換后就完完全全成為了(n-1)個人報數(shù)的子問題,假如我們知道這個子問題的解:例如x是最終的勝利者,那么根據(jù)上面這個表把這個x變回去不剛好就是n個人情況的解嗎???!變回去的公式很簡單,相信大家都可以推出來:x'=(x+k)%n如何知道(n-1)個人報數(shù)的問題的解?對,只要知道(n-2)個人的解就行了。
(n-2)個人的解呢?當然是先求(n-3)的情況 ---- 這顯然就是一個倒推問題!好了,思路出來了,下面寫遞推公式:令f[i]表示i個人玩游戲報m退出最后勝利者的編號,最后的結(jié)果自然是f[n]遞推公式f[1]=0;f[i]=(f[i-1]+m)%i; (i>1)。
戈培爾的工作能力給希特勒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希特勒在1942年回顧起來仍頗有感慨:“戈培爾博士擁有言辭和才智兩種天賦,沒有這些天賦,柏林的局勢就無法控制。
對戈培爾博士來說,他以言辭的真情實感贏得了柏林?!?/p>
進入國會從1928年起成為魏瑪共和國國會議員的戈培爾曾經(jīng)這樣宣稱:“我們進入國會,以便我們能從其武庫中取出民主武器來武裝自己。我們應該成為國會議員,以便魏瑪觀念形態(tài)自己幫助我們摧毀它?!?/p>
這對納粹黨的奪權(quán)策略有著重大的影響。在1930年9月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獲得640萬張選票,得到197位議席,成為僅次于社會民主黨的國會第二大黨。
總統(tǒng)競選1931年總統(tǒng)競選活動中,戈培爾力促希特勒參加競選。戈培爾與希特勒周游全國,頻繁發(fā)表競選演說,煽動黨徒的狂熱情緒。
戈培爾調(diào)集全部人馬,開動宣傳機器,利用募集的經(jīng)費,發(fā)動前所未有的宣傳運動。納粹黨在全國各地張貼100萬張彩色宣傳畫,散發(fā)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特刊,有時一天之內(nèi)就有3000個動員大會,首次將電影和唱片用于總統(tǒng)競選活動。
盡管希特勒經(jīng)過兩次投票均未能當選,但獲得的選票卻翻了一番。戈培爾認為,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眾”;“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無關(guān)緊要的,完全服從于策略的心理”;“我們信仰什么,這無關(guān)緊要;重要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shù),我們相信奇跡,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
在我們看來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跡”;出任總理1933年1月,希特勒被興登堡總統(tǒng)任命為政府總理,奉命組閣。戈培爾欣喜若狂,迅即與希特勒“定下同赤色恐怖進行斗爭的方針”,第三帝國很快就查封德國共產(chǎn)黨的60種報紙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71種報紙,強行封閉德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大樓。
2月27日,戈培爾伙同戈林策劃制造“國會縱火案”,以此為借口迫害、鎮(zhèn)壓德國共產(chǎn)黨。1933年3月,戈培爾出任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不遺余力地宣傳納粹內(nèi)外政策,推行文化專制主義。
焚書運動1935年5月10日的夜晚,擁有博士學位的戈培爾在柏林發(fā)起隨后遍及全國的焚書運動,那些被視為“對我們的前途起著破壞作用”的書籍,如馬克思、恩格斯、盧森堡、李卜克內(nèi)西、梅林、海涅和愛因斯坦等名人的著作,都被付之一炬。戈培爾向參加焚書的學生們說:“德國人民的靈魂可以再度表現(xiàn)出來。
這火光不僅結(jié)束了舊時代,而且照亮了新時代。”戈培爾因此獲得“焚書者”的稱號。
消滅傳播媒介戈培爾對報刊、廣播和電影以及新聞工作人員實施嚴格控制,旨在消滅任何與納粹黨對立的傳播媒介?!斗ㄌm克福日報》的猶太老板被趕出報社,頗有影響的《伏斯日報》被勒令??珖鴪蠹堄?607種減為2671種(納粹統(tǒng)治的前4年);戈培爾或其部屬每天就新聞編發(fā)問題作出口頭訓令或書面指示。
德國廣播公司和電影公司亦成為納粹的輿論宣傳工具。 屠殺猶太人在萬湖會議上,希特勒最后決定在整個西歐開始屠殺猶太人。
戈培爾起先似乎想將屠殺行動同鎮(zhèn)壓天主教會一樣推遲到所謂“最后勝利”之日,但既然希特勒決心已定,他也決定跟進。1935年,戈培爾主持德國的反猶太人活動,宣稱“我們再也不想要猶太人了”(6月),將猶太人逐出國防軍和勞役部門;頒布紐倫堡法律(9月),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公民權(quán),禁止猶太人和雅利安人通婚,猶太人和非猶太人之間的任何交往均屬犯罪行動。
戈培爾還氣勢洶洶地揚言:“只有將所有猶太人消滅干凈,才能解決猶太人問題。只要還有一個猶太人活著,這個猶太人就始終會與國家社會主義德國為敵。
