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的淚
一
荒野之地,寂靜的讓人發(fā)慌。歪歪斜斜的花兒,茂盛過膝的野草。遠處的山丘、林地,是如此陌生。放眼及望,方圓十數(shù)里之內(nèi),沒有人家居住,也沒有人的蹤跡,這里好像不是人的世界,是那么自然,那么純潔,不被任何人所染指。
一陣鈴聲傳來,打破了這里的寂靜,接著是馬蹄聲,車輪與地面接觸的聲音,向這沒有路徑的空曠之地靠近。棕色的馬拉著木車,車上載著好些壇酒,一個中年男子在車上喝酒,也不駕車,任由馬脫韁而行。是他,這里的一切只為等他,他似乎也專為此而來。馬停止了前行,因為前方?jīng)]路了。車上的人把那正在喝的半壇酒放在一邊,跳下車,看看周圍確實沒路了,一陣難過,隨即放聲而哭,哭的如此悲傷,曠野為之肅穆。因為在那樣的社會里,他找不到自己的道路,所以來到這空曠無人之地,找一條路,一條沒有盡頭的永恒之路,不想路還是走到了盡頭,如何不悲傷,怎能不痛哭。這里仿佛從未有人來過,千百年來只為等他放聲一哭。沒有人勸阻,無人安慰,悲傷之余,又是如此盡興??迚蛄?,也該回去了,于是調(diào)轉馬頭,順著來時的路向回走去,他又拿起了那半壇酒,繼續(xù)迷醉。身后那滴在小草上的斑斑淚痕,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格外奪目。鈴聲、馬蹄聲、車輪聲,漸漸遠去、消失。這里又恢復了平靜,卻顯得說不出的悲涼。山谷中似乎那哭聲還在回蕩,仔細聽卻又什么都沒有。
二
靈堂,永遠是最神圣的地方,人們前來吊慰,是隊死者的尊重于思念,也是來送死者最后一程。因此這里也顯得格外莊嚴。
他也來了,不僅來吊唁,還來慟哭??蘼暣驍嗔怂勒哂H人的哭泣,周圍的人們也圍了過來?,F(xiàn)時低聲議論,可他那里理會這些,后來人們漸漸被感到。他哭的太真實了,沒有半點做作。不為親情,更非愛情,只為一個美好生命的早逝而哭,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才華,尚未出嫁就早早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是在內(nèi)心的最深處悲傷 難過,為的只是一個素不相識的異性。在人門眼中,這是如此荒唐,又是那么高貴。淚盡之后,他走了。那眼淚卻永遠留在了死者身邊,是那樣的真誠,以至于千年后人們還記得他那一哭。
這哭聲,穿越了千年……
三
他,太寂寞了。
一日與人下棋,棋至中盤,傳來母親死訊。對方請求中止,他卻一定要下完。不為輸贏,為了什么,沒有人知道,也許所有人都知道。棋下完了,看不到他的悲傷,很平靜。又向人要了酒,痛飲兩斗。不是痛快,是痛苦。酒喝完了,周圍的人都看著他,一秒,兩秒,三秒,一聲大哭,心痛,痛的厲害,喉嚨一甜,吐血幾升。
母親要下葬了。他還在吃肉,喝酒,一切好像和他沒有關系。與靈柩訣別,又是一陣慟哭,吐血數(shù)升。連日悲痛,身體本已不支,這時的他幾乎隨母親而去。那血與淚早已融到了一起,那片血淚,足以蓋過他的一切行為。他不拘禮法,在母親大喪之日吃肉喝酒,而對母親的至孝與母親死去的悲傷,又是哪個孝子能比的。他的哭,不是眼睛在流淚,而是生命在哭泣,是心在滴血。多少孝子的號啕大哭在他面前顯的微不足道。
又是一個好天氣。他來到了河南滎陽的廣武山,這是楚漢之爭的地方。想著那已逝的歷史,徘徊良久,一聲長嘆:時無英雄,使尖子成名。不禁悲從中來,這一次,他沒有哭,然而,他的心分明在流淚。
后世的人們叫他阮籍,而把他生活過的那個時代叫做魏晉。
阮籍,字嗣宗,魏晉思想家、文學家,因曾做過步兵校尉,后世又稱他為阮步兵。
阮籍與嵇康齊名,同為“竹林七賢”中著名人物。 歷史記載,阮籍有一項稀奇的本事,就是能為“青白眼”。
遇到不喜歡的人,阮籍就只瞪出白眼球;遇上他尊敬贊賞的人,他才露出黑眼珠。 阮籍的母親去世,嵇康的哥哥嵇喜前來吊唁,阮籍就翻著白眼,致使嵇喜不快離去。
嵇康知道后,由于了解阮籍的性格,就干脆拿著酒壇和琴去看他。阮籍果然高興,其豪放不羈、不拘俗禮的個性可見一斑。
