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面你可以劃一下人過馬路呀,一下標志用語7、主動宣傳交通安全法規(guī),積極參加交通安全社會公益活動 行車安全歌謠 出車之前講安全,遵守法規(guī)保平安。
開車之前要檢查,細心觀察除隱患。 車動之前先鳴笛,防止車輛出問題。
車速千萬不能快,十次事故九次快。 中速行駛好處多,千萬不能開飛車。
轉彎之前要注意,謹慎駕駛不麻痹。 減速鳴號靠右行,莽撞容易出險情。
兩車相會講禮貌,禮讓三先要作到。 下坡首先讓上坡,空車應該讓重車。
超車之前先鳴號,道路不寬不能超。 強行超車危險大,賭氣開車更可怕。
城鎮(zhèn)車馬行人多,行車牢記守規(guī)則。 判斷情況要準確,處理問題要靈活。
火車道口易闖禍,一慢二看三通過。 簡易公路小橋多,不要橋上來會車。
山路崎嶇險情多,注意轉彎和會車。 下山不要放空擋,上山不要急沖坡。
下雨行車條件差,容易打滑最可怕。 方向油門運用好,防止車輛兩邊跑。
冰雪路滑車似船,處理情況要提前。 風雪雨霧視線暗,車速一定要減慢。
夜間行車視線差,燈光不好有危險。 急事行車莫慌張,精心駕車莫莽撞。
前后左右勤照看,穩(wěn)住油門別蠻干。 以上經驗用血換,行車安全在心間。
為了你我他幸福,開車一定要安全。 一、行走須知 1、行人須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 2、行人不準在車行道 上追逐、猛跑,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猛拐橫穿; 3、不準在道 路上扒車、追車,不準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4、不準在公路上玩耍、嬉鬧; 5、學齡前兒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年人帶領; 二、乘車須知 1、不準在道路中間招呼車輛; 2、機動車在行駛中不準將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出窗外;3、乘車時,不準站立,不準在車內吃東西; 4、不強行上下車,做到先下后上,候車要排隊,按秩序上車;下車后要等車輛開走后再行走,如要穿越馬路,一定要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穿行; 5、不乘坐超載車輛,不乘坐無載客許可證、運動證的車輛; 三、騎車須知 1、未滿十二周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 2、拐彎前須減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準突然拐彎; 3、不準雙手離把,不準攀扶其他車輛或手中持物; 4、不準車輛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競駛; 5、要經常檢查車子性能,響鈴、剎車或其他部件有問題時不能騎車,應及時修理; 6、不準撐傘騎車,不準騎車帶人; 7、不準在道路上學騎車; 8、不準在車行道上停車或與機動車爭道搶行; 應急事件處理 上下樓梯,安全第一;不要追逐,不可擁擠。
打鬧玩耍,危險游戲;生命可貴,倍加珍惜。 通過走道,不可擁擠;上操下操,特別注意。
不追不鬧,不急不躁;靠右慢行。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君臨天下
關注安全、珍愛生命、共享平安
前言
預防事故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認識事故的特點,掌握事故發(fā)生規(guī)律,是預防事故必不可少的條件。要真正做到預防和控制事故,必須在安全的基礎上強化安全意識和提高安全能力,清除安全隱患。任何事故的發(fā)生,都有一個起因、爆發(fā)、致害過程。
因此預防事故的關鍵是控制事故的起因,把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提高職工對各種危險因素的認識和預防放在首位,從根本上杜絕危險源,從而達到預防和控制事故的放生。
消防安全小常識
一、火災發(fā)生后應如何報警?撥打“119”火警電話向公安消防隊報警。
二、發(fā)生火災切勿慌張必須堅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則,
三要:
要熟悉自己辦公場所的環(huán)境;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要警惕煙毒的侵害。三救:
選擇逃生通道自救;結繩下滑自救;向外界求救。
三不:
不乘普通電梯;不輕易跳樓;不貪戀財物。
三、逃生時如何避免火和煙的危害。
1、用濕毛巾掩口鼻,降低姿勢,減少濃煙的吸入。
2、在逃生途中經過火焰區(qū),應先弄濕衣物或者以濕棉被、地毯裹在身上迅速通過。
3、煙霧彌漫中可采用彎腰底姿逃生。并貼墻邊前進,以免錯失方向。
4、火災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背后的門,它能降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2
AQ156--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AQ156-01-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從業(yè)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AQ156-02-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概念
AQ156-03-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安全生產的方針與原則
AQ156-04-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安全生產的殺手:三違現(xiàn)象
AQ156-05-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常見不安全行為
AQ156-06-企業(yè)員工安全生產知識掛圖 作業(yè)安全基本守則
如果你讀小學就用下面的!(初中的我也有)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jié)和適當休息的作用。
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l.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要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xù)上課時不疲勞、精力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fā)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游戲時如何保證安全? 游戲是同學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在游戲中也要樹立安全觀念: 1.要注意選擇安全的場所。要遠離公路、鐵路、建筑工地、工廠的生產區(qū);不要進人枯井、地窖,防空設施;要避開變壓器、高壓電線;不要攀爬水塔、電桿、屋頂、高墻;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糞坑、沼氣池等。
這些地方非常容易發(fā)生危險,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2.要選擇安全的游戲來做。
不要做危險性強的游戲,不要模仿電影、電視中的危險鏡頭,例如扒乘車輛、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磚石等互相投擲、點燃樹枝廢紙等。這樣做的危險性很大,容易造成預料不到的惡果。
3.游戲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游戲的時間不能太久。
這樣容易過度疲勞,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戲,天黑視線不好,人的反應能力也降低了。
容易發(fā)生危險。 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
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qū)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guī)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
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guī)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
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裝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fā)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jié)或后腦。
