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樣,既浪費水,又浪費電……現(xiàn)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首先,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細節(jié)上注重節(jié)能減耗。除了做作業(yè)必須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
因為我們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出來,這樣,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做好,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并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十分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更好。
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各種分類的標志,然后,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這樣,既幫助了我們,又節(jié)省了電。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只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這些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我們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當我看見媽媽要把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一個小垃圾桶,有的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有的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xiàn)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后,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里所有的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
養(yǎng)花是媽媽的愛好。家里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都是綠意盎然。
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里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有了好空氣又養(yǎng)眼,真是一舉兩得啊!這么好的家居環(huán)境,并且充滿了創(chuàng)意的小歡樂 嘗試'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jié)電、節(jié)油、節(jié)氣,從點滴做起。
在中國,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方米的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噸。節(jié)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節(jié)約能源這些環(huán)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jié)電節(jié)氣和回收三個環(huán)節(jié)來改變生活細節(jié),包括以下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冰箱 ■食品之間、食品與冰箱之間應留有約10毫米以上的空隙。
■用數(shù)個塑料盒盛水,在冷凍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 空調啟動瞬間電流較大,頻繁開關相當費電,且易損壞壓縮機。
■將風扇放在空調內機下方,利用風扇風力提高制冷效果。 ■空調開啟幾小時后關閉,馬上開電風扇。
晚上用這個方法,可以不用整夜開空調,省電近50%。 ■將空調設置在除濕模式工作,此時即使室溫稍高也能令人感覺涼爽,且比制冷模式省電。
在同樣長的洗滌時間里,弱檔工作時,電動機啟動次數(shù)較多,也就是說,使用強檔其實比弱檔省電,且可延長洗衣機的壽命。 ■按轉速1680轉/分(只適用渦輪式)脫水1分鐘計算,脫水率可達55%。
一般脫水不超過3分鐘。再延長脫水時間則意義不大。
■較干的食品加水后攪拌均勻,加熱前用聚丙烯保鮮膜覆蓋或者包好,或使用有蓋的耐熱的玻璃器皿加熱。 ■每次加熱或烹調的食品以不超過0.5千克為宜,最好切成小塊,量多時應分時段加熱,中間加以攪拌。
■盡可能使用“高火”。 ■為減少解凍食品時開關微波爐的次數(shù),可預先將食品從冰箱冷凍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凍,并充分利用冷凍食品中的“冷能”。