因此,不能對猶太人講任何寬容和人道。”1937年5月28日,戈培爾發(fā)表演說,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神職人員的腐化墮落。
1938年,戈培爾再次組織反猶太人運動:情報與安全局局長海德里希奉命逮捕17000名波蘭猶太人,用悶罐車驅(qū)逐出境。水晶之夜1938年10月,為紀念啤酒店暴動而制造“水晶之夜”(亦稱“砸玻璃之夜”),將猶太人經(jīng)常集會的會場、住宅和店鋪的玻璃全部砸碎(價值500萬馬克)而詭稱為德國人民“自發(fā)的示威”,身穿褐色制服的納粹黨沖鋒隊員還高唱今天,德國是我們的;明天,整個世界都是我們的!因為事件發(fā)生后地面上四處散落著破碎的玻璃而得名。
“閃擊”波蘭在納粹德國發(fā)動波蘭戰(zhàn)爭之前,《柏林日報》先使用大字標題警告“當心波蘭!”,后又謊稱“波蘭軍隊推進到德國國境邊緣”。《領(lǐng)袖日報》則動用危言聳聽的標題“華沙揚言將轟炸但澤-極端瘋狂的波蘭人發(fā)動令人難以置信的挑釁!”《十二點鐘報》報道波蘭人攻擊3架德國客機。
《人民觀察家報》編發(fā)特大通欄標題“波蘭全境處于戰(zhàn)爭狂熱中!上西里西亞陷入混亂!”1939年9月1日的早報則競相報道所謂“波蘭志愿人員和上西里西亞叛亂分子”襲擊靠近邊界的德國格萊維茨廣播電臺的消息,而實際上襲擊行動是納粹黨衛(wèi)隊保安處的特工人員炮制的。哈哈勛爵納粹德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后,最高統(tǒng)帥部在作戰(zhàn)部設有國防軍宣傳處負責軍事新聞檢查和編發(fā)國防軍公報。
戈培爾在整個戰(zhàn)爭時期都力圖把國防軍宣傳處變?yōu)椤?/p>
帕雷托法則,又稱為帕雷托猜想,也稱為80/20法則,即:
在眾多現(xiàn)象中,80%的結(jié)果取決于20%的原因。
這一法則在很多方面被廣泛的應用。如,80%的勞動成果取決于20%的前期努力,或者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20%的維基人貢獻了80%的維基條目,等等。
這個法則最初是意大利經(jīng)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在1906年對意大利20%的人口擁有80%的財產(chǎn)的觀察而得出的,后來管理學思想家約瑟夫·朱蘭和其他人把它概括為帕雷托法則(盡管該法則應該稱為朱蘭猜想)。更奇怪的是:若我們在這掌握了80%財富的20%去作統(tǒng)計,更會發(fā)現(xiàn)當中約莫4~5%的人口(20% * 20%)竟然掌握了社會差不多65%(80% * 80%)的財富。這一猜想說明絕大部分的產(chǎn)量或結(jié)果取決于一小部分的投入和勞動。在商業(yè)活動中,80%的銷量來自與20%的客戶。這種猜想能夠幫助管理者制定商業(yè)決策,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盡管此猜想需要進一步的證實。后來,統(tǒng)計學發(fā)現(xiàn),這個財富的分布,其實與正態(tài)分布暗合。
帕雷托法則是更廣泛現(xiàn)象帕雷托分布的特例。
帕雷托法則與帕雷托最優(yōu)無關(guān),雖然后者也是維弗雷多·帕雷托提出的。
約瑟夫·墨菲是哲學博士、神學博士、法學博士,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他在世界各地講學、著書立說,講述人生的法則和生命的內(nèi)在含意,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學家。
墨菲早年畢業(yè)于印度圣經(jīng)大學,獲宗教科學博士,為印度安德拉研究學院的研究員。墨菲同已故的宗教科學創(chuàng)始人歐內(nèi)斯特·霍姆斯關(guān)系密切,著有幾十部心理學方面的作品。
墨菲博士的“心想事成法則”一經(jīng)發(fā)表,立刻在世界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其作品迅速成為世界暢銷書,成為許多成功人士枕邊必備的書籍。 墨菲經(jīng)典作品《潛意識的奧妙和力量》 有的人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卻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過著不幸福的五筆型,這種差別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實現(xiàn)愿望的成功者和喪失理想的失敗者究竟有何區(qū)別呢?答案就在墨菲心想事成的99條法則之中。
作為一名著名的作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墨菲創(chuàng)造了“活用潛意識的愿望達成法”——心想事成法則,為眾多成功人士所采用。這發(fā)揮了人類潛在的強大力量。
讓我們邁向更美好看的未來。 本書是基于基督教文化的心理學書。
