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傳統(tǒng)習俗,每到過年開始家家戶戶都會貼對聯迎接農歷新年。春節(jié)貼對聯除了喜慶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講究。
1、顏色的選擇注意:
在古時候對聯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古人貼春聯其作用是驅邪保平安?!兜湫g》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币驗樘夷镜念伾羌t的,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是選擇紅色的對聯貼在大門口,象征著吉祥和避邪的意思。
但是對聯其實有白、綠、黃三種,在古時候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輩家一般從當年起三年不帖紅春聯,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用藍紙,第三年用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故白藍黃三色的對聯俗稱“孝聯”、“孝春聯”或“丁憂聯”。
2、不同位置貼對聯:
貼對聯的位置是非常有講究,面對大門時,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在不同地方,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例如: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于家俱。
3、新年貼對聯的相關禁忌:
(1)、貼春聯的時間。
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里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春聯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貼,不過大多數人不是很講究。
(2)、春聯的張貼。
傳統(tǒng)習慣,春聯的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譬如,“紅梅含苞傲冬雪;綠柳吐絮迎新春”,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時序遞進關系,貼反了就錯了;從平仄看,通常尾字是三聲、四聲的(即仄聲)是上聯,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
如這副對聯的上聯尾字“雪”(“雪”的古韻為仄聲),下聯尾字“春”。也有極少數的對聯上聯尾字是平聲、下聯尾字是仄聲,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從春聯的內容上來判斷上下聯,通常都有因果、遞進或時序等關系,張貼前結合橫批認真讀聯,弄明白聯句的內容。
需要說明的是,自從豎式書寫改為橫式書寫后,原豎式從右往左的閱讀習慣也改為從左至右,那么春聯也可以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但特別要注意的是,橫批順序也須相應從左至右書寫和張貼。
(3)、春聯的尺寸大小。
為了協(xié)調,居民家的門戶以貼15-20厘米寬、長度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而商家鋪房店面則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30厘米左右、長度亦以超過門框一半的春聯為宜,這樣顯得協(xié)調、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機關大門,如果貼春聯的話,其春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長度也需超過門框的一半。
貼對聯有講究,按照傳統(tǒng)的貼法,如果橫批內容是從右往左排列的,遵照傳統(tǒng)的貼法比較好,即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但是由于現代的習慣,如果橫批內容是從左往右排列的,那么上聯在左,下聯在右也是可以的。
4、春聯一般貼到什么時候撕掉:
與貼春聯有比較集中的時間不同,摘春聯的時間各地差異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有整年說、過節(jié)說和自然脫落說三種主要類型。整年說。春聯有喜慶吉祥之意,所以“舊”春聯需等到來年貼春聯的時候才摘除并貼上新的春聯,寓意辭舊迎新,福運一年。在這一整年里,如果春聯有破損,需及時修補。
春聯作為驅趕“年獸”的法寶之一,待到“年”過完后,春聯就可以摘了。按各地民俗的不同,有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算作過完年的,也有農歷“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算過完年的等等。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出于市容市貌、物業(yè)管理等方面的考慮,一些地方和單位也有在春節(jié)長假期間或是春節(jié)長假之后摘除春聯的統(tǒng)一要求。
自然脫落就是把春聯貼上后就不顧不管,任憑春聯被風吹雨打,自然脫落。亦或看到春聯被風吹雨打后破爛不堪了,就直接摘掉。對于摘下來的春聯,還有“燒春聯”一說,就是將摘下來的舊春聯燒掉,寓意將所有的晦氣燒掉。