計算機 ■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電腦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關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機等外圍設備;少讓硬盤、軟盤、光盤同時工作;適當降低顯示器的亮度。 ■用筆記本計算機要特別注意:對電池完全放電;盡量不使用外接設備;關閉暫不使用的設備和接口;關閉屏幕保護程序;合理選擇關機方式:需要立即恢復時采用“待機”、電池運用選“睡眠”、長時間不用選“關機”;電池運用時,在WindowsXP下,通過SpeedStep技術,CPU自動降頻,功耗可降低40%。
燃氣 ■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但也不宜讓火超出鍋底,以免浪費燃氣。
■夏季氣溫高,燒開水前先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至空氣溫度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 ■燒煮前,先擦干鍋外的水滴,能夠煮。
你自己稍微修改下我的低碳小竅門初次接觸“低碳生活”這個詞,覺得很新潮,還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是簡單地從字面理解為“用少點碳的生活”。
后來才發(fā)現(xiàn),低碳的生活是一件非常環(huán)保和文明的事。我對低碳的理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最大限度地減少一切可能的消耗。
當然,低碳主要還是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實,低碳的生活離每個人都很近,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就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
我的生活中的一些低碳小竅門就是針對節(jié)水方面的。生產自來水和處理污水都要耗費大量的能源。
所以,節(jié)水就是節(jié)能。在馬桶的貯水槽里放置一個大的可口可樂的瓶子就可以減少每次放出的水量,做到節(jié)約用水;洗臉的水可以用來洗腳,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涮抹布,擦地板,然后這些廢水可以再沖馬桶;洗完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
別小看這些水的重復利用,積累下來,僅一個三口之家每月就可以節(jié)約一噸以上的水。另外,如果每月手洗一次衣服,那么每臺洗衣機就可以節(jié)約用電,也就節(jié)約了發(fā)電的煤,同樣也就減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全國所有的家庭都能做到每月用手來洗一次衣服,減排的二氧化碳可以達到68.4萬噸,這個數(shù)字是非常驚人的。
同時洗衣機雖然好用,但是三兩件衣服就用洗衣機來洗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那么對于我們中小學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紙張的雙面使用,節(jié)約用紙;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減少糧食的浪費;隨手關燈,隨手管好水龍頭。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零食,也來玩“低碳”隨著全球氣候問題日益敏感, “今天你低碳了嗎?”這句問候語已人群中悄然流行。這不,你看!為了抵消春節(jié)期間頻頻出行和購物產生的碳排放,我們“酷愛零食一族”也不例外,也想到用各式各樣的的方式來抵消自己的“碳足跡”。
下面,請一起來分享我的低碳零食策略吧。如果經常買單獨包裝的零食,就會產生很多塑料垃圾。
比如我喜歡的海苔,如果買散裝的就只有外面一只薄薄的塑料袋,里面可以放很多海苔呢。 我買了49克散裝海苔,只花了6.37元。
而貨架上6克裝的波力海苔是4.8元一包,8包的價格是38.4元,共48克,不僅貴,還會產生更多的塑料垃圾。所以吃散裝海苔既省錢,又低碳。
再舉一個綠盛集團牛肉粒的例子:75克包裝的綠盛牛肉粒價格13.9元,有19粒,內塑料底板大小為13*18cm,外塑料包裝大小17.5*25cm,每顆牛肉粒的包裝塑料紙大小6.7*8.1cm。 同類綠盛散裝牛肉粒每500克78元,如果買75克裝的綠盛牛肉粒,大概要13.9*500÷75≈93元。
所以,吃散裝的比較便宜和低碳。如果吃沒有獨立包裝的牛肉粒就更環(huán)保了,哪怕吃零食也要吃得低碳喲!零食,也來玩“低碳”哦,你做到了嗎?愛生活,愛低碳以前,我一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的同時打開我的電腦和電視。
哪邊有好看的就看哪邊,從來沒有管它浪費多少電,也不知道樣會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則網上的新聞報道讓我不寒而栗:“高速公路斷裂,火山噴發(fā),高樓大廈轟然倒地,整座城市被淹沒。
你以為這說的只是電影《2012》中的場景嗎!科學家們已經憂心忡忡地做出預言:假如全球溫度繼續(xù)上升4℃,20年后,人類真會面臨這樣的滅頂之災。”而且,我看到學校、小區(qū)、街道上到處都在倡導環(huán)保、生態(tài)的生活方式。
從此以后,我便限制上網、看電視的時間,不同時開著電視機和電腦,幫家里省一點電,少排放一些二氧化碳。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養(yǎng)成了的這種生活習慣,竟然就是我們全人類都在倡導的“低碳生活”。