作者以科學的態(tài)度闡明了潛意識的存在,指出人們的潛意識在信仰的觸發(fā)下所產(chǎn)生的力量是偉大的。讀者如能領(lǐng)會這些,從中獲取力量,就能不斷地克制和去除消極的思想,從而心想事成,讓生命產(chǎn)生奇跡 相信你已經(jīng)獲得,你就會獲得 ------------------------------------------------------------- 以下內(nèi)容為需要回復才能瀏覽 每個人都關(guān)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是什么力量產(chǎn)生愈合作用,它源于何處? 人們常常問起這個問題。答案就是:這種治愈力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中。
一個病人的思想的改變就有可能釋放這種能力。 憑良心說,這不是醫(yī)生或什么專家醫(yī)好的病人。
心理專家或精神病專家只是除去病人的“心病”,使天然的治愈能力得以釋放,來恢復健康。 外科醫(yī)生只是移去體內(nèi)的障礙。
這種天然的治愈能力有多種叫法,人們稱它為自然力、生命力、上帝、或潛意識力。俗話說:“醫(yī)生包扎傷口,上帝治愈它”。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有許多方法能除去精神上、身體上或感情上的障礙,是這些障礙阻止了我們獲得生命力的本原。潛意識中存在著治愈的力量,在特定條件的引導下,可以治愈人們身心各個方面的所有疾患,不論他的膚色、種族或信仰是什么。
你的潛意識會愈合你手上的燙傷或傷口,盡管你可能是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 當代的精神療法基于這樣一個真理,即,潛意識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是與人們的信仰相呼應的。
心理學家或牧師是遵循著這樣的教義: 他走進屋內(nèi),關(guān)上門,讓心情安靜下來,放松身體,思想上消除雜念。對周圍的一切,他閉關(guān)了“心窗”,慢慢地轉(zhuǎn)向?qū)?nèi)在(潛意識)的懇求,充分相信內(nèi)在的智慧和動力是會滿足他的請求的。
最重要的是:想象所求事物的結(jié)局,感受它的存在,無限的生命力就會按照你的選擇和祈求做出反應。 相信你已經(jīng)獲得,你就會獲得。
這也就是當代心理學家的祈禱療法。 信的法則 只有一種天然的愈合本能在一切物體上起作用——貓、狗、樹、草、風、地球——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這種生命力在動物、植物、礦物中所起作用是一種生存的規(guī)律和本能。
人們能清楚地感受到生命力的存在,也可以引導它,以各種方式為自己祝福。對潛意識動力有許多不同的利用手段、方法和技巧,但只有一種起作用的過程,就是信仰。
“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本褪沁@個意思。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代表著某種形式的信仰,并且以各種方式來進行解釋。生命的法則就是信仰的法則。
關(guān)于你自己、生命、宇宙,你信仰什么?因為你所做的,就是你所信的。信仰是人們的心中所想,潛意識的力量會根據(jù)你的思維習慣充斥到你生活的各個角落。
一如基督教的《圣經(jīng)》,不是在談論信仰的儀式、形式、機構(gòu)、人物或什么準則,它是在談論信仰的本身。你心中的信仰就是你的思想。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如果你相信什么,這種信仰會紿你帶來傷害,那你是愚蠢的。
請記住,不是你信仰的東西會傷害你。而是你心中的想法本身傷害了你。
所有你的經(jīng)歷,你的行動,對你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你的生活環(huán)境都是你思想的反映和反作用。 祈禱療法是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法 祈禱療法是意識和潛意識為了達到一個特定的目的,受到引導后所產(chǎn)生的和諧作用。
在進行祈禱療法時,你肯定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這樣做。你相信愈合的自然法則。
祈禱療法有時稱作精神治療或科學祈禱法。在祈禱療法中,你有意識地選擇一種固定的想法,一種想象上的畫面或你打算要經(jīng)歷的計劃。
你意識到你能將你的想法或想象中的畫面,通過感受它的實際存在,傳遞給你的潛意識。當你能對你的這種精神態(tài)度保持忠誠,你的禱告就會得到回應。
祈禱療法就是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一種精神作用。 假設你打算采用祈禱療法來解決一個困難;你意識到你的問題或疾?。ú还苁裁磫栴})都是由于一些消極的想法引起的,是你潛意識中的恐懼等思想在作怪。
如果你能成功地清除這些不良想法,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因此,你將想法傳達給潛意識,相信它的無窮智慧。
約瑟夫·墨菲是哲學博士、神學博士、法學博士,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他在世界各地講學、著書立說,講述人生的法則和生命的內(nèi)在含意,是一位深受世人尊重的思想家和心理學家。
墨菲早年畢業(yè)于印度圣經(jīng)大學,獲宗教科學博士,為印度安德拉研究學院的研究員。墨菲同已故的宗教科學創(chuàng)始人歐內(nèi)斯特·霍姆斯關(guān)系密切,著有幾十部心理學方面的作品。
