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戰(zhàn)戰(zhàn)兢兢
【拼音】: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解釋】: 戰(zhàn)戰(zhàn):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fā)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jǐn)慎的樣子。
【出處】: 《詩經(jīng)·小雅·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2.求之不得
【拼音】: qiú zhī bù dé
【解釋】: 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處】: 《詩·周南·關(guān)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輾轉(zhuǎn)反側(cè)
【拼音】: zhǎn zhuǎn fǎn cè
【解釋】: 輾轉(zhuǎn):翻來復(fù)去;反側(cè):反復(fù)。翻來復(fù)去,睡不著覺。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出處】: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p>
4.窈窕淑女
【拼音】: yǎo tiǎo shū nǚ
【解釋】: 窈窕:美好的樣子。美好的女子。
【出處】: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
5.君子好逑
【拼音】: jūn zǐ hào qiú
【解釋】: 逑,通“仇”。仇:配偶。原指君子的佳偶。后遂用為男子追求佳偶之套語。
【出處】: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p>
《詩經(jīng)》故事:在水一方(2006-12-04 09:56:24)轉(zhuǎn)載 《詩經(jīng)》有一首挺著名的《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還有幾段,內(nèi)容就是一直在找,可是總也找不到。伊人好像在與作者捉迷藏。
上大學(xué)時講《詩經(jīng)》,教授最推崇的就是這首《蒹葭》。不知為什么,那位嗓音有點尖細(xì)的女老師,可能是被詩中的季節(jié)所感染:秋天的早晨,蘆葦在霧中蒼茫著,小島的四周有水波蕩漾。
此刻,伊人出現(xiàn)了。伊人是男人是女人,我們并不知道;伊人在沙灘上還是蘆葦叢中,我們也無法辨別,這也許正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美學(xué)意境。
瓊瑤女士曾寫過一本書叫《在水一方》,從她其它的作品里推測,也是受了古詩詞的影響。借助這個魂,營造一個個纏綿悱側(cè)的愛情故事。
正如他看到北京的公主墳這個地名,想象出了《還珠格格》這樣一部哭哭鬧鬧的電視連續(xù)劇。 如果把伊人當(dāng)成女人,秋人伊人當(dāng)然是美的,但在水一方的伊人總有一些魅氣,不然怎么老也找不到呢?相思是愛情的最高境界,在水一方的伊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愛情。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yuǎn)是最好的,包括愛人。在意識和物質(zhì)的爭斗中,意識在這里應(yīng)該占絕對的上峰。
伊人也許并不存在,也許是早晨的水霧繚繞,看起來像個人,也許頂著蘆花的蘆葦們玉立成了人形。伊人只是瞬間一閃,被《蒹葭》的作者撲捉到了。
作者在干什么,背著手散步的公子?不是,肯定是正在收割蘆葦?shù)男』镒?,他在一抬頭的時候看到了伊人。他早晨起來有點迷迷瞪瞪,就讓她母親攆到葦塘里干活了。
看到伊人,索性扔下鐮刀,開始找,從蘆葦塘到沙灘,從水邊到水的中央。 在水一方的伊人也許是個女妖,你正在相思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妖氣,因為她牽著你的魂兒。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見不著的時候,一樣“搔首踟躕”?!对娊?jīng)》里的美女也有主動約一個男人到城樓相見的,他們的約會地點太真實、太具體了,但其中的浪漫與在水一方的伊人有些相似。
美人送給了他一把紅色的草,他說這草美的好怪呀,——因為這草來自美人手里。 幾千年了,我們還能找得到那樣約會的地方:水草豐美的地方,校園里的某個角落,商場門前。
伊人總是在前方,飄乎不定,無法選擇,或者追也追不上。當(dāng)我們的手指輕輕敲動鍵盤,與“小燕子”、“小帥哥”們聊天,我們并不敢與其真見面,因為我們知道: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起風(fēng)了。 塘邊,撲面而來的是彌漫的水霧,讓眼前的一切變得難以捉摸。
薄陰的天氣濕潤的微風(fēng),讓這個季節(jié)開始稍稍有些寒意。 時令一過白露,這寒意便不免日日加深,而我,卻隨了這撲面的霧迎面的風(fēng),驀然想起那些似乎已經(jīng)淡忘的往事,思緒便如了一道不曾上鎖的藤箱,把曾經(jīng)的過往慢慢翻騰出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p>
這該是宿命的安排嗎? 家中那個大大的紫銅花瓶中,插著滿滿的蘆葦,這蘆葦已經(jīng)一年多了,始終沒有更換過。其實,仔細(xì)看了,那葦桿那蘆花已經(jīng)干枯得沒有生機——然而卻一直喜歡著它。