空調,是大多數(shù)人家里都有的。夏天,人們躺在床上,熱得不得了,都會開空調,讓室內變得十分涼爽,讓自己睡得舒服點。
而冬天,人們卻冷得不得了。所以,人們也會開空調,讓自己的覺得暖和點。
但是,我們在舒服地使用著空調的時候,卻不知道開著一夜的空調會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我真慚愧啊!要是我們每個人都少開一天空調的話,我們就能多呼吸一天的新鮮空氣了。
當然,我們的生活中也不能少了燈。現(xiàn)在,就算十分窮的家庭,也不可能沒有燈。
小學的作業(yè)十分多,同學們晚上都要做作業(yè),需要用到燈。一開就開到很晚,甚至忘了關。
這樣就是浪費資源,破壞環(huán)境。 我們還應該在家里多種花,我爺爺就特別喜歡種花,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給花澆水。
我伸伸懶腰,看看這各種各樣的花,心里充滿著絲絲涼意。種花不僅可以凈化空氣,又養(yǎng)眼,真是一舉多得。
愛生活,愛低碳。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清新的空氣布滿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垃圾分類,讓我家生活更“低碳”自從學校開展了“低碳生活,我能行”的綜合實踐活動之后,我也躍躍欲試。這不,我還玩起來新花樣呢,動員我家里人參與到我的垃圾分類大行動中,體驗“低碳”生活的樂趣。
為了體驗垃圾分類,我家開始試操作(從2月13日到22日)。在廚房和衛(wèi)生間各擺放了一個垃圾桶:廚房的垃。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這樣一個美麗的碧水星球——地球;在地球,有這樣一個充滿東方魅力的國度——中國;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美麗的魚米之鄉(xiāng)——江蘇無錫;在江蘇無錫,又有這樣一所百年老校——錫師附小。
在地球,在中國,在江蘇無錫,甚至在錫師附小,都流行這幾個詞語——低碳經濟、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經濟?什么又是低碳生活呢?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
“低碳經濟”的理想形態(tài)是充分發(fā)展“陽光經濟”、“風能經濟”、“氫能經濟”、“生物質能經濟”。 低碳生活,代表著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僅是企業(yè)行為,也是一項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既然低碳有這么多好處,那么,我們做了嗎?也許我們心中有這個詞,但這是遠遠不夠的。
知道了,還得做到。在校園中,有些同學都不珍惜水電,洗完手,讓自來水嘩嘩地流著;要上室外課,飛也似的奔出教室,卻不顧教室里明晃晃的燈還在那兒亮著。
同學們,不要以為這些能源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知道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分別將在今后40年、60年、100年后耗盡,如果現(xiàn)在不節(jié)約,到時候想節(jié)約也節(jié)約不了了啊!低碳,首先要做到節(jié)能排減。
也就是說,盡量做到能關燈時必關燈,能不用水時就不用水。想想看,如果你平常洗手時是水開到最大,洗10秒,那么現(xiàn)在你可以水開到中等,洗5秒。
這樣的話,平常你洗一次手的用水量,現(xiàn)在就可以洗2次。如果你次次如此,一次省一點兒,兩次就多一點兒,照這樣日積月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可以省下多少水呵!做到了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保護當然也少不了。
環(huán)境保護,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環(huán)保。那么,你們知道什么是環(huán)保嗎?植樹造林,少用一次性碗筷,這是環(huán)保;少用或不用塑料袋,堅持使用布袋或硬板紙袋,這是環(huán)保;盡量減少廢氣、廢水、廢渣及噪音的出現(xiàn),這是環(huán)保;盡量減少使用空調的次數(shù),并使用節(jié)能燈,這是環(huán)保;少坐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多騎自行車、多走路或多做公共汽車,這也是環(huán)保。
做到了對于環(huán)境的保護,對于低碳也就成功了一半。像一個個島嶼國家,因為海平面上升致使他們本來就不高的島嶼將被淹沒,有的島嶼國家甚至將被迫遷移,離開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看著他們訴說著自己的苦衷,我心中也在哭泣。還有,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北極的冰開始融化,甚至有的已有幾億年歷史的冰川也開始融化。
那一片片厚厚的冰斷裂,一座座冰山漂浮在茫茫的海洋中,直至消失,對極地動物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望著它們噙著淚水的雙眼,我們難道還能無動于衷嗎?低碳,對于點點滴滴的水流是一種幫助;低碳,對于校園中那美麗的花花草草是一種幫助;低碳,對于我們的學習生活一種幫助;低碳,對于每一個人都是一種幫助。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保護環(huán)境,節(jié)能減排,創(chuàng)造低碳生活,讓校園更美麗,讓世界更美麗。