墨菲博士的“心想事成法則”一經(jīng)發(fā)表,立刻在世界產(chǎn)生了轟動效應,其作品迅速成為世界暢銷書,成為許多成功人士枕邊必備的書籍。 墨菲經(jīng)典作品《潛意識的奧妙和力量》 有的人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愿望,走向幸福的人生,有的人卻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過著不幸福的五筆型,這種差別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實現(xiàn)愿望的成功者和喪失理想的失敗者究竟有何區(qū)別呢?答案就在墨菲心想事成的99條法則之中。
作為一名著名的作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墨菲創(chuàng)造了“活用潛意識的愿望達成法”——心想事成法則,為眾多成功人士所采用。這發(fā)揮了人類潛在的強大力量。
讓我們邁向更美好看的未來。 本書是基于基督教文化的心理學書。
作者以科學的態(tài)度闡明了潛意識的存在,指出人們的潛意識在信仰的觸發(fā)下所產(chǎn)生的力量是偉大的。讀者如能領(lǐng)會這些,從中獲取力量,就能不斷地克制和去除消極的思想,從而心想事成,讓生命產(chǎn)生奇跡 相信你已經(jīng)獲得,你就會獲得 ------------------------------------------------------------- 以下內(nèi)容為需要回復才能瀏覽 每個人都關(guān)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是什么力量產(chǎn)生愈合作用,它源于何處? 人們常常問起這個問題。答案就是:這種治愈力存在于人們的潛意識中。
一個病人的思想的改變就有可能釋放這種能力。 憑良心說,這不是醫(yī)生或什么專家醫(yī)好的病人。
心理專家或精神病專家只是除去病人的“心病”,使天然的治愈能力得以釋放,來恢復健康。 外科醫(yī)生只是移去體內(nèi)的障礙。
這種天然的治愈能力有多種叫法,人們稱它為自然力、生命力、上帝、或潛意識力。俗話說:“醫(yī)生包扎傷口,上帝治愈它”。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有許多方法能除去精神上、身體上或感情上的障礙,是這些障礙阻止了我們獲得生命力的本原。潛意識中存在著治愈的力量,在特定條件的引導下,可以治愈人們身心各個方面的所有疾患,不論他的膚色、種族或信仰是什么。
你的潛意識會愈合你手上的燙傷或傷口,盡管你可能是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 當代的精神療法基于這樣一個真理,即,潛意識中的無窮智慧和力量是與人們的信仰相呼應的。
心理學家或牧師是遵循著這樣的教義: 他走進屋內(nèi),關(guān)上門,讓心情安靜下來,放松身體,思想上消除雜念。對周圍的一切,他閉關(guān)了“心窗”,慢慢地轉(zhuǎn)向?qū)?nèi)在(潛意識)的懇求,充分相信內(nèi)在的智慧和動力是會滿足他的請求的。
最重要的是:想象所求事物的結(jié)局,感受它的存在,無限的生命力就會按照你的選擇和祈求做出反應。 相信你已經(jīng)獲得,你就會獲得。
這也就是當代心理學家的祈禱療法。 信的法則 只有一種天然的愈合本能在一切物體上起作用——貓、狗、樹、草、風、地球——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這種生命力在動物、植物、礦物中所起作用是一種生存的規(guī)律和本能。
人們能清楚地感受到生命力的存在,也可以引導它,以各種方式為自己祝福。對潛意識動力有許多不同的利用手段、方法和技巧,但只有一種起作用的過程,就是信仰。
“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本褪沁@個意思。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代表著某種形式的信仰,并且以各種方式來進行解釋。生命的法則就是信仰的法則。
關(guān)于你自己、生命、宇宙,你信仰什么?因為你所做的,就是你所信的。信仰是人們的心中所想,潛意識的力量會根據(jù)你的思維習慣充斥到你生活的各個角落。
一如基督教的《圣經(jīng)》,不是在談論信仰的儀式、形式、機構(gòu)、人物或什么準則,它是在談論信仰的本身。你心中的信仰就是你的思想。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如果你相信什么,這種信仰會紿你帶來傷害,那你是愚蠢的。
請記住,不是你信仰的東西會傷害你。而是你心中的想法本身傷害了你。
所有你的經(jīng)歷,你的行動,對你所發(fā)生的事情以及你的生活環(huán)境都是你思想的反映和反作用。 祈禱療法是一種科學的治療方法 祈禱療法是意識和潛意識為了達到一個特定的目的,受到引導后所產(chǎn)生的和諧作用。
在進行祈禱療法時,你肯定知道你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這樣做。你相信愈合的自然法則。
