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微博上有一條很溫暖的熱搜:107歲媽媽給84歲女兒捎糖吃。
河南民權(quán)縣,107歲老奶奶和鄰居一起去參加婚禮,看到桌上有糖,她沒舍得吃,拿起來放進了口袋。
到家后,107歲的老母親一手拄著拐杖,一手翻棉襖下的口袋,仔細摸出一顆糖,遞到旁邊84歲的女兒手中。
女兒接到糖后,臉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是那種孩子才有的,最開心的笑。
這一笑,讓無數(shù)網(wǎng)友心暖,也讓無數(shù)網(wǎng)友動容。
他們在微博底下紛紛留言:
“希望我80多歲的時候也能吃到我媽給我捎的糖?!?/p>
“父母在,就永遠是孩子。”
“最幸福的事,是年老了叫聲媽還有人答應(yīng)?!?/p>
是啊,雖然她已經(jīng)84歲高齡,但只要媽媽還在,她就還是孩子。
就像老舍說的那樣: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p>
那種安定,就是哪怕外面風(fēng)雨再大,你都篤定地知道,回到家,一定會有一晚熱湯撫平你所有的委屈。
02
前段時間,58歲兒子為88歲母親跳舞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
跳舞的人是南京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蘇州醫(yī)院超聲中心主任鄧學(xué)東,那天,她到病房里去看望生病住院的母親。
母親突然說:“東東,你跳個舞給我看看?!?/p>
快60歲的鄧學(xué)東是個醫(yī)生,哪會跳舞。
但是為了母親開心,他還是有模有樣地跳了起來。
媽媽看到手舞足蹈的兒子開心地笑了,鄧學(xué)東也感覺像回到了小時候。
那一刻,鄧學(xué)東覺得他不是主任醫(yī)師,也不是博士生導(dǎo)師,他只是母親的孩子。
他說,“母親在,我叫一聲媽,媽媽應(yīng)聲,東東你來了,我心里很踏實。
如果有一天,我叫聲媽,周圍空蕩蕩的,沒人回應(yīng),我會很難受的。”
為人子女,但凡父母健在,心理上就有依靠,即便父母到了需要人照顧的程度,這種依賴感依舊存在。
就像高亞麟在《我家那閨女》里說的:“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墻?!?/p>
父母在,你不用考慮太多,因為有一堵墻擋在那,你看不到死神。
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你開始能清晰看到你人生的盡頭。
父母堵在你和死神之間,讓你安心做一個孩子。
讓你人生始終有退路,有牽掛,世事艱難,總有人為你托底。
哪怕他們已經(jīng)老到并不能幫你做什么,但你一想到還有他們在,你做什么都不會怕。
03
人突然長大的那個瞬間,往往伴隨著殘酷。
沒了父母幫你遮風(fēng)擋雨,你就成了沒有傘的孩子,只能被迫努力奔跑。
近兩年脫口秀節(jié)目大火,池子以“脫口秀天才”的面目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并迅速走紅。
上了臺,他說的段子無厘頭,笑點密集,下了臺他也樂樂呵呵,一副什么都無所謂的樣子。
直到前不久他在姜思達的節(jié)目《近三天可見》中說到了一件事。
姜思達問:你節(jié)目中的放聲大笑,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池子遲疑了一下,講了一件從未說過的往事。
十七歲那年,他媽媽突發(fā)腦癌,后來沒法治,做手術(shù)也沒用,只能在家“等死”。
高中畢業(yè)那兩年,他啥也沒干,天天在家給媽媽做飯,媽媽是他情感上最近的人。
他眼睜睜看媽媽開始走不穩(wěn),慢慢地站不起來了,到后來連手都抬不起來了。
最終,媽媽在《吐槽大會》第二季第二集的前一天去世。
從那之后,池子幾乎沒哭過,他說,沒什么事能再觸動我的內(nèi)心。
他從來不說這件事,在節(jié)目里不說,私下里也不說。
我們都知道池子沒上過大學(xué),卻不知道背后還有這樣的原因。
雖然沒上大學(xué),但是池子比同齡人都成熟,那些上大學(xué)的同學(xué)迷茫了,會來找他幫忙開導(dǎo)。
池子是95后,今年也不過24歲,他卻不得不成熟,不得不拼命。
做子女的,不管成長到幾歲,都覺得自己依舊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面對風(fēng)暴時,習(xí)慣躲在父母身后。
不管收獲多少成就,都不如來自父母的肯定,萬千光環(huán),也不如父母輕輕拍一下肩膀。
失去父母羽翼的孩子,同時也失去了世上最關(guān)注的他的那束目光。
04
距離馬航MH370失蹤事件已經(jīng)過去5年了。
知乎上關(guān)于馬航事件的問題,迄今還有人在守護,還有一些人從未放棄尋找真相。
知乎用戶@六路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2014年3月8號,徐京紅的母親搭上馬航MH370客機,從此下落不明。
從那天起,徐京紅的人生被改寫了。
8歲的兒子有時問她,“媽媽,你找到姥姥了沒有”,她會止不住崩潰大哭。
日子一天天過去,找到母親的希望越發(fā)渺茫,網(wǎng)上真真假假的消息讓她心力交瘁。
從前溫柔的媽媽不見了,她變得情緒化和暴躁,從不抽煙的她現(xiàn)在甚至煙不離手。
丈夫忍不住說:“你也是一個母親啊?!?/p>
她說:“可現(xiàn)在母親失去自己的媽媽,她也想自己的媽媽啊?!?/p>
后來她在手臂上紋了一架飛機,飛機呈降落的姿勢,朝向她的心房,她說以后要再紋兩條跑道,這樣更能安全返回了。
有人說,媽媽在時,不覺得“孩子”是一種榮譽稱號,媽媽沒了,才知道這輩子孩子已經(jīng)做完,下輩子做孩子的福分還不知道有沒有資格再輪到。
父母尚在,也昭示著生命的黃昏離我們還很遠,在生命的正午,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05
在《父母離去前你要做的55件事》這本書中,有一個公式曾戳中無數(shù)人。
假使你父母現(xiàn)在60歲,余下壽命是20年。
你沒有跟父母同住,你每年見到父母的天數(shù),大概是6天,每天相處時間大概是11小時。
那么,你和父母可以相處的日子只剩:20年×6天×11小時=1320小時。
也就是說,你和父母相處的日子只剩下55天了。
我們總以為還有時間,可其實哪兒有那么多時間,父母和子女注定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我們習(xí)慣了他們的存在,竟忘記了他們也會離開,沒有了父母,就再沒有人能毫無保留地愛我們了。
那時候,天地偌大,卻只剩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趁一切還來得及,多給父母打幾個電話,和他們重復(fù)那說了幾百遍的“廢話”。
趁一切還來得及,多回家看看,吃一頓媽媽親手做的菜,勸爸爸少抽點煙。
趁一切還來得及,世界那么大,帶父母也去看看,多拍些照片。
畢淑敏在《孝心》一文中說:
“我相信每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宏愿,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擊的脆弱?!?/p>
父母的愛,并不是你一回頭,永遠都在那里的,怕只怕,時間走得太快。
趁一切都來得及。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5.0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