“低碳”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道怎么才能生活在“低碳”的校園里呢? 多植樹肯定是必要的,但你在仔細想想,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來讓自己的校園變成“低碳校園”的。
比如說:可以少在操場上奔跑,可以少在走廊里玩耍,可以少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在自己的座位是安靜得做作業(yè),看書,或是跟前后左右的同學說說話······這樣都可以少排放一些二氧化碳。但是某一些人居然連這幾個要求都做不到。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我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作業(yè)。突然,在外面的幾個男孩子打了起來,他們打得越來越起勁,害得好多灰塵進入了我和好朋友的眼睛里,我心想:這要制造多少二氧化碳啊!我們連忙去阻止······ 我現(xiàn)在已經在想象我們未來的地球了。
我們未來的地球已經荒無人煙了,已經變成了像火星一樣了,那太恐怖了!!!!!我還在想,我們的未來是不是要住克隆地球了?人在未來是不是已經絕種了?我的腦子里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恐懼······ 低碳 讓校園更美麗!!!。
在全世界都越來越關注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等全人類的環(huán)境問題的今天,您也許對“環(huán)保”二字并不陌生,但是,您也許不太熟悉“低碳生活”這四個字。“低碳生活”其實是一個環(huán)保新名詞,在生活中倡導的低碳很具體,落到實處不外乎兩層意思:一是在生活中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為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概念已被擴大到環(huán)保和節(jié)能上。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早就熟悉了低碳生活了。每天不喝瓶裝水而是喝自己灌在水壺里的水。周末在家,電燈、電腦、空調……任何電器一旦不用了,就隨手關掉。我的鬧鐘也從電子鬧鐘改為傳統(tǒng)鬧鐘。就連牙刷也從電動牙刷改成傳統(tǒng)牙刷。 記得有一次吃飯,爸爸將客廳里的電視、電燈都開著,我看了連忙將電視、電燈都關了。爸爸疑惑的問:“你這是干什么?”于是,我告訴爸爸:“現(xiàn)在全世界都越來越關注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等,電燈、電腦、空調、電視……任何電器一旦不用了,就隨手關掉。我們一定要做到環(huán)保,因為這樣即可以節(jié)約電,還能環(huán)保。”聽了我的話后,爸爸突然間徹底醒悟了點了點頭說:“是啊,是啊,看來我還是女兒懂啊!”頓時,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還有一次,媽媽上班去了。這時,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機電板還沒拔,于是,我走過去將它拔了。后來我打電話給媽媽,對她說:“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不然……會間接導致低碳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種滅絕等。”我的一通大道理,讓媽媽聽了,不服也得服。 現(xiàn)在連文化水平不高的外公、外婆都參與到其中來了。雖然他們并不知道什么叫“低碳”,但是他們知道什么叫“環(huán)保”和“節(jié)能”,所以在他們的房子周圍種滿了各種各樣的樹,一方面是為了增加氧氣,另一方面是為了環(huán)保。還有別的村人也都很注意植樹造林,所以村子里的環(huán)境特別優(yōu)美。每次放暑假我都特喜歡到外婆家去,因為那里一年四季空氣清新,而且夏天特別涼快! 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jié)電、節(jié)油、節(jié)氣,從點滴做起。其實“低碳人”并不難做,只要多想那么一點,你就可以作一個名副其實的“低碳人”,就像我一樣,就像我的家人一樣!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jié)電、節(jié)油、節(jié)水、節(jié)氣,從點滴做起。
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xiàn)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外出時,如果路不是很長,可以步行,不需要坐車。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好處多多。
在家中,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種了幾盆花,這樣既改善了空氣,又讓家中變得春意盎然,永遠都是綠色的。
我的家里有一個大木桶,不僅能裝要洗的衣服,還可以儲存我們洗完澡和腳的水,用那些水拖地、沖廁所等。一個月下來,我發(fā)現(xiàn)節(jié)約了不少的水呢!
