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食品安全的認識有很多角度,本節(jié)內容首先說明食品安全的認識為什么難以達成一致,其次解讀如何在法律上定義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既是科學判斷也是價值判斷1、科學判斷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指出所有的物質都是有毒的,安全與否取決于劑量。對此,在沒有科學手段之前,安全保障往往是類似神農嘗百草的經驗積累,而借助科學的手段,安全有了精確的定義,即閾值的確定,但這一安全也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其相對性可能是針對人群而言,也可能是在一定的時期內,而任何所謂安全的物質在沒有節(jié)制的使用之后也會有毒性。就安全的科學判斷而言,一般包括食品的物理性安全、化學性安全和微生物性安全,就科學的內容來說并不是我的研究范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安全認識過程有一個歷程,以美國為例,于1906年制定的第一部食品法主要是應對食品的摻假摻雜問題,即針對的化學性安全。
然后目前美國最為主要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微生物性的安全,即有李斯特桿菌或者沙門氏菌導致的食品安全事故。這一轉變與食品工業(yè)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參照之下,中國目前多發(fā)的食品安全事故主要是濫用化學物質所致,然后中國經濟發(fā)展迅速,食品工業(yè)也是如此,有關微生物型的安全也應該加以關注。在這個方面,消費者的認知是滯后的,因此需要監(jiān)管者和生產者有預見性的加以改進,而不是在食源性事故多發(fā)之后才來應對。
2. 價值判斷盡管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是在科學研究中也有很多難以達成一致的問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便國際層面試圖通過確立科學原則促進食品監(jiān)管的協(xié)調,依舊無法解決一些有關食品安全的爭端問題,典型的案例就是歐美針對生產激素的貿易爭端。而事實上,有關食品安全的爭端更多的是出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考慮。
因此食品安全也是一個價值判斷,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科學評估的結果,也會涉及一些非科學的考慮。如果說科學的作用在促進食品安全的統(tǒng)一認識,即便一就有些爭端,但一旦涉及到價值判斷,那么食品安全的統(tǒng)一認識又往往成了不可能。
然而,食品與文化、經濟、政治又密切聯(lián)系,因此價值判斷是無法撇離的。從這個層面來說,食品安全標準的確定是一個妥協(xié)的產物就能理解了。
此外,在這個問題上需要進一步厘清的是食品安全、衛(wèi)生、質量、營養(yǎng)等相關概念。尤其是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的關系,前者是食品入市的基本要求,可以說在食品安全面前人人平等。
但是食品質量是通過食品的增值來實現的,期間添加的各類價值可以因人而已或者因地而異,因此對于食品安全和食品質量應該有不同的監(jiān)管方式,而不能混為一談。二、食品的物質、過程和信息安全既然食品安全的認識難以達成一致,那么法律上如何實現對食品安全的保障呢?從內容上來說,食品安全的保障應該通過物質、過程、信息三個方面來實現。
首先,食品都是物質構成的,包括原料、添加劑、殘余物質、包裝等接觸物質以及其他相關投入甚至污染物。對于這些物質的安全性,最基本的就是通過許可確定哪些可以用于食品,然后就是限量,確保其安全使用的范圍,最后也有禁止的要求,例如致癌物質是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
其次,食品的生產過程也需要確保安全,包括生產環(huán)境的衛(wèi)生要求以及生產工藝的安全性。在此,盡管《屠場》一書中令人作惡的生產場景在某些小作坊內依舊存在,但是食品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已經發(fā)生變化,相關的衛(wèi)生要求已經不再僅僅只是生產干凈的廠房或者員工的健康情況,更多的是與微生物污染預防相關,因此HACCP已經被運用食品的生產。
而針對工藝,一方面是一些傳統(tǒng)的工藝是否符合現代的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是各類新興的生產方式例如輻射、轉基因技術等安全性是否得到確定。最后,就是信息的安全。
相比上述的兩個內容,這應該是一個新的考慮。雖然也有相關的標簽要求,但是把它上升為安全的考慮,可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一方面,現在食品的生產方式如果不借助信息的獲取消費者根本無法獲知其成分。對此,對于沒有信息標注或者胡亂標注的產品也應該納入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范圍。
另一方面,信息的獲取對于安全也有意義,對于過敏物質的標注就是一個安全的考慮。當然上述三個方面的分類在食品法的安排中也有各國差異,例如轉基因到底是物質類的監(jiān)管還是一個涉及方式的過程監(jiān)管。
作為物質,其跟傳統(tǒng)的物質具有等同性因此無需加以例外監(jiān)管。然后作為一個生產方式,無疑是不同于傳統(tǒng)的,因此需要將其歸入新食品的監(jiān)管范圍內。
第二節(jié):食品安全的責任從自給自足到食品生產消費的相分離,食品安全的保障就介入了諸多人員。隨著食品生產鏈的日益復雜,食品安全保障越來越強調責任的共享,包括從農產到餐桌這一過程中所有涉及的人員。
盡管每一個人的責任都不相同,但是對于確保食品安全都是必要的。對此,本節(jié)主要討論這一責任的分配和落實。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對于責任的落實,需要明確每一個角色的責任所在。
首先,食品生產者是第一責任人。之所以食品生產者是第一責任人是因為他們就在生產的前線,對于危害的分析和預防都具有優(yōu)先性、專業(yè)性。
對于這一。
《食品衛(wèi)生法》 (一) 簡答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于哪年頒布實施的? 答:1995年。
