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說課稿范文中文版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在上課之前我們要做好自己的說課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上好一節(jié)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英語說課稿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nèi)容是PEP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話題是“Do you like pears? ”部分的第二課時,它是在同學學了“pear peach orange watermelon”四個水果單詞之后的一堂口語教學課。
這堂課的語言知識技能目標是:
通過在創(chuàng)設買水果的情境的對話中,使同學能聽懂、會說:Do you like ….? / Yes,I do …. / No,I don’t. / What about …? / Let,s have some……這些句型。 并能在實際情境中運用。
情感目標是:
在小組內(nèi)用“What about …”向別人提意或詢問,滲透人際間要有良好的溝通方式。
我這堂課總體的設計理念是采用了任務型教學的方式?!敖處煈摫苊鈫渭儌魇谡Z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是《英語課程標準》所指出的。所以全課始終在購買水果的情境中進行著,讓同學觸景生情,在完成購買水果的任務中,同學愉快地學習英語。
為了很好的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把教室布置成一個模擬購買水果的情境:四個同學圍成一個小組,每組的桌上,放一個水果盆和一個用紙密封的水果籃。水果盆和水果籃中都放入“pear peach orange watermelon”的英語圖片。
過程:
在課的開始部分,我組織一個對前一課時所學四個水果單詞的warm—up。為了提高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復習采用的方法是:每個小組桌子上放一個用紙密封的水果籃?;@中放入一些水果圖片,老師問同學,Guess it ,pless. What’s in it? 同學不知是什么物品,都想去摸,自然就提高了同學的參與積極性,讓同學摸出一個圖片,說出這個水果的英語單詞。先老師參與到其中一組,師生共同示范一次,然后每個小組,輪流從密封的水果籃里摸,摸到一個水果圖片,就說出它的英語單詞,其他同學要聽出他說的單詞是否準確。
(這種復習符合同學好奇心理,激發(fā)同學說的欲望和聽的興趣,擴大參與面,實現(xiàn)生生互動。)
復習之后,教師就用語言來創(chuàng)設一個購買水果的'情境,“Amy and Bai ling go to the fruit shop ,Which fruit they like best? Let’s have a look。”播放課件,讓同學整體感知課文“Let’s talk”部分。
先讓同學聽兩遍課件中的課文朗讀,了解整個故事情節(jié),并對本課所要學的句型有個初步的印象。聽兩遍的過程,也是規(guī)范同學語言的過程。
之后,再播放一次課件,程度好的同學可以跟讀對話,給不同程度同學有不同的發(fā)展。
教師提出全文任務:Look ! So much fruits 。Do you like it?If you can say it well。The fruits is for you。有學習的目標是任務型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激發(fā)同學學習興趣的途徑。
這篇課文中,同學要了解四個句型的意思,并達到會說的程度是本課的重點,句型較多,也是學習的一個難點。為克服內(nèi)容多的難點,我將全文內(nèi)容整合,重新分組,這符合新課標“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的精神。 我的引導過程具體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
教師參與到其中的一個小組,用“Do you like …?”的句型提問,因為同學在上學期已經(jīng)接觸了“l(fā)ike”一詞,現(xiàn)在又有了前面三次聽的機會,對本課所要學的對話有了一定的感知,預計有部分同學會回答“Yes,I do. 或 No,I don’t .”當同學回答“Yes,I do.”時,我就說:“Here you are .”同時也將水果遞給同學。在教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的對話中,領悟了“Yes,I do.”和“Here you are .”的意思。
當同學回答“No, I don’t.” 時,教師不把水果遞給他。通過這個過程的口語與演示,同學也會領悟到“No, I don’t.”的意思。
同時,進行師問生答的口語操練。師生對話要適當增加,使同學對“Yes,I do.和No, I don’t”的句型有更多的操練機會。這樣,第一環(huán)節(jié)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第二環(huán)節(jié):
由師問生答的形式,變?yōu)樯鷨枎煷稹Mㄟ^教師引導,讓同學用“Do you like …”提問。因為,同學要把“Do you like …”的音讀準,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起先同學說這句式時,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同學跟讀,注重同學發(fā)音的準確。
在同學基本會用“Do you like …”提問后,教師引導小組內(nèi)成員相互之間用“Do you like …與Yes或No”的句式進行問答,整個對話過程要留給同學足夠的時間,教師還要及時了解各組的對話情況,通過激勵與輔導形式,達到優(yōu)等生熟練、其他同學基本會說的程度。