如果短時間內不用計算機,就將它轉為睡眠模式。如果長時間內不用計算機,就將它關機。這樣既省電又維護了你的電腦。
回到家后不需要把所有燈都照明,在哪個房間就開哪個房間的燈,離開房間后要關閉房間的燈。
少用紙巾,改用手帕,相當于保護了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盡量少用一次性筷子,出門用餐時自己隨身帶一套餐具,這樣既衛(wèi)生,又不浪費。
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電。
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等車隊開始移動再開火吧!
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huán)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yōu)越感。
用廢的電池不能和其他垃圾共同放在一個垃圾箱里,要把它們專門放進“廢舊電池垃圾箱”中。
科學地勤儉節(jié)約是優(yōu)良傳統(tǒng);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汽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買衣服時,最好是買棉質、亞麻和絲綢的衣服,不僅環(huán)保,而且還耐穿、優(yōu)雅。
洗干凈同樣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八分之一。
讓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為低碳生活做貢獻。
“節(jié)能減排”指的是減少能源浪費和降低廢氣排放。我們身為一名中學生,雖然不能為此做出很大的貢獻,但是我們也要盡一份力。你可能會問了:我們這些學生能做些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舉動,就能做到節(jié)能減排,而這一點一滴匯聚在一起,就能為節(jié)能減排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舉幾個例子,大家就能很直觀的感受到這一點。 如果全國照明燈具全部改換成節(jié)能燈,那么全國一年可節(jié)電約600億度;如果13億中國人每人少用一雙一次性木筷,一張白紙,一張賀年卡,全國加起來將相當于保護多大的一片森林!所以趕快行動起來,節(jié)能減排不能只是喊口號,必須付以實際行動才行。因為地球母親已經快承受不起人類對她的破壞了。 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只有一個,我們在的向她索取的時候,她從來沒求任何回報。可是現(xiàn)在,我們的母親地球,在我們人類的過度索取之下,已經滿目瘡痍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讓人悲傷的事情,母親從來不會怪自己的孩子,可是人類如果繼續(xù)下去,一定會受到自然法則的制約。趕快行動起來,亡羊補牢,猶為未晚。 說了那么多,也應該講講具體我們能做些什么。如果你家離學校不是很遠,請你選擇騎自行車或是步行上學;短途旅行請選擇火車而不是飛機;假若你家有長期不用的電器,如電視機、空調或者充電器,請拔掉這些電器的電線;如果一個小時不使用電腦,請關掉電腦的主機和顯示器;洗澡時動作快一點,盡量縮短洗澡的時間;洗臉時用盆子打一盆水洗,而不是任由水龍頭放水,自己用手捧著水洗;隨手關掉水龍頭……這些都是簡單易行的舉動,卻能減少能源的消耗。 廢物利用也能起到很好的節(jié)能減排的效果。比如紙和卡紙板等有機材料的循環(huán)再利用,可以避免從垃圾填埋地釋放出來的沼氣。從超市里買回來的塑料袋可以重復使用,我還是提倡大家使用環(huán)保袋。家里有什么廢物,可以通過你靈巧的雙手變廢為寶那就更好了。總之,節(jié)能減排我們大家能做許多,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 地球母親的身子已經越來越虛弱了,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而現(xiàn)在我們只能盡力補救,而且必須補救。讓我們多一份責任心,多一份對地球母親的呵護,節(jié)能減排,做低碳生活的小使者。大家共同努力,一定會使地球母親再次活力煥發(fā)。 節(jié)能減排,從我做起! 還有一篇回顧一下從身邊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盤刷碗、洗臉刷牙、洗發(fā)洗澡、沖洗廁所的時候,你我可曾想過,節(jié)約每一滴水?在你我使用電燈、電話、電腦、空調、飲水機、復印紙、公文紙的時候,我們做到環(huán)保了嗎? 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保護生態(tài),參與環(huán)保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tài),參與環(huán)保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tài),參與環(huán)保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保護生態(tài),參與環(huán)保精神作支撐的校園是難以持續(xù)發(fā)展的。參與環(huán)保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參與環(huán)保,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環(huán)保,以參與環(huán)保為榮、破壞生態(tài)為恥,拋棄“家大業(yè)大, 破壞點兒沒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破壞 ,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 參與環(huán)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日常中體現(xiàn)。