漢族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后,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漢族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漢族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等美麗的傳說故事。由于春聯在民俗里屬于祥物,所以也有很多地方不主張燒掉。
眼看就要過年了, 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
貼春聯有很多講究, 貼錯了可要被人笑話的。 抓緊時間, 好好了解一下貼春聯的禁忌吧。
一、上下聯勿貼錯 貼春聯時,經常有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區(qū)分上下聯的關鍵在最后一個字,上聯最后一個字應該是仄聲(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或壁柱區(qū)分。之所以這樣貼,是因為豎排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念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二、貼春聯的時間 民間傳說,春聯實際是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后,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三、“?!弊植豢呻S意貼 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貼“?!弊郑N“?!弊植皇嵌家怪N。 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
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焙汀凹{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以在這里貼的“?!弊直仨氄?。 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貼。
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弊?,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特殊情況時,比如過去一年中,家里有意外發(fā)生,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四、門神不要貼反 貼門神要注意兩張門上的人物臉是相對的,不要貼反了。老式建筑的大門都是對開的兩扇門,門神正好一邊貼一張。
現在的住房大都是單扇門,兩張門神只能貼在同一扇門上,粘貼時要注意位置的美觀大方。 自己寫對聯的親們 可以參考下面的模板哦! 五字春聯 上聯:彩鳳辭舊歲 下聯:金犬迎新春 上聯:犬守平安日 下聯:梅開如意春 上聯:春光明盛世 下聯:玉犬賀新年 七字春聯 上聯:雞年利事家家樂 下聯:犬歲發(fā)財戶戶歡 上聯:戍歲祝福萬事順 下聯:狗年兆豐五谷香 上聯:雞歲已添幾多喜 下聯:犬年更上一層樓 長聯春聯 上聯:雞司晨陽光燦爛前程似錦 下聯:犬守夜歲月崢嶸美景如春 離除夕越來越近了, 趕緊把春聯準備好, 貼的時候別忘了這些禁忌哦,。
貼春聯的忌諱
1、掌握好貼春聯的時間
貼春聯最好是除夕的早上6點-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氣,有著除舊布新的意思。
2、左右對聯都不要貼反了
在貼春聯的時候,往往很容易把上下聯貼錯位置,其實這個關鍵點就在于對聯的最后一個字。往往在對聯中我們就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區(qū)別對聯的左右聯。
第一種按照于音調來區(qū)別;第二種按照因果關系來劃分;第三種就是根據時間來區(qū)分,時間在前面的就是上聯,時間在后面的就是下聯;第四種就要按照空間范圍來分,一般小者的是前,大者的是在后面。
3、對聯內容的字不可重復
在對聯中的文字一般都是不可重復的,可以說是自古以來的一種規(guī)矩。但是在有些時候還是可以例外的,就比方“之”字,在上聯中已經帶有著“之”的話,下聯中對應的一些地方也是可以出現到“之”的,不過通常都是根據情況和對聯的寓意來規(guī)定的。
4、春聯倒貼有學問
例如財倒過來貼,是財到的意思,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所以財到過來貼,表示把財倒光光的意思。
從民俗上講,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東西的缸上貼“倒?!?,寓意福倒不出來,表達福滿之愿。像家里大門或公共場所,福字不能倒貼,否則會把福氣倒光。
禁忌一:左右聯勿貼錯
首先要區(qū)分門的上下首,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其次區(qū)分春聯的上下聯,按音調平仄分,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聲,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按因果關系分,“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按時間先后分,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
