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種動物!!!!最近的研究表明世界動物大全,全世界的昆蟲可能有1000萬種,約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半。但目前有名有姓的昆蟲種類僅100萬種,占動物界已知種類的2/3- 3/4。由此可見,世界上的昆蟲還有90%的種類我們不認識;按最保守的估計,世界上至少有300萬種昆蟲,那也還有200萬種昆蟲有待我們去發(fā)現、描述和命名?,F在世界上每年大約發(fā)表1000個昆蟲新種,它們被收錄在《動物學記錄(Zoological record)》中,所以,該雜志是從事動物分類的研究人員必須查閱的檢索工具。
在已定名的昆蟲中,鞘翅目(甲蟲)就有35萬種之多,其中象甲科最大,包括6萬多種,是哺乳動物的10倍。鱗翅目(蝶與蛾)次之,有約20萬種。膜翅目(蜂、蟻)和雙翅目(蚊、蠅)都在15萬種左右。下圖是動物界不同類群已知種的相對數量。
昆蟲不僅種類多,而且同一種昆蟲的個體數量也很多,有的個體數量大得驚人。一個螞蟻群可多達50萬個體。一棵樹可擁有10萬的蚜蟲個體。在森林里,每平方米可有10萬頭彈尾目昆蟲。蝗蟲大發(fā)生時,個體數可達7~12億之多,總重量約1250~3000噸,群飛覆蓋面積可達500~1200公頃,可以說是遮天蓋日。
要準確說出地球上的動物有多少種,恐怕連專家也不敢保證,因為對動物的了解,也是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fā)現,隨著對自然的不斷認識,而不斷積累的。
中國是世界上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全國約有脊椎動物6266種,其中獸類約500種,鳥類約1258種,爬行類約376種,兩棲類約284種,魚類約3862種,約占世界脊椎動物種類的十分之一。另有無脊椎動物5萬余種、昆蟲15萬種。
鳥綱(AVES)全世界現有鳥類8千7百余種,我國有1183種。絕大多數營樹棲生活。少數營地棲生活。水禽類在水中尋食,部分種類有遷徙的習性。主要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國內的種類多分布于西南、華南、中南、華東和華北地區(qū)。鳥類體表被羽毛覆蓋,前肢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
鳥類是由古爬行類進化而來的一支適應飛翔生活的高等脊椎動物。它們的形態(tài)結構除許多同爬行類外,也有很多不同之處。這些不同之處一方面是在爬行類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具一系列比爬行類高級的進步性特征。如有高而恒定的體溫,完善的雙循環(huán)體系,發(fā)達的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以及與此聯(lián)系的各種復雜行為等;另一方面為適應飛翔生活而又有較多的特化,如體呈流線型,體表被羽毛,前肢特化成翼,骨骼堅固、輕便而多有合,具氣囊等。這一系列的特化,使鳥類具有很強的飛翔能力,能進行特殊的飛行運動。由于鳥類在形態(tài)構造方面有上述一系列的高級特征,又有很強的飛翔能力,能進行快速的飛行運動,使之種類繁多,遍布全球,成為脊椎動物中僅次于魚類的第二大綱。 屬于脊椎動物亞門。它們的身體構造和生理機能比兩棲類更能適應陸地生活環(huán)境。身體已明顯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部。頸部較發(fā)達,可以靈活轉動,增加了捕食能力,能更充分發(fā)揮頭部眼等感覺器官的功能。骨骼發(fā)達,對于支持身體、保護內臟和增強運動能力都提供了條件。用肺呼吸,心臟由兩心耳和分隔不完全的兩心室構成,逐步向把動脈血和靜脈血分隔開的方向進化。大腦結構比兩棲類有了進一步發(fā)展,感覺器官也增加了復雜程度,功能增強。
在爬行動物的生殖發(fā)育過程中,卵的結構和胚胎發(fā)育也出現一些變化,卵外包著堅硬的石灰質外殼,能防止卵內水分的蒸發(fā),同時是體內受精,擺脫了生殖發(fā)育中受精時對水的依賴;胚胎發(fā)育中出現羊膜和羊水,胚胎可以在羊水中發(fā)育,既可防止干燥,又能避免機械損傷。
爬行動物在中生代很繁盛,幾乎遍布全球,恐龍就是當時的代表。以后由于氣候和地殼的變動,絕大多數種類滅絕。現存種類約5000多種,常見的有蜥蜴、蛇、龜、鱉、鱷魚等。
爬行綱是體被角質鱗或硬甲、在陸地繁殖的變溫羊膜動物(Amniota)。是一支從古兩棲類在古生代石炭紀末期分化出來產羊膜卵的類群,它們不但繼承了兩棲動物初步登陸的特性,而且在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以及適應陸地生活和繁殖等方面,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爬行類是真正的陸棲脊椎動物,同時古爬行類還是鳥、獸等更高等的恒溫羊膜動物的演化原祖,因此,本綱動物在脊椎動物進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爬行綱在地質史的中生代曾盛極一時,種類和數量極其繁多,在中生代的末期出現衰退?,F存種類只包括鱷、龜、蜥蜴和蛇等動物。其中個體最大的是產于亞洲東南部的網蟒(Python reticulatus),全長可達9.9m,而最小的蜥蜴為斑點圓趾虎(Sphaerodactylus argus),全長卻只有36mm。除南極地區(qū)外,分布幾乎遍及全球而尤以南半球的種類更為繁多,能棲息于平原、山地、森林、草原、荒漠。海洋和內陸水域等各種生活環(huán)境,少數幾種蜥蜴(西藏沙蜥 Phrynocephalus theobaldi、紅尾沙蜥 P. erythrurus)的最高垂直分布點可達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寒漠地帶。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