在殘酷競爭的市場中,我們是創(chuàng)業(yè)者,奮斗者,而不是享樂者,逍遙者,我們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勞,把保護環(huán)境當成戰(zhàn)勝困難的助推器,把保護環(huán)境當成戰(zhàn)勝困難的傳家寶。參與環(huán)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思路上開拓進取。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動力,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每個人都來獻計獻策,圍繞生產和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技術革新和技術創(chuàng)造。參與環(huán)保,從我做起,就是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蒲松齡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城中人,都應抓住點滴時間,只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就一定會找到參與環(huán)保的途徑。現(xiàn)在,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長明燈熄滅了;電腦幾天不關消失了;沒有人隨地吐痰了;復印紙的背面又在廢物利用了,污水橫流越來越少了,樹木砍伐越來越少了…… 現(xiàn)在我也終于明白:參與環(huán)保,我的責任。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豐澤區(qū)教育局局長賴輝煌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平凡與不凡只一步之遙,從我做起,從節(jié)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
現(xiàn)在的科技非常發(fā)達,我們人類燃用能源,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簡樸一些,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要污染它。要做到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
記得去年夏天,天氣非常熱,我和我的家人“躲”在家里看電視。爸爸離開沙發(fā),走到空調下,找了找空調遙控器,便“啪啪”地按了幾下。之后又走到沙發(fā)旁坐了下來,我好奇的問爸爸:“爸爸,你剛才干什么的呀?”爸爸說:“沒干什么!”我不信,便穿上鞋,走到空調下,拿起空調遙控器,看了一眼,呀,原來爸爸把空調調到了24攝氏度,我對媽媽說:“媽媽,你快跟爸爸說叫他把空調關掉吧,如果我們把空調關掉,把電風扇打開,那能減少多少排碳量啊!” 又為大自然節(jié)省了能源。
記得還有一次,我和媽媽要去買紙盤,由于第二天要用,我們晚上才去超市。出門時,媽媽對我說:“一會兒到超市車停哪兒呢?”我連忙對媽媽說:“不行不行!如果開車去,沒地方停,最重要的是開車去會排出多少碳哪!”媽媽聽了我的話,陪我走到了超市。
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tài)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從節(jié)電、節(jié)水、節(jié)碳、節(jié)油、節(jié)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甚至可以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很有價值的班會,班會的主題為“校園低碳”。
雖然全球都一直在倡導低碳生活。可是,從這個嚴肅的話題中,班級里的狀況還是有點瑕疵。不信?顏老師讓我們翻開了自己的鉛筆盒,讓我們看看自己帶了多少只多余的筆。
我把自己的筆一一翻開,一支一支地數(shù)。在數(shù)的時候,我的眼睛猛然間掃到了同桌的位置上。只見她一共數(shù)出來了十七支筆。她帶的筆真多啊!肯定有很多多余的筆。再來看看我的數(shù)量。我一共帶了九支筆。大概是我及時收拾筆袋的緣故吧,我還沒有帶多余的筆。我所帶的那九支筆可是樣樣不可缺少的呢!我為我們組增了光,添了彩,頓時感覺喜洋洋的。
可是,后面真正的結果就不讓人那么痛快了。我們大組多余的筆一共有三十七支。哇,好多啊!而且,我們多余的筆數(shù)還算少的呢!第一大組的多余筆占55支,第二大組占51支,第三大組占75支。四個大組加起來一共218支。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shù)字啊!這樣的話,班里平均每個人差不多就有三支浪費的筆了。
通過這次班會,我更加感受到了呼吁“低碳”是多么的重要啊!即使現(xiàn)在仍然有人處在“非低碳”的環(huán)境中。但我想,從自己做起,用自己的完好行動去啟動、去呼吁“世界低碳”的活動中來吧!為自己,為他人,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 “低碳”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道怎么才能生活在“低碳”的校園里呢?