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wèi)生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對人體的危害,保證食品衛(wèi)生,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增強人民體質。 3. 哪個部門主管全國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工作? 答: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
4.《食品衛(wèi)生法》中對食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yǎng)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5. 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必須符合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哪些標準? 答:營養(yǎng)、衛(wèi)生標準。
6. 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定義是什么? 答:指一切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單位或者個人,包括職工食堂、食品攤販等。 7.《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與使用后必須符合什么要求? 答:使用前必須洗凈、消毒;用后必須洗凈,保持清潔。
8.《食品衛(wèi)生法》第八條規(guī)定,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包裝、工具設備和條件必須符合什么要求,防止食品污染? 答:安全、無害、保持清潔。 9.《食品衛(wèi)生法》第八條規(guī)定,直接入口的食品的包裝材料應符合什么要求? 答:無毒、清潔。
10. 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用水必須符合什么標準? 答:國家規(guī)定的城鄉(xiāng)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11.《食品衛(wèi)生法》第八條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經常保持個人衛(wèi)生,在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時,必須使用什么? 答:售貨工具。
12. 拒絕、阻礙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人員依法執(zhí)行公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應由公安機關依據什么規(guī)定進行處罰? 答:《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13.《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在何種情況下,禽、畜、獸、水產動物及其制品是禁止生產經營的? 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14. 食品生產經營的定義是什么? 答:指一切食品的生產(不包括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采集、收購、加工、貯存、運輸、陳列、供應、銷售等活動。 15. 食品不得加入藥物,但是哪些情況除外? 答:按照傳統(tǒng)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yǎng)強化劑加入的除外。
16. 對以暴力、威脅手段阻礙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應由哪個部門追究何種責任? 答: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7.《食品衛(wèi)生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應當符合什么要求? 答:便于清洗和消毒。
18.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中哪兩個環(huán)節(jié)必須有衛(wèi)生行政部門參加? 答:設計審查和工程驗收。 19. 食品國家衛(wèi)生標準由哪個部門制定? 答: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
20. 未制定國家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哪個部門可以對其制定地方衛(wèi)生標準? 答: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 21. 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的哪些行為,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答: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或者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2. 未取得衛(wèi)生許可證或偽造衛(wèi)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給予什么處罰? 答: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23.《食品衛(wèi)生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應當健全什么制度? 答:本單位的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
