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先排除活動場地不安全因素。查看一下活動器械是否損壞,避免發(fā)生意外。穿得太多的幼兒要提醒稍微減少衣物方便運動。
2、活動前要熱身上午十時和下午三時為幼兒戶外活動的最佳時間。我們盡量安排孩子在這個時間段里面進行運動。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身體的肌肉、關節(jié)完全活動開后,再做強度稍大的運動,避免扭傷和拉傷。
3、在活動中要掌握活動量由小到大逐漸上升,活動結束前又逐步減少這一原則。對于出汗量大的幼兒和體弱兒,活動時可給他們背后墊一塊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動后著涼。
游戲對幼兒有什么好處
1、游戲提高兒童的探索力和觀察力,兒童在捉迷藏的過程中學會了細致地思維,認真地觀察和排除假象去尋找目的物。兒童智力的發(fā)展離不開肢體的活動能力,而游戲是身體和心靈共同參加的學習。人的大腦思維的靈活性是與肢體手腳的靈活性相聯(lián)系的。一個行動遲鈍、呆板的孩子不可能學習超群。
2、幾乎所有的游戲都有身體運動的參與,使兒童身體的各種器官得到活動,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內臟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展。游戲活動發(fā)展了兒童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兒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發(fā)展水平選擇不同的游戲活動,在這種游戲活動中發(fā)展了運動能力,再根據(jù)已經(jīng)提高的運動能力提高游戲內容的難度,進一步發(fā)展其運動能力。
3、游戲促進兒童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感知覺是兒童認識外界事物、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對兒童來說,不能指望通過閱讀圖書、通過成人講述就可以對事物有深刻的認識。處于直覺動作思維階段的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以及動作來進行思考的。游戲就是一種通過操作物體來感知事物的過程。
幼兒活動安全注意事項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孩子去戶外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活動之前做好熱身工作,還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出汗以后著涼,保證孩子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平時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運動,可以增強親子感情。
戶外活動時:保教人員全部到戶外,觀察注意每一位幼兒,不妨礙幼兒安全的活動多可以進行。
幼兒衣著不宜過多,活動前要檢查幼兒的褲子和攜帶是否系好:遇到幼兒喝水或大小便,需保育員護送到班上,完成后送回;保教人員要全神貫注,不得隨意離開幼兒,如有特殊情況要交待給其他在崗人員,切勿匆匆離崗:保教人員也不能聚在一起聊天;要注意戶外場地的安全,有無凹坑、玻璃、碎磚,如有嬉水池或帶棱角的花壇,要讓幼兒避開;不要讓幼兒觸弄帶刺的植物或采摘小果子的植物,以免誤入呼吸道發(fā)生意外;保育老師負責善后整理和安全防護工作。
幼兒做操時:有教師帶領,保育院觀察幼兒的情緒、衣著等,對患病兒童比可強求,應減低鍛煉強度或讓其休息。
玩戶外大型玩具時:幼兒必須在保教人員的照顧下和幫助下進行,玩前要先檢查一下大型玩具是否松動、裂口、翹刺、翹釘?shù)痊F(xiàn)象。照顧幼兒按順序玩,不要擁擠和推打。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戶外體育運動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教師應以各種形式組織多種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以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但在戶外體育活動中,又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就指出:“教師應該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那么,教師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時,怎樣排減運動中隱藏的不安全因素?要從哪些方面引起注意呢?通過對教師們組織的體育活動的觀察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活動內容。
《綱要》中指出:“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教師選擇活動教材時,應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估計幼兒活動能力,因地制宜,合理地設計活動內容。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運動器械的運用等方面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該多考慮慢走、爬、鉆等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主要以游戲的形式來完成,以免運動量過大或超負荷等給孩子帶來的運動損傷及心理負擔。
二、活動場地、體育器材。
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老師都要根據(jù)活動內容,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檢查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場地不平整或過于狹窄都會給孩子的活動帶來不便和危險,而在活動之前要檢查器材是否有損壞、邊緣輪廓是否鋒利等,投擲方面的活動要合理安排好投擲方向、距離及組織好孩子的活動秩序,以免投擲物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三、著裝。