第三環(huán)節(jié):
教師與同學合作當一對顧客,起先還是運用“Do you like …與Yes或No”進行對話。當同學說“No,I don’t .”時,教師順勢引出“What about … ?”和“Let’s have some …”的句型。教師配以動作演示,當同學對這兩句口語有強烈刺激后,就組織同學自愿組合成一對顧客,進行對話,要求在對方說“No,I don’t .”時,要選擇另外水果圖片,并用“What about … ?”和“Let’s have some …”句型說話。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就是操練這兩個句型,同時也實現(xiàn)了本課時的情感目標——那就是人際間要有良好的溝通方式。
(以上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本課要學的三類新句型,分層練習,一步一個句型,掌握一句,再學一句,同學頭緒清晰,學得輕松,效果自然就高了。)
朗讀:
在同學對所學四個句型基本掌握之后,組織同學通讀課文,熟讀對話。先教師一句一句領讀,再組織指名讀,自由讀。朗讀有利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是新課程所提倡的最基本的學習策略。同學在各種形式的讀中,提高了英語口語水平。
操練:
最后操練部分:將各組水果圖片集中,整個教室組成一個模擬型的水果超市。操練分兩步:1、教師與同學配合示范練習:教師邀請一位同學組成一對購物伙伴,走進水果超市,要求相互間用“Do you like …?Yes, I do.和No, I don’t 。 What about pears?”和“Let’s have some …”這些句型進行英語購物,從而激發(fā)其他同學的操練欲望。2、同學之間配合購物操練:讓少部分同學自愿當營業(yè)員,大部分當顧客,兩位顧客組成一對購物伙伴,走進水果超市,進行英語對話。如果同學說得準確,那么水果就可被取走。同學扮演的顧客與營業(yè)員之間的角色要自由換位,以便讓每個同學對各類句型都能得到訓練。
整堂課,教師樹立讓每個同學得到發(fā)展的理念,比如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有利于全體同學發(fā)展語言技能,提高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優(yōu)等同學在聽的基礎上就有自由嘗試說的機會。組成學習小組學習口語,注重相互間的合作。全課有多次遞進式的口語實踐機會。
注重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結合。全課就是在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活動過程的,教師參與小組交流引導,關注學習困難同學的語言實踐。
初中英語說課稿中文版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英語說課稿中文版,請閱讀,上公文站,發(fā)現(xiàn)學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今天我要說的是冀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Go with Transportation 第37課:Flying Donuts。本單元講述了一些有關交通發(fā)展的歷史事件和相關故事,在復習以前所學的有關交通的詞匯和短語的基礎上又擴展了一些生詞、習語和日常用語。第37課的課文通過介紹Danny想象中的一種新的交通工具,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設想未來的交通工具,并用英語表達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欲,使他們從中得到學習的快樂。
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
知識目標:
(1) 學習單詞fuel, coal, oil … 。
(2) 學習、掌握短語和句型think of認為,想起;at the front of 在……的前面 with用…;
能力目標:
通過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促進學生將新學知識轉化為言語的技能,盡可能地運用語言表達實際的意義。
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我的能力,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張揚個性,展示自我。
確立教學目標的依據(jù):
根據(jù)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通過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此外,根據(jù)我國國情和外語教學大綱的要求,現(xiàn)階段外語教學的素質(zhì)教育主要包括思想素質(zhì)教育、目的語素質(zhì)教育、潛在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等四方面。
3、重點與難點:
確立重點與難點的依據(jù):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教材編排的特點及本課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確定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本課詞組和句型think of/about /out ;with的多種用法;What do the donuts do? Will Danny’s invention really work?