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使雙手握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械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fā)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
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guī)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消防防火類 1、基本要求:小學生不得玩火。
一是不得帶火柴或打火機等火種;二是不得隨意點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處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場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許將點燃的鞭炮亂扔。在火災現(xiàn)場,小學生等未成年人要堅持先逃生的原則。
2、火災的處理辦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張,應根據火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如果炒菜時油鍋起火,迅速將鍋蓋緊緊蓋上,使鍋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滅,不可用水撲救。 房間內起火時,不能輕易打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形成大面積火災。
紙張、木頭或布起火時,可用水來撲救,而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時,則用土、沙泥、干粉滅火器等滅火。 若火勢已大,必須立即報火警。
被火圍困時,應視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脫離險境。如俯下身體,用濕布捂鼻。
3、發(fā)生火災應如何報警? 如果發(fā)現(xiàn)火災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報警,這樣才能及時撲救,控制火勢,減輕火災造成損失。火警電話的號碼是 119。
這個號碼應當牢記,在全國任何地區(qū),向公安消防部門報告火警的電話號碼都是一樣的。格根據這個號碼,每年的11月9日,被確定為消防安全日。
不能隨意撥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在沒有電話的情況下,應大聲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鄰居、行人注意,協(xié)助滅火或報警。
4、遭遇火災如何正確脫險? 遭遇火災,應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減少人身傷亡損失: 1)一旦身受火災危脅,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地確定自己所處位置,根據周圍的煙、火光、溫度等分析判斷火勢,不要盲目采取行動。 2)身處平房的,如果門的周圍火勢不大,應迅速離開火場。
反之,則必須另行選擇出口脫身(如從窗口跳觶。
安全生產基礎知識,是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性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安全生產是指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了避免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事故而采取相應的事故預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證從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保證生產經營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相關活動。
擴展閱讀:
一、基本概念
1、安全泛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和不出事故的狀態(tài)。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是指不發(fā)生工傷事故、職業(yè)病、設備設施或財產損失的狀況。也就是指人員不受傷害、物不受損失。要保證生產作業(yè)過程中的作業(yè)安全就要努力改善勞動條件克服不安全因素杜絕違章行為防止發(fā)生傷亡事故。
2、事故就是造成死亡、疾病、傷害和財產損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就是以人為主體與能量系統(tǒng)關聯(lián)中突發(fā)的與人的期望和意志相反的事件也就是說事故就是意外的變故或災禍。
3、傷亡事故是指員工在勞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人身傷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4、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huán)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tài)。
5、危害辨識就是指識別危害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6、危險源就是危險的根源。是指可能導致人員傷亡或物質損失事故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危險源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發(fā)生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如電能、有毒化學物質等。第二類危險源是指導致能量或危險物質約束或限制措施破壞或實效故障的各種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為失誤和環(huán)境破壞因素。
7、安全生產安全生產是指為了使勞動過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傷亡事故、設備事故及各種災禍的發(fā)生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健康和生產作業(yè)過程的正常進行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從事的一切活動。
一、安全生產管理發(fā)展歷史 二、安全生產管理原理與原則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規(guī)律,既服從管理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又有其特殊的原理與原則。
安全生產管理原理是從生產管理的共性出發(fā),對生產管理工作的實質內容進行科學分析、綜合、抽象與概括所得出的生產管理規(guī)律。 安全生產原則是指在生產管理原理的基礎上,指導生產管理活動的通用規(guī)則。
(一)系統(tǒng)原理 1.系統(tǒng)原理的含義 系統(tǒng)原理是現(xiàn)代管理學的一個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系統(tǒng)理論、觀點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系統(tǒng)分析,以達到管理的優(yōu)化目標,即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理論和方法來認識和處理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所謂系統(tǒng)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部分組成的有機整體。任何管理對象都可以作為一個系統(tǒng)。
系統(tǒng)可以分為若干個子系統(tǒng),子系統(tǒng)可以分為若干個要素,即系統(tǒng)是由要素組成的。按照系統(tǒng)的觀點,管理系統(tǒng)具有6個特征,即集合性、相關性、目的性、整體性、層次性和適應性。
安全生產管理系統(tǒng)是生產管理的一個子系統(tǒng),包括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安全防護設備與設施、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范和規(guī)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信息等。安全貫穿于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安全生產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和涉及全體人員的管理。