才華橫溢的阮籍,深處政治黑暗的年代,抱負難以實現(xiàn),內(nèi)心異??鄲?。在司馬氏和曹魏之間,阮籍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他一方面巧妙地和司馬氏周旋,不敢明顯地頂撞,另一方面又用嘻笑怒罵、利落鋒利的筆調(diào)諷刺司馬氏的陰險與虛偽。
被壓抑的個性反映到阮籍的文學作品中,塑造了他隱晦曲折的文風。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是阮籍文學成就的代表。
其中,有對人生困境的思考,有對自由境界的追求,有玄遠曠達的情懷,也有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終極目標。[3]。
阮籍嘯臺,也叫阮籍臺,是晉代阮籍舒嘯處。遺址在今開封尉氏縣城小東門南城墻上,東臨城壕,西瀕東湖,南北皆為干部家屬院住宅。嘯臺創(chuàng)建于何時,年代不明,縣志上都載有多篇題詠,嘯臺詩句和部分記述。
據(jù)記載,阮籍嘯臺原“高15丈,闊2丈,有層3楹”,在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和民國四年(1915年)曾多次重修,可惜在日寇進犯尉氏時被毀。而今,阮籍嘯臺看來更像一座土堆,或者是遺落在鬧市中的土崗,其上雜樹叢生。
阮籍嗜烈酒、善彈琴,喝酒彈琴往往復長嘯,得意時忽忘形骸,甚至即刻睡去,可謂“我今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后人十分尊重阮籍,蘇軾等名人曾經(jīng)登嘯臺賦詩。如今,阮籍嘯臺已成為尉氏縣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深圳建錦繡中華景觀時曾來函索要阮籍嘯臺的照片,該古跡現(xiàn)已載入《中華歷代名人名勝典》。福建阮姓人士已建議在尉氏召開世界阮姓聯(lián)誼會,百余名各界知名人士已聯(lián)合倡議舉民力重修阮籍嘯臺。 阮籍墓共有兩處,一為阮籍墓遺址,在河南開封市尉氏縣縣城東南15公里的小陳鄉(xiāng)阮莊村。清朝乾隆年間,大學士阮元曾書墓碑,碑高2.3米,寬0.65米,厚0.26米,正中鐫刻“魏關人候散騎常侍嗣宗阮君之墓”14個隸書大字,左邊鐫刻“大清嘉慶十二年欽差兵部侍郎兼河南巡撫”,右邊鐫刻“提督軍門實授浙江巡撫古尉氏阮元敬書”,下體38個字。其筆法矜持莊重,波磔分明,是尉氏縣所存隸書碑刻中最好的。墓地原來有祠宇,可惜被黃水淹沒,祠毀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資建了新墳塋。
一在位于江蘇省南京市城內(nèi)西南角花盝北崗21號四十三中學內(nèi),此為衣冠冢。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建?,F(xiàn)有墓冢,墓碑。碑為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立。1981年經(jīng)整修,下以青灰色磚砌成,上覆封土堆,通高約1.85米,呈圓錐形,底徑約5.3米。1982年列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督鹆戡嵵揪欧N·鳳麓小志》:“山旁有阮步兵籍墓。明萬歷間,李昭掘得石碣,有‘晉賢阮’三字已。又得半段曰‘籍之墓’,因以為步兵葬于此。籍生長中原而埋骨江左,意者南渡之際舉族東遷,輿櫬以至與。”顧文瑗《瓦官古跡考》名其地為阮生里。如今在四十三中學的校園內(nèi)。
阮籍對世俗禮教十分憎惡,對待母親卻十分孝順,但又與眾不同。他母親病死的時候,阮籍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手得知他母親去世的消息,就勸他終止棋局。他卻非要把棋下完為止。
阮籍回到家中,一口氣喝下了兩斗酒,之后便放聲痛哭,吐血不止。服孝期間,阮籍日漸憔悴。裴楷前來吊喪,看見阮籍發(fā)如亂草,匍匐于地,一臉的醉意。于是,便自顧自走入靈堂,在靈前哭祭。
裴楷走的時候,沒有和阮籍打招呼。于是有人就問他:
“吊喪的人總是等主人開始哭泣后才行哭拜的祭禮,然而現(xiàn)在阮籍都不哭,你為什么要哭?”