24.《食品衛(wèi)生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應當配備什么人員? 答:專職或者兼職食品衛(wèi)生管理人員。 25. 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生產經營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應予何種處罰? 答:責令停止生產經營,銷毀導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26.《食品衛(wèi)生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食品包裝標識必須符合什么要求?答:清楚,容易辨識。 27.《食品衛(wèi)生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食品、食品添加劑的產品說明書,不得有怎樣的宣傳內容? 答:夸大或者虛假的。
28. 涂改、出借衛(wèi)生許可證的,按照《食品衛(wèi)生法》的規(guī)定應予何種處罰? 答:收繳衛(wèi)生許可證,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百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9. 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應予何種處罰? 答: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30. 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答: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òú≡瓟y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食品衛(wèi)生的疾病的,不得參加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1. 衛(wèi)生許可證發(fā)放管理辦法由哪個部門制定? 答: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
32. 食品生產者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規(guī)定造成何種后果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答: 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或者因其他違反《食品衛(wèi)生法》。
個人必答題:(24 題) 1、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撥打全國消費者申訴舉報 統(tǒng)一電話,這個號碼是什么?(12315) 2、在銷售散裝食品時銷售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明,操作時須戴什么? (口罩、手套、帽子) 3、在中國境內市場銷售的進口食品,必須使用哪種標識?(中文) 4、食品標簽上必需標注的內容是什么?(保質期、生產日期、詳細的廠址及企 業(yè)名稱) 5、提供給消費者的所有預包裝食品標簽的產品配料表中必須標明的具體名稱是 什么?(防腐劑、甜味劑、著色劑) 6、辨別是否是含碘鹽時,可將鹽撒在淀粉溶液或切開的馬鈴薯切面上。
出現什么 顏色時是含碘鹽?(如顯出藍色,是含碘鹽) 7、什么的濫用是劣質兒童食品中化學污染的主要問題?(食品添加劑:) 8、在某些洋快餐中有一種致癌物質存在于炸薯條、薄脆餅、烤豬肉、水果甜品 上的棕色脆皮等煎炸食品中,這種致癌物質它是什么?(丙烯酰胺) 9、食品的貯存包括冷藏和冷凍兩種方式,那么食品冷藏貯存溫度是指多少度? (4-10℃) 10、我們實驗小學也成立了維權組織,你知道是什么組織嗎?(青少年維權崗) 11、請說出一種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純牛奶) 12、食品的儲存和加工方式不當會產生有害物質,世界公認的在食品中可產生 的三大致癌物質是黃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黃曲霉毒素多存在于什么食 品中?(發(fā)霉的玉米) 13、食品加工、烹調過程中致癌物苯并芘的污染主要發(fā)生在什么食品中?(煙 熏和烘烤食品中) 14、長期使用什么器具作為食品容器會引發(fā)老年癡呆癥等疾病?(鋁制品) 15、發(fā)芽馬鈴薯的主要有害物質是什么?(龍葵素) 16、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的標志是什么?(QS 標志) 17、在賓館客房中使用的肥皂無廠名、廠址。賓館的這種行為是否違反《產品 質量法》的規(guī)定》? ( 違反 ) 18、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工業(yè)產品,必須符合什么標準? (保 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 19、校園周圍幾百米以內不得開辦電子游藝廳? ( 200 米) 20、產品自售出之日起 15 日內,發(fā)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什么三包服務? (換貨或修理) 21、消費者向經營者購買商品后,還應該向經營者索取什么?(購貨憑證) 22、、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什么宣 傳?(引人誤解的虛假的宣傳) 23、2007 年消費年主題是什么?(消費和諧) 24、吃鹽可以長力氣,對人體健康也有好處。