2.運用系統(tǒng)原理的原則 (1)動態(tài)相關性原則。 動態(tài)相關性原則告訴我們,構成管理系統(tǒng)的各要素是運動和發(fā)展的,它們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制約。
顯然,如果管理系統(tǒng)的各要素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就不會發(fā)生事故。 (2)整分合原則。
高效的現(xiàn)代安全生產管理必須在整體規(guī)劃下明確分工,在分工基礎上有效綜合,這就是整分合原則。 運用該原則,要求企業(yè)管理者在制定整體目標和進行宏觀決策時,必須將安全生產納入其中,在考慮資金、人員和體系時,都必須將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考慮。
(3)反饋原則。反饋是控制過程中對控制機構的反作用。
成功、高效的管理,離不開靈活、準確、快速的反饋。 企業(yè)生產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在不斷變化,所以必須及時捕獲、反饋各種安全生產信息,以便及時采取行動。
(4)封閉原則。在任何一個管理系統(tǒng)內部,管理手段、管理過程等必須構成一個連續(xù)封閉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動,這就是封閉原則。
封閉原則告訴我們,在企業(yè)安全生產中,各管理機構之間、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間,必須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形成相互制約的回路,才能有效。 (二)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義 在管理中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為本有兩層含義:一是一切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本展開的,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管理層面上,離開人就無所謂管理;二是管理活動中,作為管理對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統(tǒng)各環(huán)節(jié),都是需要人掌管、運作、推動和實施。 2.運用人本原理的原則 (1)動力原則。
推動管理活動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須有能夠激發(fā)人的工作能力的動力,這就是動力原則。對于管理系統(tǒng),有3種動力,即物質動力、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
(2)能級原則?,F(xiàn)代管理認為,單位和個人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順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級,就像原子中電子的能級一樣。
在管理系統(tǒng)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級,根據單位和個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發(fā)揮不同能級的能量,保證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這就是能級原則。 (3)激勵原則。
管理中的激勵就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的刺激,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科學的手段,激發(fā)人的內在潛力,使其充分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就是激勵原則。
人的工作動力來源于內在動力、外部壓力和工作吸引力。 (4)行為原則。
需要與動機是人的行為的基礎,人類的行為規(guī)律是需要決定動機,動機產生行為,行為指向目標,目標完成需要得到滿足,于是又產生新的需要、動機、行為,以實現(xiàn)新的目標。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是防治人的不安全行為。
(三)預防原理 1.預防原理的含義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應該做到預防為主,通過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手段,減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從而使事故發(fā)生的概率降到最低,這就是預防原理。 2.運用預防原理的原則 (1)偶然損失原則。
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嚴重程度,都是隨機的、難以預測的。反復發(fā)生的同類事故,并不一定產生完全相同的后果,這就是事故損失的偶然性。
偶然損失原則告訴我們,無論事故損失的大小,都必須做好預防工作。 (2)因果關系原則。
事故的發(fā)生是許多因素互為因果連續(xù)發(fā)生的最終結果,只要誘發(fā)事故的因素存在,發(fā)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或遲或早而已,這就是因果關系原則。 (3)3E原則。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的原因可歸結為4個方面,技術原因、教育原因、身體和態(tài)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針對這4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3種防止對策,即工程技術(Engineering)對策、教育(Education)對策和法制(Enforcement)對策,即所謂3E原則。
(4)本質安全化原則。本質安全化原則是指從一開始和從本質上實現(xiàn)安全化,從根本上。
1.(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
(二)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四)完善安全生產條件。
2. (一)工作場所方面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二)生產設備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三)特殊的作業(yè)場所符合安全生產要求。
3. 職業(yè)性有害因素種類繁多,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生產工藝技
術的更新而改變。根據其性質,大體上分為四類:
1.物理性有害因素,包括異常氣象條件、噪聲、振動、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
2.化學性有害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塵。
3.生物性有害因素,包括生物源性應變源、細菌、病毒等。
4.不良生理心理性因素,包括人體工程問題、工作過度緊張、職業(yè)性心理緊張等。
4. 1)查領導,看對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2)查思想,看消防安
全工作的行動;(3)查組織,看消防活動情況和發(fā)揮的作用;(4)查制度,看
消防安全制度是否落到實處;(5)查火源,看用火、用電是否符合要求;(6)
查物資,看儲存的數量、環(huán)境是否恰當;(7)查建筑,看設計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
求;(8)查隱患,看是否進行了整改或已采取有效安全措施;(9)查消防設
施,看設備是否齊全,裝備是否完好;(10)查火災事故,看是否作出了處理或
處理是否妥當。
5.(1)對危險性較大的生產經營單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安全生產
管理人員提出了法定要求;(2)從業(yè)人員超過300人的企業(yè)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
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3)從業(yè)人員在300人以下的,應當配
備專職或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專業(yè)技術資格
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希望有幫助??!