裴楷回答說:“阮籍厭惡名教禮法,而我卻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禮儀?!?/p>
第二天,嵇喜來吊喪的時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見阮籍蔑視自己,心中不悅,在亡者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喜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弟弟嵇康,認為阮籍太傲慢無禮。嵇康安慰他說:
“阮籍這個人就是這樣,看不起那些熱衷于功名利祿的人,凡是這種人,他都以白眼相對,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然后,嵇康便帶著一壇酒和一張琴,前往阮籍家中吊唁。阮籍看到嵇康來了,神色緩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對。
嵇康看到阮籍骨瘦如柴,面色蠟黃,知道他是因為喪母之痛而哀傷過度,但卻并不忙著安慰他,只是和他對飲撫琴,以此來緩解阮籍心中的悲痛。
由于阮籍常常白眼相對,使遵從禮法的人十分厭惡他,幸虧他常用喝醉的辦法避開沖突,才得以善終。
后來,人們便用“青眼、垂青”表示對人的尊重或喜愛,用“白眼”表示對人的輕視或憎惡。
醉酒避親
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就想和阮籍結為親家,阮籍為了躲避這門親事開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連60天,天天如此,那個奉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就沒法向他開口,最后,只好回稟司馬昭,司馬昭無可奈何地說:“唉,算了,這個醉鬼,由他去吧!”(詳見《晉書·阮籍傳》)
阮籍故事:青白眼
阮籍不經(jīng)常說話,卻常常用眼睛當?shù)谰撸谩鞍籽邸?、“青眼”看人。對待討厭的人,用白眼;對待喜歡的人,用青眼。據(jù)說,他的母親去世之后,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但因為嵇喜是在朝為官的人,也就是阮籍眼中的禮法之士,于是他也不管守喪期間應有的禮節(jié),就給嵇喜一個大白眼;后來嵇康帶著酒、夾著琴來,他便大喜,馬上由白眼轉為青眼。
阮籍故事:蔑視禮法
阮籍好酒,他家旁邊就是酒店,女主人是個年輕漂亮的小媳婦。阮籍常和王戎去吃酒,醉了就若無其事地躺在人家旁邊睡著了,根本不避嫌。那家的丈夫也不認為他有什么不軌的行為。魏晉時期,男女授受不親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阮籍全不放在眼里。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阮籍不僅為嫂子餞行,還特地送她上路。面對旁人的閑話、非議,阮籍說:“禮法難道是為我輩設的嗎?”
阮籍故事:阮籍遭喪母
阮籍為母親服喪期間,在晉文王(司馬昭)的宴席上喝酒吃肉。司隸校尉何曾也在座,他對文王說:“您正在以孝治國,而阮籍卻在母喪期間出席您的宴會,喝酒吃肉,應該把他流放到偏遠的地方,以正風俗教化。”文王說:“嗣宗如此悲傷消沉,你不能分擔他的憂愁,為什么還這樣說呢?況且服喪時有病,可以喝酒吃肉,這也是符合喪禮的呀!”阮籍依舊在喝酒吃肉,神色自若。
阮籍這個人我覺得余秋雨的《遙遠的絕響》里介紹的最好,有時間你可以去看看,以下為百科資料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
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詠懷》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徵、寄托,藉古諷今,寄寓情懷,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長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
另又存賦六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狝猴賦〉??肌端鍟?經(jīng)籍志》著錄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張溥輯《阮步兵集》,收《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黃節(jié)有《阮步兵詠懷詩注》。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zhàn)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
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
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tài)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余首。
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
阮籍著作,《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集13卷。原集已佚。
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詠懷詩》八十余篇”,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明代曾出現(xiàn)多種輯本,張溥輯《阮步兵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黃節(jié)的《阮步兵詠懷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
籍嘗籍嘗隨叔父至東郡,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開一言,自以不能測。太尉蔣濟聞其有雋才而辟之,籍詣都亭奏記曰:“伏惟明公以含一之德,據(jù)上臺之位,英豪翹首,俊賢抗足。
開府之日,人人自以為掾?qū)?;辟書始下,而下走為首。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擁彗;鄒子處于黍谷之陰,而昭王陪乘。
夫布衣韋帶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禮下之者,為道存也。今籍無鄒、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見采擇,無以稱當。
方將耕于東皋之陽,輸黍稷之余稅。負薪疲病,足力不強,補吏之召,非所克堪。
乞回謬恩,以光清舉?!背?,濟恐籍不至,得記欣然。
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濟大怒。于是鄉(xiāng)親共喻之,乃就吏。
后謝病歸。復為尚書郎,少時,又以病免。
及曹爽輔政,召為參軍。籍因以疾辭,屏于田里。
歲余而爽誅,時人服其遠識。宣帝為太傅,命籍為從事中郎。
及帝崩,復為景帝大司馬從事中郎。高貴鄉(xiāng)公即位,封關內(nèi)侯,徙散騎常侍。