遠(yuǎn)古的時候,它是被稱為蒹葭嗎?那個在白露的季節(jié)與愛情有關(guān)的故事,它是主角嗎? 在常人看來,這也許是一件極其普通的植物了,然而因了它的守望,因了它的執(zhí)著,使這個飄逸的影子染上了幾千年的美麗——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很多時候就想著,不看《詩經(jīng)》也罷,那樣也許會生活的更自在一些、更真實一些。
那樣也許就不會讓自己的思緒里染上別人寫下的記憶。 在這份記憶中,竟然向往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那樣的簡單隨性、從容自在。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p>
滿塘的蘆葦迎著風(fēng)搖曳著。這樣的植物該是著名的,因了它的名字——蒹葭。
水田間的千里沃野上,秋風(fēng)肆意地吹著,霧在風(fēng)中彌散了,卻始終籠罩著一汪深情。 放縱著自己的驕傲、自己的任性其實也沒什么不好。
點一盞銀燈,翻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習(xí)慣了這樣的寧靜和安詳,然而似乎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樣隨性了,天地間總是一片浮華和矯情,即便頭頂灑落的那點陽光,也似乎冰冷無情。 閉上眼睛,一片無垠的蘆葦蕩若隱若現(xiàn),我撐著一葉小舟,在這水中飄搖著,夕陽西下的時候,遠(yuǎn)處的清笛聲讓這片蘆葦安靜下來,讓葦蕩中所有的生靈都在傾聽,天空被渲染成朦朧溫柔的琥珀色——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那清笛該是我的歸依嗎?我微笑著,這微笑卻真的是從心中而起,滿目的榮華抵不過一個千年的呼喚。 我想,我該是這樣一個女子,隨著風(fēng),隨著霧……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址?!?時光如白駒過隙,歲月如歌聲流逝,古老的雋言妙語留給人們的除了美麗就是嘆息。
記得你曾說過,喜歡遙遠(yuǎn)的南方,喜歡那一波婉轉(zhuǎn)如碧的春水,喜歡江南風(fēng)景的清秀風(fēng)雅,喜歡江南女子的柔媚可人,喜歡輕柔的吳儂軟語。 然而,江南沒有雪。
即便在秋風(fēng)里,那滿塘滿溪的似雪如霜的蘆花也一樣透著一種委婉,全沒了你所習(xí)慣的剛強之態(tài)。 此時的北方,應(yīng)該是秋風(fēng)起兮云飛揚,那蘆葦蕩。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楚辭》和《詩經(jīng)》在搜索引擎上位居榜首,《楚辭》和《詩經(jīng)》的生命力是經(jīng)久不衰,生生不息的,從古至今都優(yōu)先考慮《楚辭》和《詩經(jīng)》,孔子都說:“《詩》三百,一言以敝,思無邪?!?/p>
對《詩經(jīng)》的高度贊揚,樸實無華的文字,真情實意的流露打動許多人,人生的真諦何嘗不是如此呢?詩詞取名會爛大街嗎?作為上千年經(jīng)典的,肯定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檢驗,但經(jīng)不起泛濫,但多少比“紫梓軒宣”要好很多,其實取名的方法就堅持兩個原則,簡單和順耳。但容易走向一個極致,過于簡單順耳的名字家家戶戶都有,比如《詩經(jīng)》里的“子衿”,已經(jīng)普遍起來。
江南易林這次分享的《楚辭》和《詩經(jīng)》比較全,大家可以參考下,看看有沒有讓你一見鐘情的呢?當(dāng)然,如果想為寶寶取一個有出處又能結(jié)合寶寶生辰八字的名字。好聽唯美寶寶名字《楚辭》:男寶寶周翰寶寶名字寓意:比喻國家的棟梁之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源自《詩經(jīng)·大雅·崧高》“維申及甫,維周之翰”。
琬琰寶寶名字寓意:《遠(yuǎn)游》,“懷琬琰之華英”。琬琰:泛指美玉。
也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得韜寶寶名字寓意:擁有用兵的謀略。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李德裕《 李文饒集》“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
德輝寶寶名字寓意:仁德的光輝。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禮記?樂記》“故德輝動于內(nèi),而民莫不承聽。”涵涵寶寶名字寓意:水波晃動。
適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韓愈《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銘》:“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周晟寶寶名字寓意:晟:音同勝,意為興盛。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西陲石刻錄?周李君修佛龕碑》“自秦創(chuàng)興,于周轉(zhuǎn)晟”。方旭寶寶名字寓意:早晨太陽剛出來的樣子。
適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太玄?從》“方出旭旭”。
芳藹寶寶名字寓意:芳香而繁盛。適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辭·九辯》:“離芳藹之方壯兮,余萎約而悲愁?!辟t俊寶寶名字寓意:《七諫·沉江》:“賢俊慕而自附兮”。
賢?。嘿t能杰出之人才。宜修 《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