難點:設想發(fā)明一些交通工具,并用英語表達出來。
二、教學方法:
新教材重視以人為本,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空間留給學生。抓住初中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欲強的心理特點,課堂上我設計了大量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啟發(fā)學生動腦思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暢所欲言,盡可能運用英語表達實際意義,從而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五步教學法,精講巧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地深化教學內(nèi)容。展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三、學法指導: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僅要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而且要教學生學會學習。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學習能力。針對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自信,自我評價偏低的傾向,在教學中我注重鼓勵學生相信自己,鼓勵他們多動口,勤動手。
在進行口語訓練時,要求學生努力克服怕羞的心理,踴躍發(fā)言,敢于開口說英語,積極參加課堂上的各種教學活動。
四、教學手段:
主要以現(xiàn)代化電教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增加了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教學程序:
課前準備
教師備好課及相關的教學設備,布置學生預習本課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預習的具體要求:
(1) 學習本課生詞,了解課文大意。
(2) 找出重點短語和句子。
1、檢查復習
(1)檢查學生預習課文的情況:
詢問他們對課文的意思是否還有什么問題,鼓勵其他學生解答這些問題。
(2)展示圖片,復習學過的部分交通工具的名稱:
bicycle, train, rocket, car, boat, plane……
2、循序漸進,導入新課
本課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動的畫面,充分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了全體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了教育教學目的。
首先,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指出重點詞匯及短語,并呈現(xiàn)在畫面上,以突出重點,體現(xiàn)難點。
其次,通過聽力訓練和問答練習,引導學生從聽、說入手了解課文,初步感知新的語言知識。
3、舉例分析,精講重點
對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如:What do donuts do? think of/out/over, with, make sb. do sth……等重點講解,舉例加以說明。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求學生運用這些詞語造句,訓練學生寫的技能,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4、口語操練,加深印象
(1)通過放錄音,學生聽,模仿說,教師講的過程,鞏固語言材料,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
(2)讓學生準備幾分鐘,然后采用三人小組的形式,分角色大聲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用所學的知識編寫對話,并且把它表演出來。
5、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出示一些與本課語言點相關的選擇題和情景對話,要求學生當場完成。課堂練習的目的在于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缺漏,及時補充。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加強對本課內(nèi)容的理解和運用。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想象著發(fā)明一些交通工具,用英語把它描述出來,寫成一篇小作文。如果時間來不及,就作為課外作業(yè)。
6、展示板書
Unit 5 Lesson 37
Language points:
1.think of認為,想起; think over仔細考慮; think out想出
2.at/in the front of在……前面(部)/in front of在……前面
3.on the way to school在上學的路上/on one’s way home在回家路上
4. With用……
5. What do the donuts do? 面包是用來干什么的?
本課以素質(zhì)教育為目的,結合教材重點、難點及英語學科特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視、聽、說等方面使學生得到鍛煉,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溫故而知新,達到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雖然教學已經(jīng)有十年了,但是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足,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初中英語教材第二冊下第26單元的102課。這一課是閱讀課文,閱讀課教學是英語教學重要一環(huán),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這正是素質(zhì)教育中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即要求學生盡可能的獲取大量信息,開闊視野,提高興趣,擴大詞匯量,在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應用語言的能力。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說課內(nèi)容。
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在即將要講授楓葉第四單元Titanic一課,恰好在統(tǒng)編教材下找到與此匹配的內(nèi)容。通過對教材分析,眾閱覽兩篇課文難易度,綜合知識與語言點,我認為這一課比較適合學生的水平,同時又符合了新課標要求的語言材料要源于教材又要超出教材,為此我選擇這篇課文。此課屬于記敘性閱讀文章,這一題材部分學生感興趣,但缺乏閱讀方面的技巧,因此需擴展相應知識,教授閱讀方面技巧,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目標:
依據(jù)初中英語新課標對閱讀課的要求,并根據(jù)素質(zhì)教育中面向全體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的要求,我為這一課確立三項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1. 知識目標:幫助學生掌握三會、四會單詞,如:set, pleasant, iceberg, sink, join and lose; 同時讓學生掌握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fā)生的起因、高潮與結果。
2. 能力目標:訓練學生掌握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即跳讀、略讀、速讀和現(xiàn)時閱讀等,同時注意開發(fā)學生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想象、比較和分析等多種能力。
3. 德育目標: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樂于助人、舍己為人的思想品質(zhì)。
教學重點:
因為是一篇閱讀課,所以本課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閱讀能力,在有效時間內(nèi)提高閱讀效率,同時讓學生在最短時間找到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和事件經(jīng)過、高潮與結局,抓住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用動詞過去式準確地表述在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同時這也是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初二上半學期教學重點。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助于把學生引入到身臨其境當中,增強故事真實感,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優(yōu)化英語教學過程。
學法指導:
教會學生“三先三后”的學習方法,即先預習后學習,先看書后做題,先思考后提問。本課重點在于最后一個方法---先思考后提問。
教學設計過程:
課堂的整體設計我遵循整體教學的思路,運用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法,分五個主要步驟進行,即:導入, 展示, 鞏固操練, 5分鐘檢測和布置作業(yè)。
第一, 導入(pre-reading):(2’--3’)
一直以來,對于學生來說,最困難問題之一是背了單詞就忘,即使記住單詞,又存在不會應用的現(xiàn)象。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運用語言的環(huán)境與場景。為此,如何讓學生輕松自覺地回憶、掌握和運用單詞呢?于是我想到了多媒體技術。導入部分我設計了3個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電影片段,在這邊大家可以看到,通過投影儀上的生動畫面,使學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并激發(fā)他們用盡可能多的詞匯來描述事件發(fā)生的過程。學生通過迅速聯(lián)想和回憶,會編出若干個短句,如:“There were many people on board. Titanic hit the icebergs. Everyone tried to save their lives.