世志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鐘會數(shù)以時事問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獲免。及文帝輔政,籍嘗從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東平,樂其風土。”
帝大悅,即拜東平相。籍乘驢到郡,壞府舍屏鄣,使內(nèi)外相望,法令清簡,旬日而還。
帝引為大將軍從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殺母者,籍曰:“嘻!殺父乃可,至殺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殺父,天下之極惡,而以為可乎?”籍曰:“禽獸知母而不知父,殺父,禽獸之類也。殺母,禽獸之不若?!?/p>
眾乃悅服。人善籍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
遺落世事,雖去佐職,恒游府內(nèi),朝宴必與焉。會帝讓九錫,公卿將勸進,使籍為其辭。
籍沈醉忘作,臨詣府,使取之,見籍方據(jù)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
辭甚清壯,為時所重。玄遠籍雖不拘禮教,然發(fā)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shù)升。
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后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shù)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裴楷往吊之,籍散發(fā)箕踞,醉而直視,楷吊唁畢便去。
或問楷:“凡吊者,主哭,客乃為禮。籍既不哭,君何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
我俗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睍r人嘆為兩得。
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
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
1.魏朝封晉文王為公,備禮九錫,文王固讓不受。公卿將校當詣府敦喻。
司空鄭沖馳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時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書札為之,無所點定,
乃寫付使。時人以為神筆。
2.阮步兵嘯,聞數(shù)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nóng)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復敘有為之教、棲神道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qū)χL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辜畯蛧[。意盡,退,還半嶺許,聞上□(口酋)然有聲,如數(shù)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嘯也。
3.阮籍遭母喪,在晉文王坐進酒肉。司隸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喪顯于公坐飲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蔽耐踉唬骸八米跉ьD如此,君不能共憂之,何謂!且有疾而飲酒食肉,固喪禮也!”籍飲啖不輟,神色自若。
4.阮籍嫂嘗還家,籍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輩設也?”
5.阮公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阮醉,便眠其婦側。夫始殊疑之,伺察,終無他意。
6.阮籍當葬母,蒸一肥豚,飲酒二斗,然后臨訣,直言“窮矣!” 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
7. 王戎弱冠詣阮籍,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偶有二斗美酒,當與君共飲,彼公榮者無預焉?!苟私挥x酬酢,公榮遂不得一杯,而言語談戲三人無異。或有問之者,阮答曰:「勝公榮者,不可不與飲酒;不如公榮者,不可不與飲酒;唯公榮,可不與飲酒?!?/p>
8.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可敗邪?”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
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詠懷》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透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如比興、象征、寄托,借古諷今,寄寓情懷,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
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長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
另又存賦六篇,其中述志類有〈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狝猴賦〉??肌端鍟?經(jīng)籍志》著錄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
明代張溥輯《阮步兵集》,收《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黃節(jié)有《阮步兵詠懷詩注》。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zhàn)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
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稱之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
因此,司馬氏對他采取容忍態(tài)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終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賦 6篇、散文較完整的9篇、詩90余首。
阮籍的詩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詠懷詩》82首。
阮籍著作,《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有集13卷。原集已佚。