宜修:修飾得宜,恰到好處 《甄嬛傳》里的皇后名字……文翰寶寶名字寓意:文章;文辭。適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晉書·劉伶?zhèn)鳌罚骸拔磭L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頌》一篇?!睉研艑殞毭衷⒁猓骸毒耪隆ど娼?,“懷信侘傺,忽乎吾將行兮”。
懷信:懷抱忠貞誠信之。
零露:零落的露水。
洵美?!囤L(fēng)·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多嶏L(fēng)·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如雪?!恫茱L(fēng)·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個人最喜歡劉禹錫的一句:“晚來風(fēng)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靈雨。《鄘風(fēng)·定之方中》:“靈雨既零”。
靈雨:及時雨。 朝雨。
《鄘風(fēng)·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
唐時王維有詩曰:“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清猗?!段猴L(fēng)·伐檀》:“河水清且漣猗”。
湄。單名一個“湄”字,取自《秦風(fēng)·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雖然沒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適合取名。 陶陶。
《王風(fēng)·君子陽陽》:“君子陶陶”。陶陶:快樂貌。
德音。《鄭風(fēng)·有女同車》:“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德音:美好品德。這個詞在整本詩經(jīng)里多次出現(xiàn),此處不一一列舉。
美清。《齊風(fēng)·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贊美眼睛美麗清亮。
東晉陶淵明有詩曰:“佳人美清夜,達曙酣且歌”。 文茵。
《秦風(fēng)·小戎》:“文茵暢轂,駕我騏馵”。文茵:車中的虎皮坐褥。
楚楚?!恫茱L(fēng)·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楚楚:鮮明貌。 美淑。
《陳風(fēng)·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淑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蓁蓁,茂盛貌。
慎?!囤L(fēng)·燕燕》:“終溫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謹(jǐn)慎惠然。 芃芃(音朋)。
《鄘風(fēng)·載馳》:“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芃芃:草木茂盛貌。
值得一提的是,該篇的作者許穆夫人是我國見于記載的第一位女詩人。 《邶風(fēng)·終風(fēng)》:“終風(fēng)且霾,惠然肯來”。
惠然,順從貌。 靜姝。
《邶風(fēng)·靜女》:“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洵美。
《邶風(fēng)·靜女》:“自牧歸荑,洵美且異”。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鄭風(fēng)·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把這些反著看就行了 春蘭秋菊 (chūn lán qiū jú) 解釋: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
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p>
美人香草 (měi rén xiāng cǎo) 解釋: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
美人遲暮 (měi rén chí mù) 解釋: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一概而論 (yī gài ér lùn) 解釋:一概:同一標(biāo)準(zhǔn),一律。
指處理事情或問題不分性質(zhì),不加區(qū)別,用同一標(biāo)準(zhǔn)來對待或處理。 出處:《楚辭·九章·懷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唐·劉知幾《史通·敘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論得失?” 顛倒黑白 (diān dǎo hēi bái) 解釋: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九章·懷沙》:“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眾醉獨醒 (zhòng zuì dú xǐng) 解釋:比喻眾人沉迷糊涂,獨自保持清醒。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chǐ yóu suǒ duǎn,cùn yóu suǒ chánɡ 〖解釋〗短:不足,長:有余。
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這句話的典故是周朝怎么發(fā)源的典故,講訴古公檀父“因戍狄逼遷于歧下”的故事,一大早,古公檀父就趕著馬、率領(lǐng)部族來到西邊的河岸,來到了岐山腳下(周朝周文王就是在西岐)。
