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色茉莉又名鴛鴦茉莉、五色茉莉、番茉茉莉。由于開花有先后,在同一植株上同時能看到不同顏色的花,故得名“雙色茉莉”,其英文名之意為“昨天、今天、明天”,這形象地描繪出其花色的特殊變化。很多花友不知道雙色茉莉怎么養(yǎng),本文為大家介紹雙色茉莉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雙色茉莉的生長習性
華東、華北地區(qū)作溫室盆栽,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適溫18~30℃。室內栽培至少要有4小時的光照,在充足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繁茂。12℃條件下進入休眠。
花朵從破蕾到盛開之初,顏色為深藍色,但兩三天之后,在光照、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花冠原來的深紫色色素便逐步消失了,最后變得純白。由于在同一植株上開花先后不一,先開者已變白,后開者仍為深紫,雙色花象鴛鴦一樣齊放枝頭,同時放出茉莉樣濃郁的芳香,故名“鴛鴦茉莉”。
雙色茉莉的養(yǎng)殖方法
1、鴛鴦茉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要求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酸性壤土。冬季需在室內過冬,春季移至室外。
2、培養(yǎng)土可用園土:腐葉土:礱糠灰(1.5:1:0.5),適當加廄肥配制。春季翻盆時適當修剪整枝,修去老根、枯枝、密枝、徒長枝。夏季需移人大樹下培養(yǎng)。
3、春季后可漸加大澆水量,夏季可2天澆透1次水。適當噴水于葉面及周圍環(huán)境,秋季減少澆水次數。冬天一般10天澆1次,澆水過多,室內太濕會導致落葉或根部腐爛。
4、春夏季每隔10~15天施1次薄餅肥水(20%),秋開始停止施肥,防止新梢長出受凍害。
5、繁殖。a.扦插繁殖可在4~8月間,剪取一年生枝條,8~10厘米長,插后1個月便可生根。夏季用全光照噴霧法成活率高。b.亦可用壓條法繁殖,枝條在15厘米處刻傷,埋入土中,3周后便可生根,50天可離體成苗移栽。
1。
習性:原產于中美洲及南美洲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其耐寒性不強,生長適溫18-30℃,不宜低于10℃;喜半陰、通風的環(huán)境,室內栽培至少要有4小時的光照,在充足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繁茂;耐半蔭,耐干旱,不耐澇,不耐瘠薄。
在華東、華北地區(qū)作溫室盆栽,要求基質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夏季經常補充礬肥水,才能使葉色濃綠光亮,枝茂花繁。 2。
繁殖:扦插繁殖可在4~8月間,剪取一年生枝條,8~10厘米長,插后1個月便可生根。夏季用全光照噴霧法成活率高。
亦可用壓條法繁殖,枝條在15厘米處刻傷,埋入土中,3周后便可生根,50天可離體成苗移栽。 3。
土壤:雙色茉莉一般華東、華北地區(qū)栽培,喜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培養(yǎng)土可用園土:腐葉土:礱糠灰(1。
5:1:0。5),適當加廄肥配制。
4。溫度:雙色茉莉的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12℃條件下進入休眠期狀態(tài),不耐寒,冬季注意調整室溫。
濕度:雙色茉莉喜歡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要求生長環(huán)境的空氣相對溫度在70~80%,空氣相對濕度過低,下部葉片黃化、脫落,上部葉片無光澤。 5。
光照:雙色茉莉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怕烈日暴曬,夏季注意遮陽,一天最少光照四小時,這樣才能保證開花數量和質量。 6。
澆水:雙色茉莉喜濕潤,但怕澇,澆水原則“見干見濕”。夏季不僅要充分澆水,還要保持空氣濕潤,適當噴水于葉面及周圍環(huán)境,秋季減少澆水次數。
冬天一般10天澆1次,澆水過多,室內太濕會導致落葉或根部腐爛。 施肥:在雙色茉莉花謝之后,追施1次稀薄餅肥水,10天后追施1次以磷、鉀為主的液肥,并結合澆水向葉面噴施0。
2%~0。3%磷酸二氫鉀,促使花芽分化。
再則,生長期須施二次薄礬肥水,以防土壤堿化,葉片發(fā)黃。 7。
修剪:在冬季植株進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蟲、枯死、過密等枝條剪掉。也可結合扦插對枝條進行整理。