幼兒著裝也是體育活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如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xiàn)象,衣服是否穿得過厚過緊,鈕扣是否扣上等,別看這都是些很小的問題,卻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后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等。因此,在體育活動前,教師要不怕麻煩,認真的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而且不僅是孩子著裝要便于運動,老師也要帶好頭,穿便于運動的服裝,這樣,在示范時才能正確的展示動作要領,或免去高跟鞋給孩子帶來的危險。
四、安全意識、安全技能。
具備安全意識也是幼兒運動中安全問題的主體。教師具備安全意識,就能預見和估計活動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幼兒體育活動中,雖然沒人愿意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但畢竟幼兒是活動體,意外有時就發(fā)生在不經(jīng)意中,教師要具備拉傷、扭傷、跌傷、碰傷等小損傷的簡單處理技能及應對措施。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在運動中的安全意識,如不要隨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時手先撐地、不要亂扔投擲物、跳躍或快速奔跑時不要說笑或伸舌頭、有損傷要及時告訴老師、運動過熱不要急著飲水等等。教師要不厭其煩的隨時提醒幼兒運動時安全的重要性,制止不安全行為的發(fā)生,培養(yǎng)幼兒安全運動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把“體”放在首位,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中“健康”的主要性。
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主要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怎樣注意安全,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自我保護能力的發(fā)展。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
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干凈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我們平時非常注意幼兒這些生活小節(jié)的訓練,孩子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做,決不包辦代替,這樣,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2、幼兒園過道樓梯的安全 幼兒在教室、樓道、走廊內的安全,學生上下樓梯的安全,也是幼兒園容易出事故的地方。外出活動的時候應該時刻提醒幼兒靠邊走,不推不擠,下樓梯要扶好,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
3、在游戲場上,培養(yǎng)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 幼兒游戲時受傷。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便教師在現(xiàn)場,學生的傷害也是不可避免的。
幼兒在活動中很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控制,幼兒活動時不小心絆倒,相互之間的碰撞以及其他的傷害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教師如沒有盡自己職業(yè)“謹慎”的義 務,就很難證明自己是沒有過錯的。
怎樣避免呢?在游戲時,幼兒顯得格外活躍,也特別容易受傷,教師需要輔導他們安全地進行游戲活動,如正確使用游戲設備(攀登架、滑梯、三輪車等);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需要時懂得向教師求助。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4、因教學設施原因引起。 如滑梯、攀登架、小城堡、蹦蹦床、秋千、壓壓板等大型的玩具,存在著安全的隱患。
教師如未盡注意義務,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監(jiān)督幼兒的活動,就很容易發(fā)生事故。為此教師在每次帶領幼兒外出活動的時候,應及時提醒幼兒應該注意的碰角。
5、防燙傷: 喝牛奶時以及吃飯的時候,教師應提醒幼兒,并先將牛奶以及熱的食品滴在手背上試溫,以此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6、喝水洗手時注意安全 喝水洗手的時候為了避免事故的發(fā)生,首先應教幼兒懂的謙讓,并排隊,不推不擠。
其次,有一教師看管孩子,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期是身心成長的奠基期,是教給幼兒有關健康與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巧的理想時期,幼兒若能在這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就會避免許多危險事的發(fā)生。
祝愿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雖說已經(jīng)秋天了,但有一些還是可以參考一下的
臭氧對人類有雙重作用,這取決于他們的位置。當他們處在大氣層的最上層時,他們就能幫我們抵擋大部分的紫外線。然而,隨著工業(yè)發(fā)展,人類向天空排放的化學物質越來越多,這些位于同溫層的臭氧逐漸減少,于是,對防曬的關注也越來越重要。而處于離地面很近的對流層中,也存在著不少臭氧,但是這些臭氧主要來自汽車,發(fā)電站,精煉廠排放的廢氣。它們組成了煙霧。而這些煙霧的形成與效應在夏季顯得尤為明顯。經(jīng)常在室外活動使得被煙霧侵染的機會變得更大。
過長時間的被紫外線輻射不僅會燒傷皮膚,還會增加使人患皮膚癌,白內障的風險,而且容易使皮膚老化。要知道哪怕是一次兩次的暴曬的會使得患皮膚癌的危險加倍。因此,夏季孩子的日曬防護顯得更加重要。同時,患有哮喘或其它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孩子會對空氣的好壞非常敏感。過量的臭氧會使他們咳嗽,喉嚨發(fā)炎,肺部發(fā)炎,甚至會直接引發(fā)哮喘。
關于紫外線
1、紫外線強度由0級到10級不等,級別越高說明對人的危險性越大。當紫外線強度高或者較高時,家長應當盡量避免讓孩子在太陽非常熱烈的時候外出活動,特別是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之間。