該句出自《詩經(jīng)·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綿》,全詩原文如下: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fù)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々,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zhí)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yīng)門,應(yīng)門將將。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虞芮質(zhì)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白話文釋義:大瓜小瓜瓜蔓長,周人最早得發(fā)祥,本在沮水漆水旁。太王古公亶父來,率民挖窖又開窯,還沒筑屋建廳堂。太王古公亶父來,清早出行趕起馬。沿著河岸直向西,來到岐山山腳下。接著娶了姜氏女,共察山水和住地。
周原土地真肥沃,苦菜甜如麥芽糖。開始謀劃和商量,再刻龜甲看卜象。兆示定居好地方,在此修屋造住房。于是在此安家邦,于是四處勞作忙,于是劃疆又治理,于是開渠又墾荒。打從東面到西面,要管雜事一樣樣。
先召司空定工程,再召司徒定力役,房屋宮室使建立。準(zhǔn)繩拉得正又直,捆牢木板來打夯,筑廟動作好整齊。鏟土入筐騰騰騰,投土上墻轟轟轟。齊聲打夯登登登,削平凸墻嘭嘭嘭。成百道墻一時起,人聲賽過打鼓聲。
于是建起郭城門,郭門高聳入云霄。于是立起王宮門,正門雄偉氣勢豪。于是修筑起大社,正當(dāng)防戎那大盜。既不斷絕對敵憤,鄰國也不失聘問。柞櫟白桵都拔去,道路暢通又寬正。昆夷奔逃不敢來,疲弊困乏勢不振。
虞芮兩國爭執(zhí)平,文王啟發(fā)感其性。我說有臣疏化親,我說有臣輔佐靈。我說有臣善奔走,我說有臣御敵侵。
擴展資料
《綿》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這是敘述太王由豳地遷往岐山之下的詩,是周人自述開國史詩之一。
全詩共九章。首章以“緜緜瓜瓞”起興,開首八字簡潔地概括了周人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漫長歷史。以下至第八章,全敘太王率族遷岐、建設(shè)周原的情況。正是太王遷岐的重大決策和文王的仁德,才奠定了周人滅商建國的基礎(chǔ)。篇末便自然而然帶出文王平虞芮之訟的事,顯示出其蒸蒸日上的景象。
全詩以遷岐為中心展開鋪排描繪,疏密有致。長長的遷徙過程濃縮在短短的四句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倍半技敖币痪?,看似隨筆帶出,實則畫龍點睛。姜女是當(dāng)?shù)仄皆褡褰宓拈L女,周與姜聯(lián)姻,意味著古公亶父被承認(rèn)為周原的占有者和統(tǒng)治者。
“百堵皆興”既是對施工規(guī)模的自豪,也暗示了周民族的蓬勃發(fā)展?!案揲T有伉”“應(yīng)門將將”既是對建筑技術(shù)的夸耀,又顯示了周人的自強自立、不可侵犯的精神。由此歌頌武功文略便是水到渠成:“柞棫拔矣,行道兌矣?;煲尿D矣,維其喙矣。”表現(xiàn)了周族對昆夷的蔑視和勝利后的自豪感。
詩章以時間為經(jīng),以地點為緯,景隨情遷,情緣景發(fā),渾然豐滿,情景一體,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自邠至岐,從起行、定宅、治田、建屋、筑廟到文王服虞芮、受天命,莫不洋溢著周人對生活的激情、對生命的熱愛、對祖先的崇敬。
1、哀鴻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詩經(jīng)·小雅·鴻雁》:“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勞。”
詩歌寫使臣行于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嗚之聲不絕。后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 2、秦晉 春秋時,秦晉兩國為婚姻,后因稱兩姓聯(lián)姻為“秦晉之好”。
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倒賠家門,情愿與英雄結(jié)婚姻,成秦晉。 3、桑梓 桑梓,代指家鄉(xiāng)。
《詩經(jīng)·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躬敬止。”是說家鄉(xiāng)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
后來人們用來喻指故鄉(xiāng)。 毛澤東·《七絕》: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節(jié)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jì)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
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5、采薇 采薇,代指隱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rèn)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后,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終餓死。