要提倡多吃鹽,這種說法是否準 確?(不正確) 搶答題:(26 題) 1 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什么?( C ) A、生產日期 B、安全使用期 C、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2、下列哪些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 A ) A、散裝餅干 B、瓶裝可口可樂 C、瓶裝醬油 3、在超市內張貼了一份顧客須知,其下列哪一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 法》? ( C ) A、提醒消費者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財物 B、要求顧客存包 C、超市在必要時有權對顧客所帶的物品進行檢查 D、要求顧客在其指定的交款處付款 4、以下單位中有權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jiān)督的是? ( A ) A、消費者協(xié)會 B、工商行政管理局 C、行業(yè)協(xié)會 D、任何單位和個人 5、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誰要求賠償? ( A ) A、營業(yè)執(zhí)照的持有人 B、生產者 C、供貨商 6、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什么樣的行為,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 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 一倍? ( A ) A、欺詐 B、被消費者投訴 C、違法經營 D、強迫消費者消費 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國家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時,應 當聽取誰的意見和要求? ( A ) A、消費者協(xié)會 B、消費者 C、有關行政部門 D、經營者 8、“百挑不厭”的商業(yè)口號,與消費者行使什么的權利相吻合?( A ) A、自主選擇權 B、人格尊嚴受尊重權 C、知情權 9、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的商品質劣價高、缺斤短兩,侵害了消費者的什么權 利? ( A ) A、公平交易權 B、知情權 C、獲知權 10、消費者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所進行的批評、檢舉和控告的行為,是其行 使什么權利的表現? ( B ) A、批評權 B、監(jiān)督權 C、檢舉權 D、控告權 11、商品保質期和保存期哪一個更長? ( B ) A、保質期 B、保存期 12、一位衣著破舊的消費者在某商場,看中一個 1200 多元的臺燈,要求售貨員 拿過來看一下 售貨員不僅不拿 還對其冷嘲熱諷 售貨員這種行為違反了什么? 。 , 。
(C) A、接受消費者監(jiān)督的義務 B、提供商品和服務真實信息的義務 C、不得侵犯消費者人格權利的義務 1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消費者可 以向誰要求賠償? ( C ) A、參展者 B、組織者 C、舉辦者 14、在保修期內多少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 貨? (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15、消費者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了財產損失,他向商家提出。
一、什么是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是指食品質量狀況對食用者健康、安全的保證程度。
包括三方面內容: 一是食品的污染導致的質量安全問題。例: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等。
二是食品工業(yè)技術發(fā)展所帶來的質量安全問題。如: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配劑、介質以及輻射食品、轉基因食品等。
三是濫用食品標識。例:偽造食品標識、缺少警示說明、虛假標注食品功能或成分、缺少中文食品標識(進口食品)等。
二、什么叫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是指為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具備規(guī)定條件的生產者才允許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具備規(guī)定條件的產品才允許生產銷售的一種行政監(jiān)管制度。它是一項行政許可制度。
制度建立的原則是事先保證和事后監(jiān)督相結合、政府監(jiān)管和企業(yè)自律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它主要包括三項基本內容: 1、食品生產企業(yè)必備條件審查制度:在國內加工銷售食品的企業(yè),必須具備保證產品質量的必備條件,并按規(guī)定程序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后方可生產食品; 2、強制檢驗制定:食品生產企業(yè)必須履行法律義務,產品經檢格后方可出廠銷售; 3、食品質量安全標志制度:檢驗合格出廠銷售的食品必須在其包裝上加?。ㄙN)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即“QS”標志。
三、目前必須標注QS標志的食品有哪些? 第一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5類,分別是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醋。 第二批必須標注QS標志的食品共分10類,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餅干、罐頭食品、冷凍飲品、膨化食品及速凍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須標注QS的食品共分13類,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葉、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黃酒、醬腌菜、蜜餞、炒貨、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產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四、如何判別偽劣食品? 偽劣食品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但人們在日常購物時卻難以識別。《偽劣食品防范“七字法”》,以通俗易懂易記的方式引導消費者強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以期使偽劣食品因缺乏市場而退出市場。