The man was too bad.等”,從而達到新課標要求下的知識目標一部分。我會用2-3分鐘時間。
第二, 展示(while-reading):(15’)
這一部分既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又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階段,因此我將分二部分進行。
1. 掃讀 (skimming):
這一過程是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同時將為學生獲取某種特定信息而閱讀,只要求學生從材料中找到特定信息,領會主旨,可忽略大部分內(nèi)容。此處我根據(jù)加方校長Maggie編寫的英語教師手冊中故事曲線圖(story graph)來設計的。大家可以看到此處包括背景(即時間、地點與人物),高潮和結局。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認真思考,之后通過提問的方式找出正確答案。從而體現(xiàn)出新課標要求下的對學生進行先思考后提問的學法指導。
2. 細讀 (scanning):
在領會了主旨,抓住文章大致內(nèi)容之后,就應該要求學生再次對課文進行深入細致
閱讀---細讀。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細節(jié),段落大意,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篇章結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為此設計了幾項具體的操練形式。
首先由四人一組,分組討論,給文章分段并歸納出段落大意,找出topic sentences。這樣以來不僅體現(xiàn)了學生之間合作與探索意識,同時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能力與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然后是解釋explaining:
這一部分主要是對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排疑解難,同時提出文章中的語法點,讓學生學習語言知識。設計步驟:重新回到文章當中,學生自主獨立學習,找到并畫出自己認為難懂、不會的詞、短語與句子,提出問題,讓其他學生幫助解決問題,如若有疑義,老師在進一步講解。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能做的讓他們?nèi)プ?,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教師起主導作用這一理念。
第三, 鞏固操練(post-reading)(15’)
這一步我分兩步進行:
a) 設置了競賽----得蘋果,分兩組進行,是對動詞過去式的理解和應用,讓一組同學把另一組同學的句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用過去式的形式正確表達出來,兩組輪流轉換。通過這一形式,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激勵學生主動思考與分析。從而化難為易,讓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如若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b) 設置了采訪內(nèi)容。同樣,當今英語教學過程已不僅是知識傳授,應付考試過程,同時也是滲透思想、文化教育的過程。我采取兩位學生相互采訪的形式,一位是CCTV—9記者,一位是當時獲救的文章主人公Miss Evans, 就其學生之間語言的交流與應用可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通過這種形式不單讓學生獲取某種知識,更是開闊了視野,激發(fā)學生興趣并擴大了詞匯量。達到了新課改對閱讀課教學的要求------即讓學生自主應用英語進行實踐。
第四, 5分鐘檢測:(5’)
其主要考察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特殊形式和三個短語的用法,進一步鞏固課上所學內(nèi)容。
第五, 布置作業(yè):(2’)
這一環(huán)節(jié)既為這一課做好鞏固,收尾,又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和準備工作,故非常
重要。其一,針對整個閱讀課內(nèi)容,首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縮寫或改寫,來培訓學生組織語言、應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其二,將此篇閱讀文章改寫成一個短劇,由小組合作完成,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把語言切實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來。最后,預習下一課內(nèi)容。
板書設計:
我努力做到板書的清晰有序,安排合理。在主板書處列出語言點,副板書位置列出三會、四會及擴展詞匯,這樣可以使學生清晰記在心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1秒
-->