2、盡量找陰涼的地方活動。讓孩子在沒有太陽的直接照射地方活動,比如說有樹蔭的地方。
3、涂好防曬霜。應當在出門約二十分鐘的時候在臉部,頸部以及手臂等部分均勻地涂上防曬霜,防曬指數(shù)至少是15。如果是去游泳或者游戲中出汗很多,則應當每隔兩個小時重新涂一次。
4、給孩子找一頂他們喜歡的寬邊帽子帶上,這種帽子能夠阻擋很多紫外線,同時一款合適的太陽鏡也能夠保護孩子的眼睛。
關于空氣質量
1、空氣質量指數(shù)是用來表示空氣質量的好壞。而對流層中的臭氧含量也是被監(jiān)測的物質之一。當空氣污染程度高對人體有害時,應當盡量避免讓孩子在室外進行體育活動。在下午接近晚上的那段時間,臭氧含量通常較高,室外活動應該避免這段時間。
2、注意孩子的不適癥狀。比如咳嗽,呼吸困難,總是喘氣。如果孩子感到不舒服,就要注意調整活動地點和活動內容。
3、準備一些室內活動及一些比較溫和的活動。當孩子身體不允許他進行劇烈的室外活動時也可以在室內快樂地玩耍。
4、如果孩子有哮喘,要時刻小心。最好是要把藥拿在手里以防萬一。同時要聽從醫(yī)生的建議。
一、集中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1、活動前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玩才不會出現(xiàn)危險。如我們幼兒園的戶外場地很大,分為很多區(qū)域,球類區(qū)、跳躍區(qū)、大型玩沙區(qū)、攀登平衡區(qū)等,每個區(qū)域的玩具、材料、場地都是不一樣的。為了避免幼兒發(fā)生意外事故,到了活動區(qū)域,我們應該先和幼兒一起分析容易出現(xiàn)的危險情況,應該怎樣玩玩具,不應怎樣玩,怎樣做才對,怎樣做不對,讓幼兒了解游戲規(guī)則,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fā)生。
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將各種安全知識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例如:戶外活動游戲前,告訴幼兒要穿什么樣的衣服、鞋子更方便、更安全。進行活動時要注意什么事項,如:活動時要按順序,不插隊、不擁擠等。
二、設計安全標志,強化安全意識
1. 發(fā)現(xiàn)危險情況,設計安全標志在活動中老師要做有心人,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及時提醒幼兒,并引導幼兒討論應該用什么樣的標志來表示,引導幼兒自己制作安全標志。如我們在設計安全標志的過程中經(jīng)過商量,決定用“紅色圓形”代表“禁止”,用“黃色三角”表示“警告”,用“綠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結合戶外發(fā)現(xiàn)的危險情況,我指導幼兒制作了多種安全標志。如不要用手摸的標志,不要擁擠的標志,不要頭朝下滑,不準攀爬等的標志。
2.張貼標志
制作好安全標志后,引導幼兒討論張貼在什么位置最好?最能引起幼兒的注意?通過討論,我們把“不要擁擠”的標志張貼在走廊和樓梯口,把“不要用手觸摸”的標志張貼在蕩船和秋千的鐵環(huán)處,把“禁止頭朝下”的標志張貼在滑梯處等,這些標志有效地起到了提示小朋友的作用。
三、對幼兒園的玩具、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幼兒園的環(huán)境應是關注幼兒的健康和安全的。定期對園內的大型玩具、樓梯扶手、走廊圍欄進行檢查、消毒。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請專人維修。對戶外場地找出危險源進行分析,預測,確保安全。游戲時檢查幼兒的衣帽是否有可能導致危險發(fā)生的因素,如有發(fā)現(xiàn)及時排除,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提高幼兒的安全自護意識和能力
幼兒園可以通過座談會、觀摩活動、家長開放日等形式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實現(xiàn)家園共育目標,引導家長積極支持、配合幼兒園開展戶外活動,如我們在組織家長開放日活動時,要求教師必須安排一個戶外活動,讓家長進行觀摩,當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立定跳、能跨欄、能走平衡了,就會從中領悟到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家長就會配合幼兒園在放學的路上或在家里,隨處引導、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從而為幼兒生存自護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總之,在戶外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說教學目標 為了增強孩子在戶外活動時的安全意識,保證運動課程得以更加深入有效地開展。
我就本次活動確立了認知、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察學習,讓幼兒初步感知戶外活動中的不安全的因素。
2.情感目標: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規(guī)則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意識。 3.能力目標: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知道如何玩才安全 教學活動的重難點: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如何玩才安全 三、說教學準備 為了使活動開展的更加順利,有效地達到活動目標,突破重點、難點,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了精心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了解過教室內的不安全因素。
2.物質準備:教室和戶外不安全因素的圖片若干;畫紙、水彩筆、剪刀等工具材料。 3.技術手段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感受參與的樂趣,并能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結合大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我采用了:1.多媒體演示法。
2.觀察對比法 3.交流討論法。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