祈禱療法有時稱作精神治療或科學祈禱法。在祈禱療法中,你有意識地選擇一種固定的想法,一種想象上的畫面或你打算要經(jīng)歷的計劃。
你意識到你能將你的想法或想象中的畫面,通過感受它的實際存在,傳遞給你的潛意識。當你能對你的這種精神態(tài)度保持忠誠,你的禱告就會得到回應。
祈禱療法就是為了某種目的所進行的一種精神作用。 假設你打算采用祈禱療法來解決一個困難;你意識到你的問題或疾病(不管什么問題)都是由于一些消極的想法引起的,是你潛意識中的恐懼等思想在作怪。
如果你能成功地清除這些不良想法,你的問題就解決了。 因此,你將想法傳達給潛意識,相信它的無窮智慧。
大義滅親:指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徇私情.
春秋時期,衛(wèi)國的州吁殺死哥哥衛(wèi)桓公,自立為國君.
州吁驅(qū)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wěn)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衛(wèi)國的大臣石碏(que),怎樣鞏固州吁的統(tǒng)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吁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么辦?”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wèi)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碏連連點頭.
州吁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衛(wèi)國派人去陳國,把州吁處死.衛(wèi)國的大臣們?yōu)槭袷鞘F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衛(wèi)莊公的愛妾有個兒子叫州吁,從小就很受寵愛,可是他不務正業(yè),整天只喜歡舞刀弄槍.而當時,大夫石碏也有個兒子名石厚,與州吁臭味相投,兩個人關(guān)系很好.后來衛(wèi)莊公死了,公子完繼位為衛(wèi)恒公.此時,石碏因年紀老邁又不滿州吁的作為,便告老還鄉(xiāng).
一天,衛(wèi)恒公要到洛邑去見周王,州吁和石厚便借送行殺死了衛(wèi)恒公,并奪取了王位,可是他們不得人心,于是他們商量找石碏幫助,以安撫民心.石碏告訴前來求助的兒子說:“你們只要去請陳恒公幫你們在周王面前說說,得到周王的同意就好了.”于是石厚和州吁,帶上禮物趕往陳國.這邊石碏暗中寫信密告陳恒公,讓他幫捉拿殺君王的兇手.石厚和州吁一到陳國就被抓起來了.接著陳王派人去問怎么處置這兩個兇手.石碏就說:“這小子不忠不孝,留他又有什么用?”于是陳王叫人把他們殺了.石碏的這種做法得到后人的贊許,后來人們稱這種行為是“大義滅親”.
三綱、五常這兩個詞,來源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guī)范的內(nèi)容,它淵源于先秦時代的孔子??鬃釉岢隽司汲?、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guī)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fā)揮,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guān)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種關(guān)系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guān)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guān)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于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xiàn)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xiàn)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于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于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quán)、父權(quán)、夫權(quán)的統(tǒng)治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
“五常之道”實際上是“三綱”的具體化。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guān)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于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wěn)定和人際關(guān)系的和諧。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