后以此喻隱居避世。 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6、三徑 三徑,指隱居生活。 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后,在院子里竹下開辟三徑,只與求仲、羊仲來往。
后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擴展資料: 關(guān)于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后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guān)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
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p>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掇o海》、《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xiàn)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dāng),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
我們今天所講的典故當(dāng)然用的是典故的今義。典故的今義,《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
《辭?!?、《辭源》的釋法與此有類,說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參考資料:典故_百度百科。
詩經(jīng)是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年代久遠(yuǎn)恐怕很少能找到詩歌真正的背景故事,但是現(xiàn)在的解釋里每首詩都有情境的,買一本《詩經(jīng)》(《詩三百》)。
關(guān)于編纂者倒是有幾個趣聞:
一說孔子刪詩。把《詩經(jīng)》的編纂之功歸之于孔子一人。這種說法起源于漢代?!妒酚洝た鬃邮兰摇份d:“古者詩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翻武雅頌之音?!薄稘h書·藝文志》說:“孔子純?nèi)≈茉姟I喜梢?,下取魯,凡三百五篇?!倍颊J(rèn)為是由孔子選定《詩經(jīng)》篇目的。 但是,持異議者提出一些反駁的理由:一,《史記》言孔子刪詩,在自衛(wèi)國返回魯國之后,時年近七十。在此之前,孔子均稱《詩三百》,可見在孔子中青年時期,《詩經(jīng)》已為三百篇。二,《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國公子季札在魯國觀賞周樂,樂工們先奏十五國風(fēng),再奏小雅、大雅,最后奏頌,次序和內(nèi)容基本上與今本《詩經(jīng)》相同,其時孔子虛齡只有八歲,可見當(dāng)時《詩經(jīng)》已定型。三,周代各諸侯國之間邦交往來,常常賦《詩》言志。如《左傳·定公四年》載,吳攻楚,楚敗幾亡,楚將申包胥到秦國朝廷請求援兵,痛哭七日七夜,秦哀公深為感動,賦《詩經(jīng)·無衣》,表示決心相救,恢復(fù)楚國。如果當(dāng)時《詩經(jīng)》沒有統(tǒng)一的篇目,賦《詩》言志就無法進行。那么,究竟由誰來編纂《詩經(jīng)》的呢?
一說王者采詩。《詩經(jīng)》中詩歌的創(chuàng)作時間,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時,綿延五個世紀(jì)。創(chuàng)作的地點,幾乎包括了整個黃河流域,加上長江、漢水一帶,縱橫上千里。怎樣把眾多的詩歌集中起來呢?早在漢代就出現(xiàn)了“王者采詩”的說法?!稘h書·食貨志》曰:“孟春之月(陰歷正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眲㈧А杜c揚雄書》說:“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迪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倍颊f由天子指派官吏坐車去全國各地采集詩歌,以便“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何休《公羊解詁》)。
一說周朝太師編定。今人朱自清認(rèn)為,《詩經(jīng)》的編審權(quán)很可能在周王朝的太師之手。他在《經(jīng)典常談》中指出,春秋時各國都養(yǎng)了一班樂工,像后世闊人家的戲班子,老板叫太師。各國使臣來往,宴會時都得奏樂唱歌。太師們不但要搜集本國樂歌,還要搜集別國樂歌。除了這種搜集來的歌謠外,太師們所保存的還有貴族們?yōu)榱颂胤N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獵等等作的詩,這些可以說是典禮的詩。又有諷詩、頌美等等的獻詩,獻詩是臣下作了獻給君上,準(zhǔn)備讓樂工唱給君上聽的,可以說是政治詩。太師們保存下這些唱本,附帶樂譜、唱詞共有三百多篇,當(dāng)時通稱作《詩三百》。各國的樂工和太師們是搜集-整理《詩經(jīng)》的功臣,但是要取得編纂整體的統(tǒng)一,就非周王朝的太師莫屬。《國語·魯語下》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于周太師”的記載,正考父是宋國的大夫,獻《商頌》于周王朝的太師。今本《詩經(jīng)》的《商頌》只有五篇,很可能是太師在十二篇基礎(chǔ)上刪定的。由此看來,《詩經(jīng)》應(yīng)當(dāng)是周王朝的太師編定的。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4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