鴛鴦茉莉要適時修剪整枝,一方面是把原有的老枝、枯枝、干枝、病弱枝等徹底,以減少養(yǎng)分的消耗,防止植株老化;另一方面,保持優(yōu)美株型,有利于發(fā)新芽。 花謝之后剪去殘花,并將一些長的枝條剪去1/3~1/2,秋末剪去弱枝、內向枝、病蟲枝,保證來年雙色茉莉長勢旺。
病蟲害防治:在紅蜘蛛發(fā)生危害期,可用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8。
換盆:只要養(yǎng)護得法,它就會生長很快,當生長到一定的大小時,就要考慮給它換個大一點的盆,以讓它繼續(xù)旺盛生長。 換盆用的培養(yǎng)土及組分比例與上盆比例一致。
雙色茉莉花型優(yōu)美,而且同一株上可以見到不同色澤的花,所以具有比較高的觀賞價值,養(yǎng)殖在家中和庭院中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1、光照管理:
要想把雙色茉莉養(yǎng)好,光照管理很重要。
植株喜歡半陰的環(huán)境,所以室內養(yǎng)殖的時候,可以一個月放在陽光充足的陽臺等位置,再一個月放在室外有遮陰的地方,如此反復。
夏季則需要避免烈日直曬,不然對植株的開花和整體長勢都會造成影響。
2、溫度調節(jié):
最適宜其生長的溫度在18-30度之間,夏季溫度高于35度時,要及時遮陰防護,可以多往葉片上噴水降溫。
冬季最好是能夠在室內養(yǎng)護,若溫度低于12度了,植株就會進入休眠期。因此若想保證生長的話,一定要注意保溫防凍。
3、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是雙色茉莉生長的旺盛期,這時候澆水和施肥的周期可以短一點,若遇到夏季高溫,可以適當增加澆水量,充分保持土壤的濕潤。
陰雨天的時候,則應當適當延長澆水周期,這時候可以松松土。
一次的施肥量一定要把控住,不能夠太多太濃,以免出現肥害。
最好是能夠做到薄肥勤施,花期之前,可以追施1-2次磷鉀肥,以提升花朵的質量。
開花后,最好是減少施肥量,以免造成落花。
4、及時換盆:
一般來說,毎1-2年換盆一次能讓植株長得更好,換盆時間主要選在春秋兩季。
可以按照植株此前需要的土壤的搭配,再加入適量的基肥。
更換以后,先把植株放在陰涼的地方養(yǎng)護一段時間,恢復長勢后,再進行日常養(yǎng)護。
擴展資料:
雙色茉莉一年開花二次,第一次在早春,花多而香;第二次在金秋十月,花較少。
若管理得好,花可從3月~10月,每月開一次,花具芳香,頗受人們的喜愛;若管理不當,一年中僅春季開1~2次花。
鴛鴦茉莉還有一位姐姐叫大花鴛鴦茉莉(Brunfelsia calycina Benth.),其樹形、葉子、花都比鴛鴦茉莉大,因此每年10-12月繁花似錦、艷麗無比。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雙色茉莉
雙色茉莉的養(yǎng)殖方法土壤:雙色茉莉一般華東、華北地區(qū)栽培,喜排水透氣性能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溫度:雙色茉莉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12℃條件下進入休眠期狀態(tài),不耐寒,冬季注意調整室溫。光照:雙色茉莉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怕烈日暴曬,夏季注意遮陽,一天少光照四小時,這樣才能保證開花數量和質量。
澆水:雙色茉莉喜濕潤,但怕澇,澆水原則“見干見濕”。夏季不僅要充分澆水,還要保持空氣濕潤,每日用凈水向葉面噴霧2~3次;冬季保持盆土偏干,防止。
施肥:在雙色茉莉花謝之后,追施1次稀薄餅肥水,10天后追施1次以磷、鉀為主的液肥,并結合澆水向葉面噴施碧卡磷酸二氫鉀,促使花芽分化。再則,生長期須施二次薄礬肥水,以防土壤堿化,葉片發(fā)黃。
病蟲害防治:在紅蜘蛛發(fā)生危害期,可用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修剪:花謝之后剪去殘花,并將一些長的枝條剪去1/3~1/2,秋末剪去弱枝、內向枝、病蟲枝,保證來年雙色茉莉長勢旺。
雙色茉莉的注意事項雙色茉莉怕澇,在雨季要注意排水或少澆水,防止積水過多造成爛根;冬季保持土壤偏干,保證充足光照,防止凍害;冬季停止施肥;在噴藥防治病蟲害時要注意對葉背面噴,并注意噴灑植株的中、下部的內膛枝葉。
播種繁殖選種:播種前首先要對種子進行挑選,種子選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播種能否成功。
1、最好是選用當年采收的種子。種子保存的時間越長,其發(fā)芽率越低。
2、選用籽粒飽滿、沒有殘缺或畸形的種子。3、選用沒有病蟲害的種子。
消毒:消毒包含兩個概念,一個是指對種子進行消毒,另一個是指對播種用基質進行消毒。家庭對種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熱水浸種一刻鐘,然后再用溫熱水催芽12~24小時。