多植樹肯定是必要的,但你在仔細想想,我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來讓自己的校園變成“低碳校園”的。
比如說:可以少在操場上奔跑,可以少在走廊里玩耍,可以少在教室里追逐打鬧······在自己的座位是安靜得做作業(yè),看書,或是跟前后左右的同學說說話
······這樣都可以少排放一些二氧化碳。但是某一些人居然連這幾個要求都做不到。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我的好朋友在一起做作業(yè)。突然,在外面的幾個男孩子打了起來,他們打得越來越起勁,害得好多灰塵進入了我和好朋友的眼睛里,我心想:這要制造多少二氧化碳啊!我們連忙去阻止······
我現(xiàn)在已經在想象我們未來的地球了。我們未來的地球已經荒無人煙了,已經變成了像火星一樣了,那太恐怖了!!!!!我還在想,我們的未來是不是要住克隆地球了?人在未來是不是已經絕種了?我的腦子里充滿了幻想,充滿了恐懼······
低碳 讓校園更美麗!!!!
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電小到玩具、書籍和擺設,每一樣物品的生產都要消耗資源和能源,都會帶來碳排放,你廢棄的東西也許正是我需要的,不再購買新的生活用品,自然會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減少碳的排放量。
平時勤動手動腦,讓舊物換新顏,也可以實現(xiàn)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聽說在網上轉賬,不僅能避免在銀行排隊,還能減少紙質單據(jù)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于是我便開始向朋友學習在網上購物、交水電費、交電話費等,非常省時省力。
我不僅在家中養(yǎng)成了節(jié)約的習慣,在單位也是如此。比如,盡可能少用打印紙,用過的打印紙反面再打印一次,能通過網絡傳閱的材料、文件,都用電子郵件發(fā)給領導和同事。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jié)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低碳,意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節(jié)水、節(jié)電、節(jié)油、節(jié)氣,這是我們倡導的低碳生活方式,改變過去以增加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代價的“面子消費”。
告訴你怎樣計算“碳”消耗量,生活中的減碳常識有哪些?
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計算
每家每戶在生活中都要排放“碳”,你知道每天的碳排放量是多少嗎?下面的方法不妨一試。
家庭用電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耗電度數(shù)乘以0.785。也就是說,你用了100度電,等于你排放了大約78.5千克二氧化碳。
出行時,如果開小轎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油耗公升數(shù)乘以2.7。
家用天然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天然氣使用度數(shù)乘以“碳強度系數(shù)”0.19。
家用自來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等于自來水使用度數(shù)乘以0.91。
生活中,我們一方面要鼓勵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過一定碳抵消措施,來達到平衡。種樹就是“碳中和”的一種方式,需種植的樹木數(shù)(棵)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除以18.3。
這些金點子中,涉及到洗衣機節(jié)水、食物儲藏、烹飪、廚房節(jié)水、廚房去污、居住節(jié)電節(jié)水、汽車出行、冰箱空調等家用電器節(jié)電。現(xiàn)在,這些金點子已經被整理好收入低碳生活指導手冊中。
如,同樣長的洗滌周期,“柔化”模式比“標準”模式葉輪換向次數(shù)多,電機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5—7倍,“標準洗”更省電;
如果每個汽車司機都注意給輪胎及時適當充氣,車輛能效就能提高6%,每輛車每年就可以減少9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
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fā),食品味道好又省電。
我們是專業(yè)的WordPress網站建設團隊,提供高品質的WordPress主題。新主題微信公眾號:www-xintheme-com,歡迎熱愛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關注!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7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