書 名:安全生產管理知識
作 者:中國安全生產協(xié)會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版 次:2008-4-1
開 本:16開
ISBN號:9787500078807
書 名: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
作 者:中國安全生產協(xié)會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版 次:2011-5
開 本:16開
ISBN號:9787500078814
書 名:安全生產技術
作 者:中國安全生產協(xié)會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版 次:2011-5-1
開 本:16開
ISBN號:9787500078784
書 名: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
作 者:中國安全生產協(xié)會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版 次:2008-4-1
開 本:16開
ISBN號:9787500078791
1、生產現(xiàn)場有否“三違”現(xiàn)象。“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
員工現(xiàn)場操作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規(guī)程操作和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不同行業(yè)員工勞保用品配備和使用有不同的規(guī)定,如建筑工人要配備和使用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粉碎工要重點配備和使用防塵毒口罩,鉗工、機床工重點配備和使用防護皮鞋、防護眼鏡等。
2、車間、倉庫環(huán)境是否整潔,物資堆放是否有序。如氧氣瓶、乙炔瓶不能曝曬、倒立,兩種氣瓶不能同庫存放(通風較好的寬敞場所,可相距5米以外堆放)。
3、危險物品管理是否規(guī)范。劇毒品、爆炸品的管理是否做到“五雙”,危險化學品是否專庫存放,危險化學品是否有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等。
4、重點項目、重點設備設施是否安裝安全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
5、使用動火是否經過審批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擴展資料:
車間管理的基本原則:
1、統(tǒng)一領導和民主管理相結合的原則?,F(xiàn)代工業(yè)生產是建立在高度技術基礎上的社會化大生產,生產力水平越高,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嚴格實行統(tǒng)一領導。
2、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工作相結合的原則。職工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總是在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是在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或是從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活動中反映出來的。
所以車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結合經濟工作來做,才能服務于生產,才能確保經濟工作的社會主義方向,才能使車間生產活動順利進行,并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違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車間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安全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三章 從業(yè)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四章 安全生產的監(jiān)督管理 第五章 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fā)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以下統(tǒng)稱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鐵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規(guī)定的,適用其規(guī)定。 第三條 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遵守本法和其他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完善安全生產條件,確保安全生產。 第五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第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yè)人員有依法獲得安全生產保障的權利,并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生產方面的義務。 第七條 工會依法組織職工參加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維護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
第八條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支持、督促各有關部門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應當及時予以協(xié)調、解決。
第九條 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依照本法,對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jiān)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的部門依照本法,對本行政區(qū)域內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綜合監(jiān)督管理。 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jiān)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對有關的安全生產工作實施監(jiān)督管理。
第十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保障安全生產的要求,依法及時制定有關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并根據科技進步和經濟發(fā)展適時修訂。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zhí)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
第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生產知識的宣傳,提高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 第十二條 依法設立的為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服務的中介機構,依照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執(zhí)業(yè)準則,接受生產經營單位的委托為其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技術服務。
第十三條 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十四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和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第十五條 國家對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防止生產安全事故、參加搶險救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第十六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十七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下列職責: (一)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程; (三)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四)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五)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六)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第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并對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責任。
第十九條 礦山、建筑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guī)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yè)人員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yè)人員在三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托具有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專業(yè)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生產經營單位依照前款規(guī)定委托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的,保證安全生產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 第二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考核不得收費。
第二十一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yè)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