對播種用的基質進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鍋里炒熱,什么病蟲都能燙死。催芽:用溫熱水(溫度和洗臉水差不多)把種子浸泡12~24個小時,直到種子吸水并膨脹起來。
對于很常見的容易發(fā)芽的種子,這項工作可以不做。播種:對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難以夾起來的細小的種子,可以把牙簽的一端用水沾濕,把種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質的表面上,覆蓋基質1公分厚,然后把播種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為花盆高度的1/2~2/3,讓水慢慢地浸上來(這個方法稱為“盆浸法”);對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夾起來的種粒較大的種子,直接把種子放到基質中,按3*5公分的間距點播。
播后覆蓋基質,覆蓋厚度為種粒的2~3倍。播后可用噴霧器、細孔花灑把播種基質質淋濕,以后當盆土略干時再淋水,仍要注意澆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種子沖起來;播種后的管理: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種后,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濕;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把薄膜揭開,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讓幼苗接受太陽的光照,否則幼苗會生長得非常柔弱;大多數的種子出齊后,需要適當地間苗:把有病的、生長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間有一定的空間;當大部分的幼苗長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葉子后就可以移栽。
扦插繁殖常于春末秋初用當年生的枝條進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上一年生的枝條進行老枝扦插。扦插基質:就是用來扦插的營養(yǎng)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
家庭扦插限于條件很難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質,建議使用已經配制好并且消過毒的扦插基質;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幾次。海砂及鹽堿地區(qū)的河砂不要使用,它們不適合花卉植物的生長。
扦插枝條的選擇:進行嫩枝扦插時,在春末至早秋植株生長旺盛時,選用當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把枝條剪下后,選取壯實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長的一段,每段要帶3個以上的葉節(jié)。
剪取插穗時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剪口在最上一個葉節(jié)的上方大約1公分處平剪,下面的剪口在最下面的葉節(jié)下方大約為0.5公分處斜剪,上下剪口都要平整(刀要鋒利)。進行硬枝扦插時,在早春氣溫回升后,選取上一年的健壯枝條做插穗。
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個節(jié),剪取的方法同嫩枝扦插。扦插后的管理:溫度:插穗生根的最適溫度為20℃~30℃,低于20℃,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于30℃,插穗的上、下兩個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并且溫度越高,腐爛的比例越大。
扦插后遇到低溫時,保溫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來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來;扦插后溫度太高溫時,降溫的措施主要是給插穗遮蔭,要遮去陽光的50~80%,同時,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較高噴的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溫度較低溫度較大,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濕度:扦插后必須保持空氣的相對濕度在75~85%。