防范“七字法”:即防“艷、白、反、長、散、低、小”。 一防“艷”。
對顏色過分艷麗的食品要提防,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蠟果一樣又大又紅又亮、咸菜梗亮黃誘人、瓶裝的蕨菜鮮綠不褪色等,要留個心眼,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 二防“白”。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面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
三防“長”。盡量少吃保質期過長的食品,3℃貯藏的包裝熟肉禽類產品采用巴氏殺菌的,保質期一般為7—30天。
四防“反”。就是防反自然生長的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能對身體產生影響。
五防“小”。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業(yè)的產品,這類企業(yè)的食品平均抽樣合格率最低,觸目驚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這些企業(yè)出現。
六防“低”。“低”是指在價格上明顯低于一般價格水平的食品,價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貓膩”。
七防“散”。散就是散裝食品,有些集貿市場銷售的散裝豆制品、散裝熟食、醬菜等可能來自地下加工廠。
如何識別食品標簽(一)、普通食品1、必須標注的內容: 食品標簽必須按照《食品標簽通用標準》正確標注各項內容。包括食品的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制造者、及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貯存指南、質量等級、產品標準號、保質期等。
2、標簽內容齊全,標簽內容完整、規(guī)范和真實。3、保質期和保存期的區(qū)別保質期是指最佳食用期,在標簽上規(guī)定的條件下,保持食品衛(wèi)生質量和營養(yǎng)的期限。
在此期限內,食品完全適于銷售,并符合標簽內容和產品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衛(wèi)生質量;超過此期限,在一定的時間內食品仍然可以食用的。保存期是指推薦的最終食用期,在標簽上規(guī)定的條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終日期;超過此期限,,產品的質量可能發(fā)生變化,食品不再適于銷售和食用。
(二)、特殊營養(yǎng)食品標簽1、名稱:是指通過改變食品的天然營養(yǎng)素的成分和含量的比例,以適應某些特殊人群營養(yǎng)需要的食品。主要包括嬰幼兒食品、營養(yǎng)強化食品、調整營養(yǎng)素的食品(如低糖、低鈉、低蛋白食品)。
2、特別規(guī)定:除了規(guī)定一般的項目外,還必須標注該產品在保質期內所保證的熱量數值和營養(yǎng)素含量。3、不得標注的內容包括:對某種疾病有“預防”或“治療”作用:“延年益壽”、“返老還童”“白發(fā)變黑發(fā)”“抗癌治癌”或其他類似用語:在食品名稱前后,冠以藥物名稱或以藥物圖形及名稱暗示療效、保健功能或其他類似作用。
(三)、保健食品標簽1、內容規(guī)定: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審批,獲得國家保健食品批準證書的保健食品,其標簽和說明書必須標明的內容包括保健功能作用和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適宜的食用量、貯存方法、功效成分的名稱及含量(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不能明確功效的,則必須標明與保健功能有關的原料名稱)、保健食品批準文號、保健食品標志及有關標準或要求所規(guī)定的標簽內容。2、保健功能的宣傳:只能在保健食品批準的范圍內進行宣傳或在食品標簽上標注,不得隨意夸大保健功能。
3、特別規(guī)。
第一題是選C乳糖酶 2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因為比較容易得(旋毛蟲病 ) 3亞硝酸鹽屬劇毒類化學物質,又叫工業(yè)用鹽,如酸菜中就含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吃酸菜時最好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4C對于使用有機磷農藥的果蔬,可以使用(堿水中浸泡 )方法去除農藥殘留 18。
全球報道最多、各國公認的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是( 沙門氏菌) 5B食品加工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生熟食品的流通通道要分開,如果不能分開應該(由低污染區(qū)向高污染區(qū)流通 ) 6針對當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國政府決定,從2007年8月23日起在全國范圍開展為期( 4 )個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這是一場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維護中國產品信譽和國家形象的特殊戰(zhàn)役 7以下哪種食品可以食用(變綠的豆芽) 8北京市為了保證奧運食品安全,構建了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三大體系,包括( 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組織網絡體系,食品安全責任體系,) 9為預防中毒不要大量食用(各種生的果核仁,生木薯) 10蜂蜜中有部分結晶析出時說明蜂蜜已經開始變質(錯 ) 11紅心鴨蛋為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為使鴨蛋心變紅,可以在鴨飼料中加入蘇丹紅(錯) 。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7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