禁忌二:貼春聯的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二十四,寫大字”,這是流傳百年的民俗諺語,意思是過了臘月二十四,就可以寫春聯了,但什么時候貼春聯也是有講究的。其實貼春聯要選好時間,除夕下午到傍晚這段時間是最好的。除夕當晚,古人都有一個隆重的祭祀儀式,其實貼春聯,也是其中一個程序。因為過了除夕,萬象更新,所以趕在除夕晚上貼好春聯,寓意最好。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除舊布新,破除不好的運,或者根據當地風俗,最好是在早上辰時(早上7-9點)陽氣最足之時。
禁忌三:春聯不要倒貼
福字不能倒貼,否則會把福氣倒光
禁忌四:單數才吉利
單數為陽數,選擇春聯,字數要單數,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春聯明合天時順接天運,凝聚著當年整年的風水能量,如何選擇旺運春聯至關重要,常規(guī)的春聯題材多是詩詞歌賦,主要是圖個喜慶,只講究字義吉祥,全無風水布局。
要說貼春聯,北京人一般從臘月二十三之后就開始貼了,一直到大年三十吃年夜餃子之前都可以,大年初一就不能再貼了。老北京講究,過了春節(jié)春聯也不隨便揭下來,而且貼得越牢越好,最好能夠保持一年,來年春節(jié)前再貼春聯的時候,貼在舊春聯的上面。
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常江說,現在很多人經常把對聯貼反,正確
的格式應該是,當你面對門的時候,右邊是上聯,左邊是下聯,因為當中國文字豎著寫的時候,應該從右向左讀。但是春聯的橫批是從左向右寫的,這也是當代閱讀規(guī)矩使然。
如果買了春聯,但是把上下聯搞混了,還有一個簡單的分辨方法:按照規(guī)矩,春聯中上聯的最后一個字的發(fā)音都是仄聲,也就是3聲或者4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是平音,也就是1聲或者2聲。
春聯應該講求個性化,應該把自己的感受、喜好、自己家的特點和期望都寫進去。比如某家院子里有棵桃樹,另一家院子里有顆棗樹,都可以把這些寫到春聯里。寫春聯的時候還要注意,“絕”、“死”、“亡”等字是絕對不要出現的,而且同音字也不要出現。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新春伊始,春節(jié)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城鄉(xiāng)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以示辭舊迎新,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jié)。可以說,春節(jié)是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春聯則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
這是因為春節(jié)源于我國的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春聯便伴隨著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應運而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 我國古代春聯可以知識追溯到春秋時代,那時候的春聯是刻寫在門庭木掾或石柱上,也有篆刻在懸掛門庭的長幅竹片上,以后又墨寫在絲帛稠帶上(北方人稱之為幌子)以裝飾門庭。
及至造紙術在我國古代發(fā)明后,春聯便由文人墨客書寫在紙制條幅上懸掛,進而再發(fā)展到人們用紅紙書寫并張貼在門亭與廳堂。有人又稱春聯為對聯,其實春聯只是對聯中的一種。
眾多的對聯還包括祝賀新婚嫁娶,新屋落成,喬遷志禧,生日壽辰和其他喜慶節(jié)日,還有悼念已故親友的挽聯和孝聯等。而春聯則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最廣,應用最多又最為人民所喜聞樂見。
它與鞭炮,喜筵相隨,為人們的喜慶節(jié)日平添幾分歡樂和吉祥。應該說,古人對春聯的內容和形式頗有研究。
因為春聯的格式起源于我國的古典詩詞,因而最初的春聯要求象律詩一樣講究嚴格的字句相等與平仄對仗,即上下聯的每個字都應要求其聲調呈陰陽平仄相對,再配以具有章法技巧的書法墨寫,所以古代文人視春聯為一種既高深又典雅的藝術創(chuàng)作。 然而對聯發(fā)展到今天,隨著白話文和大眾文化的普及,現在人們已不太注重古人所奉行的那種嚴格的律詩般的字句對仗原則,但一副象樣的對聯至少應在選字用詞上講求對等,即字數與詞類應求相對。
按照現代漢語規(guī)范應求上下聯中的名詞,形容詞,動詞,數詞等詞組相對等排列有序,而在聲調上至少應求每個上下聯的最末一字平仄相對。如一般上聯末字為仄聲(即漢語拼音第三,四聲),則下聯末字應為平聲(即漢語拼音第一,二聲)。
這應該是創(chuàng)作對聯的最起碼的要求,否則就不稱其為對聯了,至少是不規(guī)范的對聯。新春佳節(jié)之際,當你訪親會友或漫步大街小巷,趁著雅興留意欣賞張貼在各家各戶的新春聯,于字斟句酌與領略其意之中確實可以賞心悅目,陶冶情操。
倘若你有心玩味并吟誦其中的妙聯佳句,這無異于一種別有雅趣的藝術欣賞。因為當你看到和讀到那些堪稱絕妙的春聯并加以品評的過程,這本身就是提高你的藝術鑒賞能力的有益嘗試。
我還記得很早以前南昌電視臺攝制的電視連續(xù)劇《聯林珍奇》,其中匯集了不少我國古代膾炙人口的妙聯佳作,可謂〃佳聯佳絕句,妙語妙詩章?!?據說新中國誕生時有人曾作聯慶祝:〃北京重慶成都,西安南寧長春。
〃作者巧用我國六大城市名稱成聯,但細細品味卻覺得不甚貼切。請看此上聯中的〃重慶〃是作為動詞之意,且〃成都〃與〃長春〃的詞義亦不對等,再則上下聯末字同為平聲。
嚴格說來,此聯乃美中不足矣! 聞說又有人用江西省八個地名巧作對聯:〃新建石城萬年萬載,永修銅鼓樂平樂安?!▌t注重了字,詞的義,音相對。
此不失為絕妙之佳聯。筆者早年曾在瓷都景德鎮(zhèn)看到一副好春聯:〃三陽開泰光照日月,青花梧桐香飄春秋。
〃此聯中的〃三陽開泰〃與〃青花梧桐〃同系景德鎮(zhèn)的傳統(tǒng)藝術名瓷,而上下聯的〃光照日月〃又與〃香飄春秋〃在字,詞的義,音上 巧妙相對。說明此聯作者是深諳古人作聯之道的。