插穗生根的基本要求是,在插穗未生根之前,一定要保證插穗鮮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制造生根物質。但沒有生根的插穗是無法吸收足夠的水分來維持其體內的水分平衡的,因此,必須通過噴霧來減少插穗的水分蒸發(fā):在有遮蔭的條件下,給插穗進行噴霧,每天3~5次,晴天溫度越高噴的次數越多,陰雨天溫度越低噴的次數則少或不噴。
但過度地噴霧,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爛,因為很多種類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光照:扦插繁殖離不開陽光的照射,因為插穗還要繼續(xù)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yǎng)分和生根的物質來供給其生根的需要。
但是,光照越強,則插穗體內的溫度越高,插穗的蒸騰作用越旺盛,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因此,在扦插后必須把陽光遮掉50~80%,待根系長出后,再逐步移去遮光網:晴天時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網,第二天上午9:00前蓋上遮光網。
壓條繁殖選取健壯的枝條,從頂梢以下大約15~30公分處把樹皮剝掉一圈,剝后的傷口寬度在一公分左右,深度以剛剛把表皮剝掉為限。剪取一塊長10~20公分、寬5~8公分的薄膜,上面放些淋濕的園土,象裹傷口一樣把環(huán)剝的部位包扎起來,薄膜的上下兩端扎緊,中間鼓起。
約四到六周后生根。生根后,把枝條邊根系一起剪下,就成了一棵新的植株。
上盆或移栽:小苗裝盆或養(yǎng)了幾年的大株轉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薄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
上完盆后澆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蔭環(huán)境養(yǎng)護一周。小苗移栽。
又叫鴛鴦茉莉鴛鴦茉莉在華南可地栽也可盆植,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
鴛鴦茉莉在生長期間,要保證充分光照和水肥,及時短截健壯枝,促發(fā)側枝,控制冠形。為使其能多開花,花期前應適當扣水,當花蕾出現后,即恢復正常的水肥管理。
鴛鴦茉莉采用播種、扦插、分株和高空壓條繁殖。生產上以扦插繁殖為主,插穗選擇健壯的硬枝,長10~15厘米,插于素沙中,保持70%~85%的濕度,時間為夏秋。
鴛鴦茉莉抗性較強,病蟲害極少,偶見有蚜蟲和天牛的危害。鴛鴦茉莉生勢較弱,但分枝多,一樹雙色花,且芳香,適用于樓宇、庭院、公園等地點綴或作花籬,亦可盆栽觀 賞。
疏松肥沃沙壤種家庭盆栽宜用腐葉土、菜園土和沙按5:3:2混合作培養(yǎng)土,忌用粘性土,否則易爛根。種植時在盆花放一層碎硬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防爛根,并在培養(yǎng)土中加100克至150克骨粉或氮磷鉀復合肥。
每年早春翻盆換土,宜留宿土1/3左右。 喜溫怕澇多施肥生長季節(jié)要常澆水,并向葉面噴水,保持盆土稍偏濕潤而不澇為好,漬水易爛根。
冬季休眠期盆土微潤不干即可。它喜肥,生長期10天至15天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忌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花稀少,休眠期不施肥。
喜光喜暖不耐寒生長期宜置于向陽庭院、屋頂花園或南向、西向陽臺上多見陽光,但盛夏的中午前后要稍遮蔭,此時強光暴曬葉易黃。冬季在最你氣溫降至5℃左右時搬入室內,置于陽光足的窗臺上,3℃以上可安全越冬,20℃左右還能繼續(xù)開花。
適度修剪株形美置于陽臺上的鴛鴦茉莉要注意修剪,常保持30厘米至40厘米高的圓形樹冠較美,早春翻盆換土時,留15厘米至20厘米高重剪一次,剪下的健壯枝條可作繁殖用,開花后將殘花、內膛枝等輕度修剪即可。扦插壓條可繁殖春插取2年生枝條,秋插取當年生半成熟枝條作插穗,每條長10厘米左右,除去下部葉片,沾維生素B12后插于素培養(yǎng)土中,用塑料薄膜密封覆蓋,保持80%至90%的濕度,60天左右可生根,春插者秋季帶土上盆定植。
秋插者留苗床越冬,翌春上盆。此外著秋季選靠近盆面的枝條,環(huán)剝皮1.5厘米至2厘米,在入土后50至60天可生根,春壓者秋季剪離母株定植,秋壓者翌春剪離母株定植。
雙色茉莉別名兩色茉莉,鴛鴦茉莉,屬茄科、鴛鴦茉莉屬,因其花色在花期每天發(fā)生變化而得名。