不過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詠懷詩》八十余篇”,看來全部流傳了下來。明代曾出現(xiàn)多種輯本,張溥輯《阮步兵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黃節(jié)的《阮步兵詠懷詩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
《廣陵散》這首曲子乃一位老者所授予嵇康,此曲貿(mào)協(xié)的是勇士聶政刺殺韓國奸相俠累的故事。
得到老人的指點,嵇康將這首古曲彈得極為出色,名聞全國。司馬昭要嵇康做官(嵇康為“竹林七賢”之一)司馬氏集團勢力在當時很強大到處鏟除異己,嵇康不從,便遭到迫害。
于是歷史上上演了一個千古流傳的一幕:嵇康在刑場上彈奏一曲《廣陵散》。嵇康仰天長嘆“吾死不足惜,只恨《廣陵散》要失傳了?!?/p>
這就是大家所說的嵇康一死,《廣陵散》就此絕矣! 所幸的是,嵇康死后《廣陵散》仍然悄悄輾轉與琴師們的手口之間,歷經(jīng)900余年后,又被一位有心的音樂家紀錄在《神奇秘譜》一書中,成為今日得見的最長的古曲之一。 古曲雖在,可像嵇康那樣以生命去撥動琴弦奏出的琴音卻以絕響。
嵇康在反抗現(xiàn)實的表現(xiàn)上比阮籍激烈,詩歌成就卻不如阮籍。他的詩歌首重表現(xiàn)一種清逸脫俗的境界。
如《酒會詩》之一: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凡凡柏舟,載浮載滯。微嘯清風,鼓楫容裔。
放濯投竿,優(yōu)游卒歲。 不過他也有一些詩,如《答二郭》等明顯地表現(xiàn)了憤世疾俗的感情,特別是因呂安事牽連入獄后所寫的《幽憤詩》,敘述了他托好老莊不附流俗的志趣和耿直的性格,雖然也責備自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以致“謗議沸騰”,但他并不肯改變素志,最后表示要“采薇山阿,散發(fā)巖曲”,仍然是以俊逸之辭表現(xiàn)他的硬骨頭。
詩風的“峻切”,于此可見。他的四言詩藝術成就高于五言。
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是一篇有濃厚的文學意味和大膽的反抗思想的散文。文中說:“人倫有禮,朝廷有法。
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他的“必不堪者七”,是表示蔑視虛偽禮教,“甚不可者二”更是公然對抗朝廷法制,所謂“每非湯武而薄周孔”,正是公開揭穿司馬氏爭奪政權的陰謀。
也正因為這篇書信,司馬氏終于殺害了他。這篇散文自始至終貫串著對司馬氏腐朽統(tǒng)治的決絕態(tài)度。
他把山濤薦他作官比做是“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擅腥”,極盡辛辣諷刺之能事。并表示如果司馬氏要強迫他作官,他就會象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
全文嘻笑怒罵,鋒利灑脫,很能表現(xiàn)他峻急剛烈的性格。 回答者:我小aki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8-27 20:48 兩位乃魏晉“竹林七賢”中的代表人物,都是那個時期的叛逆者和特立獨行者。
阮籍常騎車狂奔,遇絕境則長嘯悲哭,以排解心中郁郁不得志的郁悶; 嵇康則于深山中赤拳打鐵,無視權貴,后遭人陷害,當他將被斬下高傲的頭顱時,他奏響了《廣陵散》,這是最悲壯的死亡,也是最震撼人心、最詩意的死亡。 兩位雖然性格乖戾,但這是亂世造就的,他們的高傲不羈成就了魏晉風格。
魏晉有他們,是這個時代之幸。 嵇康(223-262)三國魏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
字叔夜。譙國至(今安徽宿縣西南)人。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過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崇尚老莊,講求養(yǎng)生服食之道,著有《養(yǎng)生論》。
與阮籍齊名,為“竹林七賢”之一?!段菏洗呵铩罚骸埃担┡c陳留阮籍、河內(nèi)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 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為七賢?!?/p>
他的朋友山濤(巨源),后來投靠司馬氏 當了吏部尚書,曾勸他出去做官,他遂寫了一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加以拒絕。因“非湯武而薄周孔”,且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集團,遭鐘會誣陷,為司馬昭所殺。
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莊”,排斥“六經(jīng)”,強調(diào)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決破禮法束縛。他的哲學思想基礎是唯物主義自然觀,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
他認為“元氣陶鑠,眾生稟焉”(《明膽論》),肯定萬物都是稟受元氣而產(chǎn)生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說。
嵇康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其文“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魯迅《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與山巨源絕交書》、《難自然好學論》等為其代表作。詩長于四言,風度清峻;《幽憤詩》、《贈秀才入軍》較有名。
所撰《聲無哀樂論》,認為同一音樂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斷言音樂本身無哀樂可言,而其目的則在于否定當時統(tǒng)治者推行的禮樂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賦》,對琴的奏法和表現(xiàn)力,作了細致而生動的描述。
阮籍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
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zhàn)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當時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斗,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托病辭官歸里。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
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對司馬氏集團懷有不滿,但同時又感到世事已不可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不過在有些情況下,阮籍迫于司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應酬敷衍。
他接受司馬氏授予的官職,先后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