我有一位朋友前年于某大學研究生院畢業(yè)并獲文學碩士學位。他的文學功底不淺,尤擅長吟詩繪畫。
我記得有一次去他家做客,看到他的書房里掛著他的一幅新作國畫,上面有他題寫的一副配畫對聯:〃窗外青枝吐翠日作畫,屋內紅袖添香夜讀書〃,其中詩情畫意引人入勝。那年春節(jié)時他于躊躇滿志中作聯自賞:〃三載寒窗拂掃冬雪遍地,萬里鵬程扶搖春風滿天。
〃此聯意蘊深邃,不同凡響,又令我回味不已。 人們熟知的流傳甚廣的商業(yè)店鋪用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既不同于沿襲的古代對聯,又近乎于流傳的現代對聯。
又如〃龍鳳呈祥歌盛世,五谷豐登慶太平〃,〃物華天寶揚海內,人杰地靈遍神州〃,〃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報新春〃都是我國民間多少年來盛傳不衰的好春聯,直至今日仍具活力。我總忘不了自己孩提時代在故鄉(xiāng)景德鎮(zhèn)過年時看到的許多好春聯,至今仍吟誦不忘,記憶猶新。
春聯顧名思義用于新春佳節(jié),但其他的對聯可用于一年四季。試舉古人曾以宋詩吟秋〃年華冉冉催人老,風物蕭蕭又變秋〃。
亦有今人吟秋作聯曰〃彩虹映蒼松勁挺,金秋展少年文豐〃。讀罷便感意境大不相同。
文革時期人們常用毛澤東詩詞代聯如〃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又如〃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回首當年人們仍記憶猶新。 對聯多以五字與七字盛行,此與取源自古詩〃五言〃與〃七律〃很有干系,其他對聯有六字,八字,九字亦常見。
除上述舉例外,五字聯如〃沃野千里綠,青山萬木春〃,〃古城皆春色。
對聯的貼法
分清楚上下聯
從平仄上區(qū)分,上聯的最后一個字為仄聲(現代漢語中的三聲和四聲),下聯的最后一個字為平聲(一聲和二聲),如“歲”為仄聲,“新”為平聲。從意境上區(qū)分,下聯的意境一般比上聯的意境深刻遠大一些,如“雄雞辭舊歲,靈犬迎新春”,迎新春就比辭舊歲的意境深刻些。
貼橫批
古人書寫順序是從右至左,現在很多橫批人已經不按過去的書寫方式了,也有從左向右書寫的。所以,主要看橫聯。從面對大門的方向看:如果橫聯是從左向右的現代寫法。如果正規(guī)的話應該按照古代的寫法!即從右往左書寫!
上下聯
根據橫批的順序確定上聯的方向,再貼上下聯?,F在貼在大門上的春聯一般稱為門聯,貼在里門(二門)上的稱為重門聯。很多家庭現在都安裝了防盜門,此時張貼對聯直接把上下聯掛在防盜門上即可,如果貼在周邊的墻上,反而顯得不夠工整。
時間過的真快,春節(jié)馬上要到了,貼對聯是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歡歡喜喜過大年,不過大家知道嗎,貼對聯也是非常講究的哦,有一些注意事項我們還是要了解一下,那么貼對聯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春聯可不能亂貼,否則會不吉利,若想要新的一年事事順利,那就先來熟知貼春聯的禁忌吧!
禁忌一:單數才吉利
在大門貼春聯,記的要貼單數,單數象徵吉祥,還有家門口不要單貼「春」字,可以貼福、招財進寶等,因為古代,只有怡紅院會在門口貼「春」字。
禁忌二:左右聯勿貼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春聯有兩幅直聯,每幅的最后一個字有平、上、去、入等聲韻,正確的貼法是:平聲(國字注音第一、二聲)在左邊,上聲、去聲(國字注音第三、四聲)及入聲字在右邊。其中入聲字的判別方法是用閩南語發(fā)音,音短促而重者即是。所以如果兩幅的最后一字都是第一、二聲,就必須用臺語念看看是否為入聲字。
禁忌三:貼春聯的時間
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后,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布新的意思。
禁忌四:春聯倒貼有學問
例如財倒過來貼,是財到的意思,依照古禮,倒與到是同義字,所以財到過來貼,表示把財倒光光的意思。從民俗上講,古代只在水缸、酒缸等存放東西的缸上貼「倒?!?,寓意福倒不出來,表達福滿之愿。像家里大門或公共場所,福字不能倒貼,否則會把福氣倒光。
貼對聯是過年的傳統(tǒng),所以也特別講究,有一些禁忌千萬不要犯,俗話來說犯了這些禁忌好運就離你遠遠的了,不管是迷信還是習俗,我們還是要講究一下,上面給大家介紹了貼對聯的一些禁忌,大家都要了解一下哦,祝愿大家過個吉祥年。
首先要區(qū)分門的上下首。
在面對大門時,右手方向為上首,左手方向為下首。貼對聯時上聯貼上首,下聯貼下首。
其次是區(qū)分春聯的上下聯。一般有以下四種區(qū)分方法:一是按音調平仄分。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后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后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二是按因果關系分?!耙颉睘樯下?,“果”為下聯。
比如“方向正確城鄉(xiāng)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xiāng)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三是按時間先后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后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后。
四是按空間范圍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
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