產地及習性:原產中美和南美。雙色茉莉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需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12℃條件下進入休眠期狀態(tài),冬季室溫不能低于13℃。
形態(tài)特征:雙色茉莉屬多年生常綠小灌木,株高可達1米。葉片長卵形,暗綠色?;▎紊驇锥涿苌ū痪?淺裂,好似5瓣梅花,花冠直徑3~4厘米,花初開時呈淡紫色,逐漸變成青色,最后變成白色。
繁殖技術:以扦插為主,春季選一年生木質化枝條作插穗,溫度保持20~25℃,并用塑料袋套好以提高濕度,要求底溫高于氣溫,才有利于生根。用壓條的方法也可進行繁殖。
管理技術:雙色茉莉極不耐堿,要求酸性、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每三周施肥一次,需每年換盆土一次,休眠期減少澆水量和施肥次數,澆水量掌握在盆土濕潤即可。正常花期在初冬或早春,溫度控制在24℃,任何季節(jié)都能開花,花期過后要修剪整枝,以保持優(yōu)美株形。
觀賞價值:由于雙色茉莉每朵花開放時間不同,因此能在同一株上呈現出不同時期的顏色,好似兩色花齊放。
①鴛鴦茉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
要求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酸性壤土。冬季需在室內過冬,春季移至室外。
②培養(yǎng)土可用園土:腐葉土:礱糠灰(1.5:1:0.5),適當加廄肥配制。春季翻盆時適當修剪整枝,修去老根、枯枝、密枝、徒長枝。
夏季需移人大樹下培養(yǎng)。 ③春季后可漸加大澆水量,夏季可2天澆透1次水。
適當噴水于葉面及周圍環(huán)境,秋季減少澆水次數。冬天一般10天澆1次,澆水過多,室內太濕會導致落葉或根部腐爛。
④春夏季每隔10~15天施1次薄餅肥水(20%),秋開始停止施肥,防止新梢長出受凍害。 ⑤繁殖。
a.扦插繁殖可在4~8月間,剪取一年生枝條,8~10厘米長,插后1個月便可生根。夏季用全光照噴霧法成活率高。
b.亦可用壓條法繁殖,枝條在15厘米處刻傷,埋入土中,3周后便可生根,50天可離體成苗移栽。
雙色茉莉又稱鴛鴦茉莉,為原產美洲的茄科小灌木,在同株或同一枝條上開放白色與淡紫色花朵,也會一花雙色,屬自然形態(tài),并非嫁接。
通常采用扦插或壓條繁殖。需在氣溫22-25~、空氣相對濕度80%的條件下扦插,否則不易生根;壓條多于夏季環(huán)包高壓。
雙色茉莉喜溫暖潮濕,能耐較高溫度,夏季室外養(yǎng)護;冬季最低氣溫不低于10cC,低溫階段移人室內光照充足處。夏季光照過強應遮蔭。
盆土宜潤而不濕,并需疏松通透。土質肥沃,微酸性(pH值5.5-,-7之間)。
生長期間每15,-,20天追肥1次,pH值大于7.5時改澆礬肥水,以改良土壤酸堿度。春季或秋季花后整形修剪。
雙色茉莉花的養(yǎng)殖?
雙色茉莉又名鴛鴦茉莉、五色茉莉、番茉茉莉為茄科、鴛鴦茉莉屬,常綠灌木,株高30~100厘米。其原產地在熱帶美洲,花朵從破蕾到盛開之初,顏色為深藍色,但兩三天之后,在光照、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花冠原來的深紫色色素便逐步消失了,最后變得純白。由于在同一植株上開花先后不一,先開者已變白,后開者仍為深紫,雙色花象鴛鴦一樣齊放枝頭,同時放出茉莉樣濃郁的芳香,故名“鴛鴦茉莉”。
雙色茉莉性喜陽光充足、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需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30℃之間。12℃條件下進入休眠期狀態(tài),冬季室溫不能低于13℃。華東、華北地區(qū)作溫室盆栽,要求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適溫18~30℃。室內栽培至少要有4小時的光照,在充足的日照條件下開花繁茂。12℃條件下進入休眠。
雙色茉莉養(yǎng)殖要點如下:
①鴛鴦茉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要求陽光充足、排水良好酸性壤土。冬季需在室內過冬,春季移至室外。
②培養(yǎng)土可用園土:腐葉土:礱糠灰(1.5:1:0.5),適當加廄肥配制。春季翻盆時適當修剪整枝,修去老根、枯枝、密枝、徒長枝。夏季需移人大樹下培養(yǎng)。
③春季后可漸加大澆水量,夏季可2天澆透1次水。適當噴水于葉面及周圍環(huán)境,秋季減少澆水次數。冬天一般10天澆1次,澆水過多,室內太濕會導致落葉或根部腐爛。
④春夏季每隔10~15天施1次薄餅肥水(20%),秋開始停止施肥,防止新梢長出受凍害。
⑤繁殖。a.扦插繁殖可在4~8月間,剪取一年生枝條,8~10厘米長,插后1個月便可生根。夏季用全光照噴霧法成活率高。b.亦可用壓條法繁殖,枝條在15厘米處刻傷,埋入土中,3周后便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